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第一個孩子後沒多久,通常就會有人開始問什麼時候要生第二胎。新手爸媽的焦慮與睡眠不足,似乎還沒告一段落,就得破壞好不容易在新成員加入後達成的平衡點,延長生活品質的低潮期。也許第一個孩子比較大了,家人都準備好要迎接寶寶,但面對新生兒對生活作息及家人關係即將造成的衝擊,也只能做好心理準備,見招拆招。
即使承受著這樣的育兒壓力,還是有很多爸媽甘之如飴地成為多寶家庭,希望孩子有伴。
我們從小與父母的關係應該是最親近的,而與手足的關係則是最相近的。手足在同一個屋簷下相處十餘年,用同輩的角度經歷共同歲月,這種極類似的早期經驗讓手足通常是最能互相理解的人。我想從小就彼此友愛的手足,會培養出深刻理解並包容的關係,而這會成為孩子心裡強韌的支柱。
手足關係保證讓家庭生活充滿學習機會
然而,不論再如何友愛的手足,一定會有出現衝突的時刻。蘿拉博士提醒我們,要把重點放在教導而非控制,每一次處理小孩吵架都可以是一次學習的機會。畢竟,小孩之間會發生衝突,就是因為還沒學到做人處世的道理。我們做父母的在處理孩子這些情緒飽和的狀況時,常常是全副武裝上戰場、要求雙方簽署停戰協議,然而照蘿拉博士的說法,家長要先與自己的情緒對焦,保護自己不受孩子發洩時的言行舉止波及,才能平和地接納孩子情緒,領導他們解決問題。
由於孩子大腦尚未發育完全,都有為了芝麻小事而失控的本事,大人們在解決這些衝突時很難不覺得麻煩。不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管教孩子的方式和態度,其實都影響孩子深遠,畢竟,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大多來自於爸媽的看法。手足關係保證讓家庭生活充滿學習機會,而且絕大多數是關於了解別人對於自己言行的反應。因此,父母處理手足衝突時,也一併傳達了做人處事的態度給孩子。以處罰或獎勵來控制孩子的行為,僅是從外在來規範,孩子只會學到我們訂下的規則;但若能先與孩子的情緒對焦,教導孩子先認清自己的情緒為什麼會出現,並看到他的行為對別人產生什麼影響,則能幫助孩子建立高情商的思考模式,讓他的行為規範是來自於內在對自我及他人的判斷,這是我們能教給孩子最難能可貴的一堂課。
從懷孕期開始活用蘿拉博士的技巧
我懷兒子的時候看了蘿拉博士這本書,有很多技巧從懷孕期間就開始使用:例如告訴女兒她將要有個弟弟,並請她幫弟弟取個小名;給女兒買一個小禮物,說是弟弟送她的見面禮等等。這些簡單的方法,其實都精準地考量過孩子的心理需求。蘿拉博士還提到「父母的新角色是幫孩子當彼此的翻譯員」,因此當我的兩個孩子都會開始表達自我後,這更是我每天都會使用到的技巧。孩子口語上表達出來的語彙,常常只是心意的一半,往往造成誤解。由父母來擔任孩子們的翻譯員,可以讓他們更全盤了解對方的意思,有時候危機就這樣與誤解一起消失,也有時候也以此累積深厚感情。這個簡單的方法使用上手後,孩子們不但更能理解對方,我覺得連爸媽也能更理解孩子。
有一次小兒子主動跟姊姊分享點心,姊姊正埋頭看書,一口吃掉了也沒表示感謝。我忍住立刻要求她道謝的衝動,稍晚在她抬起頭來時才輕輕告訴她:「剛才弟弟把他最後一塊點心讓給你吃喔。」她馬上放下書,給弟弟一個緊緊的擁抱。雖然口頭上她還是沒有道謝,但那已經不是重點,彼此真情流露的互動才是深化感情的基礎。
只有一個小孩的時候,很難想像自己有更多的愛來深愛另外一個小孩;有了兩個孩子後,才知道愛其實是本能,而真正難以想像的滿足感,是當自己的孩子們深愛著彼此,發自內心關愛對方時,爸媽所感受到的那股溫暖。在這本書裡,蘿拉博士會用她的經驗和專業背景,帶領我們用簡單實際的方法打造更和諧的手足關係。
讓手足成為一輩子的朋友,是我們可以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繼《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之後,再度出手拯救深陷家庭戰場的父母!
★重新思考「分享」、「規矩」、「懲罰」、「獎勵」、「衝突」等教養觀,以同理心與孩子們重新連結!
★著重情緒智商的培養,真正的教養遠見是「不只停止爭吵,更讓孩子們成為終身扶持的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