為別人付出前,先照顧好自己 --- 不生病的人際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說到人際關係議題,一直都可以算是在困擾人的情況前幾名,也許對於某些人來說與人互動很輕鬆,人越多還越人來瘋;但先前有分享過關於東方人或是亞洲人,內向者的比例較高,而這時候如果是要與人互動,就會遇上比較多的狀況。還有就是在很多情況,人們總是會比較被道德、情感層面給綁架,結果反而最後顧好了別人,卻沒有照顧好自己。也許書裡面的狀況不完全符合你/妳的需求,可是若能多多在一些大原則之下操作得當,還是可以有明顯的改進空間。

書裡面寫到「越是善意的行為,才越容易毫無顧忌地一步步入侵他人的領域」這個其實是很恐怖的事,因為善良這件事聽起來就很像是很棒的事,應該要沒有其他壞處才是;但是究竟對方是否有沒有需要自己的善意、自己好心的幫助?這就不見得了。舉例來說在轉職的時候,也許當事人就是想要單純的休息,等到充好電了再來好好思考下一步怎麼走?結果你/妳自認為擔心對方沒事做會胡思亂想、或是經濟上陷入危機,就看到覺得不錯的工作計畫,便分享推薦給別人,而當對方委婉拒絕的時候,自己還認為是不是介紹的工作不好?或是覺得對方太挑了,結果這樣的行為不但沒有幫上忙,或許還造成了對方的困擾,而礙於交情對方也只能說感謝分享,這樣的情況應該是屢見不鮮的吧?

界線」在心理學的角度跟定義來說,就是在談自己跟他人之間的疆界。人有可能跟別人沒有連結嗎?還是人是有可能跟別人不需要疆界的呢?事實上每個人就是獨身來到這世界,而即便是最親的父母、或是長輩、還是手足,隨著長大之後有著自己的視野跟需求,最基本的空間界線就會慢慢浮現出來,這時候更別提在心理上的疆界,其實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事,一旦發生了「越界」的情況,那麼就會有可能產生許多不和平的事情,這樣的情況即便是家貓也好、幼兒也好,也都會讓當事人的心情跟行為舉止受到影響,因此最基本要有的觀念,就是視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那麼保持合適距離是必須的、尊重對方隱私空間跟需求也是必須的、隨著時間跟身份的不同,從閨蜜到陌生人也是有可能發生的。

作者提到建立界線之後,可以透過幾種方法讓自己的氣場強大。像是「「營造神秘感」簡單說人家問一答一,也不需要額外開不必要的話題,舉例來說如果對方知道自己有家庭的人,問到那麼有幾個小孩?只需要回答說幾個就好,至於幾歲、性別、是否上學還是由誰照顧就不需要多說;還有是「暢談自己擅長的領域」也就是在平常是比較不多話的情況,但是遇到自己有機會展現的時候,就要把能力表現出來;另外是「打造深刻的第二印象」也就是適時製造一些對立緊張感,作者的前提是通常會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或是對方隨便闖進自己的邊界,是因為沒有瞭解到現在跟以前不一樣,特別是親子或是出社會後的朋友之間,因為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覺得一切都沒有改變;但是人的身體、狀況、跟價值觀都是會變的,不想要輕易被踩雷就要懂得表達出來;但一般人容易感受不到,所以才要用憤怒的方式去呈現;最後是「養成做決定的習慣」這個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總是把決策權交給別人,那麼失去界線是很理所當然的事,為自己做決定、也就等於自己是有主導權的。

書裡也有個部分是目前為止沒有在其他地方看過的,按照作者的分類也就是將身體分為五個訊息區域,運用所謂的非語言訊息,來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狀況,去劃出自己的界線。首先是「頭部」人的五官除了耳朵以外,其實是可以代替語言去說些甚麼,特別是眼睛跟嘴巴,而在這個部分是命名為眼區、也就是主要是以眼睛作為訊息傳達主角;第二個位置是「頸部跟手部」也就是所謂的手臂區,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或是某些國家的文化,在說話時還會伴隨非常多的手勢,而這是有助於加深跟別人之間的溝通;第三個位置是「胸部」作者命名為自我區,內容是人們常說的自豪時會挺起胸膛、想要保護自己的時候身體會微微前傾或是雙手抱胸;第四個位置是「腹部」命名為感覺區,作者說腹部是個人價值觀判斷的位置,所以才會有所謂的切腹謝罪;或者對於信賴的人成為心腹的說法;最後是「腿部」也就是雙腿區,人們在不同情況下,雙腿的坐姿跟行為也會有所不同,可以嘗試用這五個區域,去展現出自己的情緒跟劃出界線吧。

情緒是有渲染力的」跟界線有甚麼關係呢?在這邊可以把界線當作是一種阻擋,也就是說如果你/妳跟對方的界線不清楚甚至沒有,那麼那些人的情緒就會很容易不知不覺、一點一滴的入侵自己的世界,當然如果是好的情緒、令人感到愉悅的就算了;但通常人們比較會要釋放的,都是較為負面的情緒,像是一直抱怨、容易焦慮、愛挖苦別人、強迫別人接受自己價值觀等等,以上這些應該沒有人會喜歡也希望多接觸的吧?

現在人跟以前的生活模式真的差很多,也許真的很多人的人際關係生病了,然而卻不曉得該如何是好?在書本後面的章節變成是工具書了,也就是前面說明了劃出界線的重要性、以及可以如何應用跟表達自己,可是這些還是不夠的,因為人際關係這件事也是一直在改變的,因此作者透過一些表格來讓大家可以透過檢視跟調整,去針對自己需要畫出界線的人。


分享就到這裡囉,如果喜歡內容的話,歡迎留言回饋及分享。最重要的是,有興趣的話就去找書來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柚-avatar-img
2024/02/03
滿喜歡最後提到關於身體的五個訊息區域,那是不是在無意識之間散發出來的訊息呢?像是抱胸、眼神飄移之類的。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可以透過作者提到的方法去強大自己的氣場,而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也可以用這種非語言訊息去表達自己想要劃清界線的決心。
柚 其實身體語言絕對是可以被設計成有意識的表達,就看自己要不要刻意加入這樣的安排,去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界限跟狀態了。
Essie-avatar-img
2024/01/26
很多人界線都抓不清楚,又硬是要將自己套在事件裡面,公親變事主,有時想想何必呢
Essie 一種熱心過了頭的概念(誤)不過搞懂狀況跟劃清界線是一樣重要的事👊👊👊
那個媽媽-avatar-img
2024/01/26
界線畫好然後清楚表明可以避開很多麻煩事。
那個媽媽 說真的,很多時候如果不是靠「兇」出來的界限,我覺得搞半天別人也不見得知道😬😬😬
玄玄心-avatar-img
2024/01/26
好專業的一本書。人的問題通常就是來自人際關係😌
玄玄心 以大眾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還行;但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掌握大原則以及自己舒服就好。
avatar-img
布魯斯的心智訓練天地
23.8K會員
301內容數
相信運動是好的、相信閱讀是好的、相信開放心態是好的,在這邊會分享關於運動、教育跟心理的相關內容,歡迎一起來聊聊。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3/05
這篇文章探討成功沒有捷徑,強調持續努力及保有正面心態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艱苦環境逆境求生,成為神經外科教授的歷程,並提出十個核心價值觀(慈悲、尊嚴、平常心、寬容、感恩、謙遜、正直、正義感、善念、愛),作為追求成功的指引。文章鼓勵讀者設定目標,每天持續進步,並相信宇宙的安排。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2/22
本書核心概念在於透過瞭解自身狀態(起點),設定明確目標(終點),並持續改善弱項、挑戰強項,最終達成個人體能提升。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自身經驗與課表,引導讀者找到適合自身的訓練方法,並強調過程中的感受與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2025/01/24
文章提供了關於一本育兒書籍的深度評論,並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文章探討了美國幼稚園的教育模式,比較了「以教為主」和「以玩為主」的差異,並強調了培養孩子參與活動、責任感和尊重他人等重要能力。此外,文章也反思了父母與孩子關係的拿捏,以及如何避免過度干涉或放任,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互相瞭解需求是建構互相關係的基礎,學會換句話好好說能有效化解歧異,溫和溝通的技巧對於人際交流至關重要。
Thumbnail
互相瞭解需求是建構互相關係的基礎,學會換句話好好說能有效化解歧異,溫和溝通的技巧對於人際交流至關重要。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找到平衡,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照顧他人。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並給出了一些建議,例如給自己一些時間,適時地放鬆身心。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找到平衡,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照顧他人。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在生活中找到平衡,並給出了一些建議,例如給自己一些時間,適時地放鬆身心。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增加與人的接觸,看見的是大環境讓許多人得正視自己的內心。環境造成許多人內心的匱乏。也許是早就存在的課題,只是生活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又或者是因為面對自我太堅難了,大家找盡各種理由暫時的逃避。 但是時間到了,該面對的仍然是無法閃躲。活在覺知裡,並不是沒有課題要面對:而是提前知道,比起後知後覺的人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