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鐘內就懂的系列 - 台灣政治與派系鬥爭(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戰後的台灣本土派系被清算過一次,再加上蔣介石從中國敗退到台灣,帶來了原有的派系組織,使得質與量都產生了變化。這邊大致解釋一下,派系圍繞的無非就是「利益」,在台灣又要分為地方派系與非地方的中央派系。

台灣過去數十年的威權政治系統,是一種「扈從體系」。政治強人兩蔣使用這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統治社會的制度。在中央,各派系在兩蔣的安排下,進入各國家機關部門,由於各派系失去中國原有的地盤,使得在台灣必須完全仰賴蔣介石的恩庇。(註:Clientelism。)

而在地方,則讓各行各業、地方各階層組織團體,藉由地方組織掌握民眾。但團體本身該有的功能,受到中央機關的法令、武力等制約,無法正常運作。政治強人則與這些地方個團體派系的領導者,建立一套扈從關係,使地方領導者可以獲得「經濟租」,得到實際的利益,進而支持蔣的統治。兩蔣用以上的手段,分化與吸收各派系,建立單線的扈從關係,彼此無法串連。

raw-image

在談論未來幾十年得派系發展前,要講先一下歷史,蔣介石在中國的時候,國民黨內的派系可分為以下幾個,分別掌握不同的勢力與利益,蔣介石其實並無絕對權力可以左右派系意見,與其說蔣介石是獨裁者,不如說是各大派系共同認可的領導者。(註:先了解過去才能理解現在。)

一、軍統系:

以戴笠為核心的特務機關,外圍組織包括力行社、復興社等,蔣介石可以在國民黨內佔有一席之地,情治系統居功厥偉。來台灣後,軍統改名為國防部保密局,在之後的情治系統改組中,保防任務交給調查局,經過一再改編後,成為今天的國防部軍事情報局。(註:軍特務組織。)

二、CC系:

也就是陳立夫、陳果夫組的中央俱樂部,他們為國民黨特務之首陳其美的姪子,與蔣介石關係匪淺。而俗稱中統的「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成員多為CC系,派系勢力在中國權傾一時。來台後因CC系主導黨務,而大陸的失守CC系無法規避責任,因而失勢,陳立夫遠走美國。之後多次改組,中統改制為內政部調查局,也就是後來的法務部調查局。(註:CC系掌黨特務組織,但不代表CC系的勢力只有中統,派系之間的關係是很複雜的。)

三、孔宋集團:

在中國時掌管全國金融財政,以宋子文與孔祥熙為首,其事蹟讀者應該都很熟悉,可以說是為了家族財富將全中國財政搞垮的功臣。蔣介石敗退來台後,深知經濟問題實為失去中國的一大主因,而孔宋家族的責任最大,故孔宋被蔣屏除在國門外。孫立人等與孔宋集團關係不差的,後來都被除掉,最後僅有蔣宋美齡因其個人關係,掌握到國民黨婦工會,而在財政其他方面上完全失勢。(註:宋美齡當然不會被禁入國門,圍繞她身邊的就是後來的夫人派。)

四、政學系:

以翁文灝、朱家驊等行政、科技專才組成的派系,以輔佐蔣介石行政的勢力,陳儀算此系統的領袖之一。政學系在中國期間,掌握著鐵道、實業等工業部門,但蔣敗退到台灣後,政學系幾無舞台,只有少許幾人點綴。(註:原因很多,總之就是消散了。)

五、團派:

又稱三青團,全名為三民主義青年團,指以陳誠為首的黃埔校友會,是蔣介石組織黃埔勢力的忠實支持者。團派在來台後,由於屬於蔣的黃埔嫡系,被扶持來對抗CC系,勢力不次狀大。

這些舊派系來台後,因為失去了原有中國的地盤,所以在台灣積極的爭奪國家機關職缺,這些的勢力競逐,有合併有消失,面貌到了今天已經完全不同,但根源追溯下去,依照人脈關係是可以牽起來的。

這些中央派系,在兩蔣的政策與手腕下,並不能直接的與地方派系聯合,只能依靠政治強人賦予權力與掌握利益。但到蔣經國死後就開始鬆動,中央與地方派系的結合,加上選票最大,有錢就有選票的結果,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地方政治樣貌。(註:這是很粗糙的講法,後面幾篇會慢慢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0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2025/04/20
不是說父母影響不大,怎麼還要談這個? 不是不大,是父母如果本身的社會階級,會造成子女不想、不願意聽,也不信父母說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而國民政府沒有貴族制度,只有官僚體系,所以這套宮廷貴族的繼承就得依靠考試,形成表面上的舉才優勢,所謂的高考名額依照省籍分配的道理,並不是只有「外省人優先」這麼單純。
Thumbnail
而國民政府沒有貴族制度,只有官僚體系,所以這套宮廷貴族的繼承就得依靠考試,形成表面上的舉才優勢,所謂的高考名額依照省籍分配的道理,並不是只有「外省人優先」這麼單純。
Thumbnail
你現在認識的國民黨,已經不是以前的國民黨,更不是真正的國民黨,若你覺得我這話講得很國民黨,你是對的。本篇全部都是基於一個標準深藍家庭出身的人,浸在當中然後一步步踏出的看法,不從國民黨視角看,難道要從黨外的角度?
Thumbnail
你現在認識的國民黨,已經不是以前的國民黨,更不是真正的國民黨,若你覺得我這話講得很國民黨,你是對的。本篇全部都是基於一個標準深藍家庭出身的人,浸在當中然後一步步踏出的看法,不從國民黨視角看,難道要從黨外的角度?
Thumbnail
我常對著我朋友說,台灣的民主是始於蔣經國先生,沒有他默默推動又何來李登輝先生能順利轉型。 . 但同時也不是蔣中正在台灣不願轉型民主,只是當時社會環境連生存都很艱難,台灣當時〔共諜〕也沒少過,雖然不能確定蔣中正喜不喜歡專制或者願不願意轉型成民主制,但身為70年後的追崇民主體制的我真在蔣中正那個位置,我
Thumbnail
我常對著我朋友說,台灣的民主是始於蔣經國先生,沒有他默默推動又何來李登輝先生能順利轉型。 . 但同時也不是蔣中正在台灣不願轉型民主,只是當時社會環境連生存都很艱難,台灣當時〔共諜〕也沒少過,雖然不能確定蔣中正喜不喜歡專制或者願不願意轉型成民主制,但身為70年後的追崇民主體制的我真在蔣中正那個位置,我
Thumbnail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推崇前總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而一手培植他接掌台灣政權的蔣經國先生卻只是「獨裁者」? 蔣經國遺交給李登輝的,是一個族群融合,政經穩定,名副其實的「美麗島」。
Thumbnail
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推崇前總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而一手培植他接掌台灣政權的蔣經國先生卻只是「獨裁者」? 蔣經國遺交給李登輝的,是一個族群融合,政經穩定,名副其實的「美麗島」。
Thumbnail
隨著國共合作的開展,國民黨跟著改組,讓國民黨變成「有蘇聯特色」的近代政黨。當中包括政治與軍事一體化,建立中央集權。改組後,原先盤據於廣東的國民黨,逐漸向外擴展。新生的共產黨也藉機拓展勢力。雖然改組令國民黨狀大,但同時令出國民黨出現獨裁性格,排斥其他勢力,國共兩黨皆有此特色,這後來演變成為國共內戰。
Thumbnail
隨著國共合作的開展,國民黨跟著改組,讓國民黨變成「有蘇聯特色」的近代政黨。當中包括政治與軍事一體化,建立中央集權。改組後,原先盤據於廣東的國民黨,逐漸向外擴展。新生的共產黨也藉機拓展勢力。雖然改組令國民黨狀大,但同時令出國民黨出現獨裁性格,排斥其他勢力,國共兩黨皆有此特色,這後來演變成為國共內戰。
Thumbnail
「鈞座之病,則在自私。在大陸則只顧個人之政權,在臺灣則於苟安之後,又只圖傳權於子,愛權勝於愛國,愛子勝於愛民。因此遂走上一人控黨,一黨控政,以政治部控制軍隊,以特務控制人民之重大途徑」---吳國楨 蔣家在台灣創造了警察國家、世襲王朝,吳國楨因此反彈並離開台灣,沒想到隨後的事件,引發了巨大的波瀾...
Thumbnail
「鈞座之病,則在自私。在大陸則只顧個人之政權,在臺灣則於苟安之後,又只圖傳權於子,愛權勝於愛國,愛子勝於愛民。因此遂走上一人控黨,一黨控政,以政治部控制軍隊,以特務控制人民之重大途徑」---吳國楨 蔣家在台灣創造了警察國家、世襲王朝,吳國楨因此反彈並離開台灣,沒想到隨後的事件,引發了巨大的波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