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世嫉俗的形上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宗教是人民的鴉片——卡爾‧馬克思( Karl Marx),一八四四年

人類在其短暫生命過程之中所承受的那些痛苦根源總是隱藏在超越其認知能力本身的結構或自然因素。然而,如果將宗教視為人類排解痛苦的結果,那必然會發現人類的存在本身就相伴著痛苦,因為痛苦存在,因此人類必須要預設或想像一個「不痛苦」的情境來緩解或解決當下面臨的痛苦。除了「驚奇」(Amazing)之外,痛苦也是促使一個人探索自己世界的原動力,人們藉由構築一個自己認知所能達到的方式去合理化自己的苦痛,於是宗教便產生了。宗教是形上學的一種表現形式,而形上學是人類對經驗難以達到之處所做的推理和想像。古代的人們透過宗教與形上學思考自身存在且受苦的意義,對他們而言,上帝所賜予的是一種宿命論的想像。

十九世紀以後,隨著工業資本主義與國家官僚技術的快速進步,人們彷彿已經能夠掌握那些過去所無法掌握的自然與人為因素,於是關於「社會」( society)的學問(科學)應運而生。「社會科學」成為現代世界人們為了要理解與想像超越人們能夠完整認知的「社會」之媒介,也就是一種新的形上學誕生了。科學與現實世界在此刻產生了一種弔詭,從現實生活中所觀察、採樣的種種元素,通過理論化的推演結果卻可能產生不切和未來發展的科學結論。即使知道這樣的弔詭,現代人們卻也牢牢抓著這唯一認識是完整世界的方式,並付諸行動想要解決那造成他們日常生活痛苦的來源。

在當代政治的場域,時常可以見到憤世嫉俗的人們引用著那些能夠使他們痛苦被合理化的社會科學論點,來加以指導或批判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政治事務。對於那些權力較小、政治地位較低的人們來說,這種「憤世嫉俗的形上學」可以帶給他們一種超越實際統治者境界的快感,甚至把原本複雜的痛苦根源變成1+1=2般簡單且唾手可得的解方。這樣的認知也造成了大眾民主化的今天,容易在政治權力競逐的過程當中,假「科學」與「學術」之名扭曲了群眾對一個政治行動本身的目的和實踐手段的認知,最後只會造成一切政策(不論實際好壞)在執行上的困難,也降低了政治行動本身應有的效能。憤世嫉俗的形上學是一把破壞現有體制的利劍,卻也可能造成使用者收不回來,反而遭到吞噬的局面,這樣的例子在近三十年來的民主政治中比比皆是。面對現代人的社會認知與政治行動的矛盾,除了政治行動者透過完善、合理的溝通方式來取得大眾信任外,在政治場域中的語言也要盡量避免那些使人永遠感到「憤世嫉俗」的意識形態成為權力主流的論述,只有認識到現實政治的有限性以及人們在政治領域中「具體而合理的願望」,才能真正消彌政治行動者與現實政治之間的衝突,讓政治成為可正常經營的重要領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豐原社會科學高等專門學校
99會員
108內容數
分享人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與文章的空間
2020/10/08
今天普遍存在於大多數國家的大眾民主制度是人類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即便啟蒙運動哲學家們曾試圖揭示出大眾民主的普世性,卻從來沒有歷史證據指出大眾民主乃是國家制度中最好的或最終的制度。
Thumbnail
2020/10/08
今天普遍存在於大多數國家的大眾民主制度是人類史上絕無僅有的現象,即便啟蒙運動哲學家們曾試圖揭示出大眾民主的普世性,卻從來沒有歷史證據指出大眾民主乃是國家制度中最好的或最終的制度。
Thumbnail
2020/10/06
目前人們所面的的這個時代是由多個權力中心所組合而成的世界,這些權力中心透過現代科技和交通訊息廣泛的將各個地緣經濟和政治吸納進入,使得資本及秩序由權力的中心點向外輻射至權力(武力)的邊緣。
Thumbnail
2020/10/06
目前人們所面的的這個時代是由多個權力中心所組合而成的世界,這些權力中心透過現代科技和交通訊息廣泛的將各個地緣經濟和政治吸納進入,使得資本及秩序由權力的中心點向外輻射至權力(武力)的邊緣。
Thumbnail
2020/09/30
日本學者新渡戶稻造在其作品《武士道》中指出日本人的德行是由戰爭的經驗累積所形成,相比於農業民族,更加的靈活和講究紀律。
Thumbnail
2020/09/30
日本學者新渡戶稻造在其作品《武士道》中指出日本人的德行是由戰爭的經驗累積所形成,相比於農業民族,更加的靈活和講究紀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若說世間最能蠱惑人心之人  應屬扮成神的人  人總想要彰顯神蹟  但並不是要宣揚正道  以宗教斂財的人 不算少數  但有更多的人跌入此坑  因為當人們經歷不能承受之痛  就會轉至其他的慰藉   然而多數所謂虔誠的人  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大多數人最後都變成盲從  當一個
Thumbnail
若說世間最能蠱惑人心之人  應屬扮成神的人  人總想要彰顯神蹟  但並不是要宣揚正道  以宗教斂財的人 不算少數  但有更多的人跌入此坑  因為當人們經歷不能承受之痛  就會轉至其他的慰藉   然而多數所謂虔誠的人  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所以大多數人最後都變成盲從  當一個
Thumbnail
試著變成好人並不會讓你變得更好,而是經由找到那個早已存在於你之內的良善,並且允許那個良善彰顯出來,才會讓你變得更好。 但是如果想要那個良善顯現,你的意識狀態必須有一個根本的改變。
Thumbnail
試著變成好人並不會讓你變得更好,而是經由找到那個早已存在於你之內的良善,並且允許那個良善彰顯出來,才會讓你變得更好。 但是如果想要那個良善顯現,你的意識狀態必須有一個根本的改變。
Thumbnail
作者法蘭西斯‧福山的身份政治概念溯源自柏拉圖的靈魂三分:指出靈魂分別由,理性、慾望和激情組成 - 而當中的激情是靈魂渴望尊嚴的部分。而尊嚴的狠心意義是尋求認同。激情的部分則可以再細分為「凌駕他人的激情」(相信特定階級天生優越)以及「平等的激情」(承認人人價值平等,被視為跟其他人「一樣好」;而現代民主
Thumbnail
作者法蘭西斯‧福山的身份政治概念溯源自柏拉圖的靈魂三分:指出靈魂分別由,理性、慾望和激情組成 - 而當中的激情是靈魂渴望尊嚴的部分。而尊嚴的狠心意義是尋求認同。激情的部分則可以再細分為「凌駕他人的激情」(相信特定階級天生優越)以及「平等的激情」(承認人人價值平等,被視為跟其他人「一樣好」;而現代民主
Thumbnail
13. 論政治 所謂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其實已經是富有、富治與富享, 遠從埃及法老時代,背後的大祭司和眾祭司就在操控一切,一直到現代也是如此,美國總統甘迺迪想要揭發這些,就被暗殺了,他們自認為是世界的統治者,操弄族群與信仰的對立,引發國際戰爭,發明病毒、疫苗、基因改造食品,利用媒體與各種電子
Thumbnail
13. 論政治 所謂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其實已經是富有、富治與富享, 遠從埃及法老時代,背後的大祭司和眾祭司就在操控一切,一直到現代也是如此,美國總統甘迺迪想要揭發這些,就被暗殺了,他們自認為是世界的統治者,操弄族群與信仰的對立,引發國際戰爭,發明病毒、疫苗、基因改造食品,利用媒體與各種電子
Thumbnail
看到本文標題的你,是不是覺得宗教和科學八竿子打不著?那麼我想你看完本文後應該會稍微改觀,或許⋯⋯還會讓你重新思考宗教的意義。
Thumbnail
看到本文標題的你,是不是覺得宗教和科學八竿子打不著?那麼我想你看完本文後應該會稍微改觀,或許⋯⋯還會讓你重新思考宗教的意義。
Thumbnail
今天的社會中,科學精英們鼓勵我們把生死這樣的大問題擱置一旁。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向哪裏去?他們説這樣的問題毫無意義。其結果就是人類總體上失去了對“活著”這件事的認知。我對此很有意見。我覺得人類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正在被扼殺。那樣的話,人類將變成有勞動能力的行尸走肉,非常容易被控制和操縱。
Thumbnail
今天的社會中,科學精英們鼓勵我們把生死這樣的大問題擱置一旁。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向哪裏去?他們説這樣的問題毫無意義。其結果就是人類總體上失去了對“活著”這件事的認知。我對此很有意見。我覺得人類一些有價值的東西正在被扼殺。那樣的話,人類將變成有勞動能力的行尸走肉,非常容易被控制和操縱。
Thumbnail
基於宗教信仰慢慢長出的秩序,會有一個非常強大、高遠的敬畏對象,無論你稱之為神還是虛空,要說那是阿薩特斯什麼外神都可以。在這種敬畏對象太高的信仰下,無論階級中處在上層下層,都知道自己的存在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抱持此種觀點者,才會真正認知到「平等」的意義,非建立在制度上,而是發自內心的理解。 當然有人會說
Thumbnail
基於宗教信仰慢慢長出的秩序,會有一個非常強大、高遠的敬畏對象,無論你稱之為神還是虛空,要說那是阿薩特斯什麼外神都可以。在這種敬畏對象太高的信仰下,無論階級中處在上層下層,都知道自己的存在相比之下微不足道。抱持此種觀點者,才會真正認知到「平等」的意義,非建立在制度上,而是發自內心的理解。 當然有人會說
Thumbnail
而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感受了七情與六欲,而陷入了各種主觀感受的愉快和痛苦,而人以為有善、惡、愉快和痛苦之分,而在原本的意識或者靈的層面,是沒有這些分別的,而是人以為有這些分別,而人要去甄別這些,去感知這些,如果人無法感知這些,而人的存在便失去了意義。
Thumbnail
而人有眼、耳、鼻、舌、身、意,感受了七情與六欲,而陷入了各種主觀感受的愉快和痛苦,而人以為有善、惡、愉快和痛苦之分,而在原本的意識或者靈的層面,是沒有這些分別的,而是人以為有這些分別,而人要去甄別這些,去感知這些,如果人無法感知這些,而人的存在便失去了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