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妮讀冊|坐姿 ☪ 驚人坐推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首先排版插圖優讓人心情好,容易翻閱。

再來發現這本書,是搜尋坐姿關鍵字,礙於覺得自己全身毛病,發現可能坐姿問題,想知道姿勢和身體構造出問題的關聯性,糾正自己的惡習。(其實與其說惡習,不如說覺得舒服的姿勢像駝背,影響健康但身體知覺舒服,戒掉不該的舒服,回到原廠的舒服。)

關於坐姿、肌肉、自律神經、血液循環等的書,只要不太艱澀醫理文字多,拜偷和我分享。

疑問關於坐姿的書怎那麼少,當簡單的動作做正確好難時。

作者片平悅子是整脊師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妮的沙龍
7會員
83內容數
佩妮的觀影羅曼史
佩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21
可以提出意見,但是要有同理心,不然為何別人要聽你的。
Thumbnail
2020/12/21
可以提出意見,但是要有同理心,不然為何別人要聽你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低頭滑手機、缺乏運動等,是現在很常見的生活型態。而這些都可能是養成駝背體態的幫兇。 駝背不僅使人在外觀看起來沒精神、缺乏自信,長久下來也會危害健康。 如何判斷脊椎正不正? 成人脊椎有自然的弧度,在上胸與骨盆處是自然後突的,頸部和腰部是自然前突的。站起身來,想像一條垂直於地面的重力線
Thumbnail
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低頭滑手機、缺乏運動等,是現在很常見的生活型態。而這些都可能是養成駝背體態的幫兇。 駝背不僅使人在外觀看起來沒精神、缺乏自信,長久下來也會危害健康。 如何判斷脊椎正不正? 成人脊椎有自然的弧度,在上胸與骨盆處是自然後突的,頸部和腰部是自然前突的。站起身來,想像一條垂直於地面的重力線
Thumbnail
靜坐什麼姿勢都可以,覺得輕鬆舒服就好 靜坐時,將右腿盤放在左腿上,右手疊放在左手上, 右食指頂觸著左拇指,若將雙手掌拉回與身體觸碰著,身體便可直立起來, 這是重要且圓滿的靜坐姿勢,應當要好好學習。 在家裡打坐,其實用什麼姿勢都可以,只要感覺輕鬆舒服就好。 然後好好觀察看看: 然后好好观察看看:
Thumbnail
靜坐什麼姿勢都可以,覺得輕鬆舒服就好 靜坐時,將右腿盤放在左腿上,右手疊放在左手上, 右食指頂觸著左拇指,若將雙手掌拉回與身體觸碰著,身體便可直立起來, 這是重要且圓滿的靜坐姿勢,應當要好好學習。 在家裡打坐,其實用什麼姿勢都可以,只要感覺輕鬆舒服就好。 然後好好觀察看看: 然后好好观察看看:
Thumbnail
最近在思考幾種在學員身上,常見到的幾種靜態姿勢(如膝超伸,骨盆前傾等)和動作模式(如:蹲/折髖結束時,髖/膝關節沒有習慣回中立位,而是停在微曲狀態)。期望自己能以更全面的方式去想像肌肉失衡狀態、啟動順序和調整方式,而不是單純請學員把關節帶回中立位,也不是只專注在解決單一肌群關節。
Thumbnail
最近在思考幾種在學員身上,常見到的幾種靜態姿勢(如膝超伸,骨盆前傾等)和動作模式(如:蹲/折髖結束時,髖/膝關節沒有習慣回中立位,而是停在微曲狀態)。期望自己能以更全面的方式去想像肌肉失衡狀態、啟動順序和調整方式,而不是單純請學員把關節帶回中立位,也不是只專注在解決單一肌群關節。
Thumbnail
雖然說打坐的姿勢有很多種,不過我認為,盤坐的姿勢為最理想。(盤坐時,不必勉強一定要坐雙盤,可依自己的能力散、單、雙盤等坐勢。倘若能夠雙盤固然最好。) 當然,有些時候也得看情况,在沒有盤坐的條件之下,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雙腿著地)也無妨。
Thumbnail
雖然說打坐的姿勢有很多種,不過我認為,盤坐的姿勢為最理想。(盤坐時,不必勉強一定要坐雙盤,可依自己的能力散、單、雙盤等坐勢。倘若能夠雙盤固然最好。) 當然,有些時候也得看情况,在沒有盤坐的條件之下,用坐椅式(即坐在椅子上,雙腿著地)也無妨。
Thumbnail
人們逐漸有運動的習慣,可惜的是姿勢的錯誤導致運動大打折扣。目前觀察到姿勢錯誤的來主要有二:一為原本身體姿勢的改變,也就是大家說的體態;二為運動認知的徧誤,認為運動不用太多的學習或不用學習,只要有動、有流汗就好了! 本文章按此兩點分述如下。 姿勢不對來自日常習慣 久坐久站的工作型態 久坐的工作型態,伏
Thumbnail
人們逐漸有運動的習慣,可惜的是姿勢的錯誤導致運動大打折扣。目前觀察到姿勢錯誤的來主要有二:一為原本身體姿勢的改變,也就是大家說的體態;二為運動認知的徧誤,認為運動不用太多的學習或不用學習,只要有動、有流汗就好了! 本文章按此兩點分述如下。 姿勢不對來自日常習慣 久坐久站的工作型態 久坐的工作型態,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