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大師 Linda Rising “如何協助個人和組織擁抱變革? “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Agile Summit 2019
透過公司 Scrum Master 擔任講師的緣故,有幸被團隊推出去?! 參加 Agile Summit 2019 ,比較可惜的是每個人僅能參與一天,且同時段會有三場 Speech or Workshop 供大家現場選擇,每位大神選的 Topic 真的都會讓人難以選擇。

2019 Day 1 Keynote — Linda Rising

Linda Rising是《通訊軟體中的設計模式》(Design Patterns in Communication Software) 一書的編輯,匯集了各種設計模式概要,以及與其他作者和著《擁抱變革:從優秀走向卓越的48個組織轉型模式》( Fearless Change: Patterns for Introducing New Ideas)一書。
擁抱變革:從優秀走向卓越的48個組織轉型模式
曼斯等編著的《擁抱變革(從優秀走向卓越的48個組織轉型模式)》從變革推動者的角度總結了48個變革模式,並將這些模式歸入小同的變革階段(了解、相信、決定、施行及確認),從而形成系統的變革參考方案。 ...www.books.com.twa

Myths and Pattern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Linda 告訴我們很多迷思,以及可以運用哪些模式(Patterns),去理解迷思進而減輕企業變革與引進新想法的障礙。
“ 人們並不抵制改變,他們抵制的只是被改變。” —Linda Rising《擁抱變革:從優秀走向卓越的48個組織轉型模式
改變,對於組織與個人,都是非常痛苦與艱難的歷程。這本書介紹了48個協助組織擁抱變革的模式,期望藉此減輕企業變革與引進新想法的障礙。
模式=方法,基於:
  • 社會心理學
  • 影響策略
  • 進化生物學

Myth #1: Smart people are rational.

Myth #1: 聰明人都是理性的
人們總是習慣理性的看待自己不理性的行為
e.g. 問你為什麼結婚?你會試圖理性解釋結婚的理由,但實際上的原因,卻不一定能解釋清楚
e.g. 我們都知道股票是要理性的『買低賣高』,但我們卻老是不理性的『追高殺低』
Linda 推薦書籍:
快思慢想(新版)
導讀 掌握思考,使你擁有無憾的人生…www.books.com.twa
誰說人是理性的!:消費高手與行銷達人都要懂的行為經濟學
本書作者丹‧艾瑞利為杜克大學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教授,18歲時的一場爆炸意外,讓他全身皮膚70%遭灼傷,住在燒燙傷病房達三年之久。身穿彈性衣、頭戴面罩的他,活像個行動不便的冒牌蜘蛛人。在這段漫長、無聊,而又痛苦不堪的歲月裡,他發展出觀察人類行…www.books.com.twa
請多做一些小實驗:迭代!!
  • 做就對了
  • 反思時刻
  • 追求小成功
  • 嬰兒學步
Linda 提到 Agile 也是個安慰劑*,因為我們相信,所以有用。這不只應用於 Agile ,waterfall、管理方法等等都是,你相信就相信,不相信就不相信,而你信了,就有用了。
*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當個『傳教士』而非『狂熱者』
故事總是比事實動人
  • 事實爭論會增加抗拒
  • 說個好故事引發參與
  • 大腦不同區塊都投入
  • 以情感連結做為目標
Agile 是沒有科學實證,但你必須要相信他,先作為傳教士,再來讓其他人跟你一樣有相同的信念,接著透過小小實驗,而不是組織整體的變革,每次一小步去重複不斷嘗試(迭代),找出小小成功持續做。
嘗試了之後在進行反思(對自己),了解大家的感受是很重要!
重點是要邊做邊學

Myth #2: Good always triumphs over evil. (Just World Fallacy, one of our many cognitive biases.)

Myth #2: 正義永遠會戰勝邪惡
『公正世界謬誤』,也是我們眾多的『認知偏見』(cognitive biases)之一。這個假說由美國心理學家 Melvin Lerner 提出,相信的人假設了這個世界是公平公正的,因此運作模式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壞事不降臨在好人身上,所以若某人遭遇不幸事件,則他做了壞事,惡有惡報,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指責受害人。例如:被強姦的受害人,被人認為是由於個人不夠小心或穿著暴露所導致,而忘了加害人才是應該被譴責的。
實驗:把兩群人找來給他們簡報,其中一群給很好吃得食物,另一組沒有,哪一組會接受新的想法?如果是很糟糕的想法?(e.g. 加稅)
有美食的話,是否會接受支持這個想法?答案是會的,無論想法好與壞,有美食的那組都會接受這個想法。
有時候決策跟 Idea 好壞或許無關,而是跟哪些誘因有關(Fooooood!!!!)

Myth #3: If I just had enough power I could make people change

Myth #3: 假如我有足夠的權力就可以讓人改變
用威脅、資遣、清算是非常有效率的方法,但是最後得到的可能是「妥協」、「抱怨」,而不是打從心裡的「承諾」。
當組織變革時:
  • 屬下必須做 something ,不是主動想做
  • 內心不信服
  • 只會是被動順從,不是人們全心投入
Agile 也是,要讓大家相信,贏得大家的信念(當個傳教士)
思想接受與產品生命周期一樣,不同的人接受新思想的方式、時期也不同,因為不同的專案,創新者不會永遠是創新者,角色是可以改變的,讓大家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若要組織要變得更好,你就要相信組織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
我們應該要擁抱不願採取任何冒險的人(落後者)

Myth #4: Skeptics, cynics, resistors — THOSE people must be BAD or STUPID or BOTH!

Myth #4: 懷疑論者、憤世嫉俗者、阻礙者,他們要麼是壞人、要麼是傻瓜,不然就是兩者皆是
他們想法與你相佐,代表有不同的觀點,這是很有價值,不要拒絕傾聽他們的想法,因為我們常常把焦點放在「對方不瞭解自己」。
事實上,應反求諸己,先設法瞭解對方,然後也要設法讓對方了解你,才可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第十人理論
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專業主義》中有描述:“在猶太人的社會中,為了使討論深化,總有一位成員敢於提出反駁意見,被稱為“惡魔擁護者”。
當一個人因為主觀因素認為一件事是對的時候,之後的9個人都會沿著第1個人思路產生相同的看法,說明那9個人都是沿著同一思路去看這個問題,所以第10個人就必須嘗試從反面來看待這個問題,以此來看這個思路存在的隱患,才能真正全面的考慮問題。
股神巴菲特的長期事業夥伴「查理‧蒙格」在《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KOBO》,有句知名的經典投資智慧:「反過來想,永遠要反過來想(Invert, always invert)」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推薦序 股神參謀的普世智慧 雷浩斯(財經作家、價值投資者) 有關巴菲特的書很多,有關查理・蒙格的書卻很少,一方面是蒙格相當低調,另一方面則是他的思考方式太過獨特,以致於很少作家能夠闡述。…www.books.com.twa

Myth #5: You’re a smart person, so you don’t need help from others. After all, it’s YOUR idea

Myth #5: 你是聰明人,所以你不需要别人的帮助,畢竟,這是“你“的 idea
請先假設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即使這個改變的想法是你的,你也深信著它,但最後改變的結果不應該是只屬於你的,而是屬於所有參與的人。
擁抱他人加入你的想法,是影響他人最好的方式。
Ask for Help
真誠的感謝,由衷的認可他人的貢獻
有效的感謝方式包含了:
  • 真誠(Sincere)
  • 即時(Timely)
  • 詳細(Detailed)
  • 描述影響(Describe Impact)
e.g. 謝謝你昨晚工作到很晚(真誠 + 即時),修復了該某某錯誤(詳細),讓我們可以按時完成測試(影響)。
Linda 告訴大家真誠的感謝會讓你:
  • 有更多的精力和樂觀
  • 更具彈性
  • 有更好的健康
  • 減少抑鬱症
  • 更富有同情心,更有可能幫助他人,更少物質主義,更滿意生活

After Agile Summit 2019

透過 email 與 Linda 索取 Keynote 外,也向他詢問裡面提到的迷思,與我讀過的行為經濟學、心理學相關書籍有相同的原理, Linda 也很 Nice 提供 Keynote ,也回覆我確實他所提到的概念與羅伯特‧席爾迪尼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有很深的連結,這本書是我在閱讀很多相關書籍時,作者們都會推薦,書中利用很淺顯易懂的案例說明心理學原理,不只幫助到工作、人際關係,甚至是讓我們在看事情時,可以找出一定模式(Patterns)。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珍藏版)
現在我可以坦白承認,這一輩子我一直是個容易上當的人。在記憶所及的日子,我總是輕信小販、募款人或其他商人的說詞。是的,這些人有一部分動機不光彩,其他人--比如慈善機構的代表--則有著崇高的目的。我發現自己會訂些根本不想要的雜誌,或買下環保工人…www.books.com.tw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1會員
26內容數
透過數位專案經理和產品經理的經歷,分享工作經驗、產品思維等內容,以及各大神產品好書重點整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藝術在幹什麼? 是為世界創造全新的美麗嗎?還是創造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追蹤、訂閱《郝廣才 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周四更新,每月8篇文章。  
Thumbnail
這篇是今年一月下旬,造訪台北大湖公園的回憶紀錄,當時已經到了冬末,搭乘北捷文湖線從大湖公園站出站後,一進園區是一片翠綠的草地...
Thumbnail
(文/顧爺) 我想聊聊我對文藝復興的看法。 首先,我得說說喬治奧‧瓦薩利(Giorgio Vasari)。論輩分,他應該是我的祖師爺,因為他是人類第一個藝術史學家。聽起來就很厲害吧?
Thumbnail
筆者碰巧看到這部Patty McCord 在TED的演講,一方面是標題引起興趣,另方面則是對內容有滿滿的共鳴感,因此決定紀錄文字重點供企業先進參閱。
Thumbnail
筆者近日關注食農相關議題,由於食安的事件屢見不鮮,就連Wiki維基百科都有頁面記錄《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吃得健康與安心已是每個餐飲企業訴求的基本條件。今天要談的是食農教育,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是怎麼說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Thumbnail
朋友送來兩本關於武漢肺炎的小書,一本是被譽為「西方最危險的哲學家」的 Slavoj Žižek 的《Pandemic!: COVID-19 Shakes the World》,另一本則是由 Brad Evans 結集成書,彙集不同「公共知識分子」短文的《The Quarantine Files》
Thumbnail
今日的日本電視劇和電影同樣有它的混雜性,收視不理想的電視劇不代表在戲院不賣座。最早感受這種混雜性,相信是在電視圈四十載的大導演堤幸彥。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藝術在幹什麼? 是為世界創造全新的美麗嗎?還是創造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追蹤、訂閱《郝廣才 群星閃耀》來閱讀全文,每周二、周四更新,每月8篇文章。  
Thumbnail
這篇是今年一月下旬,造訪台北大湖公園的回憶紀錄,當時已經到了冬末,搭乘北捷文湖線從大湖公園站出站後,一進園區是一片翠綠的草地...
Thumbnail
(文/顧爺) 我想聊聊我對文藝復興的看法。 首先,我得說說喬治奧‧瓦薩利(Giorgio Vasari)。論輩分,他應該是我的祖師爺,因為他是人類第一個藝術史學家。聽起來就很厲害吧?
Thumbnail
筆者碰巧看到這部Patty McCord 在TED的演講,一方面是標題引起興趣,另方面則是對內容有滿滿的共鳴感,因此決定紀錄文字重點供企業先進參閱。
Thumbnail
筆者近日關注食農相關議題,由於食安的事件屢見不鮮,就連Wiki維基百科都有頁面記錄《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吃得健康與安心已是每個餐飲企業訴求的基本條件。今天要談的是食農教育,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是怎麼說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Thumbnail
朋友送來兩本關於武漢肺炎的小書,一本是被譽為「西方最危險的哲學家」的 Slavoj Žižek 的《Pandemic!: COVID-19 Shakes the World》,另一本則是由 Brad Evans 結集成書,彙集不同「公共知識分子」短文的《The Quarantine Files》
Thumbnail
今日的日本電視劇和電影同樣有它的混雜性,收視不理想的電視劇不代表在戲院不賣座。最早感受這種混雜性,相信是在電視圈四十載的大導演堤幸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