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about food X 消化 Digest|篆刻創作特展
方格精選

Design about food X 消化 Digest|篆刻創作特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拿著筆刷的人,與紙面上的文字互動時的故事。_Behind the brushes, on the paper

從服務生小姐到藝術家,從飲食色彩活動到個人篆刻特展,我很榮幸身邊有一位跟我一樣關注飲食與人,熱愛自我探索、享受實驗驗證過程的好朋友 -蔡大暇 Ebi,但不同的是她是一位集獨立藝術創作、平面設計、女權主義擁護於一身的藝術創作者 。

與她聊天互動的過程中,發現這位女孩和我一樣是位喜歡做菜、喜歡發想料理,也喜歡研究食材和食物典故,喜歡把食物和設計互相結合創造生活樂趣的人

與她聊天互動的過程中,發現這位女孩和我一樣是位喜歡做菜、喜歡發想料理,也喜歡研究食材和食物典故,喜歡把食物和設計互相結合創造生活樂趣的人

6年前,很高興受邀參加她發起的飲食色彩活動—Back to MONO/Normal ,此計畫理念是希望大家思考飲食安全這件事。她希望在台灣可以找到同好,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所以找到了我食物設計的臉書與網站,很認真的把我的文章都看過一遍後,開始也對食物設計有興趣。

讓我想起非洲有一句諺語「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如果你想走得快,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一群人走。)」,在食物設計與食物教育推廣的這條路上,很高興自己能遇到愈來愈多對食物設計與食物議題有興趣的夥伴。

raw-image
很高興能成為服務生小姐的第一組客人,服務生小姐的計畫理念是希望大家思考飲食安全這件事。(不知道聊到什麼,笑的很開心,我想因為是聊食物吧XD)

很高興能成為服務生小姐的第一組客人,服務生小姐的計畫理念是希望大家思考飲食安全這件事。(不知道聊到什麼,笑的很開心,我想因為是聊食物吧XD)

往後幾年,我們一起完成「食物與人Daily Food Outfit」、「吃春聯 寫春聯」的策展創作活動,直到大暇開始專心自學書法與篆刻,並成立「暇瑕寫字工作室」用筆刷、用墨水在紙上表現自已的人生經驗,終於,花了長達一年半的時間完成她的個人創作「千字文篆刻計畫」,這是一系列以「飲食」為主題的篆刻創作;將石材與文字相佐,一刀刀刻劃出在地情感與世代共同記憶,並將它呈現給世界各地的每一位 。

我在上週參加她的開幕講座,聆聽她的創作歷程,聽她分享如何將經典與當代元素巧思擺盤,端出一道道令您食指大動的熟悉美食。

映入眼廉的,就是一桌令人會心一笑、美味可口的台灣小吃

映入眼廉的,就是一桌令人會心一笑、美味可口的台灣小吃


Dish 1_鹽酥雞

〈創作概念〉鹽酥雞,台灣人特有歡樂的宵夜時光必備料理,外帶美食當前,香味撲鼻,哪還管得上熱量油脂卡路里 吃了再說,享受當下及時行樂

求新求變求快,是台灣小吃的特色。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土地上,恣意地快意地享受著人生。 吃一口鹹香熱辣,這就是經典。

求新求變求快,是台灣小吃的特色。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土地上,恣意地快意地享受著人生。 吃一口鹹香熱辣,這就是經典。

印文: 快意人間/  Photo Credit_ 蔡大暇

印文: 快意人間/ Photo Credit_ 蔡大暇

Dish 2_小籠包

《創作概念》小籠包外表精巧卻也富有內涵, 表皮的折數總是引來熱論,從市場小吃到傳統豆漿店都可見其蹤影,為台灣經典平民速食之一,「玲瓏有致」四字除了形容食物外型外,也表現出台灣文化蘊涵精緻且迷人的風采。

印文: 玲、瓏、有、致

印文: 玲、瓏、有、致

Dish 3_豆腐

《創作概念》以最嚴厲尖銳的言語來表達人對人的關愛,是大暇成長過程中難以理解 、困惑也好奇的一種關係,但仍存在者台灣或是一種形容亞洲親情、上對下關係的典型用語。

印文: 刀子口、豆腐心

印文: 刀子口、豆腐心

Dish 4_珍珠奶茶

《創作概念》珍珠奶茶可算是繼小籠包之後最具台灣特色的一樣速食。大暇以接近90字的短詩與篆刻結合,讚頌這杯新台灣之光。

令人會心一笑的珍珠

令人會心一笑的珍珠

90字印文

90字印文

Dish5_糖果

《創作理念》 「人生富有三味」為一組三件,分別刻有「有氣度、有伴、有愛」。若以此三味錦囊妙計在手,人生何難之有?

印文: 有伴、有愛、有氣度

印文: 有伴、有愛、有氣度

Dish6_百事可樂

祝你百事可樂、可口可樂也是我那個年代的成長記憶

祝你百事可樂、可口可樂也是我那個年代的成長記憶

大暇貼心地在開幕活動當天應景的準備了台灣小吃臭豆腐、鹽酥雞與筆者最喜歡喝的飲料珍珠奶茶

大暇貼心地在開幕活動當天應景的準備了台灣小吃臭豆腐、鹽酥雞與筆者最喜歡喝的飲料珍珠奶茶

好喜歡這裡的每一道小吃,好喜歡大暇用篆刻刻劃下觸動人心的印文與幽默的每一瞬間,這一桌菜平凡卻讓人驚喜連連,大喊可愛不斷!

歡迎光臨,坐下品嚐 Bon appetit!

這次的創作是屬於食物設計領域中的「 Design About Food 與食物有關的設計」, Design About Food 從英文字義上來看,就是設計跟食物有關的設計,在食物設計領域中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分類。設計的型式主要是來自於食物的靈感與對食物的關注或啟發,但本身是不能吃進肚子裡的,例如大暇的消化篆刻特展系列的台灣小吃就是食物造型設計的例子之一。
raw-image

消化:從經典攝取養份,帶走一片新風景Digest _ having it here, taking away

展區分為兩個部分:經典山水裝置 (Having it here) v.s. 外帶新風景(Taking away)。此次,策展的巧思以英文中的「內用」與「外帶」說法,比喻作者結合自學心得的內化過程及消化過後呈現於外的成果。消化(Digest)一詞強調任何資訊處理、學習的過程都是在攝取養份、去蕪存菁,並且昇華至擴及影響他人,期待觀展的人也能透過消化轉譯的過程,帶走屬於自己的新視野。

2.13 Thu. - 3.23 Mon. / 好樣思維 VVG Thinking 2F /每日免票開放參觀


avatar-img
食物設計_探索餐盤外的世界
38會員
37內容數
當我們談到「食物」,提及「思考」,就是食物設計。食物設計談的不只是食物本身,還有背後看似不相關的概念或實驗,但這些「不相關的」、「看不見的」往往超越了生理層次,反倒讓你我能用不同的觀點看見食物本質的意義,一窺餐盤內外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歷史裡,勞工與奴隸不存在姓名,白人殖民者刻意抹去壓迫與不公的痕跡。正當二十一世紀安靜地將這一切都流放時,Yassine Ben Abdallah以糖蜜、以利刃,捅破了這場沉默。 The Bittersweet Memory of the Plantation (種植園裡苦樂參半的記憶),是一場由
人們著迷於在食物中尋求瞬間的快感與解放,同時也渴望逃進電影的時空化解糾纏已久的煩惱、滿足現實無法完成的理想,將情感與記憶曖昧又若無其事的包裝販買,便是食物與電影的誘人之處。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用了十分流暢又具有故事性的文字緩緩描繪出在二十四部美食電影中,作者所看到的世界
今天來聊聊餐桌上最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角色——「餐具」的進化史。 與花招百出的鍋碗瓢盆杯碗皿比起來,餐具的種類似乎顯得單調且無趣,要說真有什麼特別的,大概也就是用兩支筷子劃分出的東西飲食文化而已。 但正是因為人們重視餐具的實用性大於花俏搶眼的外表,才有了這篇歷史故事能與大家分享餐具豐富有趣的進化過程
在歷史裡,勞工與奴隸不存在姓名,白人殖民者刻意抹去壓迫與不公的痕跡。正當二十一世紀安靜地將這一切都流放時,Yassine Ben Abdallah以糖蜜、以利刃,捅破了這場沉默。 The Bittersweet Memory of the Plantation (種植園裡苦樂參半的記憶),是一場由
人們著迷於在食物中尋求瞬間的快感與解放,同時也渴望逃進電影的時空化解糾纏已久的煩惱、滿足現實無法完成的理想,將情感與記憶曖昧又若無其事的包裝販買,便是食物與電影的誘人之處。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用了十分流暢又具有故事性的文字緩緩描繪出在二十四部美食電影中,作者所看到的世界
今天來聊聊餐桌上最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角色——「餐具」的進化史。 與花招百出的鍋碗瓢盆杯碗皿比起來,餐具的種類似乎顯得單調且無趣,要說真有什麼特別的,大概也就是用兩支筷子劃分出的東西飲食文化而已。 但正是因為人們重視餐具的實用性大於花俏搶眼的外表,才有了這篇歷史故事能與大家分享餐具豐富有趣的進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