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粉絲社群不要過度譁眾取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社群行銷,想留住粉絲不該譁眾取寵,而是回歸真實

現在社群媒體處在網紅時代,眾多生活上的訊息都由網紅、KOL而來,比的就是看誰先發文的速度快,越早曝光、流量越大,引起的效應與討論度也越高,高度的互動也成為廠商業配的主要選項。

在這些文章的導引下,美食、景點、精品、潮流等話題往往都被盡可能的放大,而我們總是會按照這些內容去一一踩點、體驗這些推薦,追隨意見領袖的生活模式,享受生命中帶來的美好。但有沒有發現,現在踩雷的比例越來越高,景點跟照片有極大誤差,潮流帶來的滿足感也似乎沒有預期來的多,至於美食因個人口味不同而見仁見智。

網紅以吸引流量、創造收入為目標、內容質量與訂閱均下滑

這樣的效應為什麼擴散的越來越嚴重,歸咎近幾年來為了快速引起話題而開始偏差的網紅效應,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法,吸引眼球、激增流量、創造業配收入規模,當使用者發現內容不再這麼「誠實」的時候,訂閱數與觀看量呈現雪崩式的下滑,不再獲得受眾的信任。

而我們卻開始注意到過往忠於自我呈現的意見領袖,或許在話術上顯得平凡,敘述的內容如日常般樸實,但這樣的減法效果,反倒成為我們想看的內容,一切回歸到最初的心理感受,找到自我生活所追求的模式,這些回饋歸功於過去譁眾取寵的時代,而成為現在最大的受益者,也將成為未來內容行銷的主流模式。

品牌的社群經營,經過一段時間的堆積之後,常會有相似性文章重複出現,專業內容開始產生疲乏的狀況,這是所有社群都會經歷的階段。經營社群不只是在經營品牌,也是在經營人的溫度,千篇一律的商業文章讓人乏善可陳,反倒是日常的「廢文」來的更有共鳴。某些時候廢文比產品文重要,廢文代表著生活性,你我一般的日常,較容易貼近消費者的心理感受,品牌就像朋友一樣存在著。

市場的話題行銷,時事跟風的方式雖然可以立刻引起興趣,但要看話題本身的內容與幽默程度是否跟品牌形象一致,避免造成粉絲的觀感不佳,甚至引起兩派的論戰,最後只能緊急撤文,這樣的案例時有所見。

社群戰場競爭激烈、關鍵:與粉絲的互動是否活絡

與粉絲的互動,一般來說,社群粉絲活躍的時間大約在18-22點之間,也就是說人家下班,社群小編才正要開始上班,除了產品專業程度之外,某種程度的幽默感也是必備條件,我們永遠沒辦法預測粉絲會出甚麼怪招,高EQ的回應才是王道。粉絲的活躍時間還是必須看受眾族群去做調整,婆媽的客群反而在白天較為活絡,年輕族群的習性,則是越夜越美麗。

當市場認定你是一個品牌,就會吸引其他競爭對手的關注,同質性越高,越會被拿來做比較,這並不是壞事,反倒可以增加品牌粉絲團管理員的互動,善用管理者間互相取暖的有趣話題,提升兩邊粉絲的關注度與互動機率,活絡社群內的氛圍,是對手,也是朋友。

只要不涉及商業機密的狀態下,兩邊的粉絲期望的反而是管理員之間的交流,產品就先放一邊吧,不然你可以去問問對方的小編,「你們家新產品的成分是甚麼?」說不定他會回你,「我的成分裡,有你」,恭喜你,馬上脫魯。

社群經營最大的價值在於品牌形象,所發的每一篇文章、回應的每一則貼文都代表品牌的文化,我們可以很內斂、也可以很活躍,可以很可愛、也可以有點欠揍,重點都在於與用戶的溝通,連接產品與消費者的橋樑。

歸屬感,是消費者一個最重要的感受來源,到社群來的很大一部分已經是品牌使用者,多少會有產品上的問題需要協助,小編的回應互動成為消費者最重要的歸屬感。避免產生品牌孤兒的狀況,「銷售前天花亂墜,購買後遲遲不見」,很容易被貼上拒絕往來戶,我們永遠期待消費者下一次的到來,當你為他解決一個問題,就更提升再度回購的機率。

作為社群小編的你,或許面對面聊天會有一點害羞、不知所措,但成為鍵盤俠之後,就可以成為那個最真實的自己,侃侃而談,將你最專業、最有說服力的語言化做文字,感染給另一端的使用者,雖然不一定能使對方不離不棄,但起碼做到品牌服務所帶來的誠意與貼心。

2020年8月12日刊登於行銷人專欄https://www.marketersgo.com/trend/202008/social-marketing/?fbclid=IwAR2ZS1rquJ684r14vWMIoGiM6Gxvv-tdkq2INcYie0yArc5doVYpU3X8tec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gorgeousIMC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官方網站
https://gorgeousimc.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的沙龍
153會員
273內容數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5/03/31
現在的職場環境,不太適合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若單一薪資收入夠高,或許可以孤注一擲,拚個幾年就閃人脫身。 愛把共體時艱、草創時期放在嘴邊的企業,或拿分潤股權的大餅來當員工努力的目標。還是先顧好自己,談到應得的薪酬,拿到該有的獎金。所謂的股權分配、激勵制度,通常都不會實現,抑或是被稀釋到很無感。
Thumbnail
2024/11/28
近期在廣告後台的數據觀察上,不難發現FB與IG的直接轉換率有明顯的下滑,若只有單純在自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的企業主,肯定非常的有感。 但如果有耕耘ADS的品牌方,會發現預算的消耗上比以往來的更快,Pmax的銷售表現上也有持續上升的樣貌,這一切的數據的連動關係,很有可能來自於META開放搜尋的功能。
Thumbnail
2024/11/28
近期在廣告後台的數據觀察上,不難發現FB與IG的直接轉換率有明顯的下滑,若只有單純在自媒體平台上投放廣告的企業主,肯定非常的有感。 但如果有耕耘ADS的品牌方,會發現預算的消耗上比以往來的更快,Pmax的銷售表現上也有持續上升的樣貌,這一切的數據的連動關係,很有可能來自於META開放搜尋的功能。
Thumbnail
2024/07/15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2024/07/15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什麼的圖文回應高?三個提問技:選擇題、 一句話快速回答、點名。 圖片中用編號。 選擇題的答案若有轉折,會降低使用者回答意願。 答案盡量選二分法,簡單明瞭。 一句話快問快答,目的不在於百花齊放的答案,而在於一呼百應的效果。
Thumbnail
什麼的圖文回應高?三個提問技:選擇題、 一句話快速回答、點名。 圖片中用編號。 選擇題的答案若有轉折,會降低使用者回答意願。 答案盡量選二分法,簡單明瞭。 一句話快問快答,目的不在於百花齊放的答案,而在於一呼百應的效果。
Thumbnail
社群可以分成三種屬性: 共同興趣愛好:電影、動漫、健身、運動、美妝......運用共同話題凝聚人氣。 新媒體:透過新聞、評論等內容,運用民眾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渴望,結合既有媒體輔助,傳遞資訊。 公眾人物/知名品牌 臉書觸及法則=C*P*T*R Creater:貼文是誰發的,而且過往你們彼此互動狀況如
Thumbnail
社群可以分成三種屬性: 共同興趣愛好:電影、動漫、健身、運動、美妝......運用共同話題凝聚人氣。 新媒體:透過新聞、評論等內容,運用民眾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渴望,結合既有媒體輔助,傳遞資訊。 公眾人物/知名品牌 臉書觸及法則=C*P*T*R Creater:貼文是誰發的,而且過往你們彼此互動狀況如
Thumbnail
今天我想分享幾個在社群維護中注入品牌力的技巧,只要在每日的工作中稍微做些調整,你就可以在日常和消費者的溝通中,注入品牌的靈魂。
Thumbnail
今天我想分享幾個在社群維護中注入品牌力的技巧,只要在每日的工作中稍微做些調整,你就可以在日常和消費者的溝通中,注入品牌的靈魂。
Thumbnail
這兩年認真觀察社群的應用,發現很多不同的變現方式。 觀察筆記其實都是結果論,但是藉由觀察不同類型的變現方式,也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嘗試看看。
Thumbnail
這兩年認真觀察社群的應用,發現很多不同的變現方式。 觀察筆記其實都是結果論,但是藉由觀察不同類型的變現方式,也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嘗試看看。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l 在疫情時代下,什麼樣的行銷路術才是發展品牌價值的王道?能讓您坐享被動式的傳播效益,為您持續性地帶來源源不絕的傳播效益;並堪稱可獲百利而無一害,且勢在必行的當代行銷顯學?
Thumbnail
 l 在疫情時代下,什麼樣的行銷路術才是發展品牌價值的王道?能讓您坐享被動式的傳播效益,為您持續性地帶來源源不絕的傳播效益;並堪稱可獲百利而無一害,且勢在必行的當代行銷顯學?
Thumbnail
#至少週更的行銷筆記 #粉絲層級 ▍某一個平台這幾個月會一直改版!(我沒有說誰喔 )在2021品牌經營社群平台要如何變現? 當然第一個老問題依然是: #粉絲數真的是越多越好嗎?當然,在廣告、媒體業,粉絲越多當然越好!但品牌企業的經營方針上更要注意 #粉絲背後所代表的價值意義 就像是黑社會一樣,每個堂
Thumbnail
#至少週更的行銷筆記 #粉絲層級 ▍某一個平台這幾個月會一直改版!(我沒有說誰喔 )在2021品牌經營社群平台要如何變現? 當然第一個老問題依然是: #粉絲數真的是越多越好嗎?當然,在廣告、媒體業,粉絲越多當然越好!但品牌企業的經營方針上更要注意 #粉絲背後所代表的價值意義 就像是黑社會一樣,每個堂
Thumbnail
現在社群媒體處在網紅時代,眾多生活上的訊息都由網紅、KOL而來,比的就是看誰先發文的速度快,越早曝光、流量越大,引起的效應與討論度也越高,高度的互動也成為廠商業配的主要選項。  在這些文章的導引下,美食、景點、精品、潮流等話題往往都被盡可能的放大,而我們總是會按照這些內容去一一踩點、體驗這些推薦,追
Thumbnail
現在社群媒體處在網紅時代,眾多生活上的訊息都由網紅、KOL而來,比的就是看誰先發文的速度快,越早曝光、流量越大,引起的效應與討論度也越高,高度的互動也成為廠商業配的主要選項。  在這些文章的導引下,美食、景點、精品、潮流等話題往往都被盡可能的放大,而我們總是會按照這些內容去一一踩點、體驗這些推薦,追
Thumbnail
歸屬感,是消費者一個最重要的感受來源,到社群來的很大一部分已經是品牌使用者,多少會有產品上的問題需要協助,小編的回應互動成為消費者最重要的歸屬感。避免產生品牌孤兒的狀況,「銷售前天花亂墜,購買後遲遲不見」,很容易被貼上拒絕往來戶,我們永遠期待消費者下一次的到來,當你為他解決一個問題,就更提升再度回購
Thumbnail
歸屬感,是消費者一個最重要的感受來源,到社群來的很大一部分已經是品牌使用者,多少會有產品上的問題需要協助,小編的回應互動成為消費者最重要的歸屬感。避免產生品牌孤兒的狀況,「銷售前天花亂墜,購買後遲遲不見」,很容易被貼上拒絕往來戶,我們永遠期待消費者下一次的到來,當你為他解決一個問題,就更提升再度回購
Thumbnail
若將內容創作再進一步延伸,發布到社群媒體上,也就是在經營社群行銷。那麼對於公司的營運管理方面,發展社群行銷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以下將從企業內部及外部兩個面向剖析。
Thumbnail
若將內容創作再進一步延伸,發布到社群媒體上,也就是在經營社群行銷。那麼對於公司的營運管理方面,發展社群行銷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以下將從企業內部及外部兩個面向剖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