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在文法教材的世界中很容易出現的事件,從字面上我們很容易可以想像出一個小偷,也就是事件主角,「偷」了一個錢包的畫面。
在「れる」出現之前的原事件。指示詞與時態為求簡潔予以省略。
想像我們把攝影機轉對準那個運氣不好錢包失蹤的可憐人,請他用受害人自己的角度來敘述這個事件的時候,中文裡我們很快會聯想到「被」這個字。語句裡「被」字的登場,意味著故事將由受到影響的角度述說,文法上稱「被動句」:我錢包被小偷偷走了。
同樣的,日文當中的助動詞「れる」也具有這種扭轉畫面焦點的能力,當「れる」緊跟在動詞後方出現時,也同樣意味著故事正在以被動的角度述說著。
今天我們發揮想像力來玩玩文字遊戲,想像「泥棒が財布を盗んだ」加上「れる」之後這個助動詞會怎麼造成文面上的變化,透過3個步驟將敘事由主動轉換為被動。
1. 首先,當「れる」進入一個事件的之後,首先便會展開一個新的事件領域,這個事件將以「被」的觀點出發,但又必須保留原本事件中的角色(方框內為原事件)。
2. 之後,「れる」會如先前所說把新事件的焦點,也就是主角,保留給被舊事給「影響的對象」。
3. 為了決定誰可以搶到這個空缺,れる會接著比對新舊事件當中的角色,被事件影響的角色一致時,れる可以將角色統合到新的語句中,並且以「が」來標示為事件的主角。同時因為一個語句只能有一個主角領銜,原語句當中的主角只好降格,被「に」標示作為事件的起點的角色存在。
「
事件影響的對象」可以是動作的直接對象「を格」,因受到統合後成為新的主角。
3.1. 又或者,整件事情以「被害者」作為新的主角粉末登場,原語句當中的主角降格成為事件的起點的角色,而沒有受到特別注目的「被偷物」留在原本的事件當中,受到「を」的標示維持著「被偷物」的角色。題外話,像這句這種自己現身說法的句子(主詞就是講話的人),主詞常常可以省略:泥棒に財布を盗まれた。
「
事件影響的對象」也可以是事件的受害者,成為新的角色進到語句裡。
上面 3.1 當中的用法與日文特殊的「受害的被動句(迷惑の受け身)」其實是類似的概念,受害的被動句的形成也同樣可以拆解成同樣的 3 個步驟。由於原事件當中並沒有「受到影響的角色(を格)」,受到事件影響的新主詞只可能是新加入的「苦主」,也就是因事件而蒙受損失的角色。
以上就是作者想中「れる」將主動變成被動的 3 個步驟。
此外,關於許多日文「受害的被動句」的用法,大家很容易可以發現在中英文都不成立:
小孩哭了。
我被小孩哭了。(X)
A child cried.
I was cried by a child.(X)
大家在看了主動變被動3 個步驟之後,有沒有覺得這種獨特的「受害的被動句」,似乎跟「れる」在上述與動詞句融合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受影響的角色」這個空缺有關呢?
因為產生了這樣的空缺,除了原事件中直接受到動作影響的角色(錢包)可以成為主角之外,
也同時保留了同時受到事件影響的「受害的角色」(我)進入成為事件的主角的彈性,再加上
日文語言特性上著重共感的特性(請參考:
關注起點的英文,著重共感的日文),
或許就此造就了日文此種相當獨特的用法。
不過在沒有經過相當的驗證之前,不妨把這篇的說法當成作者大開腦洞的產物,為學習日文過程增添一些趣味的想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