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上的那個我是不是我?(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品牌包裝很重要,因為人都是膚淺的。
大多數的人誤解只有產品才需要講究“品牌”,但其實我們自己本身也是一個品牌。對我來說,一個人的社交媒體就像是一個人的生活縮影。可以作(fake),但一段caption、真實相處後的感受、那vibe是騙不了人的。
當然,這是我的個人想法。想法不分對錯。歡迎交流。
我不會說我是一個在社交媒體是100%真實的人,因為我會保留一些個人覺得比較隱私的事情。大家在網路上看到的或許只有70-80%的我。這不是虛偽,這是沒必要公開。社交網絡本來就是一個自願性分享的平台,我分享我想要和大家共享的資訊和生活部分,錯在哪裡?
“假”對我來說的意思就是你明明是A,你偽裝自己是B。而我今天表現的是A1到A70,剩下的我想要自己保留。所以,你問我自媒體上的我,真實嗎?你說呢?
不要成為鍵盤俠,別成為道德魔人。
當然,我像在用肺說話——廢話。畢竟我無法理解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態——不允許別人比自己好。我管不了別人的手,只好管住自己的心——時刻反省和修正。
我相信創設社交媒體的創辦人,只想要方便人與人的溝通。使用者的心態很重要。看官們也必須是心智成熟的人。讓世界更美好,先管好自己的手和嘴。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4會員
297內容數
我喜歡分享,喜歡探索生活,探討生命。我喜歡的東西很多,想要說的話也很多。 簡單來說,我在這裡的原因很簡單。我把我想要說的寫出來,希望可以將這些小小體會分享出來,或啟發你,激勵你,或一起討論,或滿足一些想要八卦的你。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米 Em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媒體譬如臉書、艾居、抖音、油管等平台都是現代人展現自己創意、表達自己、記錄生活日常等的地方。我覺得看一個人的社交媒體可以大致看出一個人的潛在個性、愛好甚至生活方式。友人不認同地說:我並不認為社交媒體上的人都在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那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形象。
友人問:本來吃素的大S懷孕後,為了孩子的健康而選擇吃肉。艾米,你會嗎? 我:我不知道她是什麼原因而吃素。但我即使懷孕了,我也會繼續我的VEGAN LIFESTYLE,蔬食不是問題,我和孩子一樣會健康。
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我自己做的視頻(關於VEGAN,以及自己已在今年四月正式回歸VEGAN LIFESTYLE)後,想不到朋友們真的有在看(我想要讓身邊人更加了解VEGAN,多一份了解就會少一份批判),和我外出的時候都會留意餐館有沒有適合我的食物。
大學最後一年,興趣很多且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我,把天真的想法告訴身邊的朋友:我想要畢業以後到公關公司實習,然後再轉戰活動(event)公司,最後才做我最喜歡的marketing。
相信在一段感情中,大家最怕的非“前任”這兩個字。坦白說,我不會特別想要知道對方有多少位前任。對我來說,那都是過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自有不一樣的相處方式,所以在我看來,用“前任數量”來定義對方的人格有點不公平。
假使你懂星座的話,你就知道上升牧羊,太陽金牛的我通常給別人是什麼樣的感覺。我給別人的印象通常都是健談活潑,這是牧羊的特性,也是我非常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大部分的人也許會認為我就是傻、白痴、守不住秘密、衝動等,牧羊的負面形容詞,我也有。我可以哈啦閒聊,我可以聽著大家對我訴說的苦水。
自媒體譬如臉書、艾居、抖音、油管等平台都是現代人展現自己創意、表達自己、記錄生活日常等的地方。我覺得看一個人的社交媒體可以大致看出一個人的潛在個性、愛好甚至生活方式。友人不認同地說:我並不認為社交媒體上的人都在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那是刻意營造出來的形象。
友人問:本來吃素的大S懷孕後,為了孩子的健康而選擇吃肉。艾米,你會嗎? 我:我不知道她是什麼原因而吃素。但我即使懷孕了,我也會繼續我的VEGAN LIFESTYLE,蔬食不是問題,我和孩子一樣會健康。
在社交媒體上公開我自己做的視頻(關於VEGAN,以及自己已在今年四月正式回歸VEGAN LIFESTYLE)後,想不到朋友們真的有在看(我想要讓身邊人更加了解VEGAN,多一份了解就會少一份批判),和我外出的時候都會留意餐館有沒有適合我的食物。
大學最後一年,興趣很多且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我,把天真的想法告訴身邊的朋友:我想要畢業以後到公關公司實習,然後再轉戰活動(event)公司,最後才做我最喜歡的marketing。
相信在一段感情中,大家最怕的非“前任”這兩個字。坦白說,我不會特別想要知道對方有多少位前任。對我來說,那都是過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自有不一樣的相處方式,所以在我看來,用“前任數量”來定義對方的人格有點不公平。
假使你懂星座的話,你就知道上升牧羊,太陽金牛的我通常給別人是什麼樣的感覺。我給別人的印象通常都是健談活潑,這是牧羊的特性,也是我非常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大部分的人也許會認為我就是傻、白痴、守不住秘密、衝動等,牧羊的負面形容詞,我也有。我可以哈啦閒聊,我可以聽著大家對我訴說的苦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數碼時代,社交媒體不僅是聯繫友人的工具,也是展現個人專業形象的重要平臺。本文探討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表工作相關看法的風險與建議,特別是避免情緒化的抱怨和公開內部公司狀況的重要性。透過精心設計的言辭與內容,保護個人形象,並提升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在現今的社交媒體上,人們常常展示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讓其他人羨慕嚮往。然而,這些照片背後可能隱藏著責任和困難。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起伏,你所擁有的也許是別人夢寐以求的。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不要錯過任何章節。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數位工具以及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的職涯不再僅限於單一方向。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並開啟職涯新篇章。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從我的角度看來,你是一個比身邊多數人更常反省自己的人。一方面你願意去配合其他人來做一些你沒那麼想做的事,另一方面你有時也覺得那樣不像是自己。在「外人」面前,你彷彿帶著一個假面具,你不太喜歡這樣,但對於「完全開放真實自己」時對方會有的反應卻沒有信心。
Thumbnail
假如所包裝的定位並不是真正的自己,卸妝之後還剩下什麼呢?
「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 當你看到這句話,第一個念頭是不是覺得自己不是這樣的,或是至少多數時間不是這樣,自己多數的時候是一個會根據事實、情境去理性分析的人?  總之,你想的是世界也許有許多這樣的人,但自己除外?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每個人都跟你一樣。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台詞很有感覺: "Everyone wears a mask. I just chose to create my own." ......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今數碼時代,社交媒體不僅是聯繫友人的工具,也是展現個人專業形象的重要平臺。本文探討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表工作相關看法的風險與建議,特別是避免情緒化的抱怨和公開內部公司狀況的重要性。透過精心設計的言辭與內容,保護個人形象,並提升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在現今的社交媒體上,人們常常展示自己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讓其他人羨慕嚮往。然而,這些照片背後可能隱藏著責任和困難。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起伏,你所擁有的也許是別人夢寐以求的。活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不要錯過任何章節。
Thumbnail
在這個多元數位工具以及社群媒體的時代,我們的職涯不再僅限於單一方向。 與本文一起探討如何建立獨特的個人品牌形象,提升競爭力並開啟職涯新篇章。
Thumbnail
個人品牌:不只是形象,更是你的獨特標誌 你是否常常聽到「個人品牌」這個詞?或許你認為這只適用於公眾人物或銷售產品的人。但事實上,建立個人品牌就像打造你的形象一樣,在求職、職場、甚至人際關係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想想看,當你在撰寫履歷、在公司中與同事互動,甚至在家中與家人相處時,你不是都在有意無意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你是一個怎樣的人?」   從我的角度看來,你是一個比身邊多數人更常反省自己的人。一方面你願意去配合其他人來做一些你沒那麼想做的事,另一方面你有時也覺得那樣不像是自己。在「外人」面前,你彷彿帶著一個假面具,你不太喜歡這樣,但對於「完全開放真實自己」時對方會有的反應卻沒有信心。
Thumbnail
假如所包裝的定位並不是真正的自己,卸妝之後還剩下什麼呢?
「我是對的,而你是錯的」 當你看到這句話,第一個念頭是不是覺得自己不是這樣的,或是至少多數時間不是這樣,自己多數的時候是一個會根據事實、情境去理性分析的人?  總之,你想的是世界也許有許多這樣的人,但自己除外? 事實上,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每個人都跟你一樣。
Thumbnail
曾經看到一句台詞很有感覺: "Everyone wears a mask. I just chose to create my ow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