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導讀|他翻譯的不是文字,而是你大腦的盲點 ── 陳豐偉編譯社

2020/11/0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本期導讀的方格子創作者是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作家的陳豐偉醫師。如果你早就聽過陳醫師的名號,也歡迎直接前往他的出版專題《 陳豐偉編譯社 》。

編譯文章,也重新編譯對自我和世界的認識

人其實一點也不理性。刻板印象、情緒衝動、思維習慣⋯⋯大腦主宰了人的認知和行為,我們卻鮮少了解大腦如何「充滿盲點」。從憂鬱症的成因、愛情的奧秘、內向與外向性格,再到人際互動的潛藏邏輯,都有著背後獨特的人類大腦機制。「為什麼這世界變成這模樣?」這項每個人都曾想過的大哉問,或許應當從自己的大腦開始尋找答案。然而,網路資訊真假難辨,中英夾雜的專有名詞,也讓人卻步。這時,專業的知識編譯者就顯得無比重要。
精神科醫學背景的作者陳豐偉,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獎,開啟寫作之路至今已25年,作品也散見各大報章雜誌專欄和網路媒體。他擅長以流暢文筆和具體事例,書寫簡明直白的科學文章,即使沒有相關知識背景,也能輕鬆吸收。
陳豐偉編譯社》專題環繞著大腦和人類行為主題,從茫茫資訊之海中,為你精煉出有憑有據的論述。如同科學媒體的主編,消化大量的國內外專業資料後,編譯成短文,也重新「編譯」再日常不過的人類行為。

專題短文大多1000-2000字的篇幅,讀來毫不費力,以日常案例搭配少被提及的新穎理論,更將一次又一次翻新你的認知,尤其適合想吸收新知,卻又害怕大部頭書籍的讀者。

入門閱讀推薦

  • 〈憂鬱症是大腦發炎,天曉得你的免疫系統會不會殺了你〉:台灣約有200萬人口有憂鬱症狀,許多人卻認為憂鬱症不過只是「想不開」。事實上,精神科醫師認為憂鬱症是「大腦發炎」,當免疫系統過度活化,發生在大腦時,便可能帶來精神疾患。那麼問題來了:憂鬱症為什麼沒有在漫長的演化路上,被淘汰掉呢?
  • 〈不要太相信自己「喜歡」的感覺,「基因」會讓妳愛上不該愛的人〉:對人的傾慕之情從何而來?實際答案可能不若你想得浪漫。例如,演化因素讓人們天生情不自禁,會被擁有權力和資源的他人所吸引,這樣卻也埋下權勢剝削或侵犯的風險。本文拆解了戀愛的玫瑰色想像,探討「喜歡一個人」背後的生物本能,以及該如何避免權力不對等的親密關係。
  • 〈較早退休,可能換來提早死亡與大腦變呆變慢〉:工作苦悶,若能提早退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拒絕。然而這樣做,卻可能讓大腦和健康退化?退化現象甚至「男女大不同」?看似驚悚的宣稱,背後可是有扎實的科學推論:本文除了人口統計的證據,腦神經科學對認知功能的解釋,更揭露了退休可能讓心智退化的理由,和避免的方法。
  • 【付費限定】〈中國大饑荒、表觀基因遺傳與人的命運〉:基因影響人的命運,可能遠比你想像得更為深遠。一生中遭遇的關鍵事件,甚至會經由「表觀基因遺傳」的機制,影響兒孫輩的健康。學者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60年代的三年大饑荒事件,發現經歷過大饑荒的人民,後代往往有較高的健康風險。彷彿悲劇的後果,深深烙印於基因,代代相傳。這一切,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人類行為建立在大腦的生理基礎上,並非隨性所致,忽略了這一點而凡事訴諸情感,自然使人迷失。在專題文章中,你會發現大腦各種讓人意想不到的奧秘,都其來有自。演化的大歷史,留給人類獨特的大腦結構,有些特質看似和現代社會不相容,甚至讓人困擾,卻都是為了幫助人類,在險惡世界中確保生存繁衍。只要正確認識,自我心理與人與人的互動,其實有跡可循。或許人心未必叵測,只是我們不夠了解。
閱讀、追蹤《陳豐偉編譯社》專題,你將以更科學理性的觀念,重新看待生活中的七情六慾,明瞭人們行為模式的運作機制。不論是面對感情難題或人際職場,都更有機會可突破思維盲點,建立有效的應對策略。更重要的是,你將一步步建立對於自我和世界的嶄新理解。

真誠推薦專題:《陳豐偉編譯社》

撰文:謝爾庭
責任編輯:格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00.1K會員
1.5K內容數
哈囉,歡迎來到方格子 vocus 的官方沙龍! 在這裡你可以參與方格子 vocus 的發展旅程,接受到所有關於 vocus 的最新動態,包含平台重大功能更新、活動消息、各房間發佈的最新內容,甚至是徵才資訊等等,現在就按下「加入」,與 vocus 一起展開精彩的創作冒險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