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4):你不懂的,價格搞定?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德豪斯,長期研究環境經濟學,他認為人類若要克服氣候變遷下的種種危機,除了設計一整套政策與經濟機制以外,還必須得到相當的公共支持。

這主要倒不是說,社會大眾應該多麼用力節能減碳。那樣當然也很好,但現代經濟的高度分工,使得我們在日常消費時,實在很難分辨哪個商品的碳足跡更低,又是低多少。這就代表,無論一般人的減碳力道多大,都可能因為資訊不充分,而產生不了太大效果。

消費力的影響其實很強大。如果消費者刻意選擇低碳商品,廠商就會有意願生產,並投入更多資本去研發相關技術。長期來看,減碳產業鍊的成熟是好事,因為減碳效果會逐步累積甚至疊加。然而,怎麼讓社會大眾自然就知道,哪樣商品更有助於避免暖化?或者是說,自然就選擇碳足跡更低的商品?

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先讓我們看看下列思路。首先,找到一個大家已很習慣的思考框架,而後將其和碳足跡高低結合起來,使兩者產生連動關係。理想情況下,當我們在此框架內強烈傾向做某類決定時,這類決定會自動產生與累積減碳效果。

如果能找到這種思考框架,應該就會有希望,對嗎?以諾德豪斯為首的經濟學家們,認為這一框架的最佳候選,有個人們每天看到,甚至每天思考與計較的名字,叫做價格。

當你在考慮價格而決定是否買入時,這樣一個簡單動作,其實就蘊含了你鼓勵哪類商品的生產流程。據此,只要我們能使價格反映出商品的減碳程度,由於人們自己會去比較商品的價格與品質,就可創造出減碳消費的強力誘因。

也可以說,對於減碳,經濟學家打算把龐大的資訊量、精細的資訊處理與各式各樣的資訊形式,全都化約到價格之上。一般人的確無法精密計算商品的碳足跡,但他們會比價,如果比價的同時,等同有比較哪個商品碳足跡更少的效果,就解決了「資訊太多心力太少難以總是做出正確決定」的問題。至少在一般人的減碳行動方面是如此。

其中,最為直截了當的方式,就是給高碳商品增加成本,進而迫使其價格提高。具體來說,就是課徵碳稅,而碳稅的課徵方式,又可分成對企業的或對個人消費的。

按諾德豪斯的說法,雖然最終數據很可能差不多,但對企業課徵遠比對個人課徵好。如果民眾發現自己常買的東西漲價了,原因是政府要對每樣商品多收一筆稅,肯定憤怒地說政府又在胡搞;但如果是廠商自行把稅務成本轉移至商品售價,則多數民眾會把焦點放在商人與製造流程。

簡單地說,大家對氣候危機相對無感,但對價格高低卻有感得很,而經濟學家試圖結合這兩者,並在其中塑造出減碳誘因。

參考書目:《氣候賭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5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上篇開宗明義,表明價格是投資最核心的問題,也簡述了價格是如何影響。接下來要進一步瞭解價格變動,有兩大學問必知,缺一不可。
Thumbnail
上篇開宗明義,表明價格是投資最核心的問題,也簡述了價格是如何影響。接下來要進一步瞭解價格變動,有兩大學問必知,缺一不可。
Thumbnail
任何商品都能夠產生一個價格,而價格背後的涵義,等同於產品或是服務的價值。價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透過商品訂價,可以傳達3個重要的訊息。 透過訂價 : 告訴客戶這項產品的價格,來吸引顧客的注意!並透過產品的包裝、行銷廣告、品質,讓消費者接受這個價格! 最後還要讓消費者感受到,付錢物有所值,付得心甘情願!
Thumbnail
任何商品都能夠產生一個價格,而價格背後的涵義,等同於產品或是服務的價值。價是很重要的一門學問,透過商品訂價,可以傳達3個重要的訊息。 透過訂價 : 告訴客戶這項產品的價格,來吸引顧客的注意!並透過產品的包裝、行銷廣告、品質,讓消費者接受這個價格! 最後還要讓消費者感受到,付錢物有所值,付得心甘情願!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閱讀動態定價(Dynamic Pricing)入門文章後,產生的理解與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與你分享,我閱讀動態定價(Dynamic Pricing)入門文章後,產生的理解與思考。
Thumbnail
市場,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現象,它取決於眾多個人的行為, 對決定著一個過程之結果的所有情況,幾乎永遠不可能進行充分的了解或計算。 我得承認,我更喜歡“雖不完美但正確”的知識,即便它留下許多無法確定和預測的事情, 而不是那種“貌似精確但很可能錯誤”的知識。——哈耶克
Thumbnail
市場,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現象,它取決於眾多個人的行為, 對決定著一個過程之結果的所有情況,幾乎永遠不可能進行充分的了解或計算。 我得承認,我更喜歡“雖不完美但正確”的知識,即便它留下許多無法確定和預測的事情, 而不是那種“貌似精確但很可能錯誤”的知識。——哈耶克
Thumbnail
回想上一次買東西,你在按下購買鍵、決定付款時,你在想什麼?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毫不在意標價,只想趕快擁有?有時候對買到的物件太過滿意,甚至轉向他人推薦?有時候卻又覺得自己買貴了,這筆交易不值得,一定要用評價控訴他?到底有哪些原因,在為「我們付錢買的東西」定價?
Thumbnail
回想上一次買東西,你在按下購買鍵、決定付款時,你在想什麼?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毫不在意標價,只想趕快擁有?有時候對買到的物件太過滿意,甚至轉向他人推薦?有時候卻又覺得自己買貴了,這筆交易不值得,一定要用評價控訴他?到底有哪些原因,在為「我們付錢買的東西」定價?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我們討論了投資和投機的不同並在文章最後提到了「價格的合理性」。在金融市場中,一般我們將價格的合理性定義為: 一個資產在市場上的價格能夠反應其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在這裡,資產可以是一個產品,一個創新技術,一個新穎商業模型,甚至是一家公司。透過市場供需雙方互相...
Thumbnail
在前一篇文章,我們討論了投資和投機的不同並在文章最後提到了「價格的合理性」。在金融市場中,一般我們將價格的合理性定義為: 一個資產在市場上的價格能夠反應其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在這裡,資產可以是一個產品,一個創新技術,一個新穎商業模型,甚至是一家公司。透過市場供需雙方互相...
Thumbnail
當你考慮價格而決定是否買入,就蘊含了你鼓勵哪類商品的生產流程。
Thumbnail
當你考慮價格而決定是否買入,就蘊含了你鼓勵哪類商品的生產流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