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職人觀點】學了很多,還是過不好日子?用一張圖、三個問題,檢視你的學習與成長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2022/03/31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學了很多,還是過不好日子;不如躺平過日子就好。
明明懂的知識、會的技能也不比人少,為什麼就不能像某些人一樣,在職涯上發光發熱?是自己學得不夠多、還是真的機遇不如別人?
其實,有可能只是你的努力與學習用在無效的路徑上。
暢銷書《深度工作力》的作者,卡爾.紐波特,在其另一本著作《優秀到不能被忽視》中提到三個觀點,對專業工作者來說相當關鍵:
  1. 工匠思維:這個時代,有產出世界才會記得你;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 複利效應:職場上的累積與交換,包括知識、技能與信任。
  3. 刻意練習:持續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緣、擴大舒適圈,是出類拔萃的必要過程。
總結來說:想成為更厲害的人,時間是資本,不是成本。
我在讀完這本書後,寫了一篇文章《優秀到不能被忽略:三個職人觀點,讓你在職場上不只被看見、更能出類拔萃》獲得了不錯的迴響。
這些觀點,在現在看來似乎再合理不過。但如果你知道這本書是在距今十年前出版的,甚至早於《複利效應》與《刻意練習》這些暢銷書,會不會覺得:如果早一點知道就好了?
千金難買早知道;但其實人生永遠沒有最晚的開始,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
即使知道了,沒有實踐也是白日夢;就算實踐了,方向錯了也是白努力。這些年在企業進行培訓與顧問服務時,我深深地感受到許多人對於工作上的焦慮,擔心自己沒有競爭力、煩惱失去了現在的工作就找不到更好的,於是有了兩極化的反應:躺平過日子、努力求上進。
這一點在和一些年輕朋友對話時,感受更為明顯。
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多數人的疑問:
「反正我又無法像那樣厲害的人一樣,幹嘛還要學習和閱讀?」
「為什麼學了這麼多,還是過不好日子?」
第一個問題,我的看法是,如果你能一生無憂無慮、無病無痛,我想不去學習與閱讀是沒有太大問題的。但事實上,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大大小小的問題,從解決問題的觀點來看,閱讀、學習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
但問題不一定是自己解決,更多時候是有能力與專家對話,知道如何找出解決的方法。
第二個問題就比較複雜,可能是方向不對、方法不對,也可能是時間的累積還不到位,不足以發生量變、產生質變。總之,每個人的情況大不相同,無法一概而論;不過在這些年交流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也發現透過一個模型系統的建立,是可以協助每個人檢視自己的狀況,找出當下的問題有哪些?可以更好地聚焦在接下來該做什麼。
...

▋用「工作價值增長模型」掌握職能學習、成長的有效路徑


這個我稱之為「工作價值增長模型」的系統,顧名思義是對應到個人在職涯發展中的價值展現與增長路徑,而不是泛指一個人的價值。
工作價值增長模型/劉奕酉 繪製
其中會引用到一些理論模型,以及這些年來自己歸納出的框架模型;你可能會在其他地方看到類似的理論或是相異的說法,不妨都納入參考做出自己的判斷。為了讓你更好的理解工作價值增長模型的全貌與應用,請容我先就幾個引用到的模型框架簡單做個說明。
冰山模型:看不見的能力與天賦更為重要
這是美國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所提出的一個概念,用來描述一個人所有的內在價值要素,分為冰山以上的「知識/技能」、冰山以下的「能力」與「天賦」這三個基本結構。
  • 冰山以上的「知識、技能」指的是特定領域的專業能力或專門技術;通常可以透過閱讀與學習來提升或補足。比方說,程式撰寫、統計知識、簡報製作等等。
  • 冰山以下的「能力」是通用能力,也可以說是通用於不同領域的可遷移能力;往往需要一定的培養週期,並且通過大量時間的訓練與經驗累積,是將知識、技能內化後形成自己的方法論與系統模型。比方說,執行力、管理力、邏輯思考等等。
  • 冰山以下的「天賦」是最底層的支撐,包括價值觀、性格特質、動機與熱情等等;這些在成年之後很難被改變,除非受到巨大衝擊與環境的長期影響。
冰山模型中的中上層,包括知識、技能與能力,決定了一個人能否把工作做好;冰山模型中的底層因素,也就是天賦,則是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會喜歡這份工作。
當天賦與工作性質發生衝突時,就會產生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在工作上也就自然無法形成競爭優勢;反過來說,當我們理解天賦所在並能運用在工作之中,就有機會創造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關於冰山模型的理論還有更多的完整論述,不過在這裡我只想引用知識、技能、能力與天賦的對應關係,點出「找到天賦、內化能力」比起學習更多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這個觀點。
優勢模型:以輸出反饋更好的輸入
優勢模型(PROS)是我在《高產出的本事》中提出的一個「高效輸入/輸出」模型,可以幫助一個人更好的實踐輸入與輸出上的效率與效能。
優勢模型/收錄於《高產出的本事》
相較於過往,懂得輸出的人就更容易被看見;現在若是不懂得輸出,往往就是失去了存在感。​
你發現了嗎?年輕人愈來愈習慣輸出,網紅大為活躍;透過影片、音頻或其他形式來輸出想法與觀點,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輸入和輸出的能力該如何培養?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以輸出反饋更好的輸入,關於高效輸出的七個反思》中就分享了自身的經驗。
盤點了自己過往的成長路徑,我想輸入/輸出能力的養成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學以致用
從求學時期到出社會的頭幾年,我很強調學以致用這件事,具體來說是「學」與「做」這兩個面向的循環。比起學的多,我更在意能應用到實踐上的轉換率有多高。
• 第二個階段:應對得體
具體來說,就是能看懂局、說中點,做出讓彼此都舒服的應對。
在職涯後期成為幕僚角色之後,有很多的時間都是自由發揮,不是解決問題、就是自找問題,所以「聽」與「說」的能力決定了能否在職場上活下去的關鍵。聽出言外之意、懂得讀出利害關係與利益權衡,而且要能講中問題的本質、說出影響力。
• 第三個階段:價值變現
在成為知識型自雇者後,就是完全靠腦袋吃飯。面對生存與抄襲的應對,我認為就是成長與產出的效率與效能,都提升到極致。所以必須提升閱讀的深度與廣度、練習寫作,以及講授與輔導問題解決的技術及技巧。也因此投入大量時間在「讀」與「寫」還有「教」這三個層面。
總的來說,就是「聽、說、讀、寫、做、教、學」的實踐過程與綜效發揮。
單看單一技能,我都不是市場上頂尖的層次,但就綜合實力來說,我對自己還是還有自信的。如果你覺得這些對你有幫助,我的建議是:從這七個層面好好盤點自己的輸入與輸出,然後保持輸入與輸出之間的平衡。
當你能聽的懂、說的清、讀的透、寫的好、做的到、教的會、學的快時,其實就會自然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連結起來,即使跨入任何一個領域也是事半功倍。
可遷移能力:讓你事半功倍、可以帶著走的跨域能力
喬治.安德斯有一本書《You Can Do Anything》中提到「可遷移能力」的重要性。
這本書的簡中版譯做《能力遷移:比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可遷移能力》聽起來很直觀,也是我會想閱讀的一本書;但是繁中版譯做《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聽起來就爛透了,會讓人直接略過的一本書。
事實上,我想很少人會對這本繁中版會有印象。(可見書名可以毀掉一本好書,這是題外話)
喬治.安德斯在書中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你所學的專業不能限制你選擇職業的能力;然而,練就行業間可遷移的技能,則可以確保你通向成功的未來。同時也點出,擁有五種「批判性思維」的人相較之下能獲得更多、更棒的機會,也能走得更長遠,包括「探索、洞察、制定規則、說服和連接」的能力,這也是跨行業間能力遷移的核心技能。
可遷移能力的概念,可以在許多書中看見。雖然所指稱的能力不見得相同,但共通點都是可以適用於各種領域,像是邏輯思考、管理執行、溝通表達等等;隨著練習與累積會愈來愈優秀,不會因為變換工作領域或職務就必須砍掉重練,這就是可遷移能力的特點。
我曾經寫過一篇被商周轉載的文章《不是外語最強的、也不是資料統整最細緻的,憑什麼讓老闆離不開你?讓技能發揮「綜效」》就提到在《自學力就是你的超能力》這本書中強調,​要做到有價值的通才,關鍵就在於有意義的技能堆疊,而不只是隨著個人喜好學習技能而已。​
有意義的技能堆疊專注,是專注在「關鍵統合技能、興趣技能、需求導向技能」這三種類型的技能養成與累積。其中,關鍵統合技能就是可遷移能力​,更重要的是:跨域整合的綜效高於單一技能的專精。
價值轉型:創造價值的三部曲
如何做好數位轉型?我想大部分的專家都會告訴你要歷經「數位化、數位優化、數據轉型」三個階段。這樣的概念,其實也可以套用到個人的價值創造這件事上。我曾在一篇文章《自雇者的產出法則:持續創造價值,關注如何與受眾產生連結》中提到,創造價值這件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是價值創造(價值化)
從做完一件事的心態,轉換為做好一件事能創造什麼價值?如何從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到獲取價值,也就是建立你的商模。
• 第二階段,是價值優化
建構在價值化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創造更大的價值?不只是做好一件事,更要省時、省力;一定要自己做嗎?能不能透過購買、合作或外包的形式來取代?能不能導入工具、平台或機制來節省時間、成本,創造更多的價值?
• 第三階段,是價值轉型
運用新的技術來找到新的商模。比方說從提供服務轉為販售產品,或反之;從賣斷商品轉為訂閱服務;從單一媒介轉為混層體驗。不要拘泥於自己所處的市場,很多時候新的可能,往往來自於其他領域行之有年的常規。
這三個階段,可以對應到個人職涯的發展上。在初期的前五年,應該專注在價值創造上;然後是價值優化,這是職涯是否能持續躍升的關鍵;再來是價值轉型,透過既有能力的精焠進化與新技術的結合,來打破職涯天花板的限制。目前我已經成為自雇者五年多的時間,深深有感於價值轉型帶來的效益,也期許自己在這個階段能持續深化與成長。
工作價值增長模型:從「學以致用」到「價值變現」的能力養成路徑
對前四個模型框架有一個基本的理解之後,我想現在可以來說明「工作價值增長模型」了。
工作價值增長模型/劉奕酉 繪製
從「冰山模型」我們可以得知知識、技能、能力與天賦之間的關聯與重要性。在這裡,我對這四個要素做了些個人的詮釋,讓你更好做區別:
  • 知識:你所知道的事實、個人的理解(這意謂每一個人對「知識」的認知未必相同)
  • 技能:你知道如何去做(但做完或做好的方法與程度因人而異)
  • 能力:能夠產生價值的,是知識與技能「內化」後的產物
  • 天賦:才能、性格特質、動機、熱情、價值觀等等,是一個人學習知識與技能、內化為能力的「驅力」之一
一個人能創造的價值,不僅僅是表面上可見到的知識和技能,更取決於冰山以下的天賦與能力,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底蘊;而能力依據職涯發展的階段,又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 學以致用:職涯前五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將求學時期所學習到的知識與能力,活用在工作上?熟悉公司制度、工作流程、機器操作、工作作業程序等,都是屬於基本能力的養成,但卻是「不可遷移能力」的一種,可能會因為職務角色、公司或產業的轉換而失去價值;所以,更應該積極培養「可遷移能力」來累積可以「帶著走」的核心競爭力,像是溝通、表達、想像、共情、觀察、執行、推理、分析、思考能力等等。
  2. 應對得體:職涯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面臨升遷、接任管理職的挑戰,這時著重的不再只是知識與技能的學以致用而已,能夠看懂局、說中要點,做出讓雙方彼此都舒服的應對更是職涯能否躍升的關鍵。需要養成的可遷移能力,會是洞察、影響、領導、管理、銷售、談判、專案管理、提案等等,進一步整合提升的能力綜合展現。比方說,提案時可能會運用到專業知識與企劃、簡報技能之外,溝通、表達、觀察、分析與思考等能力也會影響提案的綜合表現。
  3. 價值變現:職涯發展的後期,通常會擔任更高階的職務角色,面對的挑戰與需要考量的層面往往會更錯綜複雜,甚至有可能成為創業者或自雇者。這時候突顯個人價值與差異的就是思維層面的能力具備了,比方說,產品思維,讓我們知道如何將需求與方案做更好的對接;數據思維與商業思維,讓我們更懂得如何創造自身與他人價值、做好數據導向的決策與管理;懂得化繁為簡、以簡馭繁的抽象具象能力,可以降低溝通、說服的門檻;知道如何整合與槓桿資源、持續自我疊代與創造創新,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問題解決者。
在這三個階段的實踐過程中會面臨到各種場景的輸入/輸出,包括「聽說讀寫做教學」這七種基本能力,在這張全息圖中你能看到不同階段著重的對應關係。
...

▋三個問題,檢視自我的學習與成長是否在正確的路徑上?

瞭解了工作價值增長模型之後,我想你可以透過三個問題來檢視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否有在正確的路徑上?還是一直將時間與精力投入在無效的學習上?
  1. 你擁有的是知識、技能,還是能力?找到天賦所在,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2. 你擁有的可遷移能力是哪些?能力養成沒有對應職涯發展的三個階段,也是無用武之地
  3. 你做到了輸入與輸出的平衡?高產出的本事,不是做得多、而是高出對方預期一點點
第一個問題,是釐清自己的能力與天賦所在
還記得前面我提到,一個人能創造的價值,不僅僅是表面上可見到的知識和技能,更取決於冰山以下的天賦與能力,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底蘊。
就以我熟悉的「簡報培訓」為例,培訓理論與內容是知識、簡報製作與教學是技能,但不容易看見的可能是美感、理解力與對培訓的熱情等天賦,以及溝通表達、引導與問題解決等能力的展現,甚至還有更多可遷移能力運用其中。
當我將「簡報培訓」做為創造價值的個人標籤時,就會思考該視為一種天賦、知識、技能,還是能力所在?更精準的說,是在這四項要素的組合中,我的分數權重會是什麼樣的分配?
舉個例子,玩過「三國志」系列的人,應該都知道武將的能力值包括武力、智力、政治與統率這幾項,在判斷一個武將能創造多少價值時,不少人會迷思武力、智力這兩項顯而易見的指標,卻忽略了政治、統率這兩項不容易看出價值的指標。
但在真實世界中,後面這兩項的重要性在大多數組織與商業場景中更為有價值,甚至可以說決定一個人能走到多遠、多高。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學了很多,日子還是過不好呢?當你了解了天賦、知識、技能與能力的關係模型之後,你就不難明白:唯有將知識、技能內化為能力,而且是帶著走的可遷移能力,才能在職涯上實現真正的成長。
第二個問題,是可遷移能力有哪些?為不久的將來做準備,還是等需要時再說?
隨著職務角色、工作挑戰的提高,所需要具備的可遷移能力也不同。在職涯初期學習產品思維、資源槓桿等進階的可遷移能力,可能沒有發揮空間;但是到了職涯後期,再強的表達、溝通或思考等能力也無法讓你突破職涯的天花板。
你需要的是循序漸進,有計劃地學習知識與技能,並且內化為可遷移的能力。從價值創造、價值優化來逐步整合提升這些能力所能展現出的價值;然後當你進入到價值轉型這個階段的挑戰時,必須將你既有的能力精焠進化為思維的一部分,這時候重要的不再是知識與技能,而是如何善用這些能力底層的思維來更好的解決問題、完成挑戰。
最後是天賦,也就是你的才能、心念、價值觀或性格特質等,你能樂在其中、表現得更出色的領域,很大部分是因為將能力發揮在天賦所在。
天賦,可以驅動更好的學習知識與技能,也能更好的內化為能力。
找到天賦所在,可以讓能力發揮的更好、更輕鬆。同樣以簡報培訓為例,我就會思考對自己來說,這是我的知識、技能,還是能力?如何將我的能力和天賦運用在其中?如何從創造更大的價值(價值優化)與價值變現?這是做為自雇者該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輸入與輸出上做了多少?有沒有保持平衡?
大量的閱讀與課程進修,就算是輸入了嗎?我想還要考慮到輸入的品質與轉換率。​
​只是一昧地輸入,都是別人的語言、文字與想法,如果沒有消化、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那麼你在做的事情其實與電腦沒有兩異,而且肯定比不過電腦。​所以為什麼要輸出?是為了驗證輸入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當你發現聽完一場演講、上完一堂課,輸出時卻說不出任何東西、乏善可陳,你就會明白自己輸入的是什麼了。​唯有透過輸出,才能強迫自己將輸入的東西變成自己的,那怕只是將別人的東西儲存成為記憶,也比什麼都沒有留下來得好。​
該如何在這個時代,讓自己從容又持續地成長?在《躍遷》這本書中,或許給出了答案。
第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先慢下來;不是不做,而是想清楚再做,學習也是如此。在這個時代,有很多學習的管道,從個人閱讀、團體讀書會、旅遊生活到線上課程;只要你想,二十四小時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我們相信只要大量閱讀與努力學習,就能得到成長進步,但事實是如此嗎?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遇到問題的速度,這才是你焦慮的根源。
想像有一個巨大的漏斗,上方是你餵食知識的入口,你丟了很多書籍、知識進去,下方的出口出來的會是什麼?如果我們換一個方向來思考,你希望下方出來的是什麼?那麼,上方又應該丟入些什麼呢?如何確保這個轉換的過程如你所願?這就是以終為始的學習方式。
可惜多數人的問題就在於:語言輸入過剩,觀察輸入不足。
輸入與輸出,可以歸納為「聽、說、讀、寫、做、教、學」這七種實踐過程。
在職涯初期,做中學、學以致用就是「價值創造」的實踐關鍵;在職涯躍升的階段,學會聽、懂得說才能讓「價值優化」創造更大的效益;在職涯的後期,透過教與寫來驗證與建構系統化的思維,在閱讀上也更偏向問題解決導向的選擇,保持輸出與輸入的平衡、用輸出反饋更好的輸入。
...

▌如何讓自己真正的成長?懂得切換「學習」與「執行」狀態

多數人在生活中都希望把每件事做到最好,無論是在職場、家庭、學校或其它領域。但我們也意識到,總是無法在最在意的事情上做得更好,無論我們多努力,這種瓶頸總是一再出現。
為什麼?又該如何解決?愛德華多.布萊斯尼歐在TED上的演說《如何讓自己在意的事情做得更好?》或許給出了答案。
他說,當我們的心態從「嘗試犯錯中來學習」轉變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時,也就是由「學習狀態」切換到「執行狀態」。而很多人無論如何努力,都沒辦法有所提高的原因就在於:花費太多時間在執行狀態。這樣會阻礙我們的成長,更諷刺的是,長時間下來也會引響我們的表現。
有效的學習狀態,必須是一種循序漸進的「刻意練習」。
研究指出,多數人在某一個領域工作數年後,表現就會達到停滯期,這是因爲一旦人們覺得自己足夠好了、駕輕就熟了,就不會再花時間學習。我們只會關注在如何完成工作和執行業務上,這種思維變得不利於提高技能。
相對地,那些一直處在學習狀態的人們,就會持續地成長;這就是終生學習的概念。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我寫過的這篇文章《如何讓自己真正的成長?關鍵在於懂得切換「學習」與「執行」狀態》。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mail protected])
不只給你知識,更給你贏得職場賽局的本事。 分享書選閱讀、全息圖解、職人觀點與萃取技術,讓你在知識變現的時代,獲得學習成長與高效產出的養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