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極權的政權管治下,那到底愚民比較好管治呢?還是智民比較好管治呢?答案大家都知道的。
今天youtube偶然彈出一個大陸的個體戶講「國學」的網臺,說最早提出愚民政策的是老子,他的依據是《老子》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然後,他又說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是普遍(大陸人)都認同是愚民政策。(按:筆者在2007年8月15日已有專文反駁,茲不贅。)
唉!大陸人就是大陸人。臺灣人常常有句話(閩南語)——無法度。故此,連dislike都免了,更不會跟他筆戰,免得自投羅網。再者,自己研讀的時間還不多,那裡有這個閑功夫給他「說三道四」呢?
其實,老子與莊子對於所謂的「聖人」、「智者」、「愚者」、「仁義」…等等的涵義,與孔孟所說的,許多時候,完全是另一回事的。這些基本觀念都沒搞清楚,就開臺講「國學」,這只能夠更加貽笑大方!
「大智若愚」這句話,大家都明白是什麼一回事。那老子所講的「愚」,是指樸質敦厚,表面上看去,像是傻傻的,其實是他的本質,未經雕琢,至純至真。故此,上文老子的話:「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白話的意思是:「古時善於以道治國者,不是要人民明智機巧,而是要人民樸質敦厚。人民所以難治,是因為他們智巧詭詐太多的緣故。」
在《老子》這本書出現「愚」和「智」非常多。「愚」,一般都指樸質敦厚;而「智」,用現在通俗的話,就是機心。故此,上文老子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是指「人民所以難治,是因為他們機心太多」啊!因為不管你立什麼法,怎麼樣來控制人民,即使一時見效;但人民的機心是會越來越懂得避法的,何況天理良心是不會滅絕的!
哪個「國學家」還說,實施愚民政策的,早在法家商鞅的《商君書·弱民》就說:「民弱國強,民強國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唉!商鞅所謂民弱的「弱」,是指民樸守法,不是指愚蠢弱智啊!
當今大陸的「國學家」動輒就把老子、孔子說成主張愚民政策;其實,口口聲聲都說是依法逮捕、依法辦理的「法治」,才是真正不折不扣的愚民手段啊!
唉!現在全球的民智已高漲的了,即使牆內的也開始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的了,這愚民手段,就只有愚官還以為管用,這叫自欺欺人啊!
(20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