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作為一種手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安靜,被這麼形容的我們...... 在人群中,說話像是忘了取消靜音,發言總是被人忽略,似乎這種話少、不引人注目就是我們的風格,是嗎?

習慣安靜

在很多時候,不說話似乎只是種習慣,而不是種選擇,我們會因為一些因素,因為不感興趣、沒有想法、感到緊張、感到膽怯、抓不到時機、進而放棄發言,有些真的是單純無話可說,有些卻是開不了口。

有時候看到一些擅長潛水的神人,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上,往往能展現與平常不同的討論熱誠,省話一族並不總是沒有意見,而是缺少釋放的機會,但當有機會發言時,平時缺乏磨練,可以想見有些人的技巧拙劣。

沉默可以是種習慣,也可以是種手段,但如果只是習慣,直接而未經修飾的言詞往往容易傷人,有時會見到一些人的言行,既不懂得說話,也不懂得傾聽,對跟他談論的人,或是其他想加入溝通的人都是種疲憊。

raw-image

如何沉默

設想把沉默作為一種積極性作為,不是那種上課時候全班太吵,教授說不安靜扣學期總成績,強迫全班安靜這種,而是在說話與不說話之間的選擇,說話只是一種手段,幫助我們達到目的,也就是讓別人聽進我們的意見,進而改變作法,而既然要達到目的,就需要善加運用所有的技巧。

防守

作為積極性作為的前提,是你一定要有話想說,你要有種衝動想發表某些意見,要有強烈的慾望讓別人知道你的想法,防守就是要守住自己的衝動。

我們都有理性與感性,理性讓我們說話有條有理;感性則會在理性前推我們一把,有時就是這樣而壞事,我們可能因為一句話、一個關鍵詞而被觸動,但我們並未清楚事情的全貌,一知半解的狀況下發言,輕則失去言論的分量,嚴重一點就會產生誤會。

在發言前,先停個三秒,確認那些話語能正確傳達你的意思。

攻擊

我們都會有些話不敢說出口,譬如告白、譬如分手、譬如我對不起......這還是去死死吧。

對於這些重要的事我們會沉默,一方面是我們需要時間理清思緒,一方面也是擔心對方能不能接受這些話,會不會一聽之下情緒激動導致休克!或只是這些話比較複雜,你需要確認對方有時間聽你543。 套用我之前寫過的傳球理論,對話總是要有雙方,要互有往來,當對方正被別的事佔據心神,或是情緒激動時,怎麼聽得下那些與現況無關的瑣事,這時暫且按捺稍後,等待時機,讓你的話語發揮最大效用。

raw-image

總結

傾聽是良好溝通的必要條件,我自己也不善於溝通,但我努力在做到這點,作為內向者應該要做到這點,否則已經不善言辭了,又不去聽人說話,這要如何與人相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來自那個光
39會員
106內容數
這邊的一系列文章裡,我會分享生活觀察中,各種跟其他人想法差異的內心論戰。 也許引用各種其實我不熟的理論來為思考下結論,希望能給各位帶來啟發,或各位帶給我啟發。
來自那個光的其他內容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11/24
之前隨興打了一些個人想法,整理了現在一些很「虛」的觀念,事後沒幾天,又有了一些想法。 雖然說想要再次瞎雞巴亂打一氣,當我開始敲鍵盤時,才發現一些避不開的問題。 這篇基本上依舊是個人的想法整理,就不解釋太多了。
Thumbnail
2024/09/15
什麼是「邏輯」? 對,你知我知大家都在用,不就是那個......呃? 雖然經常被拿出來揮舞,但是要怎麼很簡單的一句話解釋清楚,意外地不容易做到,當試圖去查定義時,通常需要個一大段解釋,而且讀完之後仍然讓人一頭霧水。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通,找到了足夠具體的說法。
Thumbnail
2024/09/15
什麼是「邏輯」? 對,你知我知大家都在用,不就是那個......呃? 雖然經常被拿出來揮舞,但是要怎麼很簡單的一句話解釋清楚,意外地不容易做到,當試圖去查定義時,通常需要個一大段解釋,而且讀完之後仍然讓人一頭霧水。 直到某天我突然想通,找到了足夠具體的說法。
Thumbnail
2024/09/15
這不是事實,只是片面的個人觀點。 要說語文,或者說基本的認知能力上,以前、十幾二十年前的教育普及度更差,文盲更多。 所以說我在這邊想討論的,會是表面上能輕易觀察到的「港絕」。
Thumbnail
2024/09/15
這不是事實,只是片面的個人觀點。 要說語文,或者說基本的認知能力上,以前、十幾二十年前的教育普及度更差,文盲更多。 所以說我在這邊想討論的,會是表面上能輕易觀察到的「港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沈默是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老諺語,但在我看來沈默是一種原罪,哪怕你的內心有著波濤洶湧的情緒和想法,沒有說出口就是從眾的開始。正如我們網頁的名字「高中聲,在這裡」取名時,我便希望更多人跟我一樣,為自己、為社會發聲,將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使社會有著前進的動力。 
Thumbnail
沈默是金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老諺語,但在我看來沈默是一種原罪,哪怕你的內心有著波濤洶湧的情緒和想法,沒有說出口就是從眾的開始。正如我們網頁的名字「高中聲,在這裡」取名時,我便希望更多人跟我一樣,為自己、為社會發聲,將自己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使社會有著前進的動力。 
Thumbnail
我承認我是個不愛說話的人。無論在工作或是家裡,都一樣。 在上班時,因為我不太說話,所以多數人覺得我很嚴肅,看起來很兇,哈哈。在家裡,我更少說話,應該說,我更少主動開口。為什麼?有句話說,說話是種藝術嗎。活到五十歲,我實在不覺得自己在說話這門課上有什麼值得一書的,我想我是不及格的。
Thumbnail
我承認我是個不愛說話的人。無論在工作或是家裡,都一樣。 在上班時,因為我不太說話,所以多數人覺得我很嚴肅,看起來很兇,哈哈。在家裡,我更少說話,應該說,我更少主動開口。為什麼?有句話說,說話是種藝術嗎。活到五十歲,我實在不覺得自己在說話這門課上有什麼值得一書的,我想我是不及格的。
Thumbnail
「無法說也無法聽」來自我們社會一個不良的文化環境。 我們從很小在家庭中,就傾向接受「權威型」管制,聽父母的話,做個聽話乖順的小孩。 到了學校,為要融入班級和學校,要試著一切跟上環境的步驟和動作,落後了肯定沒好事,顯得自己差勁或怪異,於是我們成為一個個很重視和諧和同化的人,環境怎樣要求,我們也立刻順從
Thumbnail
「無法說也無法聽」來自我們社會一個不良的文化環境。 我們從很小在家庭中,就傾向接受「權威型」管制,聽父母的話,做個聽話乖順的小孩。 到了學校,為要融入班級和學校,要試著一切跟上環境的步驟和動作,落後了肯定沒好事,顯得自己差勁或怪異,於是我們成為一個個很重視和諧和同化的人,環境怎樣要求,我們也立刻順從
Thumbnail
開口就說對話:如何在利害攸關、意見相左或情緒失控的關鍵時刻話險為夷? 一句話:在關鍵對話走向失控時,如何運用技巧改善溝通,避免衝突和僵局。
Thumbnail
開口就說對話:如何在利害攸關、意見相左或情緒失控的關鍵時刻話險為夷? 一句話:在關鍵對話走向失控時,如何運用技巧改善溝通,避免衝突和僵局。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感覺到對方和自己的對話不在同一個頻率上?你是否覺得無法在聊天中獲得有效益的正向回饋?所有人都遇過與自己頻率不合的人,也一定和他們有過幾場對話。可想而知,這樣的對話能從中獲得的價值應該寥寥無幾。
Thumbnail
你是否時常感覺到對方和自己的對話不在同一個頻率上?你是否覺得無法在聊天中獲得有效益的正向回饋?所有人都遇過與自己頻率不合的人,也一定和他們有過幾場對話。可想而知,這樣的對話能從中獲得的價值應該寥寥無幾。
Thumbnail
有时不想沉默,只是无力诉说 有时不想沉默,只是无意争夺 有时只想缄默,只因已知结果 有时只想缄默,只因亦然看破
Thumbnail
有时不想沉默,只是无力诉说 有时不想沉默,只是无意争夺 有时只想缄默,只因已知结果 有时只想缄默,只因亦然看破
Thumbnail
說話是一件我們靠自己用點心,就可以不斷進步的事。而把話說好,收穫最大的,當然也是我們自己。 說話,就是和別人相處 話,本來就是說給人聽的。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 我們常常犯的錯誤: 開會的廢話,等於在燒公司的錢! ……
Thumbnail
說話是一件我們靠自己用點心,就可以不斷進步的事。而把話說好,收穫最大的,當然也是我們自己。 說話,就是和別人相處 話,本來就是說給人聽的。你越會說話,別人就越快樂;別人越快樂,就會越喜歡你;別人越喜歡你,你得到的幫助就越多,你就會越快樂。 我們常常犯的錯誤: 開會的廢話,等於在燒公司的錢!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