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職場溝通別再「我覺得」!3個詞彙讓你提案順暢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覺得應該要這樣做⋯⋯」說完自己的論點之後每次都馬上被主管否定,不是你的想法絕對有錯,而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

「我覺得」沒錯,錯的是同步率太低

許多職場溝通教學的討論當中,經常會提到把「我覺得⋯⋯」掛在嘴邊的人,讓人感覺沒有自信、沒有說服力,但是在已經做好諸多準備要進行提案的執行者來說,單純因為脫口而出的「我覺得」而被否定,更是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但是,在聽你說話那人的耳朵裡,你說了「我覺得」之後,你的意思真的有確切傳達到嗎?
在報告時,先說結論是許多人會採用的說話方式。但是這個結論從何而來,可就大有學問了——
大多數人在職場上溝通時,希望聽到的是經過完整的評估調查後,獲得的有信度資料論證,而非透過感性直覺所下的判斷。
也就是說,即便你在報告前已經做好充分的確認,但是你把它說出口的方式,也會成為對方接受到訊息的一部分;這時候「我覺得」就成為萬萬不可的冗余資訊了。

為什麼不能說「我覺得」

為什麼呢?這要從「覺得」的字義開始說起。
覺得
1—表示「感覺到」

a. 不知不覺船已經出了三峽。李白 <覺得> 眼前一亮,立刻看到天空地闊, 江面寬大;果然當天晚上,就到了江陵。
b. 欣賞他、讚美他、支持他,孩子自然會成長起來,而做母親的人也會 <覺得> 開心。

覺得
2—表示「認為」

a. 孟子看見人家讀書,就學著讀起書來。孟母 <覺得> 這地方對於孩子很好, 才住下來,不再搬家。
b. 我 <覺得> ,一個成功的現代人就是要學習。

資料來源 《心理動詞「想」、「認為」、「以為」與「覺得」的語義區分及訊息表達 --以語料為本的分析方法》(好文要看!)
所以,當你說「我覺得」時,聽的人反射性地就會認為這是你的感性結論,或者只是你自身的看法而已。這兩種說法有何不妥呢?
【感性結論】
在商業場合中,理性證據會比感性氛圍更能說服人,因此除非是強調感性的產業或商品,不然提出感性意見的參考價值較低。
【自身看法】
要讓普通人相信一件事情時的排名順序,以證據強度來區分的話會這樣分佈:
正式研究報告>調查/正式觀察實驗統計資料>專家意見>名人證言>目擊者證言>公開的報導>未公開的傳說>個人經驗
我們可以看到,個人經驗的正確性是最低的,也就是說你用「我覺得」來表達自身的看法時,參考的價值很低。
當然,如果你擁有專家權威或名人身份,那就另當別論;這也是為什麼高階主管可以常用「覺得」,而基層員工不能的原因。

比「我覺得」更好的3個提案詞彙

綜合以上觀察,大家應該已經能知道「我覺得」的殺傷力從何而來。
在搜集資料、思考過所有可能的方案之後,你一定會有一個結論,但這個結論並非感性或沒有根據的產生,而是來自各種客觀事實而得出的。為了避免辛苦的成果因為小小的口頭禪而功虧一簣,我們可以用以下3個詞來取代:
  • 我評估
    例句:我評估這個方案是可行的,因為根據A資料、B調查和C討論後,團隊一致認同得出這樣的結果。
  • 我判斷
    例句:我判斷A選項最佳,因為從過往的X次經驗來看,類似做法的參與者回饋都很正面。
  • 我的結論是
    例句:我的結論是這項投資不可行,因為太少有其他先例,在公司採風險趨避的偏好下不宜進行。

結論

「我覺得」不是左右提案的成敗關鍵,但是思考它的用法哪裡不好,卻能夠增加提案內容的論證力,在使用口語表達的時候,也多多以文字本意的角度來思考吧!

認為這篇文章有價值的讀者,請按個喜歡或追蹤,以讓我未來能有機會跟大家分享更多文案工作的內容,也歡迎來《我是文案》粉絲頁玩。
更多浪費才能的內容就在 【商業文案全解析,擁有你的寫作孵化器】線上課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61會員
70內容數
關於文案這回事,讓我們講深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職場讀書人選書】不正常才是常態 但我們卻一再因為渴求正常而受傷-《正常人》 「正常」,一個看似平淡無奇,卻又充滿傷害力的詞。生長在自我意識逐漸成為主流的現代,我們都曾經被教育過「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但現實中的各種規範與「棒打出頭鳥」的慣習,卻讓大部分的我們膽怯於與眾不同、時時盯緊自己不能越出紅線,一直到某些契機讓我們發現,不正常才是常態,強迫正常只會讓我們受傷。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1-02-26
【職場雜談】我該離職嗎?有這幾個跡象就別再猶豫了!身為一個初入職場不到兩年職場新鮮人,我在剛畢業的時候就累積了兩次正職的辭職經驗,加上長達六年的兼職家教經驗的話,總共有四次自願性離開工作崗位的經驗⋯⋯
Thumbnail
avatar
Vivian Yeh
2021-01-30
為什麼別人總是聽不懂我的話?運用「NLP 溝通術」找出共通點、減少誤解什麼是NLP? 老闆沒聽懂我的重點」「同樣的話說了好幾次,員工卻當作耳邊風」「為什麼和客戶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明明說的是中文,為什麼別人老是聽不懂你說的話?面對這些挫折,你是否懷疑過究竟是自己口才不好,還是不會社交?
Thumbnail
avatar
經理人
2020-12-31
【職場讀書人選書】發掘移工中的文學氣息-《臺北請再聽我說!:第17屆外籍勞工詩影選集》自1989年首度引入後,移工逐漸成為台灣不可或缺的存在。由於大多從事勞動密集的工作,他們在學術、藝術方面的天份與成就,也經常受到忽略。自2001年起,台北市以「提供外籍移工抒發心情的管道」為目的,每年舉辦移工詩文比賽,同時也讓人們認識這群熟悉陌生人充滿文學意識性的一面。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0-08-18
即使你做得再好,還是會有人指指點點:職場,三觀不同,不必強融總有一種討厭的人:喜歡對別人大加評論、指指點點,用自己的價值觀,去鞭笞別人的努力,適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即使你做得再好,還是會被人指指點點。但其根本原因,是認知高度不同,價值觀的不同。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會被別人品頭論足。但建議一定要放寬心,不要為別人的價值觀,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和選擇。
Thumbnail
avatar
BOSS成功指南
2020-08-18
【職場讀書人選書】因為語言我們得以溝通 卻也永遠與萬物隔絕-《苦雨之地》 人類是否曾經能夠理解萬物?那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失去與萬物對話的機會?雖然擁有共同的語言,人類之間又真的能夠理解彼此到多少程度? 
Thumbnail
avatar
職場讀書人
2020-07-15
[職場案例小教室]雜談-工作與自我覺察  很多人都說現在工作的大環境不好,所以有五斗米就該好好捧著,還有少說話多做事之類的,但我認為工作終究是工作,每個人在工作中付出了這麼多時間,偶爾有該看看自己的工作帶給了自己什麼的影響,包含著物質、非物質等等。
Thumbnail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