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關心我們在乎的動物議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09
編採:陳祖傑 責任編輯:黃馨儀
你在天氣炎熱的臺灣竟然出現北極熊?沒錯,在臺中的六位社會新鮮人創立了「極熊」,發揮創意,利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喚起大眾對動物議題的關注!

校內展覽意外創造契機

2013年就讀於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二年級的邱子喬,為了參與一年一度的校內展覽,她寫了一份關於流浪動物的企劃案,並在學校尋找志同道合的組員,後來找到了四位同系好友,集結攝影、平面設計跟動畫不同擅長領域,對動物的愛讓他們五人走在一起,同心合力設計桌遊。而成果在展覽中得到了預期外的諸多好評,在參考民眾回饋後,讓他們萌生商品化的念頭。為了讓桌遊成為量產商品,五人利用網路募資平台籌集資金,最後順利達到目標、極熊團隊的第一個產品《終犬》因此誕生。
「我們在大三時,就已經有畢業後成立工作室的想法。」《終犬》的成功,為他們打了一枝強心針。2015年,眾人畢業後,便在台中成立工作室,第六位成員也在這段時間加入,以其中一名成員所養、乳名極熊的白色米克斯為名,極熊正式成軍。
極熊是一隻白色的米克斯,外表雪白。 照片提供/極熊

以遊戲帶動教育,宣導對動物正確知識觀念

工作室成立不久後,團隊創作了動畫《浪孩起步走》,引起大眾對飼主責任的認知與關注。在2017年,他們再度構想了有關於導盲犬的桌遊《Joseph的紅色披風》。
團隊成員吳俊儀表示,工作犬的權益也是他們長期關注的議題。因為人跟狗的關係除了飼養之外,還有互相幫助的伙伴關係。比如說警犬、緝毒犬、救難犬跟導盲犬等。但台灣對於導盲犬還是有部分不友善的態度與不夠了解,因此團隊想透過遊戲的方式,宣導關於導盲犬的正確知識與觀念。
成立至今大概兩年時間,團隊成員邱子喬坦承,遇到的困難反而在設計面。無論是《終犬》、《浪孩起步走》還是《Joseph的紅色披風》,極熊設計在資訊蒐集跟分析都一絲不苟,避免一言堂的情況。但不同人士、專家,對有關動物議題都會有自己的意見跟立場,如何把這些資訊跟理念平衡地放在遊戲上,成為設計上最大的困難。
桌遊Joseph的紅色披風,在遊戲中教育對於流浪犬知識,是極熊設計最新的作品。 攝影/陳祖傑
邱子喬表示,為了得到更好的成績,考進更好的學校。學校課程犧牲了大多數覺得無傷大雅的事情,比如說友善動物,大家都知道台灣黑熊是保育類動物;但從來不知道、也不覺得自己能怎麼做才會幫助到牠們。她認為雜學校是扭轉台灣教育的信號彈,同時也提供舞台給他們與社會大眾近距離互動接觸,希望這次展覽能夠讓更多民眾關注動物議題。
第一次參加雜學校展覽,他們帶來了《Joseph的紅色披風》。在台灣,利用遊戲推廣導盲犬議題,極熊可以說是走在最前方:「因為大眾對於遊戲的戒心比較低,在初步接觸的同時,就可以傳遞相對複雜的理念。」團隊成員吳俊儀說。早在大二寫企劃案時,眾人就已經在討論用什麼形式呈現動物議題,而共同的決議就是從桌遊的方式開始,考量它可以涵蓋的年齡層比較廣,從小朋友到老人家都可以共同參與。在展覽期間,雖然攤位面積不大,但依然吸引不少參觀人士的目光。
另一方面,兩位成員都認為一般政府單位的文宣品都比較嚴肅、枯燥。但桌遊可以讓玩家參與其中,並在遊戲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知識。比如在《終犬》裡,會有一些社會或政府對流浪動物比較不友善的地方,不同玩家分別扮演狗跟人的角色,兩者要互相合作才能獲得勝利。大眾就這樣一邊玩,一邊增加對流浪動物的認知。
在未來,兩位成員均表示希望先做好《Joseph的紅色披風》,漸漸增加自產商品的比例,也開始跟寵物用品公司討論聯名商品的計劃,慢慢地打造「極熊」這個品牌,希望能讓更多人透過桌遊得到樂趣外,也能建立正確的動物友善觀念知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4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EP3.你好,我們是人物設計中心站在兩個人的面前,我完全無法思索起「現在的自己」究竟是誰?畢竟前些日子我就不過是一介社畜道的工作者而已... Mike開口了...
Thumbnail
avatar
JD Daily
2021-07-18
【職涯設計】在無垠的生涯之海,我們都是勇敢的漂流者生涯探索就像是無邊際的大海,而我們是一個個的漂流者,雖然不見得能看清要往哪座島嶼航行,但我們依舊順應著洋流載浮載沉。過程中會看見一個一個的木板,而你總是看見一個就抓緊一個,雖不能確定以後用不用得上,但總之還是得把它抓得牢牢的...
Thumbnail
avatar
你的學涯教練 利他能
2021-05-29
在博弈做設計就不好嗎?我們又應該怎麼樣來看待博弈的設計?如果我們用一般設計師,甚至正常年輕人的看法,來評估博彩設計的時候,會經常被各種業務單位嫌棄說不理解市場跟業務的原因。 彼此之間對於用戶的理解並不統一;很多產業會有所謂該有的樣子,也因為歷史的原因,我們必須有這些限制,如果我們設計的太跳痛,比方說現在大家很流行電商扁平風,忽然之間在博彩的產品上面做介面
Thumbnail
avatar
伊比鴨鴨的人生哲學
2021-04-29
【人物訪談】設計那些「關於我」的人生作品—Uno Lin(下)「都市童年與自然的關係打開放大,藉由設計強化體驗,創造自然經驗永續的可能性。」這段從Crowned by Nature自然感知提案臉書專頁,介紹內文擷取出來的文案,就是在Uno要受邀前往韓國兒童博物館做工作坊前夕,他約略帶到的概念,當時很有共鳴,非常喜歡。
Thumbnail
avatar
好奇天線
2020-05-24
【人物訪談】設計那些「關於我」的人生作品—Uno Lin(上)曾經在剛接觸學校課輔的階段,面對每週一天在國中值班,一天在國小的狀態下,不同年齡層的轉換,讓人感到焦慮,深怕自己不能勝任「陪伴」這項任務。當時看了《文豪托爾斯泰的學校革命實錄—學校讓我們變笨嗎?》書中有許多精彩觀點且帶來啓發的教育概念。就用這段話做為本篇訪談文章的引言吧!
Thumbnail
avatar
好奇天線
2020-05-05
<p>社企樂園精華回顧<strong>|</strong>用社會設計的智慧,重新架構我們的生活</p>文字/社企樂園活動策展&主持人 陳宜萍 近年來,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的議題,開始慢慢在台灣被提出討論。究竟「社會設計」與「社會創新」的關聯為何?我們可以先從本質來探討。2012年起
Thumbnail
avatar
陳宜萍 Ariel Chen
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