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任職於一間台灣大企業,那也是我出社會後的第一份工作,待遇跟職位對於一個只有大學畢業的新鮮人來說是相當不錯的,但2年半過後,我離職了。雖然我與同事相處融洽,老闆們對我也相當器重,很多人為我覺得可惜,但是直到現在,我從來沒有為這個決定後悔過。
雖然我沒有繼續待在前公司,但是在那段時間中受到的洗禮與累積的經驗,其中整理出三件我認為受用無窮的事情。
盡力而為,不要一開始就說沒辦法
其實在大公司裡,我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這個沒辦法。」但我想很多人會問,大公司不是很多資源,一定能夠做很多事吧?我認為這個想法是正確也是不正確的,大公司的確資源多且制度完善,不過也是因為制度完善,所以在決定一個政策的過程,一定會經手過許多大小主管,而如果你是最基層的員工,你所被交付的任務以及提出的方案想當然爾會被多位主管檢視過,這時你的想法若無法為這些資深員工所理解時,你就會遭受到否決。
又或者是在處理一件棘手的案件,當你請教某些資深員工,他們也會跟你說沒辦法,可能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因為他不想攪和其中,這時候你也只能碰到一題解一題,想辦法完成任務。
而在碰壁多次後我發現,其實有些事情並不是無解,又或者是沒有想像中麻煩,而且你在解題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到一些新的事情,老闆也會漸漸肯定你的能力(因為其他資深員工跟他說沒辦法)。
嘗試著將「這沒辦法」換成「我試試看」,或許在工作上就會有不一樣的成長與表現。
做好份內的事情,不去比較同事之間的表現
你是不是常常會在茶水間聽到一些八卦,或是同事上司跟你抱怨自己做得多領得少,別人卻每天準時上下班好似無事一身輕。相較於我現在的公司,我覺得在大公司裡聽到的頻率更高了。這或許不是公司大小的問題,而是員工本身的問題,但是對於這些言論,我選擇忽略,並且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務,儘管自己的工作量大,那也是直接跟主管反應。
透過妖魔化其他同事來凸顯自己的可憐之處是沒有太大的益處的,而當你忽略這些雜訊並且完成任務,自然在同事間就能贏得一定的尊敬。
換位思考,試著擔心老闆的擔心
而在大公司裡有許許多多的主管,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所擔心的都是不同範圍與層面的事情,對於一個基層員工,或許我們無法直觀的理解主管的想法,但是如果能夠透過一些共同會議、任務內容或是與老闆傳達的訊息來推敲他的觀點與邏輯,你就能夠減少意見被打槍的機會。這是需要不斷的練習,而我自認我也沒有做得很好。
能將這一點融會貫通,那真的就是無招勝有招,老闆看到你就安心了。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相信這些眉角不單只能在大公司管用,而是能適用在所有的職場上。每個職場經驗都是寶貴的,他們就像銼刀,磨去我們的稜角,卻也讓我們在職場這條路上,能走得更遠更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