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精神讓科學課變有趣!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原報導於:2018-02-09
編採:吳美欣 責任編輯:蘇怡兢

一群孩子站在夾娃娃機面前東張西望,小小的眼睛好奇的望著它想一展身手,這些是七年級生組成的「WeSchool創客教育」帶來雜學校參展的作品,全是由國中以下的孩子親手組裝完成的,從夾娃娃機、機器人競賽到火箭筒設計,你會驚訝於這群孩子驚人的創造力。

WeSchool重視Maker精神,但Maker精神不是在組裝東西,而是以真正的工具、真正的素材,完成或創造某樣物品。遇見問題時就去學習新技術,再回頭解決問題,在不斷嘗試中達成目標。今年是WeSchool第二次參展雜學校,創辦人蘇元瑜表示,去年在雜學校的成果不錯,今年團隊有更完整的課程規劃,希望多跟家長們互動分享。

raw-image

WeSchool創客教育之所以有這樣的啟發,來自與坦尚尼亞學生的一席談話。

大四時蘇元瑜參加學校的國際志工團,前往坦尚尼亞教導當地高中生資訊課程,一行人沒被專業內容難倒,一句「未來想做什麼?」卻讓他們答不上話。坦尚尼亞的學生則跟他們熱烈分享,要用志工團帶給他們的技術創業,為改善社區努力,這次經驗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未來。

研發疫苗、動手嘗試的過程,讓他獲得很大成就感。從挫折中學習、從失敗中成長,學習也因此更具意義,於是他提出一個有趣的學習方法:創新實作教育 (Maker Education)課程。

2015年蘇元瑜在清大成立了「WeSchool維創工坊」,導入專案式的學習法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配合課綱設計科學知識,一個專案融合多種科學原理,學生要用最原始的材料組裝成品,運用科學知識,完成專案內容。

raw-image
「Maker是了解自己為何做、發現困難並學習新知,真正的Maker老師能夠給予學生知識,再依據不同學生的不同問題,引導學生走往相對應的道路。」

下課後有些學生甚至會要求蘇元瑜多出一些作業,他笑著說,「看到學生主動要求老師出作業,就知道學生是非常有興趣的,這就是老師成就感的來源。」

在生活中熱愛學習、在學習中發現生活,WeSchool讓孩子發現,科學教育也可以這麼好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雜學校的沙龍
135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雜學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6/05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2020/06/05
過台灣中輟生、走過美國普林斯頓校園、迦納村落、海地難民營、和監獄教書的日子。繞一圈,「教育」始終是創辦人劉安婷放不下的議題。二○一三年,她告別高薪與舒適圈,和林普晴共同捲起袖子,創辦TFT。每年,TFT招募熱情的年輕人,培訓一個月後送到偏鄉當兩年老師,提供輔導,解決台灣偏鄉教育師資缺乏的問題。
Thumbnail
2020/06/05
走進雜學校主場館,在眾多新創教育團隊攤位中,你會看到一整間酒吧矗立其中,以 ZA Bar(雜酒吧)之名,帶著〈如果這世界酒消失了〉的主題影片,與特地為展場設計的調酒ZA Punch,Punch是派對常見的調酒類型,SELFPICK以一杯杯帶有不同口感的微醺體驗在雜學校中登台......
Thumbnail
2020/06/05
走進雜學校主場館,在眾多新創教育團隊攤位中,你會看到一整間酒吧矗立其中,以 ZA Bar(雜酒吧)之名,帶著〈如果這世界酒消失了〉的主題影片,與特地為展場設計的調酒ZA Punch,Punch是派對常見的調酒類型,SELFPICK以一杯杯帶有不同口感的微醺體驗在雜學校中登台......
Thumbnail
2020/06/05
2017可謂「網紅經濟」崛起的爆炸年,以影音平台Youtube為首,拍攝影片拍出名堂來的Youtuber儼然成為年輕人聊天時的熱門話題。作為台灣第一位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阿滴英文頻道三年來的心血,一併在雜學校呈現給所有觀眾。
Thumbnail
2020/06/05
2017可謂「網紅經濟」崛起的爆炸年,以影音平台Youtube為首,拍攝影片拍出名堂來的Youtuber儼然成為年輕人聊天時的熱門話題。作為台灣第一位破百萬訂閱的知識型Youtuber,阿滴英文頻道三年來的心血,一併在雜學校呈現給所有觀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地點: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日期:2022年1月17日到19日 每日9點至16點半 與會:職前教師幼兒STEAM教育初階工作坊 引言:「那他對什麼興趣呢?」是身為「學習者本位」信仰的老師,非常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地點: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日期:2022年1月17日到19日 每日9點至16點半 與會:職前教師幼兒STEAM教育初階工作坊 引言:「那他對什麼興趣呢?」是身為「學習者本位」信仰的老師,非常重要的課題。
Thumbnail
你知道什麼是創客、自造者嗎?他們是在做什麼的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你知道什麼是創客、自造者嗎?他們是在做什麼的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從最薄的紙、有磅數的紙,到孩子自己帶來的回收紙箱等素材創作中,孩子目前已經歷了三次與不同夥伴的小組創作,這些團隊合作經驗讓孩子逐步發掘自己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並了解自己適合怎麼樣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最後的這個專題,藝術教師不僅要讓孩子自主思考要建構的主題,也讓孩子自行選擇與他人的合作方式。
Thumbnail
從最薄的紙、有磅數的紙,到孩子自己帶來的回收紙箱等素材創作中,孩子目前已經歷了三次與不同夥伴的小組創作,這些團隊合作經驗讓孩子逐步發掘自己與他人的協作能力,並了解自己適合怎麼樣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最後的這個專題,藝術教師不僅要讓孩子自主思考要建構的主題,也讓孩子自行選擇與他人的合作方式。
Thumbnail
2019年四季藝術獲邀參與了親子天下主辦的Maker Party。為了讓每個造訪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動手操作、多元主題探索的樂趣,四季藝術特別復刻了數個經典主題角落,提供孩子好玩又有趣的真實體驗。
Thumbnail
2019年四季藝術獲邀參與了親子天下主辦的Maker Party。為了讓每個造訪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動手操作、多元主題探索的樂趣,四季藝術特別復刻了數個經典主題角落,提供孩子好玩又有趣的真實體驗。
Thumbnail
一群孩子站在夾娃娃機面前東張西望,小小的眼睛好奇的望著它想一展身手,這些是七年級生組成的「WeSchool創客教育」帶來雜學校參展的作品,全是由國中以下的孩子親手組裝完成的,從夾娃娃機、機器人競賽到火箭筒設計,你會驚訝於這群孩子驚人的創造力。
Thumbnail
一群孩子站在夾娃娃機面前東張西望,小小的眼睛好奇的望著它想一展身手,這些是七年級生組成的「WeSchool創客教育」帶來雜學校參展的作品,全是由國中以下的孩子親手組裝完成的,從夾娃娃機、機器人競賽到火箭筒設計,你會驚訝於這群孩子驚人的創造力。
Thumbnail
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何其有幸,能運用自己身份所擁有的獨特性,自由決定用什麼樣的媒材來傳達自己的教學理念,實在很感謝。 但是,信任就是責任的開始,教學並不是演劇,每一步的訊息都深深的對受眾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力,充填趣味性的引起動機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在這堂課說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
Thumbnail
身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何其有幸,能運用自己身份所擁有的獨特性,自由決定用什麼樣的媒材來傳達自己的教學理念,實在很感謝。 但是,信任就是責任的開始,教學並不是演劇,每一步的訊息都深深的對受眾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力,充填趣味性的引起動機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們想在這堂課說什麼?為什麼說?怎麼說?
Thumbnail
/FUN手玩出數學力/ 手作→思考→推理→反芻→產出→翻轉→再設計 透過具體的操作,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 利用教具作媒介,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 手作的過程之中,深度的推理思考產生; 每個人都可以是解題者,同時也是發明家。 "實踐是學習深化的開始。 與其抱怨,不如走出去成為自己心中的那份改變"
Thumbnail
/FUN手玩出數學力/ 手作→思考→推理→反芻→產出→翻轉→再設計 透過具體的操作,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 利用教具作媒介,培養問題的解決能力; 手作的過程之中,深度的推理思考產生; 每個人都可以是解題者,同時也是發明家。 "實踐是學習深化的開始。 與其抱怨,不如走出去成為自己心中的那份改變"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小小導覽員—創意導覽工作坊〉的第一天,在民生國小六年五班的同學分成兩兩一對,並挑選好自己欲導覽的作品中畫下句點。今天,他們將為由淡水遠道而來的鄧公國小小朋友們進行導覽解說,甚至也要為尋常時間來看展的一般民眾們導覽!
Thumbnail
臺北數位藝術節〈小小導覽員—創意導覽工作坊〉的第一天,在民生國小六年五班的同學分成兩兩一對,並挑選好自己欲導覽的作品中畫下句點。今天,他們將為由淡水遠道而來的鄧公國小小朋友們進行導覽解說,甚至也要為尋常時間來看展的一般民眾們導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