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挑戰 DAY12 《被討厭的勇氣》5: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更新於 2020/02/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前言:


阿德勒說:〝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開始,因為有了人際關係就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煩腦,導致自卑感、自卑情節和優越情節的產生,而上一篇我們講到〝課題分離〞,它是人際關係的出發點,而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則是建立良好關係,也就是〝共同體感覺〞;也是我們這一講主要論述的觀點。

■ 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阿德勒說,人際關係的終點是:「社會意識」。那什麼是社會意識呢?簡單來說,就是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而社會的小最單位是「我和你」,只要有兩個人就可以形成社會、產生共同體。要了解社會意識,首先就要以「我和你」為起點,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社會意識是我們在思考什麼是「幸福的人際關係」時,最重要的指標。

首先,我們身為共同體的一分子,歸屬於它。感覺在共同體中有自己的位置。只要覺得「可以安身」,就表示有歸屬感,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只關心自己的人,會認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對這些人而言,其他人不過是「為我做些什麼的人」,幾乎認定大家都必須為「我」而轉動,應該優先考量「我」的想法。

我們之前說到,課題分離,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只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那些做不到「課題分離」而被〝認同需求〞束縛的人,其實也是極度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完全在只乎「別人是怎麼看我」的這種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以自我為中心、只關心「我」的生活型態。

而當期望無法滿足的時候,他們會大失所望、感覺受到嚴重侮辱、變得忿忿不平。他們會想「那個人什麼也沒為我做」、「那個人辜負了我的期待」、「那個人不再是我們夥伴,是敵人」等等。抱著「世界以我為中心」這種信念的人,通常用不了多久就會失去「夥伴」。

我們都在追求一種「可以安身」的歸屬感,可是阿德勤心理學認為,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待在那裡就能得到,必須主動積極參與共同體才能獲得。向人際關係的任務跨出那一步。不要想著「這個人會給我什麼?」而是「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這就是參與共同體。意思就是,付出些什麼,才能得到自己安身的地方嗎?所謂的歸屬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靠自己的雙手去獲得的。
在參與共同體的部份,我們可以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叫〝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就是要接受自己 —— 我有這個缺點、那個缺點我承認,但是我能接受我自己。

首先你不能自我欺騙。比如這次考試考了 60 分,如果你告訴自己這只是因為運氣不好,我實際水平比這高多了,那就是自我欺騙。所謂自我接納,就是接受自己的水平確實不夠,然後下次繼續努力。

自我關懷
自我接納我們在心理學上還有另一個名詞,叫〝自我關懷〞;簡單的來說,就是把自己當做一個朋友看待。意思是,如果你的朋友做錯了一些事情,你不會認為他一無是處!反而會安慰他說:「這一次只是你一時的失誤,沒想清楚,下次注意一點就好你,你還是那個很棒的人」。我們會試著用〝同理心〞的角度去關懷朋友、鼓勵他。

然而自己犯錯的時候我們就常常〝責怪自己〞,覺得自己怎麼這麼沒錯,這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這時候我們就要跳出自己的視角,想像自己是自己的朋友,你站在朋友的角度,會去怎麼看待這一件事情。

這讓我想到《行為》這本書的時候提到一個小故事片段:

有一次神經科學家去參訪冥想方面特優的僧侶,其中科學家問其中一位僧侶:「你有沒有因為盤腿痛而停止靜坐」。他回答:有時候我停下來的時間比預期早了一點,但不是因為膝蓋痛,也不是我注意到什麼事,而是出於對膝蓋的仁慈之舉」。

在這個故事裡,僧人也有一個“觀察的自己”,這個觀察的自己看到了膝蓋的疼痛,但是並不受制於這種情緒。

所以我們得先接受自己,然後才談得上改變自己。

第二步叫〝他人連接〞。


阿德勒要求我們一開始無條件地相信別人。;個我們在上一本書《躍遷》有提到一個博弈論的觀點:TFT ( Tit for Tat;以牙還牙 ) 策略。

它的策略就兩條:
  • 第一步,合作;
  • 以後每一步,重複對手的行動 ー 你合作我合作,你背叛我背叛。
它告訴我們在長期博弈中,最好的做法是一開始就無條件地合作,如果被坑了下次再懲罰。在阿德勒那個年代還沒有博弈論,但是他的前提是對的。如果你把別人視為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信任就是應該的。這個做法也非常適合現代陌生人社會。在發達地區你可以很容易就能跟陌生人合作,不需要找什麼親戚做擔保人。越是不發達的地區,人們越是缺乏互信,很多事都做不成。

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然而或許有些人會遇到〝不被他人接納〞的挫折,這時候阿德勒還提出另外一個觀點:「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舉例來說,很多人在共同體中遇到了一些麻煩,如在學校受到了霸淩、交不到朋友…等等,就想逃到比較小的共同體 —— 像是家庭,然後把自己封閉起來,想藉由這樣的方式來獲得歸屬感。在這裡,我希望你留意的是「還有更多其他的共同體」,尤其是「有更大的共同體」存在。

你要知道你除了屬於那個工作單位之外還屬於很多共同體:你屬於家庭、你屬於社會、你屬於國家、你屬於全人類,就算你死了,你還屬於這個宇宙。往大了看,你在這個小集體裡的這點衝突,不過是茶杯裡的風暴而已。當然也不是說就應該迴避問題,但是首先你要想到,別的地方並沒有排斥你。

請記住一個行動原則,就是:當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遭遇到困難,找不到出口的時候,首先要「傾聽更大的共同體之聲。」

第三步叫〝他者貢獻〞。


幸福來自對共同體的貢獻感。

但是做貢獻可不是讓你自我犧牲。在阿德勒看來,自我犧牲是過度適應社會,是沒有必要的。任何一個理智的心理學家都不可能同意讓一個母親犧牲自己的生活去成全孩子—— 孩子的人生是人生,你的人生難道就不是人生了嗎?這不符合人人平等。

不批評也不表揚

自由的人跟人相處, 都是講平等關係。

比如有個小孩, 他的各項技能、智慧、體能各方面都不如你, 那難道你瞧不起這個孩子嗎?當然不行。人和人在某個方面可以有差距, 但是人和人都應該是獨立平等的關係。他有困難你可以幫助他, 但是你不能居高臨下地去支配他, 更不能壓迫他。

老闆可以給你安排任務,你應該聽他的指揮, 但這是工作上的合作關係。是你也認同這個工作應該這麼幹, 你才去幹 ーー 而不是因為你懼怕老闆才去幹。
在阿德勒的思想中, 如果你是個真正信奉自由、相信人人平等的人, 那你對其他人的行為既不應該批評,也不應該表揚!因為不管是批評還是表揚,都是不平等,都是想操縱別人。

比如說有一天吃完晚飯, 你家小孩主動收拾了碗筷, 你就表揚他, 說做得好!真是個好孩子!我要給你獎勵! ーー 請問, 這跟動物園馴獸師訓練動物有什麼區別?你這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你是想通過表揚去操縱孩子的行為, 你是驅使孩子, 你是把孩子當工具。試想, 如果是你丈夫做了這件事, 你會用這種方法跟他說話嗎?

當你表揚別人的時候, 就已經默認了上下級的關係, 就是不平等。別人做對了你可以表示感謝,別人做得不對你可以幫助他, 但是你不能操縱他。

橫向為基礎的鼓勵,最重要的是,不「評價」他人。評價他人都來自於縱向的關係。如果構築在橫向關係,所說的應該是更坦城的感謝、敬意或喜稅。人在聽到感謝話的時候,就明白自己對他人是有貢獻的。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當一個人覺得我對共同體是有益的時候,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幸福就是你出於對社會的關心,作為共同體的一員,積極參與其中,找到歸屬感。幸福來自貢獻。
自我接納、與他人連接、他者貢獻這三步其實是一套遞進的邏輯。有了自我接納,每個人承擔自己的後果,你才不怕被別人背叛,你才會有他者信賴。有了他者信賴,把別人當做是夥伴,你才願意做他者貢獻。

做一個幸福的人,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7會員
236內容數
Give me book 是一個分享書籍的讀書園地,每兩周就會寫一本〝書籍〞的讀後心得與重點整理,期許有興趣的人可以跟我 Gimmy 一起閱讀、學習與交流,而每一本書大約會發佈五篇主題:簡介、三個主題和總結,透過這些分享來期待我們共同學習與成長。 若有推薦的書單,請歡迎隨時向我推薦哦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所謂課題分離,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只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己。 在變得幸福的勇氣中,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當你獲得這種勇氣的同時,人際關係應該也會頓時變得輕鬆了吧。
人與人相處會想要取得別人的認可,進而有了比較產生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節,甚至是優越情結,然而再進一步,為了增加優越感、取得社會的認可,就想想要爭藉由競爭來取得勝利,藉著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結果越演越烈變成了「權利鬥爭」。所以要想在人際關係中獲得上自由, 你需要建立橫向的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和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這本書除了是是心理學上的著作,可能作者之一是哲學家,所以這本書也可以說是一本生活哲學書,提供了啟發性的人生態度和平易近人的行動指南。 追求本身能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心想事成,所以在追求的本身能帶給我們快樂、亦可以讓我們產生痛苦,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和自卑感,都來自於自身的追求;
獨處向來是我們人類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我們不可能一輩子有人陪伴,我們必須學會怎麼跟自己相處,人生才會過得快樂! 真心面對自己的感覺,找到情緒來自哪裡,要把它放回哪裡,這就是我們所要的情商。
即使我們不可能伶俐到去讀人的心滿我們起碼可以在察覺別人的界線時,尊重那個界線,理解界線的後面,就是屬於對方的空間。 在人際關係裡對別人有期望,完全合理,但請不要拿對別人的期待,來豁免自己的的責任。 我們不一定能讓自己變得非常有趣,可我們可以讓對方覺得:怎麼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他感覺特別有趣。
所謂課題分離,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你只要為自己的課題負責,而不要干涉別人的課題。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己。 在變得幸福的勇氣中,也包含了「被討厭的勇氣」。當你獲得這種勇氣的同時,人際關係應該也會頓時變得輕鬆了吧。
人與人相處會想要取得別人的認可,進而有了比較產生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節,甚至是優越情結,然而再進一步,為了增加優越感、取得社會的認可,就想想要爭藉由競爭來取得勝利,藉著勝利來證明自己的能力,結果越演越烈變成了「權利鬥爭」。所以要想在人際關係中獲得上自由, 你需要建立橫向的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和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無論之前你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你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決定你人生的是活在當下的自己。
這本書除了是是心理學上的著作,可能作者之一是哲學家,所以這本書也可以說是一本生活哲學書,提供了啟發性的人生態度和平易近人的行動指南。 追求本身能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心想事成,所以在追求的本身能帶給我們快樂、亦可以讓我們產生痛苦,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和自卑感,都來自於自身的追求;
獨處向來是我們人類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我們不可能一輩子有人陪伴,我們必須學會怎麼跟自己相處,人生才會過得快樂! 真心面對自己的感覺,找到情緒來自哪裡,要把它放回哪裡,這就是我們所要的情商。
即使我們不可能伶俐到去讀人的心滿我們起碼可以在察覺別人的界線時,尊重那個界線,理解界線的後面,就是屬於對方的空間。 在人際關係裡對別人有期望,完全合理,但請不要拿對別人的期待,來豁免自己的的責任。 我們不一定能讓自己變得非常有趣,可我們可以讓對方覺得:怎麼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他感覺特別有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好習慣要經過21天持續不間斷的重覆,才能養成。而壞習慣似乎只要一開始就如影隨形,趕也趕不走。持續跟壞習慣拔河。但意志力薄弱的自己,每天都戰敗了。 堅持做好一件事要用一輩子去維持。而壞習慣經常如影隨形、垂手可得 是大腦的記憶在主導,還是身體的自然反應。習慣了依賴這個壞習慣,讓自己能短暫的得到舒緩
Thumbnail
從沒想過怎麼就開始了【 挑戰21 天習慣養成】,卻也真的讓我完成了。 曾經以為每天寫作發文,是一件很不可能的事。 卻發現當身體有動能的時候,就能充滿精力及構思的完成。當你做真心想做的事時,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去完成。 這就是所謂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嗎? 也許是路上看見的風景,無意間聽到的一句話。
家對你而言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它應該是長成什麼樣子? 是像寒冬臘月熱滾滾的火鍋,大家一同泡在裡頭,各取所需,各有喜好,吵雜而溫馨? 還是像夏夜裡被飄散的雲層遮擋住的圓月,若顯若現,缺憾中帶著一點美好? 是什麼組成一個家庭呢?而所謂的「家」,又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對一些人來說,家是一種自
所有的神祕學知識,占卜、算命、星座…。到最近很流行的人類圖、瑪雅13月亮曆、MBTI人格分析。 都是幫助了解自己的工具。幫助我們在人生感到迷茫時,給自己一個方向或建議。 有人會說,如果你照著這些工具或知識,去做選擇,是不是就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會不會因此成為了一種制約。但其實當你有這個念頭
Thumbnail
的力量-Brene Brown:「我輸給了脆弱,卻贏回了人生!」TEDXHouston演講,分享~~ 人與人之間有看不見的強烈「連結」,這份連結出自於人的愛與歸屬感,當我們害怕這個連結斷裂時,會產生「羞恥感」。我們會想說:我的哪些部份讓外人知道了?那他會不會不想與我往來?會不會跟我絕交?諸如此類的
Thumbnail
今日斷捨離物品一個裝飾品 帶到辦公室看看放 當志工收到的護膝,轉送給公司的清潔阿姨,因為看到她有在使用護膝 每天記錄是希望繼續養成斷捨離的習慣,今天早上在廚房有感覺物品少了一點點,比較沒有那麼阿雜的感覺了。
Thumbnail
從自己的物品開始,一年來少用的物品! 買了新的土鍋,少用的鐵鍋謝謝~掰掰 今年夏天幾乎沒穿幾次~謝謝你~掰掰~ 穿了腳底板會痛~謝謝你~掰掰 早就想丟了,沒在用的廚房雜物!謝謝你掰掰~ 寬鬆的睡衣~穿了鞋底會滑的鞋~謝謝你~掰掰~ 發現拍照後,然後好好的跟物品說再見,真的可以比較能放手,不
Thumbnail
我的21個電影色票繪圖挑戰,雖然我最終還是畫完了21幅,但以結論來說,我失敗了,因為沒有完成連續21天的條件。我分析了21天挑戰失敗的原因,以及改進的做法,讓做創作的朋友,有個挑戰的先行指南!最後,讓自己嘗試新挑戰,人生更有趣!
Thumbnail
關於21天的挑戰 小朋友剛學會走路時,最喜歡幫忙拿東西去丟或是給誰。明明連路走都不穩卻很喜歡做,等長大了要小朋友幫個忙就會變成「等一下。」 從前我就喜歡寫文章,一篇文章常要寫好久也不見得寫得完整,有時明明改了好幾次還是會有錯字,文字結構也寫的不好,但我還是喜歡寫文章。有時寫小孩的流水文章、有時是心
Thumbnail
今天下午我在台鋁的書店購入,「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心裡預期的閱讀目標,如何寫出有共鳴的文章?如何下好標題?如何寫文章才能流暢?所以,我快速翻開了書本,並且找出12個關鍵詞,然後再進入主題式的學習。 我列出的關鍵詞包含了心態面以及技術面,先從心態面開始來說每個都有作為作家的潛力,而寫作也是最划算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好習慣要經過21天持續不間斷的重覆,才能養成。而壞習慣似乎只要一開始就如影隨形,趕也趕不走。持續跟壞習慣拔河。但意志力薄弱的自己,每天都戰敗了。 堅持做好一件事要用一輩子去維持。而壞習慣經常如影隨形、垂手可得 是大腦的記憶在主導,還是身體的自然反應。習慣了依賴這個壞習慣,讓自己能短暫的得到舒緩
Thumbnail
從沒想過怎麼就開始了【 挑戰21 天習慣養成】,卻也真的讓我完成了。 曾經以為每天寫作發文,是一件很不可能的事。 卻發現當身體有動能的時候,就能充滿精力及構思的完成。當你做真心想做的事時,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去完成。 這就是所謂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嗎? 也許是路上看見的風景,無意間聽到的一句話。
家對你而言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它應該是長成什麼樣子? 是像寒冬臘月熱滾滾的火鍋,大家一同泡在裡頭,各取所需,各有喜好,吵雜而溫馨? 還是像夏夜裡被飄散的雲層遮擋住的圓月,若顯若現,缺憾中帶著一點美好? 是什麼組成一個家庭呢?而所謂的「家」,又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對一些人來說,家是一種自
所有的神祕學知識,占卜、算命、星座…。到最近很流行的人類圖、瑪雅13月亮曆、MBTI人格分析。 都是幫助了解自己的工具。幫助我們在人生感到迷茫時,給自己一個方向或建議。 有人會說,如果你照著這些工具或知識,去做選擇,是不是就因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會不會因此成為了一種制約。但其實當你有這個念頭
Thumbnail
的力量-Brene Brown:「我輸給了脆弱,卻贏回了人生!」TEDXHouston演講,分享~~ 人與人之間有看不見的強烈「連結」,這份連結出自於人的愛與歸屬感,當我們害怕這個連結斷裂時,會產生「羞恥感」。我們會想說:我的哪些部份讓外人知道了?那他會不會不想與我往來?會不會跟我絕交?諸如此類的
Thumbnail
今日斷捨離物品一個裝飾品 帶到辦公室看看放 當志工收到的護膝,轉送給公司的清潔阿姨,因為看到她有在使用護膝 每天記錄是希望繼續養成斷捨離的習慣,今天早上在廚房有感覺物品少了一點點,比較沒有那麼阿雜的感覺了。
Thumbnail
從自己的物品開始,一年來少用的物品! 買了新的土鍋,少用的鐵鍋謝謝~掰掰 今年夏天幾乎沒穿幾次~謝謝你~掰掰~ 穿了腳底板會痛~謝謝你~掰掰 早就想丟了,沒在用的廚房雜物!謝謝你掰掰~ 寬鬆的睡衣~穿了鞋底會滑的鞋~謝謝你~掰掰~ 發現拍照後,然後好好的跟物品說再見,真的可以比較能放手,不
Thumbnail
我的21個電影色票繪圖挑戰,雖然我最終還是畫完了21幅,但以結論來說,我失敗了,因為沒有完成連續21天的條件。我分析了21天挑戰失敗的原因,以及改進的做法,讓做創作的朋友,有個挑戰的先行指南!最後,讓自己嘗試新挑戰,人生更有趣!
Thumbnail
關於21天的挑戰 小朋友剛學會走路時,最喜歡幫忙拿東西去丟或是給誰。明明連路走都不穩卻很喜歡做,等長大了要小朋友幫個忙就會變成「等一下。」 從前我就喜歡寫文章,一篇文章常要寫好久也不見得寫得完整,有時明明改了好幾次還是會有錯字,文字結構也寫的不好,但我還是喜歡寫文章。有時寫小孩的流水文章、有時是心
Thumbnail
今天下午我在台鋁的書店購入,「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心裡預期的閱讀目標,如何寫出有共鳴的文章?如何下好標題?如何寫文章才能流暢?所以,我快速翻開了書本,並且找出12個關鍵詞,然後再進入主題式的學習。 我列出的關鍵詞包含了心態面以及技術面,先從心態面開始來說每個都有作為作家的潛力,而寫作也是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