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觀察與差異趣味 - 飲食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外地工作,除了事業上的各種調整適應之外,其實還是有著很多其他方面有意思的差異。這種差異,我見到太多無謂的「地域傲慢」,雖然個性不愛說,但其實心裡總是覺得蠻沒有意義的,何必帶著有色的眼鏡觀看一方水土孕育出來的成果?更何況很多其實一邊嘴巴上抱怨著,其實還不是在此片土地上奮鬥發展呢?
因此,就來分篇寫寫我覺得幾個方面有意思之處。

飲食

大多數人對天府之國的印象,就是一個字,辣!但真正體會了大江南北的飲食文化後,會發現這裡的飲食味系當然辣是一個主要印象,尤其相較於不嗜辣的地方人民而言,但對於吃辣成性的某些區域,例如:湖南、貴州、重慶...等,這裡的辣是非常溫和有韻味的。
川菜料理講究的精神是 - 麻辣鮮香,也稱之為川菜之魂。因此「辣」僅是其中四種特色之一。放在開頭的「麻」,則是真正當地出神入化運用入菜的味道。舉個到現在自己都很沒有勇氣再試一口的花椒粽作為例子,第一次為了勇敢嘗試,覺得怎麼這粽子軟糯之外,飽含了「電力」,一直把整個口腔電到不行。所以粽子能以花椒為主角,是否也不會意外有花椒口味的「月餅」了吧?
這些對外地而言有點奇異的口味,其實是這篇肥沃土壤上流傳已久的味道,正如每個人都會有懷念的家鄉味一般,不會消失,只會讓這裡的人代代相傳下去。
除了味型外,還有就是在飲食的多樣性與創新,在這裡,每年都會有多種新型態的餐飲被推出,也有很多被市場淘汰者。這裡是飲食的天堂,也是餐飲業的試煉場。在這裡能立足成業者,相信走遍全球,都能有自己在餐飲上的一片天空。這幾年流行過的麻辣燙、串串、牛肚鍋...等,事實上很可能都是重新改良後加了點創意,運用一些些巧思,就又讓愛吃如命的本地人瘋狂追捧。
於是我很常跟來此的外地友人說的一個「現象」,就是在北京吃飯,席間聊的都是政治與高來高去的「關係」,在上海吃飯,聊的都是經濟與億來億去的「賺錢」,而在成都,不用多想,聊的都是吃吃吃吃吃吃吃!多麼注重飲食樂趣的一個地方呀~
如果對川菜這個中國菜系中可謂最重要之一者有更深的興趣,又不想當成「學問」來鑽研的話,個人極力推薦一本某年我意外買到的一本書 - 魚翅與花椒,作者扶霞(很特別的中文名字對吧?),她是一位在成都生活過的英國女生,充滿了樂趣與驚喜的體驗了在四川成都與周邊城市為了美食的冒險。
這本書我意外在誠品書店看到後購入,回家看完拍案叫絕!後來還陸陸續續送給很多跟成都有緣份的朋友們,讓大家都對川菜多一點有趣的認識。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46會員
8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rom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没有看似輕鬆的成功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理所當然的版權歸屬!?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悶熱的大小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寫字時,背景音樂是什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來來去去的人生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地方文化是什麼?對焦後再出發!地方文化教學設計的起點這些討論對於地方文化課程設計有何幫助?為什麼要有這些認知呢?原因在於,地方文化課程的設計,核心在於尋找文化、教育和社會的交會點,在任意兩個領域思維的交會處,便會產生創新設計的切入點,而三者重疊之處,便是課程設計的關鍵核心。
Thumbnail
avatar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06-15
地方文化教會我們的事這篇文章描述工作室與二林高中合作設計的校訂必修「二林譜系列課程」。該課程以地方文化為主軸,著重於師生與在地人的連結與互動,並透過不同方式,提升學生對地方文化的認識。學期初的文化座談中,強調了學生之間的連結,以及團隊合作和社群解決問題的能力,期盼培養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人文素養。
Thumbnail
avatar
蔗青文化工作室
2024-04-08
[台北旅遊]致力於推廣中華文化藝術之傳播與經營,以藝術為本、長歌傳播藝術是許多藝術人士經常光臨的地方​長歌行是一首漢朝樂府裏的一首詩。一般認為,語意勸勉大家珍惜時光;也有本詩勸人及時行樂的說法。但是對於藝術而言可不是如此,而是一種源遠流長、呼應時代的演變。長歌藝術傳播就是以藝術為本、向外不斷經營與傳播的一個藝廊展出與公司經營之存在。 長歌藝術傳播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4-03-14
地方文化|在時代洪流裡,守一輩子的事業──新竹中正台商圈新竹中正台夜市,是民國70、80年代桃竹苗居民的共同記憶。在那個還沒有百貨公司的時代,所有最新潮、時尚的服飾百貨都集中於此,每到假日,來逛街的人潮總滿得水洩不通。這座精品商城,承載著無數讀書時期的青春汗水、親子相處的時光和一段段情侶間的甜蜜約會。 在新竹市攤販協會理事長的帶領下,走入中正台經營四、
Thumbnail
avatar
林玥彤
2023-10-29
地方文化|礁溪戲院──大忠路上的懷舊記憶提及老戲院,所有長一輩的礁溪居民,總會不約而同地指向位於大忠路上的「礁溪戲院」。斑駁的水泥建築牆上,以金屬立體字橫列在木板上的「台灣國術文化館」招牌搶先入眼,幾個大大的燈籠與壁飾,標誌著這棟建築的「今生」。至於「前世」痕跡,則須退後好幾步,仔細觀察建築最上方半圓形的屋頂,淡淡的金黃色字體,寫著「礁溪
Thumbnail
avatar
林玥彤
2023-10-29
早春晴朗,去有風的地方,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現在彷彿不論什麼劇,都要金句連發,總有一句戳到你。「工作不突出,業務不突出,椎間盤突出。」就是被這句台詞推坑了,笑著笑著就心有戚戚。去有風的地方,是女演員劉亦菲以及男演員李現主演的現代田園療癒劇,白話點說就是鄉村愛情故事。 有山有海,有古蹟有傳統技藝,有青創有文創。親情愛情友情,想得到,想不到的,這
Thumbnail
avatar
bookarchery
2023-02-20
地方企業文化夢—在地建築的修復與再生走在新竹市街道上, 不難發現許多老建築,搖身成不同類型的商家,這些換裝的老屋儼然成為新竹市的新招牌,讓更多人看見這座城市新舊共融文化的風貌。 雖然這些老建築看起來都古色古香,且共同保留地方文化記憶,但實際上,它們背後的身份卻可能大不相同。
Thumbnail
avatar
見域Citilens
2021-12-13
永晝海濱美術館| 藝術創生與地方文化轉型的基隆正濱漁港基隆「正濱漁港」曾經是日治時期的台灣第一大港,現在的漁港雖沒落了,卻有地方的文化工作室與在地商家結盟,聯合以藝術創生的方式,讓地方文化慢慢地轉型。 深耕於基隆的在地文化團隊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沿著海港邊建築了一座無牆無邊界、地域型的永晝海濱美術館,今年以"那些漁港人們的日常故事".....
Thumbnail
avatar
Celine 寫在這裡
2021-10-13
元宵節在越南河靜不一樣的地方文化-「雞隻戰隊」昨天是元宵節(正月十五),台灣人的習俗是吃湯圓,代表長一歲,其實台灣人吃湯圓的習俗要從宋朝開始講起,但是今年我們不講台灣吃湯圓的習俗,我們來講講越南河靜省(饅頭的家鄉)祿河縣(Lộc Hà)的一戶家族裡,在正月十五的這天會有一個小小的傳統。而這個傳統也不斷的被延續下去。
Thumbnail
avatar
阮饅頭
2021-02-28
相招來連署「流行音樂文化地方紮根宣言」這是一群音樂人,在忍受多年顢頇愚蠢無能外行的衙門官員之後,勉力站出來,趁著選舉前向各陣營候選人喊話,希望多少能讓這些傢伙不要再鬧那麼多外行惡搞浪費納稅人血汗錢的蠢事。儘管最終成效不可預期,至少我們試過了。 重點訴求如下: 一、 於文化局設置音樂展演活動單一窗口服務人員,鼓勵民眾在該縣市舉辦音樂展
avatar
馬世芳
200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