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你真的瞭解自己嗎?:管理者系列#5/程天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可信度」是對個人承諾的達成度;不是單一時間點、單一事件,而是「時間軸的累積」,是「對所有事件的承諾」。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不論事情重不重要,都會被計入;因為,重不重要的決定權不在你手上,而是在於你接觸的對方。

raw-image

自從我1976年進入職場後,至今45年,經常感覺到大部分的人都不瞭解自己;然而我自己初入職場時,也完全不瞭解我自己。

因為我一直從事業務工作,所以在日常的銷售過程中經常拜訪客戶、介紹產品、做簡報、會議報告等等,都需要說大量的話。

在這些過程中,有時候會錄影、錄音作為紀錄;但我從第一次聽到自己的聲音開始,就覺得不太習慣,直覺像是個陌生人的聲音,而不是我的聲音。所以我至今仍然不習慣、也不喜歡自己的聲音。

另外我還發現,當周遭的人都知道了某件關於我、但不太好的事情時,作為當事人的自己,往往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因為沒有人會主動告訴我。

例如,無意中得罪了別人、犯了錯誤影響到工作績效、屬下將要離職、老闆對我不滿、在我不在的場合批評我等等,往往在公司裡已經人盡皆知,就是我自己不知道。

或許有人會認為我的人緣不好,所以沒有人會告訴我;事實上我的人緣一直都不錯,自己也很注意工作場合的人際關係。但問題是,沒有人願意惹麻煩、告訴我一些壞消息;他們不確定我知道後會有什麼反應,所以既然事不關己,也就樂得做個看熱鬧的旁觀者。

撇開我自己不談,我也觀察到周遭的人對當事人的看法;包含個性、行為、做人處事,往往都是一致的,唯有當事人不認為自己是如此。

你的social style是什麼?

1980年代初,我在台灣惠普擔任業務時,上過一個銷售課程,主要是分析客戶的社交態度(social style),以便將銷售工作做得更好。

Social style理論是由David Merrill所提出的,他根據人的性格的兩個維度:對人事物的「武斷性」(assertiveness )和對人事物的「響應性」(responsiveness),定義出4種風格:

  • 主觀驅使(driving);
  • 擅長表達(expressive);
  • 友善(amiable);
  • 理性(analytical)。

高武斷性的行為表現就是「命令」,低的就是「請示」;高響應性的行為表現就是「情緒化」,低的就是「控制」。

簡單的說就是,「主觀驅使」的是自我意識很強、喜歡控制一切的人;「擅長表達」的是很有創意、一切憑直覺、外向和熱情的人。「友善」的人是隨和、隨意、不喜歡衝突和冒險的人;而「理性」的人則是重視邏輯和事實、工作導向、謹小慎微不犯錯。

瞭解了客戶的social style之後,才能掌握銷售過程的重點;順著客戶的毛去摸,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在上課的過程中,每個學員要分析所有其他人、並且投票,決定每個人是屬於那種social style;結果有位同事得到全票通過,他就是個Driver(主觀驅使的人),有著高度的「控制」與「命令」行為表現。

這位同事看到投票的結果之後,當場翻臉;拍桌子說:「有沒有搞錯,我怎麼可能是Driver?你們都不瞭解我,我是一個Amiable(友善的人)才對!」

當場所有人都笑翻了,因為他的這個反應,充分證明他就是一個Driver。

誰說了算?誰比較對?

那麼究竟是你最瞭解自己?還是周遭的人比較瞭解你?是誰說了算呢?誰比較對呢?

有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掉個書袋,引用佛教兩個常用語:「四大皆空」和「五蘊皆空」。

一般人誤以為「四大皆空」的四大,就是「酒色財氣」;其實「四大皆空」來自小乘佛教,意指造成物質現象的四個元素:「地、水、火、風」。這四個元素分別代表了固態、液態、等離子態、氣態;而「人」就是由這4個元素合成的「色身」。

而大乘佛教認為,小乘佛教的四大屬於物質界,並沒概括精神界;如果包括所有的元素,則就會是「色、受、想、行、識」集合而成的「五藴」。至於小乘佛教的「四大」,則只是五蘊中的「色藴」而已。

但無論「四大」和「五蘊」、或是「物質」和「精神」,都不是我的重點;我的重點在於「四大皆空」和「五蘊皆空」中的這個「空」字。

談「空」

在佛法中,「空」的學問極大,數千年來許多專家、高僧、大德,都專研佛法予以演釋,非常深奧;所以在這邊,我只引用與本文主題相關的一種說法,藉此討論「自己」和「他人」對「我」的瞭解,哪個比較正確、比較重要。

不論是「四大」或「五蘊」、物質或精神、週遭的人事物,本性都是「空」的,也就是不好不壞、不真不假、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虛不實。是我們的主觀意識,賦予了這些本性是「空」的人事物「意義」。

如果沒有「我」的主觀意識,「四大」或「五蘊」或許還是會存在,但本性都是「空」的。

反過來說,真實的「我」不就是由周遭的人事物來定義的嗎?如果這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那麼「我」就是由自己定義的;但是如果「我」是地球70億人口中的一個,那麼周遭人事物眼中的「我」,才是真實的「我」。

換個角度來看,假如周遭的每個人都是一面鏡子,他們的看法就反映出真實的我;那麼當我看到每一面鏡子裡的我,長得都是同一個樣子,難道我還可以否定,認為我應該是自己想像中的樣子,而不是鏡中的我嗎?

結語

做為一個管理者,與部屬本就處在一個不平等的基礎上;尤其是在東方威權的組織文化中,往往是主管說了算。因此手握權利的管理者,就很容易活在自己的想像中,而忽略了部屬和同事的想法,形成「自己最不瞭解自己」的現象。

在我發表了上一篇文章〈最真實的一刹那之後,有許多讀者留言或是私訊,希望也能夠更加瞭解自己。

雖然我在留言後頭有簡單的分享方法,但讀者還是不瞭解,連我自己也不滿意自己的回答;因此決定將自己過去的經驗,寫幾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這篇文章先開個頭,希望能夠說服讀者們:「真實的自己」就是周遭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主觀意識認定的自己。

如果你接受這個概念,那麼下一篇文章將會分享我的經驗,從瞭解自己、接受自己、到改變自己的過程與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領導者的第一課就是領導自己,不能說服自己怎能說服他人跟隨? 認識自己乃是第一課。 我們的眼睛看不見自己,必須由別人的反應來認識自己,相當期待程老師後續的文章!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我學過的各種命盤、星盤課程中, 同樣是由出生時間看個性的系統, 人類圖有一個很特別的概念 --個性與設計的一面。 (就是圖中紅色與黑色的部分。) 這是關於我們自己知道的自己, 以及容易出現在他人眼中的自己。 兩相對照後, 我意識到自己以往時常感到困擾的原因是什麼~ 我所認知的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
Thumbnail
在我學過的各種命盤、星盤課程中, 同樣是由出生時間看個性的系統, 人類圖有一個很特別的概念 --個性與設計的一面。 (就是圖中紅色與黑色的部分。) 這是關於我們自己知道的自己, 以及容易出現在他人眼中的自己。 兩相對照後, 我意識到自己以往時常感到困擾的原因是什麼~ 我所認知的自己與他人眼中的自
Thumbnail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Thumbnail
2019年,我離開職場,開始構思經營自己的部落格。那時,在職場上有過很多挫折的人際相處經驗,防衛心特別重,也不知道要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耳語、猜忌和衝突。
Thumbnail
在看本書前我需要請你好好思考兩個問題: -你是誰? -當你遇到問題時,可以向誰求助? 若你能夠馬上回答出答案,那我恭喜你甚至可以不必看下去了,若你和我一樣似乎第一次思考這問題,那請讓我誠摯地邀請你看完接下來的三篇文章。
Thumbnail
在看本書前我需要請你好好思考兩個問題: -你是誰? -當你遇到問題時,可以向誰求助? 若你能夠馬上回答出答案,那我恭喜你甚至可以不必看下去了,若你和我一樣似乎第一次思考這問題,那請讓我誠摯地邀請你看完接下來的三篇文章。
Thumbnail
一切從面對自己、覺察自己、接受自己、欣賞自己開始~當您越清晰的知道自己「我是誰」那麼在生命歷程的旅程中、就不易陷在迷茫與混屯的漩渦裡,狀態自然是「安在當下」的每一刻..... 再反觀能力上最弱的三項是識別、和諧與回顧,因著上述三項優勢、若沒有具備如上優勢特質的人,就會不容易能理解具備這樣特質的人再幹
Thumbnail
一切從面對自己、覺察自己、接受自己、欣賞自己開始~當您越清晰的知道自己「我是誰」那麼在生命歷程的旅程中、就不易陷在迷茫與混屯的漩渦裡,狀態自然是「安在當下」的每一刻..... 再反觀能力上最弱的三項是識別、和諧與回顧,因著上述三項優勢、若沒有具備如上優勢特質的人,就會不容易能理解具備這樣特質的人再幹
Thumbnail
目前我剛接觸人類學還不知道個人天賦在哪?先解析一下人格跟特質。 有目標行動; 無目標行動; 自己時就想到就做,餓了就吃,思考太多會被侷限,偶而的無腦也是放鬆的一種,不用太認真看待。 自我存在的通道,Awakening,committing to higher principles 通道顏色 結語
Thumbnail
目前我剛接觸人類學還不知道個人天賦在哪?先解析一下人格跟特質。 有目標行動; 無目標行動; 自己時就想到就做,餓了就吃,思考太多會被侷限,偶而的無腦也是放鬆的一種,不用太認真看待。 自我存在的通道,Awakening,committing to higher principles 通道顏色 結語
Thumbnail
同事聖偉靜靜的聽著,我比以往更快的語速與更多的言語試圖壓過自己的焦慮,說真的,這乍聽起來充實的1月探索之旅規劃,其實任誰都聽得出來我正對未來無比的迷惘。「你打算聽那麼多人對你的建議和想法,那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聖偉一句話,直接擊中我的核心問題。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如此不認識自己的?
Thumbnail
同事聖偉靜靜的聽著,我比以往更快的語速與更多的言語試圖壓過自己的焦慮,說真的,這乍聽起來充實的1月探索之旅規劃,其實任誰都聽得出來我正對未來無比的迷惘。「你打算聽那麼多人對你的建議和想法,那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聖偉一句話,直接擊中我的核心問題。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如此不認識自己的?
Thumbnail
當你扮演好越多人的「配角」時,成就就越大;而當你只顧著追求自我、扮演主角的時候,你所能服務的人數就變少了。所以,演好配角、成為別人人生中的貴人,反而更能幫你成就自我。
Thumbnail
當你扮演好越多人的「配角」時,成就就越大;而當你只顧著追求自我、扮演主角的時候,你所能服務的人數就變少了。所以,演好配角、成為別人人生中的貴人,反而更能幫你成就自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