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襲來「媒體素養」還守得住嗎?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不少學生寫報告引用的來源,是內容農場《每日頭條》的文章?」
「學生會拿YouTuber老高講的各種鄉野傳說,來質疑老師的自然科知識?」
面對這些狀況,校園裡的「媒體識讀」課程,真的能有效幫助學生適應現今的資訊世界嗎?
近年來,因為假新聞氾濫,討論媒體識讀成為公民社會的「顯學」,教育部頒訂的108課綱也特別把「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列入核心素養。在許多講座或工作坊,只要分享起網路媒體的工作,和執行「事實查核」專案的經驗時,常被許多學校老師問到「該怎麼教『假新聞』?」
即使108課綱強調培養學生具有自我學習、面對多變未來的素養能力,令人擔憂的卻是:教育現場對於媒體素養,還停留在「假新聞」這種非常「原始」的理解,而缺乏對於問題根源—「資訊判讀能力」的認知。
其實,108課綱並沒有解決相關課程在教學現場上的「迷思」或「困境」,而這些問題不只是老師的責任。因為在制度調整後,增加了多元選修、校訂必修、彈性課程等教學空間,即使老師再努力,也未必來得及準備好各種適合的教案、填補這麼多的空堂。更嚴重的連鎖效應是,很多老師在自我培力的孤單中逐漸被消磨的熱忱。

迷思:增加「閱讀」是提升媒體識讀的解方?

許多教育專家都會提到,增加「閱讀」是提升學生對文字資訊的理解與掌握。不少老師在教媒體識讀時,會使用「比報」的方式,也就是讓學生比較各大報紙內新聞標題與內容。然而只是閱讀,真的能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嗎?
曾經在多次講座,我一開始會用這則新聞來舉例:
中天電視台報導(2019.3.11)
這則新聞以木柵動物園2008、2009、2014年等三年入園人數的數據,說明貓熊帶來的經濟效益。但當我在這數十場講座詢問參與者,這新聞有什麼問題時,幾乎沒有人會提出對數據的質疑,鮮少有人會真的去查證木柵動物園的入園人數,也很少人去思考為什麼這則新聞故意略去了2010年到2013年的數據?
上圖:木柵動物園完整入園人數數據|下圖:中天新聞標示的數據
也就是說,僅只是增加或大量閱讀,並無法增加「媒體識讀」的能力。「思辨」也不該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應該有步驟地培養學生具有「基本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1. 保持懷疑:區分「具名新聞」、「綜合報導」、「內容農場」等的平台可信度,即使是新聞,也不能盡信。
  2. 判斷來源:找出新聞或文章所引用的來源,並確認來源與內容的因果關係。
  3. 分析內容:分辨其內容中「事實」與「觀點」的差異,進而不被包裹在事實中的觀點誤導。
不過,上述這些媒體識讀的觀念與技巧,並沒有完全出現在學校的「素養課程」裡面,也很難要求或期待老師們自己進修就能學會,「如果連老師自己都不會,怎麼教學生『媒體識讀』的能力?」曾有老師在聽完我的分享後如此感嘆道。這才是現在許多老師遇到的「困境」。

困境一:學生如何面對各種生活中的不實資訊?

108課綱推行後,不少學校的彈性課程都有包含「媒體識讀」的設計,多半缺少了「資訊判讀」的課程。但是,新聞其實是距離學生日常相對較遠的資訊,現代的年輕人在生活中看報紙、電視等傳統新聞的比例極低,更多的是從Facebook、Line和YouTube等社群平台來了解週遭世界。
甚至,當前述的社群平台對青少年來說都漸漸落伍的時候,充滿華麗特效、短影音的「抖音」(及其姊妹版TikTok)就成了另一個後浪。根據抖音官方數據,台灣每月活躍的用戶數超過300萬,其中13~17歲的比例高達27%,換言之,在台灣使用抖音的青少年很可能接近百萬人。
此外,比起Facebook、IG僅有3-4%的互動率,抖音使用者的互動率是驚人的29%,這意味著抖音用戶有「上癮」的現象。透過這些資訊環境,各種不實訊息與資訊操弄都正在影響著學生的世界觀。
如何讓學生發展出「媒體素養」的能力,恐怕早已不是傳統的「媒體識讀」課程就能夠辦到的。對於這些日新月異的社群媒體,更不是教學現場的老師能以一己之力對抗的。
然而,108課綱下的各版本教科書,對於這些「資訊判讀」的素養培養,可能僅有寥寥幾頁。即便教育部的「媒體素養教育資源網」提供許多知識、素材與某些熱心老師分享的教案,但這些內容都很難一體適用在每個老師不同的教學環境中。
事實上,只有課綱,不足以培養出學生的「媒體素養」;只有教案,也無法真正幫助老師教學。
108課綱高一公民科龍騰版教科書,網路時代的資訊問題才兩頁,只提到帶風向問題

困境二:缺少專業的「陪伴」,老師只能孤軍奮戰

台灣並非沒有熱血的老師,嘗試在課餘時間自己進修並發展教案,提供給學生更多教科書以外的知識與技能,這樣的老師也不少,但這些的有熱忱的老師大多得在自己教學、兼行政或導師的負荷外,用所剩不多的時間參加研習、自我培力。不過,就我多場活動和工作坊所接觸到的老師,幾乎都表達出同一個感受:孤單。
更令人擔心的是,即便付出了這些努力,也不一定能設計出符合實際需求的教案。「跨領域的教學設計不僅費力,很多時候都會懷疑人生,不確定自己設計的內容是否正確,也不知道應該找誰幫忙⋯⋯」,一位在國中任教的英文老師,嘗試把各種社會議題融入英文教學,卻常常感到無助。
像這樣的老師並非特例,而這樣的困境其實也不只發生在「媒體素養」的課程上。追根究底,如果能有相關的專業工作者能讓老師們在自我培力時的諮詢,甚至陪伴老師們一起設計教案,將可能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新教育實驗「放伴」模式:A(議題轉譯)+B(融入教學)=C(適性發展教案)
正因為觀察到教學現場上的迷思和各種困境,許多相同理念的議題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決定組成台灣放伴教育協會,嘗試提出解決的方法:「議題融入」,也就是將各種社會資源導入教學現場。
今(2020)年7~8月的暑假,我們分別在台北、台中、高雄等地,舉辦了三場「從媒體識讀到資訊判讀」教師研習工作坊,除了邀請第一線記者分享新聞現場情形,也共享我和一群朋友投入的「資訊操弄」研究計畫(IORG)成果給老師們,讓他們更了解資訊判讀的背景知識。
令人驚訝的是,沒什麼知名度的我們,每場工作坊都是三天內就爆滿、每場參與者的出席率幾乎百分之百。幾場活動下來,不但老師們的迴響熱烈,團隊更立刻接到來自台灣各地從國小到高中的教師研習邀約,到年底以前已經確定會再舉辦至少5場相同主題的「共備」工作坊。
事實證明,改變目前教學現場的素養困境,在於「陪伴」。
除了有專業知識和課程設計的工作坊,我們也將嘗試陪伴老師們入校施作課程,實地觀察並協助老師們完備教案的設計,目前也已經確認了在台灣各地十多所學校的入校合作。我們相信的是,教育的本質還是在「人」,不管是學生或是老師,都需要「陪伴」。

王希
「台灣放伴教育協會」理事長。曾參與過許多公民運動,有7年網路媒體工作經驗,也是「資訊操弄」研究計畫(IORG)共同主持人,同時擁有補教界逾10年教學經驗。
責任編輯:羊正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36會員
214內容數
雜學校以全新姿態推出Daily互動交流平台,每個月提出一個主題線上策展,主要以圖文方式呈現,包含「不太乖」的議題設計,還有各種主流媒體不敢講的犀利教育評論、教育產業以及多元國際觀點,打造多元深度的教育垂直交流平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雜學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回顧自己純藝術的學習成長歷程,深深覺得「有用」這兩個字害死了很多人。「學這個以後要幹嘛?」、「學那個沒有用,未來會餓死!」資訊爆炸的年代,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被多少「販賣未來的焦慮」給轟炸?
「不要再看抖音了,這會讓你變得淺薄!」、「現在年輕人都不看長文了。」、「IG那種碎片化的圖卡,我實在看不下去⋯⋯」這些對話常在30歲以上的群族中出現。但是,我認為「適度的淺薄」對整個社會是件好事,也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優勢⋯⋯
我不死心地追問離我較近的一位同學:「可以告訴我會什麼不想走教育這條路嗎?」他遲疑了一下說:「就沒什麼前景啊,畢業出去要麻不是流浪教師,要麻像你這樣空有熱血卻苦哈哈的賺不到錢!」語畢,全場哄堂大笑,我也抓著頭尷尬的跟著傻笑⋯⋯
本文談了各種經營模式,而創業者最關心的就是,線上課程平台若想實現快速成長,並獲得高額利潤的回報,最終一定要走向獨佔或寡佔市場才有機會,就像台灣的網站購物電商平台那樣,究竟,課程平台如何才會變成一筆好生意呢?
當航空業、旅遊業、線下零售商、餐廳與各大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都在一片哀嚎聲中,2020年的教育新創產業融資卻逆勢成長。本篇介紹幾家估值超過或接近10億美元的教育新創公司,及在此垂直產業(vertical market)內投資較活躍的(專投種子輪、A輪為主)早期創投基金⋯⋯
「但你要知道,我們這種公立大學要做履歷數位化是可以。不過,要個十年吧。」 你沒聽錯,一間美國四大資工系的頂尖學府,要數位化內部的系統,竟然還要花上十年⋯⋯這就是我們教育新創在面對的挑戰,每天都必須招架的高死亡率問題:十年,而我們沒有十年(可以等)
回顧自己純藝術的學習成長歷程,深深覺得「有用」這兩個字害死了很多人。「學這個以後要幹嘛?」、「學那個沒有用,未來會餓死!」資訊爆炸的年代,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被多少「販賣未來的焦慮」給轟炸?
「不要再看抖音了,這會讓你變得淺薄!」、「現在年輕人都不看長文了。」、「IG那種碎片化的圖卡,我實在看不下去⋯⋯」這些對話常在30歲以上的群族中出現。但是,我認為「適度的淺薄」對整個社會是件好事,也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優勢⋯⋯
我不死心地追問離我較近的一位同學:「可以告訴我會什麼不想走教育這條路嗎?」他遲疑了一下說:「就沒什麼前景啊,畢業出去要麻不是流浪教師,要麻像你這樣空有熱血卻苦哈哈的賺不到錢!」語畢,全場哄堂大笑,我也抓著頭尷尬的跟著傻笑⋯⋯
本文談了各種經營模式,而創業者最關心的就是,線上課程平台若想實現快速成長,並獲得高額利潤的回報,最終一定要走向獨佔或寡佔市場才有機會,就像台灣的網站購物電商平台那樣,究竟,課程平台如何才會變成一筆好生意呢?
當航空業、旅遊業、線下零售商、餐廳與各大中小學、教育培訓機構都在一片哀嚎聲中,2020年的教育新創產業融資卻逆勢成長。本篇介紹幾家估值超過或接近10億美元的教育新創公司,及在此垂直產業(vertical market)內投資較活躍的(專投種子輪、A輪為主)早期創投基金⋯⋯
「但你要知道,我們這種公立大學要做履歷數位化是可以。不過,要個十年吧。」 你沒聽錯,一間美國四大資工系的頂尖學府,要數位化內部的系統,竟然還要花上十年⋯⋯這就是我們教育新創在面對的挑戰,每天都必須招架的高死亡率問題:十年,而我們沒有十年(可以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Hi there,如果有在使用 Spotify 的朋友或許會發現從7月初到現在,〈Beggin'〉(2017) 這首歌一直在全球榜上佔據第一名的位置,沒聽過的我一開始點進去其實不認識這支樂團,不過這首歌的確超級吸引我,超級輕快的節奏加上撕裂卻聽起來不負擔的嗓音,這首歌的水準真的很高,不僅在
Thumbnail
社群是國家一樣 Q. 這麼培養社群?IG,Snapchat,YouTube等,各個平台都有Star。這些人從各個平台一直都被挖。這樣競爭強烈狀況下怎麼培養獨特社群? A. 培養社群是營運國家,經濟一樣。為了營運社群,從經濟政策可以學習。先說從0開始培養社群是類似開拓新土地的樣子。 ①告訴大家有新土地
Thumbnail
字節跳動的 TikTok 出售案,現在深陷於美國與中國兩個政府的角力之中。美國政府逼 TikTok 要不就出售要不就退出市場,但中國政府卻要來管理TikTok 能否出售演算法。到底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少了演算法的 TikTok 是否還有被收購的價值呢?
Thumbnail
TikTok擁有與現今三個主流平台全然不同的次文化,上面的創作者和用戶,有不少甚至是2000年後才出生的。筆者相信,TikTok就是那個會在全世界網路社群掀起新波瀾的第四大平台;或許現在該是我們好好認識這個新世界的時候了。
Thumbnail
最近傳聞源自中國「抖音」的「TikTok」即將由微軟併購;如果併購成立,對全球行銷圈的啟示是什麼呢?那就是TikTok將會很快成為崛起的第四大社群平台,而且立刻形成規模可觀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你分得出抖音和TikTok嗎? TikTok作為中國短影片軟體抖音的海外版,兩者無法聯繫彼此而且帳號也要另外申請不能通用。TikTok公開表示,海外版的用戶不用擔心會被北京竊取個資,卻很難洗白。 本次由於港版國安法的疑慮,TikTok決定主動退出香港由此展現自由地區不受北京控制。 你買帳嗎?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Hi there,如果有在使用 Spotify 的朋友或許會發現從7月初到現在,〈Beggin'〉(2017) 這首歌一直在全球榜上佔據第一名的位置,沒聽過的我一開始點進去其實不認識這支樂團,不過這首歌的確超級吸引我,超級輕快的節奏加上撕裂卻聽起來不負擔的嗓音,這首歌的水準真的很高,不僅在
Thumbnail
社群是國家一樣 Q. 這麼培養社群?IG,Snapchat,YouTube等,各個平台都有Star。這些人從各個平台一直都被挖。這樣競爭強烈狀況下怎麼培養獨特社群? A. 培養社群是營運國家,經濟一樣。為了營運社群,從經濟政策可以學習。先說從0開始培養社群是類似開拓新土地的樣子。 ①告訴大家有新土地
Thumbnail
字節跳動的 TikTok 出售案,現在深陷於美國與中國兩個政府的角力之中。美國政府逼 TikTok 要不就出售要不就退出市場,但中國政府卻要來管理TikTok 能否出售演算法。到底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少了演算法的 TikTok 是否還有被收購的價值呢?
Thumbnail
TikTok擁有與現今三個主流平台全然不同的次文化,上面的創作者和用戶,有不少甚至是2000年後才出生的。筆者相信,TikTok就是那個會在全世界網路社群掀起新波瀾的第四大平台;或許現在該是我們好好認識這個新世界的時候了。
Thumbnail
最近傳聞源自中國「抖音」的「TikTok」即將由微軟併購;如果併購成立,對全球行銷圈的啟示是什麼呢?那就是TikTok將會很快成為崛起的第四大社群平台,而且立刻形成規模可觀的商業價值。
Thumbnail
你分得出抖音和TikTok嗎? TikTok作為中國短影片軟體抖音的海外版,兩者無法聯繫彼此而且帳號也要另外申請不能通用。TikTok公開表示,海外版的用戶不用擔心會被北京竊取個資,卻很難洗白。 本次由於港版國安法的疑慮,TikTok決定主動退出香港由此展現自由地區不受北京控制。 你買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