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逆境會抑制多巴胺的產生,這會讓人更難以應付嚴重的壓力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長期遭受到心理創傷或虐待的人們罹患精神疾病及成癮的風險比較高

我們已經知道長期的心理逆境會增加精神疾病及成癮的脆弱性如憂鬱症及思覺失調症,然而我們不理解此風險增加的機轉。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找來了17名遭受長期心理逆境的實驗組,以及17名未曾經歷長期逆境的對照組。實驗參與者需要完成一場壓力測試(X)蒙特利爾成像壓力任務(Montreal Imaging Stress Task),他們必須完成困難的數學題,還要遭受到批評。參與者遭到壓力任務摧殘後兩個小時,研究者使用正電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簡稱PET)觀察受試者的大腦在面對壓力時有什麼反應。

研究者發現,那些沒有慢性逆境的人,大腦中多巴胺分泌的量和他們感受到的威脅成正比,且他們皮質醇的分泌提高,血壓也隨之升高,多巴胺和皮質醇的分泌能幫助我們應對壓力。反之,長期處在逆境中的人們不但會高估壓力帶來的威脅,幫助應對壓力的多巴胺分泌的量也較低,且研究者發現,他們應對壓力時出現較少的生理反應,例如皮質醇分泌增加或血壓升高。

研究者警告,上開結果並不能證明長期的逆境將降低多巴胺的分泌,進而導致精神疾病或成癮,但我們提供一個合理的機轉,說明慢性壓力如何改變大腦的多巴胺系統,增進成癮及精神疾病的風險,而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仍須進一步研究。

參考資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Q丸的沙龍
51會員
40內容數
比較未經加工的國外新聞翻譯,多為我感興趣的研究主題。
Q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3
這項新的研究比較了青少年手足中,使用大麻的行為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和先前研究不同的是,此研究發現就算只是「適度的」使用大麻,仍然會損害認知功能,且這樣的損害無法用基因及環境因素來解釋。
Thumbnail
2020/09/23
這項新的研究比較了青少年手足中,使用大麻的行為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和先前研究不同的是,此研究發現就算只是「適度的」使用大麻,仍然會損害認知功能,且這樣的損害無法用基因及環境因素來解釋。
Thumbnail
2020/09/18
研究者已經發現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常見的商品名稱為利他能)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透過了解該藥物確切的機轉,未來可望開發出更精準的對應症狀、副作用更少的藥物。
Thumbnail
2020/09/18
研究者已經發現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常見的商品名稱為利他能)如何影響我們的大腦,透過了解該藥物確切的機轉,未來可望開發出更精準的對應症狀、副作用更少的藥物。
Thumbnail
2020/09/14
雖然世界因社群平台變的更加緊密,然而年輕人卻感到越發的孤獨。許多研究發現孤獨感嚴重威脅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時期的社交隔離會損害成年後的大腦及行為功能,然而我們對其潛在的神經機轉仍所知甚少。
Thumbnail
2020/09/14
雖然世界因社群平台變的更加緊密,然而年輕人卻感到越發的孤獨。許多研究發現孤獨感嚴重威脅心理健康,特別是兒童時期的社交隔離會損害成年後的大腦及行為功能,然而我們對其潛在的神經機轉仍所知甚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時常面臨壓力、挫折和困難,這些因素,會讓我們心情低落和沮喪,當我們感到不快時,人們(尤其在東方社會中)都會告訴我們要忍耐、堅持下去,然而,這種忍耐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首先,過度的忍耐可能導致情緒被不當壓抑,使得負面情緒沒有得到真正的處理和釋放,而積累下來的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時常面臨壓力、挫折和困難,這些因素,會讓我們心情低落和沮喪,當我們感到不快時,人們(尤其在東方社會中)都會告訴我們要忍耐、堅持下去,然而,這種忍耐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首先,過度的忍耐可能導致情緒被不當壓抑,使得負面情緒沒有得到真正的處理和釋放,而積累下來的
Thumbnail
精神內耗是指一種因長期處於高壓或緊張的狀態而導致的心理疲勞。精神內耗不僅會影響個人的情緒和認知,還會引發身體上的不適。精神內耗是一種常見的現代社會問題,它可能與工作、家庭、學業、人際關係等各種因素有關。本文從定義、原因、影響、症狀和方法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精神內耗的相關內容,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精神內耗是指一種因長期處於高壓或緊張的狀態而導致的心理疲勞。精神內耗不僅會影響個人的情緒和認知,還會引發身體上的不適。精神內耗是一種常見的現代社會問題,它可能與工作、家庭、學業、人際關係等各種因素有關。本文從定義、原因、影響、症狀和方法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精神內耗的相關內容,並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建議。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好奇為什麼有人可以在高壓的工作或生活中仍能持續成長、展現成就,以前總覺得抗壓性指的是忍耐,但過度忍耐時常引發的是身心失衡,於是又轉往尋求紓壓方法,但又落入某種類似發洩壓力的循環,因此想透過此書了解在面對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時,大腦與壓力機制到底是如何運作的。
Thumbnail
但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複雜,資訊的發達讓我們太容易陷入攀比,人常常欲無止境,不再滿足於眼下的豐衣足食,戰不贏又逃不掉的問題造成精神上的過載。從家庭到社會,資本因醫療支出而消耗;勞動力因殘疾和死亡而枯竭,精神障礙的長期負擔絕不僅限於一小群易感人群,而是對社會產生顯著影響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Thumbnail
但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複雜,資訊的發達讓我們太容易陷入攀比,人常常欲無止境,不再滿足於眼下的豐衣足食,戰不贏又逃不掉的問題造成精神上的過載。從家庭到社會,資本因醫療支出而消耗;勞動力因殘疾和死亡而枯竭,精神障礙的長期負擔絕不僅限於一小群易感人群,而是對社會產生顯著影響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Thumbnail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Thumbnail
「壓力」是把兩面刃,太過頭固然會帶來負面身心影響,但是壓力太小也會!什麼?你還不知道這件事?請趕緊回頭讀讀〈退休只想過爽日子?小心早死!〉這篇文章。
Thumbnail
訂閱我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評估一個人的健康程度,人們可能更加注重軀體上的表現,卻忽略了情緒和心理方面的問題。 比起身體疾病的痛苦,精神創傷就像慢性毒藥,會一步步吞噬掉整個人的健康。 來自美國杜克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一項為期30年的研究發現,患有早期精神障礙(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症、人格
Thumbnail
訂閱我每天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評估一個人的健康程度,人們可能更加注重軀體上的表現,卻忽略了情緒和心理方面的問題。 比起身體疾病的痛苦,精神創傷就像慢性毒藥,會一步步吞噬掉整個人的健康。 來自美國杜克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通過一項為期30年的研究發現,患有早期精神障礙(焦慮、抑鬱、精神分裂症、人格
Thumbnail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廣為人知的神經疾病,患者在得病後期會出現失智、動作困難的症狀,若於早期盡早治療,可有效地緩和病情。不過前期症狀並不明顯、研究還不夠多,因此有困難性。 最近的研究中發現,帕金森氏症在早期常常伴隨著焦慮、憂鬱症的狀況,且也發現跟「壓力」具有相關性。詳情如何呢,讓我們於內文中講解吧!
Thumbnail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廣為人知的神經疾病,患者在得病後期會出現失智、動作困難的症狀,若於早期盡早治療,可有效地緩和病情。不過前期症狀並不明顯、研究還不夠多,因此有困難性。 最近的研究中發現,帕金森氏症在早期常常伴隨著焦慮、憂鬱症的狀況,且也發現跟「壓力」具有相關性。詳情如何呢,讓我們於內文中講解吧!
Thumbnail
一、持續處於壓抑狀態,可能造成我們的神經崩潰 在關於壓抑的研究中,James Gross 和 Robert Levenson(1993)將其定義為:當情緒被喚起時,不做出任何表達性的舉動,克制自己釋放出表現該情緒的面部表情、行為和言語等等,以此掩藏自己此刻的情緒體驗。 除了情緒以外,我們時常壓抑的
Thumbnail
一、持續處於壓抑狀態,可能造成我們的神經崩潰 在關於壓抑的研究中,James Gross 和 Robert Levenson(1993)將其定義為:當情緒被喚起時,不做出任何表達性的舉動,克制自己釋放出表現該情緒的面部表情、行為和言語等等,以此掩藏自己此刻的情緒體驗。 除了情緒以外,我們時常壓抑的
Thumbnail
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長期遭受到心理創傷或虐待的人們罹患精神疾病及成癮的風險比較高
Thumbnail
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長期遭受到心理創傷或虐待的人們罹患精神疾病及成癮的風險比較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