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阿德勒曾說過,世界上所有的煩惱都脫離不了人際關係。

恩,確實。

最近我身邊也發生了人際關係互動的煩惱,這一層和朋友互動產生的煩惱讓我苦惱多日,左思右想後還是想把這個過程寫成文章,也順便梳理我自己的情緒和思路。

阿德勒曾說過,世界上所有的煩惱都脫離不了人際關係。

阿德勒曾說過,世界上所有的煩惱都脫離不了人際關係。

從小,在老師給我的評語中,幾乎每個老師都寫過善解人意這四個字。我的個性看似有主見,也擅於判斷臉色,長大後經歷過社會的毒打(笑),也逐漸養成一個毛病,我會無意識地評估我講出來的話會不會讓聽的人有不好的感受,如果我的判斷是會有負面影響,我會避免去提到類似的話題。久而久之這種慣性好像也發展成潛意識的思路。

最近我的人生發生了一些改變,在沒有主動告知的情況下,好友從其他人口中得知他不知道的新資訊。其他人是怎麼得知呢?也不是從我這邊。

那麼為什麼我沒主動跟好友說呢?當下實在是沒想太多,只覺得時間到了自然會說,我想潛意識的我認為說了擔心對方會產生比較心理,因此想著等時間到了再說也無妨。

結果,事與願違,好友覺得我們之間的友誼信任度崩塌,價值觀顯然不對等。


我們存在的世界到底是主觀還是客觀

老實說,每個人都活在自己主觀的世界裡,這個社會從未客觀過。也因此,我們豈能去渴求對方要給予相等的價值觀呢?

朋友這個角色存在的原因,是來自於我們人都需要支持。在我們需要取暖時,有一個人可以支持你;在我們內心需要倒垃圾時,有一個人可以讓你敞開心胸。

人的相處是陪伴和支持,若是一直抱持著對方應該如此的想法,只會讓我們自己深陷負面情緒的囹圄裡。因此,我們需要刻意練習做到課題分離

譬如,我一直在糾結該不該告白,因為我不清楚對方對我感覺到底是怎麼樣,我害怕告白後的狀態會改變,結果就導致自己無限期的焦慮。

如果用課題分離的角度來看,跟對方告白是我的課題,至於對方接受與否,那就是對方的課題了,與我無關。用這樣的角度來思考,會更能幫助我們從焦慮當下跳脫出來。


我們為什麼這麼渴望認同感

當我們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被肯定時,我們會得到信心,並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這就是認同感。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卻極力否定這種論調,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

「我們的存在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這句道理我們都懂,但是能真正實踐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我們每天的日常中,講出來的話有多少是埋怨父母的行為跟我們期望不同、抱怨公司主管同事沒看見我的努力付出。這是過去賞罰教育體制的影響,導致我們衍生出錯誤的心態:「如果沒有人稱讚我,就不採取適當的行動」。導致我們有了想要別人稱讚的目的,才會去做相對應的行為,因為太想獲得認同,而讓自己陷入失去自我本性的人生。


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有這麼一段話讓我感受很深

「來接受諮商的人,其實很少是任性自私的。反倒都是為了要符合他人、父母的期望而受苦。如果往好的方面解釋,他們的言行舉止都不會以自我為中心,而不顧他人感受。」要跳脫人際關係的煩惱,並不是要我們的性格往任性、自以為是去發展,而是要開始練習課題分離、停止比較。

練習停止比較心理

別人過得很好,不代表你過得不好;別人過得不好,不代表你過得很好

別人很優秀,不代表你不優秀;別人很平庸,不代表你很聰穎


我可以把馬牽到河邊,卻不能逼他喝水

要區分課題分離的方法,就是判斷「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最後要由誰去承受?」

例如小孩子愛玩不讀書導致考試考不好,父母看著很焦急,而強塞更多補習課程。在這個議題裡,父母的課題是讓孩子用功讀書,而孩子的課題是讀書,兩者是不同的。父母可以塑造好的教育環境讓孩子能夠盡情發揮,而孩子本身的課題是要體會讀書的目的和自我探索的價值。


避免「應當如此」思維,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我自己很常犯一個錯誤是「應當如此」的思維,講白話就是「事情理應如我所認為的一樣發生」。在幾十年的人生裡,有太多事情需要我們擔心和煩惱,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去控制每一件事都跟我們預期的一樣,也就是說,過度陷入理應如此的思維,只會加重我們的負面情緒。

曾經有個好友和我抱怨,她有一群三五好友每半年會聚會一次。好巧不巧,那次聚會剛好撞期她要參加另一個朋友的婚禮。但她其實身體是不太舒服的,結果好友們逼使她說什麼都要到場,結果她結束了婚禮後又開車趕去聚會,殊不知身體都有些發燒了。

我一聽到當下和她直說:你都這麼不舒服了,萬一在路上發生意外怎麼辦才好?你為什麼一定要符合他們給予你的期待呢?

到了聚會,好友們又是挖苦又是酸語,說她總是遲到,我這朋友聽在心裡當然不是滋味、滿腹委屈。

在生氣前能先停下幾秒鐘思考,不要太快對別人做出評價,因為我們永遠不會了解別人背後故事的全貌

每個故事都有正方和反方,這個故事讓我明白,我們都會有情緒上來的時候,情緒來襲時總是又急又快,原因就來自和我們期望不一樣,所以我們會感到難過、失望、憤怒等情緒。

如果我期待這個聚會很久,有朋友遲到當然會不開心,但若能先關心對方,是不是遇到什麼狀況,或許她身體不舒服但因為特別重視這次的聚會而趕來,了解對方的不容易後,彼此反而能更珍視這段情誼。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就是別人的課題了

當有能力切割課題,清楚劃分屬於自己的課題時,代表你就是自由的。我們都是為了自己的人生而活,最先要照顧的是自己的心。阿德勒曾說過:關於自己的人生,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就是別人的課題了。不在意他人的評價、不害怕被人討厭,也才能實踐真正的自由。



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與收穫,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歡迎訂閱我的Podcast節目 斯理想生活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期待我們一起學習溝通、擁抱成長、邁向自由:)





avatar-img
45會員
87內容數
更新時間|Podcast YouTube 每週二、四 上午6:00更新 文章轉載|遠見雜誌 / 人力銀行/ 50+ / 方格子精選 關於斯理|擔任軟體顧問銷售超過8年,專長是化繁為簡,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輕鬆與你分享思維觀點,一起轉變心態,邁向理想生活。 理想名人堂|邀請業界來賓分享他們思維轉變的過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斯理想生活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我們在面對死亡時會覺得人生苦短呢?最近很常在網路上看到短影音的分享都和死亡有關(也可能是我自己最近比較關注這個議題所以更吸引到我的眼球),大部分面臨死亡的人都有著很深的感嘆,認為自己這一輩子沒有好好活過。 為什麼我們明知生命珍貴,卻沒能好好把握? 我們明明很清楚生命無法重來,卻為什麼沒
這篇文章想和大家介紹一本我近期閱讀有感的書《窮思維、富邏輯:人生實用商學院之致富之前先自主》,作者正是帶貨力超強的吳淡如。她的Podcast下載量突破8億次的人生實用商學院,也是150本著作的作者,說她是長青作家一點也不為過。
我的好朋友小林,知道她媽媽很喜歡吃蛋黃酥。前陣子中秋節,她也買了知名品牌出的蛋黃酥想說回家給她媽媽吃,好好盡孝道一番。 小林回家把蛋黃酥放桌上,隨口說:媽、你一天只能吃一個喔。
為什麼人總需要談戀愛?愛情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談戀愛時大腦會產生多巴胺大爆發,讓我們感受到快樂、興奮,讓人在很短暫的時間內會迅速沈浸在這份愛情的滋潤當中。 問題是關係不可能永遠保持著新鮮的多巴胺感。當新鮮感逐漸退去後,多巴胺也會隨之消失。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經驗,剛在一起時怎麼樣都看對方可愛
我使用Cambly平台練習英文口說已經接近2年的時間,這是我人生目前為止為自己做過最正確的決策之一,之後會整理心得好好跟大家分享。 今天想分享上週和我的巴西英文老師 Victor 在聊的一篇文章 "Why a 'Good Enough' Job Beats a 'Perfect' Job"。
2018年4月,我曾自助旅行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其中最讓我期待的其中一個景點就是梵谷博物館。我所知道的梵谷,是個窮困潦倒且長期患有抑鬱及躁鬱症的畫家,但看完梵高(梵谷):窮困?偏執?狂躁?割耳的怪物?影片解謎後,才知道原來梵谷也跟我們一樣,只是迫切地想追尋愛與自我的普通人。
為什麼我們在面對死亡時會覺得人生苦短呢?最近很常在網路上看到短影音的分享都和死亡有關(也可能是我自己最近比較關注這個議題所以更吸引到我的眼球),大部分面臨死亡的人都有著很深的感嘆,認為自己這一輩子沒有好好活過。 為什麼我們明知生命珍貴,卻沒能好好把握? 我們明明很清楚生命無法重來,卻為什麼沒
這篇文章想和大家介紹一本我近期閱讀有感的書《窮思維、富邏輯:人生實用商學院之致富之前先自主》,作者正是帶貨力超強的吳淡如。她的Podcast下載量突破8億次的人生實用商學院,也是150本著作的作者,說她是長青作家一點也不為過。
我的好朋友小林,知道她媽媽很喜歡吃蛋黃酥。前陣子中秋節,她也買了知名品牌出的蛋黃酥想說回家給她媽媽吃,好好盡孝道一番。 小林回家把蛋黃酥放桌上,隨口說:媽、你一天只能吃一個喔。
為什麼人總需要談戀愛?愛情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談戀愛時大腦會產生多巴胺大爆發,讓我們感受到快樂、興奮,讓人在很短暫的時間內會迅速沈浸在這份愛情的滋潤當中。 問題是關係不可能永遠保持著新鮮的多巴胺感。當新鮮感逐漸退去後,多巴胺也會隨之消失。相信大家都有過類似經驗,剛在一起時怎麼樣都看對方可愛
我使用Cambly平台練習英文口說已經接近2年的時間,這是我人生目前為止為自己做過最正確的決策之一,之後會整理心得好好跟大家分享。 今天想分享上週和我的巴西英文老師 Victor 在聊的一篇文章 "Why a 'Good Enough' Job Beats a 'Perfect' Job"。
2018年4月,我曾自助旅行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其中最讓我期待的其中一個景點就是梵谷博物館。我所知道的梵谷,是個窮困潦倒且長期患有抑鬱及躁鬱症的畫家,但看完梵高(梵谷):窮困?偏執?狂躁?割耳的怪物?影片解謎後,才知道原來梵谷也跟我們一樣,只是迫切地想追尋愛與自我的普通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生命除了處理個人的課題,最與生活切切相關的即是人際關係的經營,阿德勒曾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被討厭的勇氣》給予人們勇氣成為自己,接受自己被討厭的事實,對於與人相處也給予了課題分離的重要分界,這也是本影響我非常深的書,人際關係尤關著健康的心靈,而通過人際關係,可以建立強大的內心支柱。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章 (摘錄)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近期閱讀"被討厭的勇氣",這本相見恨晚?或說是剛剛好在對的時間遇見的一本書 書中透過對話的方式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也點開了我對於人生任務的逃避 ....阿德勒斷言[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節錄自"被討厭的勇氣"p.75 .....阿德勒將這些過程中所產生的人際關係分為[工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Thumbnail
生命除了處理個人的課題,最與生活切切相關的即是人際關係的經營,阿德勒曾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被討厭的勇氣》給予人們勇氣成為自己,接受自己被討厭的事實,對於與人相處也給予了課題分離的重要分界,這也是本影響我非常深的書,人際關係尤關著健康的心靈,而通過人際關係,可以建立強大的內心支柱。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