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圖場上,你讓我不舒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是我用女性的身份第三次感到不舒服的事情
就是建築系有一件事情叫做評圖,評圖前大家都會拼命熬夜然後很慎重的將自己的作品拿出來給老師們評論。大概會15分鐘的presentation,後面十分鐘會和老師互動問答。老師的組合通常會有系上老師以及外聘老師,每位老師都會給予回應。
上週六是我們這年級評圖,因為我是做參數設計,所以花了點時間和某男性老師探討感性與理性對建築之間平衡,以下稱他為王建築師。
前面我簡單說一下,王建築師覺得我太依賴軟體給予的配置答案,過於理性,我就提出,但建築本身就是感性理性兼具,所以有了以下對話。
王 :那我舉例,我覺得你很年輕,很漂亮,我就跟你在一起,這樣是可以的嗎?不行呀,這就是理性。我們要交往,認識,相處,這樣才會有感情,這才是感性。
我那時候腦袋不停的打轉:「是我太敏感嗎?要不要嗆爆他?現在不說之後再說是不是就會被別人說,當場沒講之後才在反應?」我愣在當場,臉馬上垮了下來,但也只能呆呆聽著。
最近建築界爆出很多性騷擾事件,我看著面前的這位長輩,我真的不難想像這些事情的發生。很噁心,他看起來比我爸年紀還大。
我後來一直問別人,是我太敏感了嗎,直到剛剛有一位在現場的同學跟我說,他當場聽到很震驚,也覺得是不是自己太敏感。
幹,不是,是他的問題,就這樣。
我知道對他們那一代的人來說,這種說話方式是一件很正常,很順從他們自身思維模式。但你讓我不舒服,我也不必讓你好過,是吧。我知道發聲是要付出代價的,但繼續不講出來,就會有更多人在角落獨自承受。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寒假過的好快,竟然又開學了,緊張與壓力就這樣突然出現,但幸運的是我終於有一點找到做研究的樂趣,開始逐漸進入了學習的狀態。       審題與論文相差很多,審題似乎只是找到一個想要研究的大範圍而已,看起來好像有點什麼,但其實什麼都沒確定。論文就像是在這個大範圍中找出一個點,然後以這個點
今年的前三名名單: 第一名,烈焰瀰漫的月光之旅(編號024,由藍連李3位同學組成。得分21分); 第二名,林宥嘉兜圈找圈圈(編號039,賴湯2位。14分); 第三名,麻婆豆腐們(編號033,鄔陳曾3位。13分)。以上3組。
這次來說點不一樣(不archi)的,要來介紹一部講述佛朗明歌舞劇「莎樂美」的紀錄片。它採用王爾德的《莎樂美》故事,有別於1905年史特勞斯的歌劇,影片中的舞劇部分沒有對白台詞,以純舞蹈的方式呈現,在佛朗明哥舞踢踢躂躂的清脆鞋跟聲中,我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莎樂美》。
        寒假過的好快,竟然又開學了,緊張與壓力就這樣突然出現,但幸運的是我終於有一點找到做研究的樂趣,開始逐漸進入了學習的狀態。       審題與論文相差很多,審題似乎只是找到一個想要研究的大範圍而已,看起來好像有點什麼,但其實什麼都沒確定。論文就像是在這個大範圍中找出一個點,然後以這個點
今年的前三名名單: 第一名,烈焰瀰漫的月光之旅(編號024,由藍連李3位同學組成。得分21分); 第二名,林宥嘉兜圈找圈圈(編號039,賴湯2位。14分); 第三名,麻婆豆腐們(編號033,鄔陳曾3位。13分)。以上3組。
這次來說點不一樣(不archi)的,要來介紹一部講述佛朗明歌舞劇「莎樂美」的紀錄片。它採用王爾德的《莎樂美》故事,有別於1905年史特勞斯的歌劇,影片中的舞劇部分沒有對白台詞,以純舞蹈的方式呈現,在佛朗明哥舞踢踢躂躂的清脆鞋跟聲中,我們可以看到不一樣的《莎樂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王明…同學,非常抱歉,請問接下來我要做什麼?」老師低著頭向我詢問。 「老師妳雙手扶著桌子,背對著我!」 「這樣嗎?」 「再趴低一點!」 「沒錯!老師~」老師聽到我說後,本來比我高的老師,現在已經比我還矮。 我一手從背後揉她的巨乳,一手愛撫她那被黑絲包裹住的小穴。
有點厭煩? 作為女性,外表被評價好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女孩子之間的話題,除了日常吃喝玩樂,體重等身材管理都是很安全的話題 但男性加入,會有種第二性的感覺,會想要去反抗 好像除非有意識地去抵抗來自男性的“建議”,就會被內化、影響 但現實又很難去直接反抗對方的評價 畢竟好看是一件主觀的事
Thumbnail
張小姐是一名在公立學校工作的會計佐理員。她在會計室工作了五年,一直表現優秀,深受同事和上司的喜愛。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她遭遇了一名新來的處室主任李先生的性騷擾。李先生在多次部門聚會和工作會議中,對張小姐說些性暗示語言及不當的和肢體接觸,令她感到極度不安和困擾。 故事情節: 一天,公司舉行了一次部門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在連續四周聽完王增榮(下稱王大)的課後,有種感覺是從沒在建築系感受過的,即一種與生命呼應震動的感覺,這種感覺過去不是沒有,但多數是在哲學課上,如今在談論建築的課上感受到,可見王大的評論有碰觸到建築的核心。   王大表示,這四堂課都是以他的感覺、他認為的方式談論,意思就是不談學術理論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對理工出身的我而言,「人的感受」真的很難處理,因為你控制不了對方的感覺。 你想嘛!工程師寫程式,寫錯了,改一改重新編譯,我們沒有必要去對程式碼噓寒問暖呀~
Thumbnail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王明…同學,非常抱歉,請問接下來我要做什麼?」老師低著頭向我詢問。 「老師妳雙手扶著桌子,背對著我!」 「這樣嗎?」 「再趴低一點!」 「沒錯!老師~」老師聽到我說後,本來比我高的老師,現在已經比我還矮。 我一手從背後揉她的巨乳,一手愛撫她那被黑絲包裹住的小穴。
有點厭煩? 作為女性,外表被評價好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女孩子之間的話題,除了日常吃喝玩樂,體重等身材管理都是很安全的話題 但男性加入,會有種第二性的感覺,會想要去反抗 好像除非有意識地去抵抗來自男性的“建議”,就會被內化、影響 但現實又很難去直接反抗對方的評價 畢竟好看是一件主觀的事
Thumbnail
張小姐是一名在公立學校工作的會計佐理員。她在會計室工作了五年,一直表現優秀,深受同事和上司的喜愛。然而,最近一段時間,她遭遇了一名新來的處室主任李先生的性騷擾。李先生在多次部門聚會和工作會議中,對張小姐說些性暗示語言及不當的和肢體接觸,令她感到極度不安和困擾。 故事情節: 一天,公司舉行了一次部門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昨天從早上9:30評到晚上7:30,共10小時,10位同學,中間40分鐘吃午餐&參觀系館旁的茶屋,早上下午各一杯咖啡。與十年前不同的是,外評老師變多了(我這場有七位,當時只有三位);將設計一比一實作的作品變多了(十件中有三件);都市尺度的設計變多了(十件中有四件)。相同的是,一個人做一件
Thumbnail
  在連續四周聽完王增榮(下稱王大)的課後,有種感覺是從沒在建築系感受過的,即一種與生命呼應震動的感覺,這種感覺過去不是沒有,但多數是在哲學課上,如今在談論建築的課上感受到,可見王大的評論有碰觸到建築的核心。   王大表示,這四堂課都是以他的感覺、他認為的方式談論,意思就是不談學術理論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對理工出身的我而言,「人的感受」真的很難處理,因為你控制不了對方的感覺。 你想嘛!工程師寫程式,寫錯了,改一改重新編譯,我們沒有必要去對程式碼噓寒問暖呀~
Thumbnail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