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書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紀錄一下,跟我朋友聊天的內容
「我覺得你活的太用力了。事情可以分可以控制的,跟不能控制的。」
「像我以前都覺得我很矮,沒有人會喜歡我,後來才知道,nobody care」
「只有我最在意」
「後來想想,我覺得不喜歡的我無法控制,他們就滾吧,我努力讓自己變的更棒,歡迎大家喜歡我」
「因為我很棒,喜歡我的人也很棒,你們很有智慧」
有這樣的內容,我也在思考我的歷程發生什麼事情,造就了現在的我。過去克服自卑、改變負面信念的學習,其實幫助我很大,隨著書寫過程,也不斷改變自己的信念,這也是一種改變認知的治療方式,他不像吃藥是一種速效藥而是一種長期自我治療。
如果可以,歡迎大家一起來向自己書寫一篇情書,用你欣賞你喜歡對象的方式去重新看待自己,你可能會覺得肉麻或是噁心,當然你也可以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描述自己。
#重新看待自己
#試著喜歡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家都有自己想要捍衛的價值,但不需要用傷害人的方式去捍衛吧。 出了社會,看過黑暗,也見識過自己的黑暗,也更明白人與人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對他人的投射(期待),我自己明白這種過度期待,試圖想要讓對方成為自己期待的模樣,嚴重的話就成了情緒勒索,在許多關係中(親人、家人或師生...)是非常常見的,但卻也是最傷人的。
過去我被別人否定時,我會很生氣的說,事情不是這樣的,現在我知道自己的真相後,明白我是怎樣的人,而不是你說的如此,我的價值不再建構在別人的嘴裡,我明白自己的價值。 我老闆就跟我說,他希望我不要那麼內向,多外向一點,散發溫暖的特質點。我只是點點頭,並不多做解釋,因為我知道那是他的期待和認知,並不是正確
做為一個高敏共感者,認識自己、調節情緒是我們一生的功課,不為了其他,就是為了治療自己。 作為治療的最佳處方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唯有誠實,我才知道我該怎麼調整自己的狀態,我內心最深處、我的潛意識、我的身體究竟想要告訴我什麼? 「嘿,別叫我不焦慮」 讓他繼續焦慮一下,就如讓子彈飛一下,焦慮想說些話
「永遠記的自己擁有選擇權」 這句話讓我在陷入焦慮時,這句話喚起我的理性。 我並不是沒有選擇權,只是我願不願面對面前這條已經阻斷的道路,我有沒有急流勇退的決心,我是不是被執著推向了自己的絕望呢?
我發現很多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包含自己),就是預設別人會怎麼想,或許是我們身處的文化,常常告訴我們要避免衝突,但預測他人的想法往往就是一個溝通的障礙。 我們需要承認,別人怎麼想,我們很難用隻字片語就能夠猜得出來,而我們的負面預期往往影響著我們怎麼應對。
大家都有自己想要捍衛的價值,但不需要用傷害人的方式去捍衛吧。 出了社會,看過黑暗,也見識過自己的黑暗,也更明白人與人的差異是非常大的。
對他人的投射(期待),我自己明白這種過度期待,試圖想要讓對方成為自己期待的模樣,嚴重的話就成了情緒勒索,在許多關係中(親人、家人或師生...)是非常常見的,但卻也是最傷人的。
過去我被別人否定時,我會很生氣的說,事情不是這樣的,現在我知道自己的真相後,明白我是怎樣的人,而不是你說的如此,我的價值不再建構在別人的嘴裡,我明白自己的價值。 我老闆就跟我說,他希望我不要那麼內向,多外向一點,散發溫暖的特質點。我只是點點頭,並不多做解釋,因為我知道那是他的期待和認知,並不是正確
做為一個高敏共感者,認識自己、調節情緒是我們一生的功課,不為了其他,就是為了治療自己。 作為治療的最佳處方就是誠實的面對自己,唯有誠實,我才知道我該怎麼調整自己的狀態,我內心最深處、我的潛意識、我的身體究竟想要告訴我什麼? 「嘿,別叫我不焦慮」 讓他繼續焦慮一下,就如讓子彈飛一下,焦慮想說些話
「永遠記的自己擁有選擇權」 這句話讓我在陷入焦慮時,這句話喚起我的理性。 我並不是沒有選擇權,只是我願不願面對面前這條已經阻斷的道路,我有沒有急流勇退的決心,我是不是被執著推向了自己的絕望呢?
我發現很多人都有一個壞習慣(包含自己),就是預設別人會怎麼想,或許是我們身處的文化,常常告訴我們要避免衝突,但預測他人的想法往往就是一個溝通的障礙。 我們需要承認,別人怎麼想,我們很難用隻字片語就能夠猜得出來,而我們的負面預期往往影響著我們怎麼應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平常我的小白車都只有跑市區,只有過年期間才會跑長途,所以超過10萬公里後,我就只有在過年前一個月左右,才會進廠保養一次。 搬家之後我改到住家附近的保養廠,但這陣子都被預約滿了,於是我又撥了舊家附近保養廠的電話,如願預約了這星期的保養。 今天(20250116)因前一個行程和朋友聊天、聊忘了時間,
Thumbnail
在這個以效率和速度主導的時代, 《山茶花情書》像是一封等待拆閱的手寫信, 邀請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節奏與情感的表達方式。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遠方, 一座孤島漂浮在由細密平行線構成的海面上; 中央,一棵山茶花樹佇立著, 花朵由細小的圓點組成, 在素雅的背景
Thumbnail
💛拿到這本書的瞬間,2.7公分的厚度沒有讓我打退堂鼓, 因為在海蒂老師之前的創作裡,我得到很多的撫慰與被理解。 以前沒有讀過太多關於「心理學」的書籍, 近年來接觸很多書籍和心理師後, 我才知道自己是「高敏人」、擁有「討好型人格」, 這樣的性格讓我經常感到壓力比山重啊!
Thumbnail
「天順大風草液態皂」是台灣本土開發的優質產品,通過多項安全認證與有機認證,不含香精與石化界面活性劑,「大風草」本身就是驅風驅寒的草本植物,所以「天順大風草液態皂」不只坐月子、女生生理期保養;擔心天氣多變化,給家中老人家、小朋友保健使用;就連熱愛運動健身的朋友,都能用來舒緩身體疲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透過接受敘事治療,從自我否定轉變為自我接納和自愛。作者分享了在治療過程中的成長與轉變,以及對自我和他人的影響。文章中提到了敘事治療的方法和價值,並鼓勵讀者放下自我指責,開始喜歡自己。
接納自我: 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這是很正常的。不要對自己太嚴苛,接受真實的自己,這會讓你感到輕鬆和釋放。每天對著鏡子微笑,告訴自己:「雖然現實很艱困,但我沒有放棄的持續向前走,我很棒。」自我接納能夠讓內心感到平靜和安寧。
Thumbnail
在心靈寫作中,我們以專注而放鬆的書寫,改變了感知自己的心靈的方式,因而,改變了心理的質地,存在的質感,以及與自我的關係。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勿忘歷史、記取教訓、莫重蹈覆徹,這才更該是我們後人的功課。
Thumbnail
平常我的小白車都只有跑市區,只有過年期間才會跑長途,所以超過10萬公里後,我就只有在過年前一個月左右,才會進廠保養一次。 搬家之後我改到住家附近的保養廠,但這陣子都被預約滿了,於是我又撥了舊家附近保養廠的電話,如願預約了這星期的保養。 今天(20250116)因前一個行程和朋友聊天、聊忘了時間,
Thumbnail
在這個以效率和速度主導的時代, 《山茶花情書》像是一封等待拆閱的手寫信, 邀請我們重新審視生活的節奏與情感的表達方式。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遠方, 一座孤島漂浮在由細密平行線構成的海面上; 中央,一棵山茶花樹佇立著, 花朵由細小的圓點組成, 在素雅的背景
Thumbnail
💛拿到這本書的瞬間,2.7公分的厚度沒有讓我打退堂鼓, 因為在海蒂老師之前的創作裡,我得到很多的撫慰與被理解。 以前沒有讀過太多關於「心理學」的書籍, 近年來接觸很多書籍和心理師後, 我才知道自己是「高敏人」、擁有「討好型人格」, 這樣的性格讓我經常感到壓力比山重啊!
Thumbnail
「天順大風草液態皂」是台灣本土開發的優質產品,通過多項安全認證與有機認證,不含香精與石化界面活性劑,「大風草」本身就是驅風驅寒的草本植物,所以「天順大風草液態皂」不只坐月子、女生生理期保養;擔心天氣多變化,給家中老人家、小朋友保健使用;就連熱愛運動健身的朋友,都能用來舒緩身體疲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透過接受敘事治療,從自我否定轉變為自我接納和自愛。作者分享了在治療過程中的成長與轉變,以及對自我和他人的影響。文章中提到了敘事治療的方法和價值,並鼓勵讀者放下自我指責,開始喜歡自己。
接納自我: 每個人都有缺點和不足,這是很正常的。不要對自己太嚴苛,接受真實的自己,這會讓你感到輕鬆和釋放。每天對著鏡子微笑,告訴自己:「雖然現實很艱困,但我沒有放棄的持續向前走,我很棒。」自我接納能夠讓內心感到平靜和安寧。
Thumbnail
在心靈寫作中,我們以專注而放鬆的書寫,改變了感知自己的心靈的方式,因而,改變了心理的質地,存在的質感,以及與自我的關係。
Thumbnail
想要寫些什麼,不想要對抗,想要接受,還在調整,我想要自己每天都是我所認為的好,但這不可能,做不到,因為我的情緒有起伏,狀態也有起伏,還在練習怎麼陪伴不同狀態的自己,練習接納中,慶幸的是現在對自己,批判少很多。 最近感覺進入另一種模式,反而是對別人批判很多,這樣是否眼光焦點都在別人身上呢,我很多
Thumbnail
「為什麼我決定要改變自己時,就會遇到考驗呢?」 「為什麼我想對對方好一點的時候,怎麼就會有考卷呢?」 在讀書會或個人諮詢時常會聽到學員這類的心情,而其實這也是好現象,是「好轉反應」喔。 因為相對以前的自己,常常是無意識地被眼前的情境帶走,而現在是因為「有更多反省」、「更有覺察」,甚至可以意識到
Thumbnail
勿忘歷史、記取教訓、莫重蹈覆徹,這才更該是我們後人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