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應該要這樣做⋯⋯」說完自己的論點之後每次都馬上被主管否定,不是你的想法絕對有錯,而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
「我覺得」沒錯,錯的是同步率太低
許多職場溝通教學的討論當中,經常會提到把「我覺得⋯⋯」掛在嘴邊的人,讓人感覺沒有自信、沒有說服力,但是在已經做好諸多準備要進行提案的執行者來說,單純因為脫口而出的「我覺得」而被否定,更是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但是,在聽你說話那人的耳朵裡,你說了「我覺得」之後,你的意思真的有確切傳達到嗎?
在報告時,先說結論是許多人會採用的說話方式。但是這個結論從何而來,可就大有學問了——
大多數人在職場上溝通時,希望聽到的是經過完整的評估調查後,獲得的有信度資料論證,而非透過感性直覺所下的判斷。
也就是說,即便你在報告前已經做好充分的確認,但是你把它說出口的方式,也會成為對方接受到訊息的一部分;這時候「我覺得」就成為萬萬不可的冗余資訊了。
為什麼不能說「我覺得」
為什麼呢?這要從「覺得」的字義開始說起。
覺得
1—表示「感覺到」
a. 不知不覺船已經出了三峽。李白 <覺得> 眼前一亮,立刻看到天空地闊, 江面寬大;果然當天晚上,就到了江陵。
b. 欣賞他、讚美他、支持他,孩子自然會成長起來,而做母親的人也會 <覺得> 開心。
覺得
2—表示「認為」
a. 孟子看見人家讀書,就學著讀起書來。孟母 <覺得> 這地方對於孩子很好, 才住下來,不再搬家。
b. 我 <覺得> ,一個成功的現代人就是要學習。
資料來源 《心理動詞「想」、「認為」、「以為」與「覺得」的語義區分及訊息表達 --以語料為本的分析方法》(好文要看!)
所以,當你說「我覺得」時,聽的人反射性地就會認為這是你的感性結論,或者只是你自身的看法而已。這兩種說法有何不妥呢?
【感性結論】
在商業場合中,理性證據會比感性氛圍更能說服人,因此除非是強調感性的產業或商品,不然提出感性意見的參考價值較低。
【自身看法】
要讓普通人相信一件事情時的排名順序,以證據強度來區分的話會這樣分佈:
正式研究報告>調查/正式觀察實驗統計資料>專家意見>名人證言>目擊者證言>公開的報導>未公開的傳說>個人經驗
我們可以看到,個人經驗的正確性是最低的,也就是說你用「我覺得」來表達自身的看法時,參考的價值很低。
當然,如果你擁有專家權威或名人身份,那就另當別論;這也是為什麼高階主管可以常用「覺得」,而基層員工不能的原因。
比「我覺得」更好的3個提案詞彙
綜合以上觀察,大家應該已經能知道「我覺得」的殺傷力從何而來。
在搜集資料、思考過所有可能的方案之後,你一定會有一個結論,但這個結論並非感性或沒有根據的產生,而是來自各種客觀事實而得出的。為了避免辛苦的成果因為小小的口頭禪而功虧一簣,我們可以用以下3個詞來取代:
- 我評估
例句:我評估這個方案是可行的,因為根據A資料、B調查和C討論後,團隊一致認同得出這樣的結果。
- 我判斷
例句:我判斷A選項最佳,因為從過往的X次經驗來看,類似做法的參與者回饋都很正面。
- 我的結論是
例句:我的結論是這項投資不可行,因為太少有其他先例,在公司採風險趨避的偏好下不宜進行。
結論
「我覺得」不是左右提案的成敗關鍵,但是思考它的用法哪裡不好,卻能夠增加提案內容的論證力,在使用口語表達的時候,也多多以文字本意的角度來思考吧!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內容,也歡迎來《
我是文案》粉絲頁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