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俊:父母成為情緒的自覺者,自然引導出快樂的孩子──讀《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二十五年來,我為著女兒的教育而創辦三所托嬰中心、五所幼兒園、二所小學與一所中學,同時陪伴學校裡成千上萬個家庭迎接家中第二或第三個寶貝的來臨。是的,每一個孩子來到我們當中,都將讓父母重新成長或重新活一次。我知道父母是既開心要迎接,又擔心不知如何面對已知的手足競爭與各種爭端,第二個寶貝才剛懷上,心中立即昇起焦慮甚至恐懼。若家中已經有多個孩子,父母自認似乎該有經驗了,但實則不然,「一樣米養百樣人」,其實經驗仍然有限,面對紛爭時依舊捉襟見肘,令人心生教養之憂。
《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是蘿拉.馬克罕博士繼上一本暢銷書《與孩子的情緒對焦: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後,又一本經多年臨床心理研究、真實案例課研,加上她的洞察智慧所提出的成果新著。策略與點子並存,能從根本處幫助與支持現代父母解決上述難題,並且獲得平靜而和諧的家庭生活與子女手足之情最佳指南。
教育或所謂教養;是人教育人,而非僅知識教育人。多年的辦學,於教育第一線現場,與教師及家長、孩子共處,最深刻的心得之一,是本立則道生,那本即是父母,是人師。我們若期望孩子擁有何種德性、態度和價值觀,應從父母師長處見著榜樣或示範,甚至活出一種精彩;要有此「本」,則父母、老師必先面對自己、認識自己,成為一個自覺者。蘿拉博士所著此書,可協助父母、老師自我覺察,幫助父母、老師成為情緒平和又平靜的自覺者。
此書所述研究、觀察與智慧之言,可以促使父母先成為能同理、共情與傾聽之人,讓父母老師先成為預備好的自己,孩子們就有機會,各個成為「做自己」的孩子,而這正是蘿拉博士所說:孩子競爭與爭吵的最佳解藥,是讓孩子「做自己」。因為孩子被父母傾聽、珍惜、看見,即能感受及連結上父母和老師的愛與尊重,進而獲得信任與安全感,便能真心與手足或同學合作、扶持,成就和諧家庭或祥和教室。
「抵抗黑暗最好辦法,是讓自己光明」。蘿拉博士思路清明,將各種心法與方法以深入淺出、深刻有趣的文字呈現書中,博學又耐心的「扣其兩端而揭焉」,循循善誘、諄諄引導,如果父母、老師親近,當學而智之,當然自明,進而陪伴、引導出快樂的孩子。
文:曾國俊(道禾教育基金會,實驗中小學、幼兒園、托嬰中心創辦人)

《讓手足成為一生的朋友:做個平和的父母,教出快樂的小孩》 蘿拉.馬克罕博士 著〔與孩子的情緒對焦 二部曲〕
超人氣教養專家、心理學博士蘿拉‧馬克罕,繼《與孩子的情緒對焦》之後,再度出手拯救深陷家庭戰場的父母
重新思考「分享」、「規矩」、「懲罰」、「獎勵」、「衝突」等教養觀,以同理心與孩子們重新連結!
著重情緒智商的培養,真正的教養遠見是「不只停止爭吵,更讓孩子們成為終身扶持的摯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只有一個小孩的時候,很難想像自己有更多的愛來深愛另外一個小孩;有了兩個孩子後,才知道愛其實是本能,而真正難以想像的滿足感,是當自己的孩子們深愛著彼此,發自內心關愛對方時,爸媽所感受到的那股溫暖。在這本書裡,蘿拉博士會用她的經驗和專業背景,帶領我們用簡單實際的方法打造更和諧的手足關係。
中秋節過後的週一夜晚,溫度下降並下著綿綿細雨,還是有許多人帶著好奇的心前來女書店參加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新書分享會,讀者坐滿了整個會場。 作者呂嘉惠是一位性諮商師,開頭就說這是一本小說,主角是位75歲老先生,常跟直播主、按摩小姐互動,並且有一個快變成固定伴侶的女性朋友。這讓他的孩子感到非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爸,被幾個已屆中年且身為人母的子女集體催促到性心理諮商師辦公室,企圖透過專業協助,拆卸老爸一身所謂老不修的好色行徑,重新組裝這部老機器。   以上即是這本書的主軸,光想像恐怕就令人抱著頭發燒。不管是想像那位老爸的窘迫困境,或子女們的尷尬處境,都不堪扛任。   人,有七情六慾。
一個好的系統排列師會帶人上天堂,不好的排列師會讓人下地獄。這是 J 小編的親身經驗。 後來才知道「家族系統排列」是很容易上手的療癒方法,因此有些人一旦學會方法,就馬上開課做起講師。但是,成為一個好的家族系統排列師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是學點皮毛就能開課的。   走向覺醒的路才能與道同行! 心靈工坊、
原本,我跟出版社都覺得,第一本將性諮商介紹給大眾的書《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宜貼近大眾面對性的困惑,也回應一般人對性諮商的陌生與想像。於是,我設計了橫跨二十五歲到五十五歲人生與性發展綜合的十篇短篇小說企劃,內容包含了性諮商中常見的主題,如陰莖大小、性功能障礙、伴侶間低性慾的男性、性成癮、性
什麼是直升機父母?這種爸媽會在你頭頂盤旋,甚至做得比你還多。只要一擔起心來,我們通常會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這會讓焦慮更加升級,但不見得能夠給予孩子所需。因此,我們的第一個動作一定是覺察,並平穩自身情緒,然後才會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們陪他演練如何與棒球教練溝通,而不是父母自己打電話給教練。
只有一個小孩的時候,很難想像自己有更多的愛來深愛另外一個小孩;有了兩個孩子後,才知道愛其實是本能,而真正難以想像的滿足感,是當自己的孩子們深愛著彼此,發自內心關愛對方時,爸媽所感受到的那股溫暖。在這本書裡,蘿拉博士會用她的經驗和專業背景,帶領我們用簡單實際的方法打造更和諧的手足關係。
中秋節過後的週一夜晚,溫度下降並下著綿綿細雨,還是有許多人帶著好奇的心前來女書店參加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新書分享會,讀者坐滿了整個會場。 作者呂嘉惠是一位性諮商師,開頭就說這是一本小說,主角是位75歲老先生,常跟直播主、按摩小姐互動,並且有一個快變成固定伴侶的女性朋友。這讓他的孩子感到非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爸,被幾個已屆中年且身為人母的子女集體催促到性心理諮商師辦公室,企圖透過專業協助,拆卸老爸一身所謂老不修的好色行徑,重新組裝這部老機器。   以上即是這本書的主軸,光想像恐怕就令人抱著頭發燒。不管是想像那位老爸的窘迫困境,或子女們的尷尬處境,都不堪扛任。   人,有七情六慾。
一個好的系統排列師會帶人上天堂,不好的排列師會讓人下地獄。這是 J 小編的親身經驗。 後來才知道「家族系統排列」是很容易上手的療癒方法,因此有些人一旦學會方法,就馬上開課做起講師。但是,成為一個好的家族系統排列師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是學點皮毛就能開課的。   走向覺醒的路才能與道同行! 心靈工坊、
原本,我跟出版社都覺得,第一本將性諮商介紹給大眾的書《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宜貼近大眾面對性的困惑,也回應一般人對性諮商的陌生與想像。於是,我設計了橫跨二十五歲到五十五歲人生與性發展綜合的十篇短篇小說企劃,內容包含了性諮商中常見的主題,如陰莖大小、性功能障礙、伴侶間低性慾的男性、性成癮、性
什麼是直升機父母?這種爸媽會在你頭頂盤旋,甚至做得比你還多。只要一擔起心來,我們通常會覺得一定要做些什麼,這會讓焦慮更加升級,但不見得能夠給予孩子所需。因此,我們的第一個動作一定是覺察,並平穩自身情緒,然後才會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我們陪他演練如何與棒球教練溝通,而不是父母自己打電話給教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身為一個有認真帶小孩的2寶爸,對於家裡兩個小孩總是什麼都能吵這件事覺「超級無敵困擾」,每次帶小孩覺得困擾的時候就翻開相關的親子書籍看看會恢復一點正能量 本書作者除了分享他的心法以外,也帶進很多實際操作的對話讓讀者參考,對比很多親子教育的書只講概念沒講實戰做法,本書算是很貼近實戰的書籍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家庭聚會中兩種不同的人-專門找怒點的人和專門找笑點的人。作者分享了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如何自我肯定與放鬆。文章中提供了韓國精神科醫生金旼慶的建議。通過實踐建議中的心法,我們可以在人際關係中更好地肯定自己,放下討好他人的壓力。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