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最可怕的職人評語 !?(二) 獨立思維與思辨能力 ,不可或缺!!

2020/10/28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職場中,「難以預見進步空間」既然是對一個職人最可怕的評語,而一個職人初進職場往往如同一張白紙,會再受一次社會化的洗禮,那為什麼某些職人到某個職涯階段,就會出現被評為「難以預見進步空間」的狀況,而另一些則可以持續進步,是很值得深思的課題。

難以磨滅的「銘印」

在職場最初五至八年的首幾份工作,往往對每個職人往後數十年職涯有決定性影響,因為這最初幾年身處的工作環境,是讓一個職人對職場、工作是怎樣的建立具體的認知、價值觀,包括對個人在職場的能力是否可以或需要與時並進,而這種認知以及在這階段形成的工作習慣與行為模式,很容易成為一種「銘印」,伴隨職人日後就算轉換到其他公司甚至行業,除非有特別的「預習」,否則他就容易以其「銘印」中的認知與行為模式對待日後的工作環境。例如一個職人初進職場就長時間在一個很注重儀容打扮的環境下工作,那他日後不管是否行業所需,都應該會很在意自己與下屬在這方面的表現。

一早陷入「製造光環舒適圈」

有些職人在職涯之初,見識過其他人甚至是自己經驗過,在以取得某項成功並受肯定,或以專精某項技能而聞名後之後,可以藉此作為在組織內賴以生存,或取得肯定的方程式,然後不住重覆以求維持頭上光環。時間日久,這種情況其中一個常見的後果,就是當事人只在意曾獲得肯定的範疇,對於其他工作項目均以敷衍態度處之。
這種情況一旦開始,就很容易變成當事人的「製造光環舒適圈」,並樂此不疲,直至其擅長範疇在組織內變得可有可無,而當事人在其他方面能力亦可能因久未長進而變得乏善可陳,最終難免被邊緣化。

多做就是吃虧 !?

另一種情況就是在職涯之初,就被一種去上班「多做就是吃虧」的觀念所影響,而放棄了持續學習的能力。有些職人會認為工作就是勞苦的付出以換取收入,除此之外便一無所得,並因而形成凡是工作上要付出的事情,就是為薪酬所迫的痛苦負擔,而且這些付出與工作所得收入,尤其是金錢,必須是非常對等的,甚至期望可以少勞多穫。即是如果老闆給三萬塊薪資,就只做拿這三萬塊的最低要求,就算個人能力本來不止於此,在沒有額外回報的情況之下,絕不願意多做什麼。更甚的是在這種工作習慣之下,心思只會花在如何開小差而不被發現那種事情上,認為那是自己比別人聰明才可得到的好處。
當然,那不是指職人需要不停將工作往肩上扛,以示賣力,最終讓自己疲於奔命。老實說,好逸惡勞往正向的極致,也是可以令人為著可以少做一點,而想出各式各樣有助成本效益的優化工作方法,產生本小而利大是雙贏的局面,但在工作上抱著「多做就是吃虧」的觀念,往往只有在個人付出上的「本小」,卻未見符合整體利益的「利大」。
這種觀念對職人的最大傷害,是在於這種持續得過且過的工作態度,往往令其因一直缺乏深刻鍛鍊,而忘記了或根本從未學會將事情做好,或在有限資源下,把事情提昇至極致的視野與能力。在求職時,職人都必須證明自己能力物有所值,方可拿到某等級的待遇,其實升職加薪,甚或只是保持競爭力亦一樣。工作能力沒有展現提昇或有提昇之可能,工作態度又不願盡力,久而久之自然會變成欠缺競爭力,並「難以預見進步空間」。

別亂吃虧 ,將回報最大化

要遠離這種危機就先要學懂別亂吃虧,而職涯上最大的吃虧不在於是不是多做了什麼卻沒有相應實質回報,而是在付出之後,除了金錢與年資外,於工作實力以至個人成長卻沒有與日俱增,以至被大幅拋離,個人能力最終失去變現能力。人一生中會有各種投資,當中一定包括自己,其他投資回報不好,可以汰換,但人不能把自己換掉,所以要跟其他投資一樣,讓自己有持續增值,甚至成為別人心目中的優質投資,而非成為無法換走的負資產。
每個職人去工作是必須投入成本的,例如時間,既然有成本就務必將回報最大化,才是不會吃虧,回報不單是指薪酬那一類實質回報,更重要的是工作眼界與實力的提昇,前者多寡可能會受大環境影響,而後者才是任何環境下賴以生存之本。理想的職場回報是合理付出之後,可以一手拿錢,另一手累積工作實力,而且兩者在一直檢視與投資下,持續產生複利。

活成像有目標的「海綿」

要持續透過工作累積實力,職人需要將自己活成像海綿一般的思考與生活方式,海綿既可吸收亦可釋出水份,每個人都具備學習吸收事物的能力,從兒時學用筷子吃飯,以至長大後上學,都需要學習,職人只須要將這種學習的習慣持續,並強化當中的目標性而已。學習即如海綿會吸收的特性,而目標性則是指為個人增值這個目標而學習,並且因明白自己吸收容量有限,所以要有所篩選,讓所吸收的都是養分充足,讓自己進步壯大。
新鮮人初進職場,未必一開始有清晰目標,而且可以選擇的工作環境或內容有限,新環境又讓人眼花撩亂,但只要習慣一種思考方式,就是學會了的事情,可以怎樣讓自己變更好,可以怎樣爭取更好的條件,慢慢就會明白持續學習的價值所在,而且學會篩選。新鮮人在入職初期,職務相對簡單,有時不是掌握了一、兩個職務就會有所成,但盡快上手,將目前職務做好,往往是學更進階職務的先決條件。
比同輩學得快、做得好已經是一種優勢,亦更易獲得被培訓的資源,當越學越多,就會懂得每個職務如何互相影響,甚至整個營運如何操作。這時,因為懂得自己職務如何影響營運,工作思慮更周詳,質量自然會更佳,但最重要是工作視野與判斷力的提昇。

把握最易最快的上昇期,及早增大職場複利

可能有些職人會覺得多學幾樣事情就是多勞,其實是多學會幾個職務之後才可有所選擇與談條件,職人亦自然會將時間投放於回報更好的職務上。年輕人初入職場,職務相對簡單,容錯空間最多,加上體力與記憶力俱佳,時間負擔亦較少,其實就是職涯學習上昇期最易最快的時候,如職人能好好把握,縮短這階段的時間,薪酬又比年資長的人員易滿足,就很容易獲安排至更佳位置。
大部分人的職涯大概三、四十年,假設每個上昇階段都可縮短最少一年,其及早開始獲得的薪酬升幅及所產生複利,於整個職涯累計起來是相當可觀的更重要是透過職級攀升所獲的視野、人脈與鍛鍊機會,例如上百人銷售團隊是如何運作與管理,再多理論與紙上談兵都不如親身實戰,這些並非單以金錢可衡量,同時是工作實力的資本。

職涯如長途旅行,需要規劃

職涯已至掌握了基本功階段,工作與持續學習並行,時間就變得更矜貴,此時就要盤算什麼是值得花時間學習,而且可以為自己創造最大優勢,情況就如計劃出國自助旅遊,明白時間與預算有限,就會想清楚想去哪個地方、先了解當地天氣、所選景點開放時間等等,而非碰到什麼看什麼,或到時有問題才再作打算。
職涯其實是一種很長途的旅行,而有否好好規劃,當中所得的回報往往差天共地。職人如能有目標性並如海綿般持續吸收學習,不但可以如海綿般產出驚人,而當這種習慣更可以讓自己,對任何新環境都保持高度彈性與適應力,習慣形成了就不會覺辛苦,像學會用筷子一樣,也自然不用為自己競爭力擔心。否則,職人則如久未吸水的海綿,會因長期乾涸而失去吸收與釋出的能力,以至須被汰換。
職涯既是很長途的旅行,也就代表要前往的地方往往不只一處,有時由一處往另一處的過程未必好受,尤其已經走過了吃力一段後,才得以站上山峰享受美景與被仰望,就不願卸下光環,再次經歷兩個山峰之間,那個寂寂無聞的幽谷,以及另一段吃力的上坡路,如此這般,也會讓職人在不願轉變與吸收下漸被淘汰。

在職場,提點並非必然

每個人小時候總不免被鼓勵,作為學生都應該向好成績這個目標進發,好像大家的目標、要走的路也就應該是一樣的,慢慢就很容易變成理所當然相信跟隨大伙一樣就好,「從眾」就是最安全。只是學校老師是有義務對學生就學業成長給予合適指引及輔導,而在職場卻沒有人,對另一個人的職涯發展有必然義務作正確提點,只有可供參考的個人經驗或看法,但未必是指路明燈,尤其是沒有成功的人,未必會告訴別人自己沒有成功,反而習慣以另一種包裝與姿態掩人耳目。

不可或缺的獨立思維與思辨能力

人長大了就更明白各人有各自的能力與際遇,人家吃飯,自己肚子又不會飽,自己的日子是自己過的,所以職涯上最需要的,是自己盡早培養出獨立思維與思辨能力,而活成像海綿般既可吸收又能產出的生活模式,透過日積月累的吸收與累積,視野與判斷力與日俱增,自然練出獨立思維與思辨能力,從此成為自己的職場「銘印」。從眾與自成一格其實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好壞是差在自己有沒有先好好過濾,抑或只是盲從而已。
利佳亮
利佳亮
香港人,從事售後服務多年,由前線客服開始至團隊管理工作,都一直在品牌矚目度高及高速成長的機構中,涉及的持份者、客量眾多,售後服務往往是備受考驗的一環。作為其中一員,如何在各持份者中間,取得資源、平衡、共識,找活路,以推進工作;以及激勵團隊在面對大量未知與未可控情況下往前走,是工作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