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83.一起補社福宣導的破口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近期台灣有幾位藝人因喪偶、離婚,成了單親家庭,引起媒體熱烈報導,但我發現幾乎沒有媒體借此分享單親家庭服務訊息,協助這些藝人及其他單親家庭,更別說深入報導了。

觀察大部分大眾媒體雖有財經、醫藥、生活資訊專門版面及節目,大多卻沒社福專門版面及節目,即使台灣曾有知名報社推出社福版,後來卻撤掉,也間接造成民間社福團體跟學者合作,要求台灣官方成立長青電視台,希望有效宣導社福服務訊息。

為何大眾媒體不想製作社福專門版面及節目?以我在社福界工作觀察,並參加社工專業研討會聽新聞主播分享,原因包括:

一、市場考量:部分社福領域服務對象人數少,大部分民眾不一定會關心,大眾媒體認為很冷門,沒辦法衝高閱聽率增加獲利;不少社福單位經費有限,沒錢付廣告費,不易在媒體宣導。

二、社福法規及倫理限制:社福界重視保護服務對象隱私、平等權益,而在社福法規及倫理守則訂保密、避免歧視規定,媒體採訪報導需避免過度透露當事人隱私,並注意使用字詞及報導方向以免被罰,讓媒體覺得很麻煩。

三、社福專業人員不受尊重的經驗:台灣媒體競爭激烈,有時為搶獨家或衝高閱聽率,透露當事人隱私,或用有爭議方式採訪報導,甚至社工、志工傻傻分不清楚,讓部分社福專業人員對媒體反感,不願跟媒體接觸。

面對這些困境,要如何有效透過媒體,宣導社福服務訊息?其實近年台灣社福界舉辦課程,討論如何在保護服務對象隱私前提,讓媒體有採訪報導材料,像是說明服務流程;如當事人自願透露,則不在保密限制範圍。

另現代社會網路自媒體發展快速,傳統大眾媒體常向自媒體取材,可邀有志在社福、媒體文創領域跨界發展的人,用自媒體理性分享社福服務訊息、檢視社福體系。

就拿開頭提到的事件來說,我就到網路討論區,分享社家署整理各地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通訊錄,鼓勵曾接受服務的民眾分享使用心得,讓有需要的民眾了解並善用,引起網友好評。

※附註:最後一段所提本人的行動,就是透過在PTT八卦版討論相關新聞時: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85368945.A.D45.html

加掛衛福部社家署整理的台灣各地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48&pid=669

及家庭/社福中心連絡資料:
https://www.sfaa.gov.tw/SFAA/Pages/Detail.aspx?nodeid=148&pid=672

↓看完後,你可這樣提供實質支持↓
1.點選方格子的贊助或訂閱,在標註來源前提轉貼分享
2.到博客來網站買書,了解單親家庭生活情形及相關服務,也讓作者、出版業者及本人得到回饋收入達到共利:https://igrape.net/2iQqr
3.不註冊用綠界網址贊助:https://payment.ecpay.com.tw/Broadcaster/Donate/61DF5A7679FFF457FEB91E9764B0D6A7
4.有街口支付帳號可刷QR碼,或提供其他實質支持: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張居隱G-in的沙龍
52會員
630內容數
圖文工作者,從事社福工作多年並考取社工師證照,也是大眾運輸迷
張居隱G-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4
分享打電話向社福單位求助時,需說明的重要事項,以提升求助效率:
Thumbnail
2025/01/14
分享打電話向社福單位求助時,需說明的重要事項,以提升求助效率:
Thumbnail
2024/11/04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Thumbnail
2024/11/04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台灣與東南亞等國間跨國婚姻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少數在台的東南亞華僑透過介紹印尼、非律賓等國的婦女給部分退伍老兵或偏遠農村青年,解決他們當時的擇偶困境(夏曉鵑,1997)。在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動與婚姻媒合團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與東南亞間的跨國婚姻在1990年代發展至巔峰。
Thumbnail
台灣與東南亞等國間跨國婚姻的發展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60年代,少數在台的東南亞華僑透過介紹印尼、非律賓等國的婦女給部分退伍老兵或偏遠農村青年,解決他們當時的擇偶困境(夏曉鵑,1997)。在台灣產業結構的變動與婚姻媒合團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與東南亞間的跨國婚姻在1990年代發展至巔峰。
Thumbnail
最近在新聞中,看到中國福建省通過「婦女查詢配偶財產知情權」的規定,臺灣不知有沒有類似的規定?是否會因為卡在不知對方財產有多少,就被迫淨身出戶?
Thumbnail
最近在新聞中,看到中國福建省通過「婦女查詢配偶財產知情權」的規定,臺灣不知有沒有類似的規定?是否會因為卡在不知對方財產有多少,就被迫淨身出戶?
Thumbnail
今年年初,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記者王志安日前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提及臺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引起社會反彈,但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製作單位事後的道歉,還充滿揶揄之情。 本集許律師將介紹身障公約並比較中國與臺灣針對身障平權之落實狀況。
Thumbnail
今年年初,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記者王志安日前參與網路脫口秀節目,提及臺灣造勢場合像場秀,還說「把殘疾人士推上去煽情」,引起社會反彈,但更令人無法忍受的是,製作單位事後的道歉,還充滿揶揄之情。 本集許律師將介紹身障公約並比較中國與臺灣針對身障平權之落實狀況。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而跨國同婚碰到的難題,伴侶盟也表示「由於同婚過後,社群與媒體對於同志人權議題的關注度明顯下滑,為了讓跨國同婚不被遺忘,伴盟持續發布最新消息,無論是司法進展、法案進度、監院調查行動、社會行動,我們不厭其煩向外界說明與更新訊息,持續匯聚社會聲量」。 --- 更多閱讀:
Thumbnail
【清訊新聞/台北中心報導】 而跨國同婚碰到的難題,伴侶盟也表示「由於同婚過後,社群與媒體對於同志人權議題的關注度明顯下滑,為了讓跨國同婚不被遺忘,伴盟持續發布最新消息,無論是司法進展、法案進度、監院調查行動、社會行動,我們不厭其煩向外界說明與更新訊息,持續匯聚社會聲量」。 --- 更多閱讀:
Thumbnail
沒有人會告訴你,一則新聞的產生,有可能不是走訪調查的結果,而是與某些人有了交情後,得到餵養產生的,尤其是那些牽涉到國家體制的訊息。至於新聞的中立性?在交情前面,還是先等等吧。
Thumbnail
沒有人會告訴你,一則新聞的產生,有可能不是走訪調查的結果,而是與某些人有了交情後,得到餵養產生的,尤其是那些牽涉到國家體制的訊息。至於新聞的中立性?在交情前面,還是先等等吧。
Thumbnail
即便看著一對對眾人稱羨的婚姻破碎,大眾或媒體似乎仍舊對模範婚姻的塑造遊戲樂此不疲。讓人不禁想問:被塑造出來的模範婚姻究竟是誰渴望看見的?為什麼大眾樂於將幸福的樣貌呈現在外呢?人總是不願意揭露自己難堪的一面,在日常生活的挫折中,我們是否都在苦撐一個被譽為幸福美滿的家庭婚姻?
Thumbnail
即便看著一對對眾人稱羨的婚姻破碎,大眾或媒體似乎仍舊對模範婚姻的塑造遊戲樂此不疲。讓人不禁想問:被塑造出來的模範婚姻究竟是誰渴望看見的?為什麼大眾樂於將幸福的樣貌呈現在外呢?人總是不願意揭露自己難堪的一面,在日常生活的挫折中,我們是否都在苦撐一個被譽為幸福美滿的家庭婚姻?
Thumbnail
台灣官方的教育部推動家庭教育法修法,收集各官方單位意見,我收到請辦單後,認為台灣常發生家暴及兒虐案件,累慘司法人員、警察、社工,建議強制民眾結婚前,先去各地家庭教育中心接受婚前輔導,評估沒問題才可結婚,從根本防治家暴及兒虐案件。 還好這項建議沒納入修法,因為涉及倫理爭議、可能出現的問題多:
Thumbnail
台灣官方的教育部推動家庭教育法修法,收集各官方單位意見,我收到請辦單後,認為台灣常發生家暴及兒虐案件,累慘司法人員、警察、社工,建議強制民眾結婚前,先去各地家庭教育中心接受婚前輔導,評估沒問題才可結婚,從根本防治家暴及兒虐案件。 還好這項建議沒納入修法,因為涉及倫理爭議、可能出現的問題多:
Thumbnail
為何大眾媒體不想製作社福專門版面及節目?以我在社福界工作觀察,並參加社工專業研討會聽新聞主播分享,原因包括:
Thumbnail
為何大眾媒體不想製作社福專門版面及節目?以我在社福界工作觀察,並參加社工專業研討會聽新聞主播分享,原因包括:
Thumbnail
就我個人立場,絕對支持性別平權和同志權益,也認為同性戀者有婚姻的權利。但我們能因為有的公益團體的立場太保守、似乎不合時宜,就不准許他們申請政府社會福利經費嗎?
Thumbnail
就我個人立場,絕對支持性別平權和同志權益,也認為同性戀者有婚姻的權利。但我們能因為有的公益團體的立場太保守、似乎不合時宜,就不准許他們申請政府社會福利經費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