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們在家,與「惡」的距離不遠 ...為什麼社會的恐嚇事件增加了?

更新於 2021/03/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值得關注的社會心理

台北捷運公司在4天內發生3起恐嚇案件 :
1.第一起由台中1名年約40歲的李姓男子,心情不好,就傳送電子郵件給北捷公司,內文提及即將在古亭站殺人,警方旋即在台中逮人,
2.但13日晚上9時許,北捷又收到電子郵件,預告新店大坪林站在15日會發生爆炸。警方獲悉後也在新北市逮人,發現嫌犯和家人吵架後,發送郵件的嫌犯,透過父親的郵件帳戶寄送恐嚇電郵,
3.最後則是在15日,1名陳姓男子因精神不穩,也2度打電話恐嚇北捷公司。
這些人有共同的傾向:
情緒不穩
憤怒難以控制,家庭的人際關係緊張,因生活壓力產生了偏執意念(例如我不好,也一定給別人臉色看看,進而恐嚇別人...而竟然不是使他情緒波動的當事人呢(瘋狂地逃避真實或把自己想像中被拋棄了)。
這時,社會上的任何人或單位,尤其是有非常注重的安全單位,例如飛安,大衆交流安全,都是偏執意念中的對象,這些情況也不會一時之間演化出現的,而是在長期下,早已稙入在家庭成長和他與人的互動中...
我們的醫療專業,予這樣的情況叫邊緣人格特質(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 BPD )。
這個診斷標準認為BPD始於成年早期,核心症狀為廣泛性的人際關係、自我形象、以及情感表現上的不穩定且具明顯的衝動行為。試將其常見症狀分述如下:(符合五項或《五項以上》,可診斷為 BPD)
1.瘋狂地避免真實想像中被拋棄
2.不穩定且緊張的人際關係模式,特徵為在極度理想及過度貶抑間擺盪。
3.認同障礙:明顯且持續的自我形象或自我感受不穩定。
4.至少出現有兩種潛在自我傷害的衝動: 如肆無忌憚地花錢、性氾濫、物質濫用、 魯莽 地駕車、暴食。
5.重複自殺行為、作態、或威脅,或自傷 行為。
6.由於情感過度反應造成情緒不穩定:如 強烈而斷斷續續出現之憂鬱、易怒、或焦慮, 通常持續數個小時,極少超過數天。
7.長期空虛感。
8.不合宜且強烈的憤怒,或憤怒難以控 制:經常發脾氣、持續的憤怒、一再的肢體衝 突。
9.短暫而與壓力有關的偏執意念,或嚴重的解離症狀
依據專家分析,當社會進步愈快…愈迅速,這樣的社會安全問題,會一陣子,又一陣子的出現,例如隨機打人事件、炸彈威脅...製造出了不少社會公共安全問題:「你看看,社會的其他人,大家也不好」的偏執傾向,這真的是非常危險的社會教育問題!

我們在家,與「惡」的距離不遠 ...

( Caretakers are often intimidated or alienated by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 BPD ) )
BPD影響的年齡層,就是約從【青少年時期到壯年期】,
天啊!這個剛好是我們人生大半最黃金時期啊!
因此社會付出的代價,相當昂貴。這樣的人格特質,輕則個人長期遭受壓力情緒困擾,家庭成員人際關係緊張😓。我們什至會自己解讀,這是叛逆期呢!
但是這種特質,嚴重時可能會造成家庭崩解或社會問題。而個案會衍生出臨床現象,如與其它精神疾病的「共同病的行為」 (comorbidity)例如:物質濫用、自殺/自傷、身體/性侵害等則是精神醫療、公共衛生、乃至社會福利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惡」在我們家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家庭的情緒教育,家人的自己健康教養,是非常重要的。
臨床上,看到父母,家庭教育,都是家暴相向,情緒勒索非常重、小孩子在成長,就是等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也就是青少年/壯年時期,他們會把長期施壓在自己心中的情緒,非常不穩的發展出來。
孩子的邊緣人格成長與否,可能一直以來就在你我周遭的生活教育當中,預防或改善自己情緒管理學習,就是「照護」個人“生命成長的「小事」”,但避免了邊緣人格特質的發展,這可是社會心理發展的「大事」!
邊緣人格的發展,像是一種「慢性的社會病毒」,會在家庭中滋養,會在人與人之間傳遞,一旦病毒感染爆發,就可能發展成為具「毀滅性」的「社會心理疾病問題」。
我們常常說面對病毒(如COVID-19)的預防
我們需要 :
勤洗手:(禁出手攻擊)就如勤洗掉惡習,情緒不穩
戴口罩:(禁言行傷害)就是不能囗無遮欄,大吼大叫
安全距離:在家裡都沒有安全了,出去社會怎麼會安全呢?
我們需要落實平日「乾淨」的生活習慣 (勤洗惡習、禁大吼大叫,保有安全感)才能預防社會心理疾病的發展。
除了把已經發生的罪犯抓好,也要投注更多的努力來培養,這個「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恢復。

這些「惡」的恢復,其實都很不錯

在大型研究 ( CLPS study ) 約85%的BPD患者在治療後,至少12個月獲得緩解,其中復發率為12%。
在另一個大型研究 ( MSAD study )約有99%的患者在治療後,至少2年內獲得緩解。什至追踪了16年中,有78%的患者至少緩解了8年。在這大型研究 ( MSAD study )復發率卻較高(10% ~ 36% )

這些情况下,「惡」的恢復更好


不管是CLPS研究或MSAD研究,發現某些情况,BPD可恢復更好:
年齡較小、兒童時期的沒有被性虐待、沒有家族虐待、有良好的職業、較低的神經質和較高的認同度

家庭,需要心理教育

我們真的需要落實平日在家「乾淨衛生」的心理健康習慣,BPD犯罪的預防與治療需要社會(含政府、教育、家庭,學校,公司)投注更多的努力來培養「人人」家庭的心理情緒健康 :
我常常看到了,豐衣足食的人們,在情緒上是不豐富修養的,在心靈上是長期空虛不足的,大家都需要學習訓練自己,而不是
在「叫馭」孩子,而不會「教育」自己
我們家庭有了「心理健康」行為措施,這樣從小受良好教育的家庭行為,是可以取代未來的「犯罪行為」(社會心理疾病),這才是預防勝於治療吧!讓每一個人心中健康安全,這個社會才能健康,才能安全的。
如果你已經看到最後 : 【免費支持我】
幫我按下方的【 拍手五下】,我有機會獲得內容創作的酬勞喔~
創作不易啊... -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5會員
    45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軒醫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飲料🥤沒有脂肪,怎麼會是和脂肪肝有關呢? 其實不是飲料🥤中含有什麼脂肪,而是飲料中的果糖、蔗糖 這些糖,是增加體內脂肪的主要來源。 含糖飲料導致肝臟合成的脂肪增加 瑞士蘇黎世大學研究人員安排了94名受試者,叫他們每天三次、每次飲用200毫升不同種類糖分 ( 果糖、蔗糖、葡萄糖) 的飲料,在為
    英國醫生Dr Karan Raj 說咖啡有蟑螂🪳,一時之間引發大家瘋傳。 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我整理一下: 蟲蟲,是豆豆的微元素 我們人類生活圈的周圍和我們的食物中,經常會殘留一些我們不輕易看到的蟲蟲殘渣。 這些蟲蟲危機,其實也是人類食物鏈中
    不吃早飯影響代謝健康,這基本上是事實,所以健康飲食宣導中都強調「早餐要吃飽吃好」。但不吃午飯或晚飯的相關研究,仍然有限。 日本大阪大學 ( Osaka University )在《營養學(Nutrients)》期刊發表研究報告,他們花費了3年時間觀察,1萬7,573名男學生與8,860名女學生的健
    人類的胎盤 上個月看到,科學研究告訴我.第一次在人類的胎盤內,發現了塑膠微粒( micro plastics ),我嚇到了!連嬰兒最安全的胎盤,也出現了【塑膠料】,非常憂心的 :  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 首次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塑膠微粒( micro plastics )」的研究。在參與研究的6位
    笑,太好了!昨天才和媒體人討論,他很享受喜劇短片,他即使沒有開懐大笑,也會常常保持微笑😊⋯⋯ 笑,使你延年益壽 笑,使人延年益壽,你一定有聽過,但這是真的嗎? 我們來看一下科學研究笑與長壽的關係 英國🇬🇧 倫敦大學,發現 那些開朗愛笑的人。比平時看上去不愛笑的人,壽命更延長了35%。 美國�
    為什麽你們都會覺得 " 年味變淡 " 了? 當聽到鞭炮🧨聲,當看到鞭炮火光,再加上聞到濃濃的鞭炮🧨味道,你還是會覺得,怎麼長大後,「年味變淡」了? 我幾乎從小到大,到我如今變阿北了,我嘛聽到大家都一直說:年味變淡了⋯⋯哈哈😄!如果我告訴你,50年後,現在的嬰兒們,他們也會一樣告訴當時還活著
    飲料🥤沒有脂肪,怎麼會是和脂肪肝有關呢? 其實不是飲料🥤中含有什麼脂肪,而是飲料中的果糖、蔗糖 這些糖,是增加體內脂肪的主要來源。 含糖飲料導致肝臟合成的脂肪增加 瑞士蘇黎世大學研究人員安排了94名受試者,叫他們每天三次、每次飲用200毫升不同種類糖分 ( 果糖、蔗糖、葡萄糖) 的飲料,在為
    英國醫生Dr Karan Raj 說咖啡有蟑螂🪳,一時之間引發大家瘋傳。 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我整理一下: 蟲蟲,是豆豆的微元素 我們人類生活圈的周圍和我們的食物中,經常會殘留一些我們不輕易看到的蟲蟲殘渣。 這些蟲蟲危機,其實也是人類食物鏈中
    不吃早飯影響代謝健康,這基本上是事實,所以健康飲食宣導中都強調「早餐要吃飽吃好」。但不吃午飯或晚飯的相關研究,仍然有限。 日本大阪大學 ( Osaka University )在《營養學(Nutrients)》期刊發表研究報告,他們花費了3年時間觀察,1萬7,573名男學生與8,860名女學生的健
    人類的胎盤 上個月看到,科學研究告訴我.第一次在人類的胎盤內,發現了塑膠微粒( micro plastics ),我嚇到了!連嬰兒最安全的胎盤,也出現了【塑膠料】,非常憂心的 :  來自義大利的研究人員 首次在人類胎盤中,發現「塑膠微粒( micro plastics )」的研究。在參與研究的6位
    笑,太好了!昨天才和媒體人討論,他很享受喜劇短片,他即使沒有開懐大笑,也會常常保持微笑😊⋯⋯ 笑,使你延年益壽 笑,使人延年益壽,你一定有聽過,但這是真的嗎? 我們來看一下科學研究笑與長壽的關係 英國🇬🇧 倫敦大學,發現 那些開朗愛笑的人。比平時看上去不愛笑的人,壽命更延長了35%。 美國�
    為什麽你們都會覺得 " 年味變淡 " 了? 當聽到鞭炮🧨聲,當看到鞭炮火光,再加上聞到濃濃的鞭炮🧨味道,你還是會覺得,怎麼長大後,「年味變淡」了? 我幾乎從小到大,到我如今變阿北了,我嘛聽到大家都一直說:年味變淡了⋯⋯哈哈😄!如果我告訴你,50年後,現在的嬰兒們,他們也會一樣告訴當時還活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在「歐嗨呦」與「莎呦那拉」之間的 3 年,今敏都在製作他的第五部電影《做夢機器》(夢みる機械)。在他過世 11 年後的今天(7/28),正是今敏執導的《千年女優》公開 20 週年,而我們仍然看不到《做夢機器》。我們來看看,今敏大師留下的未完之夢,在這麼多年裡是如何漸漸消失的。
    Thumbnail
    台灣目前的環境與制度,其實不想「讓民眾有能力自主健康管理」。所以當我也想攻擊「吼!怎麼民眾都愛Google」之前,我想了想,我有兩件事需要幫愛莉莎莎平衡。沒錯,這篇文章不會有任何醫療知識,故事開始:
    Thumbnail
    網路交流的運作模式在近幾年中發生了轉變,社交媒體和各種自訂化空間紛紛興起。在同一時間,網路和現實的分界線開始模糊,而這些連帶影響了我們在真實世界對他人以及他們的意見的態度。
    Thumbnail
    情緒有分好壞嗎? 儘管這個社會向來都比較強調人們要「保持開心樂觀,不可以不快樂」,相較之下焦慮、憂鬱、生氣等情緒就時常被忽略和排斥,但其實情緒是不分好壞的。
    Thumbnail
    在我多年親近客戶的服務裡,有機會了解客戶的家庭,也因此讓我不斷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教養孩子」到底有沒有標準答案?
    Thumbnail
    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曾做過一個關於「惡魔」的思考實驗:能得知「每一顆原子」資訊的他/祂,不僅能掌握現在,更能預測未來。 ——如果有了這些資訊,是否就能算出《我們與惡的距離》? ——算出來,然後呢?
    Thumbnail
    很多人堅持這部劇"沒有要談廢死",因為劇中並沒有出現直接的訴求,認為這部劇談的應該是預防勝於治療、司法、媒體亂象、思調失覺等等。 確實,死刑只是其中一個議題,但它周圍圍繞的這些情境,都是基於同樣的人權背景而努力推動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在「歐嗨呦」與「莎呦那拉」之間的 3 年,今敏都在製作他的第五部電影《做夢機器》(夢みる機械)。在他過世 11 年後的今天(7/28),正是今敏執導的《千年女優》公開 20 週年,而我們仍然看不到《做夢機器》。我們來看看,今敏大師留下的未完之夢,在這麼多年裡是如何漸漸消失的。
    Thumbnail
    台灣目前的環境與制度,其實不想「讓民眾有能力自主健康管理」。所以當我也想攻擊「吼!怎麼民眾都愛Google」之前,我想了想,我有兩件事需要幫愛莉莎莎平衡。沒錯,這篇文章不會有任何醫療知識,故事開始:
    Thumbnail
    網路交流的運作模式在近幾年中發生了轉變,社交媒體和各種自訂化空間紛紛興起。在同一時間,網路和現實的分界線開始模糊,而這些連帶影響了我們在真實世界對他人以及他們的意見的態度。
    Thumbnail
    情緒有分好壞嗎? 儘管這個社會向來都比較強調人們要「保持開心樂觀,不可以不快樂」,相較之下焦慮、憂鬱、生氣等情緒就時常被忽略和排斥,但其實情緒是不分好壞的。
    Thumbnail
    在我多年親近客戶的服務裡,有機會了解客戶的家庭,也因此讓我不斷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教養孩子」到底有沒有標準答案?
    Thumbnail
    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曾做過一個關於「惡魔」的思考實驗:能得知「每一顆原子」資訊的他/祂,不僅能掌握現在,更能預測未來。 ——如果有了這些資訊,是否就能算出《我們與惡的距離》? ——算出來,然後呢?
    Thumbnail
    很多人堅持這部劇"沒有要談廢死",因為劇中並沒有出現直接的訴求,認為這部劇談的應該是預防勝於治療、司法、媒體亂象、思調失覺等等。 確實,死刑只是其中一個議題,但它周圍圍繞的這些情境,都是基於同樣的人權背景而努力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