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缺的不是建議,而是你的支持

更新於 2020/05/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們有時雖然看起來無助,但其實他們缺的不是建議,而是鼓勵、支持。 
其實啊,人遠比我們想像中還要來的有能力調整自己,從古自今,生物的「生存」議題,已歷經幾千萬年,即使生物本身未意識到自己不做努力,則會餓死、被獵食的道理,生物本身的身體都與大自然早已有「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的共識,所以基本上,不用太過擔心「沒能力、沒辦法」,因此這些問題的本身,就是考驗我們生存能力的老師,常說:「生命自然會找到出路」,我想就是這個道理。 
大家覺得「請教」與「發問」有什麼不同呢?「請教」指的是請求教學,向某人、向具備某專業知識、具備某經歷的人請求教學、指導,當我們使用「請教」時,提供教學、指導的「某人」是我們較常關注的對象。
而「發問」這詞,則比「請教」的定義來的寬廣許多,只要是「拋出問題」的行為都稱的上「發問」,發問的對象並非特定之人,當我們運用「發問」一詞時,「發問者」較是我們經常會的對象,也就是說,「發問者」進行「發問」時,除了對別人發問之外,也可能只是對自己發問,講白一點,就是自言自語、嚷嚷而已,對旁人、對認真想為他找到解決方法的人來說,我們會認為發問者只是在問假問題。 
在我們身邊不乏別人向我們請教的機會,有些看似想尋求幫助,但實際上很可能只是在尋求支持、認同,飛飛以前覺得這種「尋求支持、認同」的行為很母湯,也覺得這種行為很沒有意義,飛飛認為人之所以想發問,是因為有問題想被解決,倘若心裡壓根沒有想解決問題,還發問,飛飛就會認為此人在浪費別人的時間。 
然而,飛飛現在怎麼解讀這些行為呢?也許這些想尋求支持、認同的人,壓根沒有想過想故意浪費別人的寶貴時間,也許過去的我們之所以會有這些埋怨,很可能只是我們太過於熱情的想為別人解決煩惱(有沒有能力為別人解決煩惱、自己憑什麼能力幫忙解決別人的煩惱,則是另一回事)。
人之所以會有這些誤會,很可能是因為表達習慣不同,這是心口一致、不一致的差別而已,如果心口一致,聆聽者比較容易理解別人的意思,如果心口不一致,則容易讓聆聽者搞混意思。我們不用評論別人到底想不想解決問題,因為這些事情都只與他個人有關,與我們無關,如果覺得自己會被他人行為影響情緒,我們要做的是調整我們自己,調整我們自己的防禦能力、設定界線。 
說了這麼多,飛飛想要表達的事情是,我們都會碰上問題、會有不曉得怎麼解決問題,但其實很多時候,人是有能力為自己找到出路,即時狀況再險峻,路是人走出來的,總是有辦法找到正途。 
不曉得是不是飛飛自己,以及飛飛身旁的台灣人都特別暖心,看到別人有困難時,都會想主動上前幫助他,大家會紛紛提出自己過去碰上類似問題時,都會怎麼處理,或者看到別人發生類似問題的經驗,都想多少拿一些經驗來送給別人,然而,現在飛飛想警惕自己,也勉勵大家,拿自己的經驗包成禮物送給別人可以,但是更受歡迎的禮物,其實不是建議,而是我們真誠的祝福、加油打氣,共勉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5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飛的哲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們這一生都在尋找「標準」與自己一致的人,說穿了,就是在尋找「氣味相投」的人,不論友情也好、合作夥伴也好,甚至是從家庭成員中,尋找與自己「相投」、聊得來的成員,就連尋找 Mr.Right 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是人,都喜歡接近與自己有相似處、有共同點的人,因為「相似處、共同點」都代表「熟悉」,畢竟趨
今天想談顧好自己的根本,什麼叫做顧好自己的根本呢?在自己已先自我滿足、自己已將自己照顧好的前提下,再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照顧他人。 我們從夢想、理想的角度,來談「人要先顧好自己,行有餘力再照顧別人」。夢想、理想差別在哪呢?我們懷著「夢想」的目的,是為了要「滿足想像」,但我們抱著「理想」的目的,是
我們看到的,只是對方的一部分,而且,我們也只看的到,對方的一部分。 先不論世界上是否有完美的人,儘管有完美的人,也只是因為你看不到全貌,僅以所見到的部份,判斷完美、不完美,但這是事實嗎?我不確定,我只知道就算這世界有魔法、超能力存在,也會因為被侷限在「單一視角」,而永遠無法了解一個人的全貌。 「單
回想當初踏入寫作的動機,當初寫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想法,單純想將心中想說的話,一口氣全部道出來,不過能倒在哪呢?總不能在每次想發牢騷的時候,就拼命打擾身邊的朋友們吧!後來意識到心事除了用「講」的之外,也可以用「寫」和「打字」,隨著每一次寫,而得到抒發、情緒紓緩的功效之後,就這樣,我慢慢愛上了寫作,
其實更明確來說,應該是「理性分析,『衝動』抉擇」。人真的是在「衝動」的情況下,做選擇的,當然也很可能常聽人說,小朋友才做選擇,大人不做選擇,不過這也是耍嘴皮子開玩笑的說法,聽聽就好,面臨正經事時,我們還是得做選擇,如果不在能選擇的時候做選擇,最後也只是被環境選擇。 這陣子對「選擇」的議題,挺有感覺
只要是人,都想趨近開心的事、避開不開心的事,哪些事會讓我們覺得不開心呢?有很多,其中與「誤會」沾上邊的事,多半都會產生不愉快,有的人對誤會,只是看看而已,不覺得誤會會影響到他們什麼,有的人會對誤會比較有反應,會難過、悲傷、委屈,甚至假裝無感,或轉為攻擊行為,例如生氣、憤怒。 誤會,顧名思義「錯誤意
我們這一生都在尋找「標準」與自己一致的人,說穿了,就是在尋找「氣味相投」的人,不論友情也好、合作夥伴也好,甚至是從家庭成員中,尋找與自己「相投」、聊得來的成員,就連尋找 Mr.Right 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是人,都喜歡接近與自己有相似處、有共同點的人,因為「相似處、共同點」都代表「熟悉」,畢竟趨
今天想談顧好自己的根本,什麼叫做顧好自己的根本呢?在自己已先自我滿足、自己已將自己照顧好的前提下,再去幫助別人、關心別人、照顧他人。 我們從夢想、理想的角度,來談「人要先顧好自己,行有餘力再照顧別人」。夢想、理想差別在哪呢?我們懷著「夢想」的目的,是為了要「滿足想像」,但我們抱著「理想」的目的,是
我們看到的,只是對方的一部分,而且,我們也只看的到,對方的一部分。 先不論世界上是否有完美的人,儘管有完美的人,也只是因為你看不到全貌,僅以所見到的部份,判斷完美、不完美,但這是事實嗎?我不確定,我只知道就算這世界有魔法、超能力存在,也會因為被侷限在「單一視角」,而永遠無法了解一個人的全貌。 「單
回想當初踏入寫作的動機,當初寫的時候,其實沒有太多想法,單純想將心中想說的話,一口氣全部道出來,不過能倒在哪呢?總不能在每次想發牢騷的時候,就拼命打擾身邊的朋友們吧!後來意識到心事除了用「講」的之外,也可以用「寫」和「打字」,隨著每一次寫,而得到抒發、情緒紓緩的功效之後,就這樣,我慢慢愛上了寫作,
其實更明確來說,應該是「理性分析,『衝動』抉擇」。人真的是在「衝動」的情況下,做選擇的,當然也很可能常聽人說,小朋友才做選擇,大人不做選擇,不過這也是耍嘴皮子開玩笑的說法,聽聽就好,面臨正經事時,我們還是得做選擇,如果不在能選擇的時候做選擇,最後也只是被環境選擇。 這陣子對「選擇」的議題,挺有感覺
只要是人,都想趨近開心的事、避開不開心的事,哪些事會讓我們覺得不開心呢?有很多,其中與「誤會」沾上邊的事,多半都會產生不愉快,有的人對誤會,只是看看而已,不覺得誤會會影響到他們什麼,有的人會對誤會比較有反應,會難過、悲傷、委屈,甚至假裝無感,或轉為攻擊行為,例如生氣、憤怒。 誤會,顧名思義「錯誤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推薦文)幼稚跟成熟,跟年紀無關,反倒是跟經濟獨立與負責任的態度
Thumbnail
《影裏》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好像在輕輕地揭開我們所有人內心最裏層、不敢碰觸、最私密、隱瞞最深的傷疤。它不用太激烈的情感去表達,也不帶解釋,適當保留空間給觀眾去理解、臨摹、揣測甚至感同身受演員們細膩又不可遏制的情感。裏頭那些無法被稀釋感情,像影子一樣緊緊跟隨,深不見底,但他就在那,無法離開。
Thumbnail
近日臺大頻傳輕生事件,又掀起一波的討論,檢討社會安全網的破洞,輔導人力的失衡,然而,面對社會漏洞,我們人人有責,只有每個人都牽起手來,才能無縫地承接住每一顆失重的心,以避免失落變成墜落。可是,究竟要怎麼做?筆者將結合社工與諮商心理所訓練的背景,簡單告訴你,如果想要,該怎麼踏出去關心那些痛苦與故事。
Thumbnail
別人的投資建議不能全盤接受,因為大家的財務狀況與抗壓性不同:1️⃣ 金控股還能不能繼續存股的論戰 2️⃣ 套牢時首先該問問自己 3️⃣ 承熙投資根基始末,以及套牢後還加碼的原因 - 用自己的SOP分析,投資才有個「根」 4️⃣ 靜候完美時刻的到來.......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3/15宣布降息四碼,並實施新一輪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引發市場對於經濟情勢悲觀的恐慌,使得美股各大指數出現超過11%以上的跌幅。
Thumbnail
既然都是科學,都是分析數據。人做一個「詮釋數據」的載體,便讓其他人們去獨立判斷該假設、切入角度、數據是否值得採信。這才是科學。 然而,這次正方到公投前,持續打著科學大旗、民主之名,但這真的能解決問題、促進有效溝通嗎?還是樹立高牆,製造更多對立?
Thumbnail
若不是林立青,我們不會看到暗處的剝削、勞苦中的哀嚎,甚至夜夜低垂的悲鳴;只要不入我眼,社會可以假裝處世太平,好似那些貧娼歹事與我無關。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推薦文)幼稚跟成熟,跟年紀無關,反倒是跟經濟獨立與負責任的態度
Thumbnail
《影裏》是一部非常溫柔的電影,好像在輕輕地揭開我們所有人內心最裏層、不敢碰觸、最私密、隱瞞最深的傷疤。它不用太激烈的情感去表達,也不帶解釋,適當保留空間給觀眾去理解、臨摹、揣測甚至感同身受演員們細膩又不可遏制的情感。裏頭那些無法被稀釋感情,像影子一樣緊緊跟隨,深不見底,但他就在那,無法離開。
Thumbnail
近日臺大頻傳輕生事件,又掀起一波的討論,檢討社會安全網的破洞,輔導人力的失衡,然而,面對社會漏洞,我們人人有責,只有每個人都牽起手來,才能無縫地承接住每一顆失重的心,以避免失落變成墜落。可是,究竟要怎麼做?筆者將結合社工與諮商心理所訓練的背景,簡單告訴你,如果想要,該怎麼踏出去關心那些痛苦與故事。
Thumbnail
別人的投資建議不能全盤接受,因為大家的財務狀況與抗壓性不同:1️⃣ 金控股還能不能繼續存股的論戰 2️⃣ 套牢時首先該問問自己 3️⃣ 承熙投資根基始末,以及套牢後還加碼的原因 - 用自己的SOP分析,投資才有個「根」 4️⃣ 靜候完美時刻的到來.......
Thumbnail
美國聯準會3/15宣布降息四碼,並實施新一輪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引發市場對於經濟情勢悲觀的恐慌,使得美股各大指數出現超過11%以上的跌幅。
Thumbnail
既然都是科學,都是分析數據。人做一個「詮釋數據」的載體,便讓其他人們去獨立判斷該假設、切入角度、數據是否值得採信。這才是科學。 然而,這次正方到公投前,持續打著科學大旗、民主之名,但這真的能解決問題、促進有效溝通嗎?還是樹立高牆,製造更多對立?
Thumbnail
若不是林立青,我們不會看到暗處的剝削、勞苦中的哀嚎,甚至夜夜低垂的悲鳴;只要不入我眼,社會可以假裝處世太平,好似那些貧娼歹事與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