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不讀〈記承天夜遊〉,靈魂會乾涸?帶孩子讀這3篇蘇軾文章,讓他們智慧大噴發!(3)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別再眷戀〈記承天夜遊〉,在蘇軾的《東坡志林》中,還有更多思辨性及智慧能量更勝於它的文章;與其被動地等出版社選進課本才去讀,不如主動出擊,自行發掘。以下試選3篇文章介紹給各位。
其三,〈劉凝之、沈麟士〉。蘇軾比較兩個人面對同一件事的不同反應,闡述一個比雅量更有智慧的力量--幽默。
raw-image

說起〈雅量〉這一篇國文課文,像我們這樣的六、七年級生絕對不陌生,就算不記得文章內容,但「棋盤」、「綠豆糕」、「大食客」……等關鍵字,實在很難從腦海中抹去。

作者宋晶宜透過〈雅量〉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除了每一個人的觀點不同、對美的感受有異;而且,人與人之間難免發生衝突,學會尊重與包容,營造和諧的氣氛是必要的。後面的這個道理雖然說得不錯,可惜不夠簡潔,蘇軾的〈劉凝之、沈麟士〉一文,只用了短短一百字就講完了,還為讀者闡釋「幽默」的真諦。


劉凝之、沈麟士

劉凝之為人認所著履,即與之,此人後得所失履,送還,不肯復取。又沈麟士亦為鄰人認所著履,麟士笑曰:「是卿履耶?」即與之。鄰人得所失履,送還,麟士曰:「非卿履耶?」笑而受之。此雖小事,然處事當如麟士,不當如凝之也。
語譯:
劉凝之穿的鞋子被人認錯,凝之就把鞋子給他。這個人後來發現自己遺失的鞋子,就把鞋子送還給凝之,凝之卻賭氣不肯接受。沈麟士也被鄰居認錯鞋子,麟士笑著說:「是你的鞋子嗎?」就把鞋子給他。鄰居後來找到遺失的鞋子,於是把麟士的鞋送還,麟士說:「不是你的鞋子嗎?」就笑著收下鞋子。這雖然是件小事,但為人處事,應該像沈麟士,不該像劉凝之。

發現自己穿到別人的鞋子已經很難為情了,拎著鞋子送還給失主也需要很大的道德勇氣(如果是我,可能會假裝沒這回事);結果,把鞋子送回去之後,對方卻不肯接受。那麼,是要繼續提著鞋子陪笑臉,等對方回心轉意?還是放下鞋子轉身離開?或是摸摸鼻子把鞋子帶回家?--不管怎麼做好像都不對,實在有夠難堪的!

站在失主的角度,既然人家都誠心誠意的道歉了,何不大發慈悲原諒他呢?(對方有香港腳的話,另當別論)沈麟士比較懂得做人,一笑置之,給鄰居一個台階下,日後好相見;劉凝之卻嚥不下這口氣,不給那人好臉色看。可以想見,兩人以後肯定是做不成朋友了。

蘇軾藉由兩個人對於被誤認鞋子後的反應,比較二人的肚量。不用鋪陳難笑的哏,不用講多餘的大道理,讓讀者在故事情境中自然而然了解「原來這就是雅量!」以及「懂得運用幽默的人,是多麼有魅力啊!」

所謂「幽默」,並不是單純的搞笑,講完後也不一定會讓人哈哈大笑,但卻能打破僵局,化解糾紛,四字記之曰--謔而不虐。這四個字是出自於《詩經》的〈衛風.淇奧〉,它是一篇讚美君子美德的詩歌,最後一句正是「善戲謔兮,不為虐兮」。第一個「謔」字,指的是開玩笑;第二個「虐」字,則有過度或傷害的意思。整句是說:君子談吐風趣,愛開玩笑,但懂得拿捏分寸,不至於太過分而傷了別人。沈麟士的表現,正好展現了謔而不虐的氣度,以及化解衝突的智慧。

raw-image

在過去必須時常面對面打交道的年代,如果不多運用一點幽默來化解糾紛或尷尬,可能當場就要撕破臉了。然而,在現今的網路世界裡,由於匿名的保障,讓我們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內心的小惡魔會悄悄現身,躲在螢幕後操作鍵盤發動攻擊,不把對手打到遍體麟傷、身敗名裂不肯罷手--這早已不是戲謔,而是凌虐。多少人不堪網路霸凌而走上絕路,應該不用我再舉例了。

總之,〈雅量〉只告訴學生要減少摩擦,增進和諧。但如何一邊享受言論自由、暢所欲言,一邊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表達意見,甚至以幽默弭平爭端?就必須認真讀讀〈劉凝之、沈麟士〉。

~全文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鴻雁的沙龍
33.5K會員
659內容數
本名洪俊彥。我從不無照駕駛,卻是體制外的小小無照教師,從小學作文到大學寫作--能教就教,不能教就學,學不會就動手寫,寫到有心得再教…… 喜歡書寫飲食經驗、鬼怪短篇、雜感趣聞、叭啦叭啦……等題材。透過我的作品,你將會走訪教育現場、命案現場以及菜市場。歡迎參觀選讀!
鴻雁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孩子,你是那種討厭寫作文,每次考試只拿一、二級分的人嗎?距離會考不到一個月,相信你已經放棄作文。但我告訴你: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我接下來要教你幾招容易上手的速成方法,雖然不可能幫你考到五、六級分,但只要你花一點時間用心學習,考到三級分,甚至四級分,是有可能的!
Thumbnail
2025/04/28
孩子,你是那種討厭寫作文,每次考試只拿一、二級分的人嗎?距離會考不到一個月,相信你已經放棄作文。但我告訴你: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因為我接下來要教你幾招容易上手的速成方法,雖然不可能幫你考到五、六級分,但只要你花一點時間用心學習,考到三級分,甚至四級分,是有可能的!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4/01
關於今年的兩個會考作文預試考題〈癌末少女的選擇〉及〈這不只是……,更是……〉,我的建議是:和孩子好好談談這兩個題目中的三個核心主旨--「成長」、「時代」與「生死」。藉由成人的視角和經驗,不僅可能觸發孩子的靈感,他們也會看得更深、更廣。雖然同樣的題目,不可能再次出現,但這三個核心主旨,絕對會一再出現!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2025/03/27
強烈建議剛剛接觸作文的初學者,先熟悉「PREP法」,了解敘述的基本邏輯後,若有需要,再學起承轉合。因為,「PREP法」是光看字面也可以理解的概念,且符合溝通的邏輯,只要想像自己在跟某一個對象閒聊,文章架構便成形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運用幽默會有什麼效果呢?幽默和一般的笑話又有什麼不同?「幽默」一詞譯自英語humor,林語堂認為:「凡是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鑑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靜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顯露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可見幽默其實是具有智慧與妙趣的。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中運用幽默會有什麼效果呢?幽默和一般的笑話又有什麼不同?「幽默」一詞譯自英語humor,林語堂認為:「凡是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鑑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靜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顯露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可見幽默其實是具有智慧與妙趣的。
Thumbnail
  林語堂先生(1895 -1976)是第一位將英文「Humor」翻譯為「幽默」的人,林先生也正是某次在學校演講說了:「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的人。林先生對幽默的詮釋為:「幽默不是滑稽、諷刺,它的出發點,是對人類富有同情心說出來的話,也不失它的溫柔忠厚的本質,但它在揭穿
Thumbnail
  林語堂先生(1895 -1976)是第一位將英文「Humor」翻譯為「幽默」的人,林先生也正是某次在學校演講說了:「紳士的講演,應當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的人。林先生對幽默的詮釋為:「幽默不是滑稽、諷刺,它的出發點,是對人類富有同情心說出來的話,也不失它的溫柔忠厚的本質,但它在揭穿
Thumbnail
這一個多星期在讓眼睛休息,常聽蔣勳老師的《美的沉思》,蔣老師的咬字清楚,聲音醇厚,聽來很舒服。 聽了他講李白、蘇東坡,也聽他講張愛玲、沈從文,也聽他講西洋美術史,也聽他講莊子。 雖然聽了好幾支影片,但其實記不住太多。 我記得他講蘇東坡,是說蘇軾直到成了東坡居士後,內在有了更深的感悟
Thumbnail
這一個多星期在讓眼睛休息,常聽蔣勳老師的《美的沉思》,蔣老師的咬字清楚,聲音醇厚,聽來很舒服。 聽了他講李白、蘇東坡,也聽他講張愛玲、沈從文,也聽他講西洋美術史,也聽他講莊子。 雖然聽了好幾支影片,但其實記不住太多。 我記得他講蘇東坡,是說蘇軾直到成了東坡居士後,內在有了更深的感悟
Thumbnail
錯解的「恕」可能淪為莊子的「以己養養鳥」;換作當代聖嚴法師的比喻,那等於硬把自己覺得舒適的鞋子送人穿,完全不管對方是否合腳。 以己意強加對方身上,無視對方真正的感受,若是無心,可能是出於智慧的匱乏;如果是有意,便是價值的霸凌。
Thumbnail
錯解的「恕」可能淪為莊子的「以己養養鳥」;換作當代聖嚴法師的比喻,那等於硬把自己覺得舒適的鞋子送人穿,完全不管對方是否合腳。 以己意強加對方身上,無視對方真正的感受,若是無心,可能是出於智慧的匱乏;如果是有意,便是價值的霸凌。
Thumbnail
善行,會無跡可循;善言,會無可非議;善謀略,不需用算計。 無關楗不可開,無繩約不可解,因為沒有「關楗」及「繩約」,所以無法可開解,換句話說,有了關楗,就會有構成方式、流程、原理,如此就有跡可循,便有法可解。
Thumbnail
善行,會無跡可循;善言,會無可非議;善謀略,不需用算計。 無關楗不可開,無繩約不可解,因為沒有「關楗」及「繩約」,所以無法可開解,換句話說,有了關楗,就會有構成方式、流程、原理,如此就有跡可循,便有法可解。
Thumbnail
歐陽脩認為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對我而言,讀書人一定要先立言,立言先立本,立本再立德,我一直認為歐陽修是一帆風順,結果並非如此,人都是舔著傷口過的呀!真悲傷呀!以琴寄志固然極好,但總有些隱晦,我不喜如此。但,人如何在墨潑過以後,依然期待潔白如昔?如非如此,就要被這無情的波濤給淹沒,問題在於:潑墨
Thumbnail
歐陽脩認為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對我而言,讀書人一定要先立言,立言先立本,立本再立德,我一直認為歐陽修是一帆風順,結果並非如此,人都是舔著傷口過的呀!真悲傷呀!以琴寄志固然極好,但總有些隱晦,我不喜如此。但,人如何在墨潑過以後,依然期待潔白如昔?如非如此,就要被這無情的波濤給淹沒,問題在於:潑墨
Thumbnail
#V大生活禪 #人生 #體悟 #豁達 一個前半生都活在掌聲與喝彩的曠世才子,因為烏台詩案一下子跌落深谷成為甚至連朋友都怕被牽連的階下死囚,在經歷了人生從巔峰的雲端到一無所有的巨大轉折,蘇軾當時內心的衝擊與磨難是一般人很難想象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我的粉專。
Thumbnail
#V大生活禪 #人生 #體悟 #豁達 一個前半生都活在掌聲與喝彩的曠世才子,因為烏台詩案一下子跌落深谷成為甚至連朋友都怕被牽連的階下死囚,在經歷了人生從巔峰的雲端到一無所有的巨大轉折,蘇軾當時內心的衝擊與磨難是一般人很難想象的。 #不遭人妒是庸才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追蹤我的粉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