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沙發客來上課的合作對象,不是都市學校,也不一定是偏鄉學校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許多夥伴應該都已經很清楚,沙發客來上課原則上不跟都市學校合作。

原因有很多:
1. 都市學校通常有更多的資源能進行國際教育
2. 都市學生通常也有更多的機會跟家人去旅遊或是在城市中接觸各種不同的訊息。
3. 邀請旅人進入都市學校非常麻煩,要經過很多的手續,而且課業進度壓力很重,相對不容易安排。
4. 我們希望能夠讓外國旅人去拜訪都市以外的地方。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們也不跟大家眼中真的很偏遠的偏鄉小校合作。

為什麼?

曾經好幾次受邀到非常偏遠的學校跟學生分享,在山上、在離島,一些全校只有50多位學生甚至更少的學校。

幾乎每一次,我在這樣子的學校跟全校學生分享的時候,同一時間學校都還正在忙著其他好幾個活動,有些學生被帶出去比賽,有些學生在準備表演。

然後我聽著老師跟我分享他們學校近期在進行的活動,我都想著.......天啊你們這邊的學生也太忙了吧?

學生們學期中有一連串的球類比賽、歌唱比賽、話劇比賽,表現得好的還會被帶去各地表演,寒暑假期間則有一大堆來自都市的志工隊搶著想要來他們學校服務偏鄉。

正因為這些學校太偏遠了,所以台灣各地的人們一想到要做公益、做慈善,便很容易一股腦兒的把資源往這些明星偏鄉學校塞。

這次談的不是書籍、餅乾或電腦等物質資源,而是大家覺得偏鄉學生真正需要的軟性資源。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比賽跟活動在其他學校不是也都有嗎?

是這樣子沒做,但都市學校可能是500人1000人裡面的少部分學生分別去參與這些活動。但如果我們今天面對的是一所不到100人的學校呢?

這代表著幾乎全校每一位學生都必須要同時身兼好幾項的比賽,每次有活動都是全校學生要一起參加,學生能夠有多少時間?同時,學校裡面也就那幾個老師,當老師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耗在處理這些活動的行政流程、拍照、紀錄、核銷,忙著帶隊,培訓......老師又怎麼會有足夠的心思來準備教學呢?

我個人的確很期待讓外國旅人去拜訪一些特別偏遠的學校,畢竟那些地方真的很美阿。

然而,如果那所學校的學生早已習慣各方人士不斷爭相前來位他們舉辦活動,如果那所學校的老師已經被各式各樣的活動壓得喘不過氣來,沙發客來上課可能就不是適合他們的活動。因為,老師可能根本沒空接待,而學生可能也根本沒心思準備,甚至也不太會珍惜。

我們沒有要追求數量,不在乎我們送了多少旅人到多少學校,比較重要的反而是,希望參加我們計畫的旅人都能夠被好好的對待,希望參加我們計畫的學生都能夠有發自內心的收穫。

所以說,沙發客來上課的合作對象,不是都市學校,也不一定是偏鄉學校,而是相對缺乏資源的學校。

raw-image


「你覺得我們的教育還有甚麼不夠的?還需要再給學生甚麼呢?」常常被這麼問到這樣子的問題。



如果硬要我說的話,我會覺得我們教育真正缺的,不是哪裡不夠,而是甚麼都太多了。

台灣學生真正需要的,我覺得不過就是多一點點的空閒時間而已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宗翰的沙龍
552會員
92內容數
如果你期待讓更多有趣的外國旅人到偏鄉去跟學生分享、互動;期待免費商店、共享糧倉及剩食餐廳在台灣各地出現;期待更多國內外用禮物經濟無條件地為人付出的傻瓜故事;或是期待看到我出國時,在世界各地拜訪學校跟組織的故事,歡迎支持這個你想看到的未來。
楊宗翰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2/21
「可以找口音純正的嗎?」 最近,一位老師收到學生的回饋,希望之後可以邀請口音純正的分享者。 ⠀⠀ 我們將這個事件分享給各地的老師,詢問老師們會怎麼面對這樣子的情境,收到了很多很用心的回覆。 ⠀
Thumbnail
2023/02/21
「可以找口音純正的嗎?」 最近,一位老師收到學生的回饋,希望之後可以邀請口音純正的分享者。 ⠀⠀ 我們將這個事件分享給各地的老師,詢問老師們會怎麼面對這樣子的情境,收到了很多很用心的回覆。 ⠀
Thumbnail
2021/02/21
當台灣人在看待這些外國觀光客的時候,往往只看到他們的消費,期待他們來台灣花錢住飯店、吃美食、買伴手禮就夠了。但我個人覺得阿,每一個旅人身上都帶著他們的故事、文化與技能,他們都千里迢迢到台灣了,我們卻沒有好好利用就放他們回去不是太可惜了嗎?
Thumbnail
2021/02/21
當台灣人在看待這些外國觀光客的時候,往往只看到他們的消費,期待他們來台灣花錢住飯店、吃美食、買伴手禮就夠了。但我個人覺得阿,每一個旅人身上都帶著他們的故事、文化與技能,他們都千里迢迢到台灣了,我們卻沒有好好利用就放他們回去不是太可惜了嗎?
Thumbnail
2017/10/19
<p>我自己很清楚,沙發客來上課計畫並沒有強大到可以解決這一切由經濟、社會和教育糾結而成的偏鄉問題。但如果,有些學生的內心裡其實期待著能夠多了解這個世界的話,那我們就試著把世界帶進他們教室。</p>
Thumbnail
2017/10/19
<p>我自己很清楚,沙發客來上課計畫並沒有強大到可以解決這一切由經濟、社會和教育糾結而成的偏鄉問題。但如果,有些學生的內心裡其實期待著能夠多了解這個世界的話,那我們就試著把世界帶進他們教室。</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根據統計,台灣前10%與後10%學生間的閱讀測驗表現,約有 6 年的學力差距。這也突顯出城鄉之間同齡學生學習落差大的狀況。多數學力較落後的孩童,普遍來自偏鄉與弱勢家庭。而在偏鄉地區,究竟有多少「難被解決的困境」?根據教育部的認定標準,偏鄉學校多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
Thumbnail
根據統計,台灣前10%與後10%學生間的閱讀測驗表現,約有 6 年的學力差距。這也突顯出城鄉之間同齡學生學習落差大的狀況。多數學力較落後的孩童,普遍來自偏鄉與弱勢家庭。而在偏鄉地區,究竟有多少「難被解決的困境」?根據教育部的認定標準,偏鄉學校多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
Thumbnail
當年的菜鳥雄心壯志,覺得自己沒有甚麼完成不了的。 安排演出都是趁年輕、做口碑。印象深刻聯絡了A單位,對方一聽:「你們要去找XX協會合作,或是XX醫院,不然沒有人會來啦!」對,他們不需要免費的活動。這個聯繫最後當然不了了之。 同一時間,另一個B單位熱情承辦:「這樣的演出在這邊很難得。」還為此大力招募觀
Thumbnail
當年的菜鳥雄心壯志,覺得自己沒有甚麼完成不了的。 安排演出都是趁年輕、做口碑。印象深刻聯絡了A單位,對方一聽:「你們要去找XX協會合作,或是XX醫院,不然沒有人會來啦!」對,他們不需要免費的活動。這個聯繫最後當然不了了之。 同一時間,另一個B單位熱情承辦:「這樣的演出在這邊很難得。」還為此大力招募觀
Thumbnail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在偏鄉三年,雖不算向下札根,但對於偏鄉的困境倒是深有體會。偏鄉學校除了先天不良,更嚴重的是後天失調,加深輔導工作的推動的難度。
Thumbnail
在偏鄉三年,雖不算向下札根,但對於偏鄉的困境倒是深有體會。偏鄉學校除了先天不良,更嚴重的是後天失調,加深輔導工作的推動的難度。
Thumbnail
過年本來要去支援PAIA的活動,因為家裡的事情而無法前往,結果從蘇老師那邊知道有很多老師過去支援,搞得助教比學生還多,那我就安心了。 「他們從台東這麼遠來一趟,值得嗎? 孩子的家長會願意讓他們過來?」 我問蘇老師。老師接著回答說: 我接著再問: 「國高中生真的能懂AI嗎?」 裝睡的人叫不醒。
Thumbnail
過年本來要去支援PAIA的活動,因為家裡的事情而無法前往,結果從蘇老師那邊知道有很多老師過去支援,搞得助教比學生還多,那我就安心了。 「他們從台東這麼遠來一趟,值得嗎? 孩子的家長會願意讓他們過來?」 我問蘇老師。老師接著回答說: 我接著再問: 「國高中生真的能懂AI嗎?」 裝睡的人叫不醒。
Thumbnail
教育機會均等,這個概念的提出,正突顯它的難解 在資源部份,以往偏遠確實比較短缺,但現在的狀況是政府投入太多資源,偏遠幾乎無從消化;在師資方面,以往是教師異動太過頻繁,現在則因師資培育太多,偏遠師資異動困難,再加上師資法的保障,對於無心於斯的不適任老師,也根本淘汰不了;至於家長及家庭的問題,以及學生文
Thumbnail
教育機會均等,這個概念的提出,正突顯它的難解 在資源部份,以往偏遠確實比較短缺,但現在的狀況是政府投入太多資源,偏遠幾乎無從消化;在師資方面,以往是教師異動太過頻繁,現在則因師資培育太多,偏遠師資異動困難,再加上師資法的保障,對於無心於斯的不適任老師,也根本淘汰不了;至於家長及家庭的問題,以及學生文
Thumbnail
當台灣人在看待這些外國觀光客的時候,往往只看到他們的消費,期待他們來台灣花錢住飯店、吃美食、買伴手禮就夠了。但我個人覺得阿,每一個旅人身上都帶著他們的故事、文化與技能,他們都千里迢迢到台灣了,我們卻沒有好好利用就放他們回去不是太可惜了嗎?
Thumbnail
當台灣人在看待這些外國觀光客的時候,往往只看到他們的消費,期待他們來台灣花錢住飯店、吃美食、買伴手禮就夠了。但我個人覺得阿,每一個旅人身上都帶著他們的故事、文化與技能,他們都千里迢迢到台灣了,我們卻沒有好好利用就放他們回去不是太可惜了嗎?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Thumbnail
如果我們不去學校,學習會是什麼樣子? 臺灣就有這麼一群學生選擇離開體制,在家自學。你肯定冒出成千上萬個問號:自學生都閒閒的待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嗎?少了跟同儕互動的機會,人際會有困難嗎?他們可以上大學嗎?回到體制內跟不上別人怎麼辦? 這篇文章將帶你認識這另類的學習樣貌,看自學生如何離開常軌航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