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教好讀|宣教是《存在的理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人家家看到一排書的作者都是Jacques Ellul,不知何方神聖,主人輕描淡寫,因為博士論文寫的是Jacques Ellul的東西,所以家裡一堆他的書。好奇嘗鮮,挑幾本Jacques Ellul的書,胡亂讀一氣,原本只是淺嚐,然後我就回不去了!越陷越深,成了Jacques Ellul的粉絲。

默想傳道書四十年後,Jacques Ellul自陳,「在我的著作中,神國的臨在 The Presence of the Kingdom形成一個總論,介紹所有我想要寫的東西,傳道書則是最後的結論。…我不相信自己還可以再寫什麼」。1987年,出版法文的La raison d’être: Méditation sur l’Ecclésiaste;三年後,1990年翻譯出版英文版Reason for Being: A Meditation on Ecclesiastes;三十年後,台灣的校園出版社根據英文譯本,於2017年翻譯出版繁體中文版「存在的理由從傳道書看科技社會的虛空與盼望」,是目前已知以祿作品系列當中唯一繁體中文出版品。以祿的天鵝之歌!絕唱。力推!謝謝校園,歡迎多多益善。

《存在的理由》這本書

雖然以祿說「此書的寫作…,是非學術性的」,可是這本以祿心目中,非學術性的作品,卻是非常合乎學術文體。學術的DNA,已然內化在以祿的思考和表達上,自不待言。全書四章,起承轉合的結構完整,訓練有素的以祿,把每一章都寫成一篇主題清晰、有始有終的獨立論文,同樣按部就班,有破題、有引言、有申論、有結論,都可以單獨閱讀;當然更可以在以祿給傳道書的關鍵字:矛盾、虛空、智慧、神,所建立的架構底下,循序漸進、更上層樓。

  • 第一章「初步辯論與非權威後記」:說明研究動機、使用的研究方法、針對一般假設前提、作者和文體,作文獻評估和批判,也在結構、原則和背景及當代應用上,提出個人創見。
  • 第二章「虛空的主題:蒸氣、煙霧、缺乏實體、脆弱、無常」:從希伯來原文探究何謂「虛空」,再從經文萃取進步、默想、權力、金錢、工作、快樂和良善等,從不同面相,解析「虛空」,也從人回應「凡事都是虛空」的答案裡,對應傳道者在對抗態度與回應真理,採取的不同策略,有直接或間接,有反諷或溝通,並且提出振聾發聵的結論:
「我就是虛空。所以我不是世界的中心,重要的是,這位他者是不虛空的,因此我可以揚棄一心只想到自己,把自己交託給那位,他是一切。…盡量把自己從畫面中移除,以便傾聽和學習,這就是虛空的原則可以帶我們到達的地步」。
  • 第三章「智慧與哲學」:以「智慧是甚麼」和「傳道書中的智慧是甚麼」開場,帶入哲學與科學的對立面。把科學和貪婪畫上等號,也對科技提出嚴嚴的警告。接著從人生中的細微事實與小事物中,找到構成生活的鹽和真理,重申未來的不可測與死亡的必然,再從言語、財富和女人男人三個方面的應用與實例,來檢驗智慧,並以「萬事之神的作為」和「耶穌基督為我們成了智慧」揭露危機也呈現轉機作結—
「全然的他者,…祂正等著你」。
  • 第四章「神」:闡明傳道者以Elohim稱呼神,證明這本寫給猶太民族的混合主義作品,是具有普世性的。在對比的矛盾中,這位神是給予的神,也是審判的神;以祿反覆強調,創造的主和被造的人,不可易位,也不可踰越應有的分際。疾言厲色,「一切世上的邪惡,都是出於把自己當成造物主」,衷心建言,受造的人應當親近聆聽,且記念敬畏這位創造的主。回應整卷書的核心—
「你無法實際詳細知道甚麼是好的不好的、該做的不該做的、會成功的不會成功的,但你可以知道:神行作萬事;而這位行作萬事的神,也是顯明自己、把自己和人類綁在一起的神」。

「第一章:初步辯論與非權威後記」,CP值破表,超級優質!必讀!「9. 矛盾是傳道書的重要原則」和「10. 傳道書與住棚節」是皇冠上的鑽石,耀眼炫目;文末附註,以祿「對於所讀文獻的看法」,是絕色甜點,絲毫不比主餐正文遜色,保證齒頰留香、回味無窮。參考書目的後勁十足,尤其以祿反覆提到、和引用祈克果,根本就是祈克果的粉絲一枚,也因此,以祿和祈克果在相關主題的書目,堪稱難得的完整,一些和傳道書有關的注釋書也有滋有味。

以祿這個人

以祿的批判犀利、毫不客氣,角度鮮明、因果清晰,對每一個文獻評估所宣示的立場,以祿都有具體的理由、和其來有自的前因後果,除了不同凡響的遍覽群籍、博聞強記,尤其非比尋常的,是他思考的廣度和深度。

比起同時代的同鄉巨星傅柯 (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和德希達 (Jacques Dierrida, 1930-2004),以祿 (Jacques Ellull, 1912-1994) 顯然非主流,知名度更是遜色許多。似乎沒有廣結善緣,不善頻頻點頭,不懂得為反對而反對、好獨占鰲頭。可是,這位終身不曾邁出國門,生於斯、長於斯、學於斯、用於斯,也死於斯的法國政治人物和基督徒學者,卻是「直到如今,仍舊說話」。

以祿示範的不僅是學術制式的行禮如儀,更是做學問的態度。首先,在一個特定命題的範疇,從盡可能豐富、不同的層次、面相,去思考、去探索、提出許多許多問題;接著,從前人建立的已知著手,從文獻裡,給這許多提問找答案,這個過程,關鍵字庫的建立、和資料搜尋的能力,足以見證知識含金量的實力;然後,就是閱讀、思考,持續閱讀和思考,開發更多文獻、衍生更多問題;最後,提出個人看法,可以是搖旗吶喊、附議前人的觀點,也可以駁斥推翻、不以為然,建立嶄新的視野。無論同意、反對、質疑、批判,都要能夠引經據典、陳明緣由和參照依據。獨立思考的能力,建立在廣度深度兼具的閱讀基礎上,加上夠長時間的思考醞釀,才能購培養出洞燭機先的功力,以祿做了經典的示範。然而,以祿不以此為滿足,埋頭苦幹的同時,給自己踩剎車,「要提防知性的誘惑」(十二12) —

「打從一開始,我就把自己全部的工作,放在傳道書的審判之下」。



【傳道書】這卷書

以祿說傳道書「是一卷個人單獨默想,退縮到自我小天地的書」,因為—

「傳道書任由我們單獨面對岌岌可危的命運,把我們剝光,好讓我們能夠經歷唯一真正的安全—這樣的安全感,來自那位至高的歷史主宰」。

多年以來,傳道書從來就是我發生意外的首選急救包、垂頭喪氣時的安慰劑、膨風暗爽時的照妖鏡,更是我定時服用的十全大補丸,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尤其在茫然失措的每一個十字路口,收回散漫的迷惘與分心的徬徨,重新聚焦在神身上,聽見後面有聲音說:「這是正路,你要行在其間」。因為傳道書「單純的宣告,宣告獨一超然的神,祂的存在是整卷書的意義、目的、起源和結論」。有以祿硬挺,我對傳道書的喜愛、偏愛和溺愛,恐怕更是回不去了!

馬可福音和傳道書,是我在柬埔寨最常使用、也用得最得心應手的福音性查經文本。對從來沒聽過耶穌大名,卻願聞其詳的高棉人,馬可福音針對外邦人書寫的特性,和劇情張力十足的故事性,很能滿足他們對這位新來的耶穌的好奇心。傳道書可以在上座部佛教和基督教的異中求同,成全他們的自尊自信,並開發對話空間,再從同中求異,探究兩者的大異其趣,影響所及,牽引出南轅北轍的人生態度。兩相對照查驗,以為反思實踐。未必改弦易轍,可是在推動思考和促進對話方面,卻是屢試不爽。

「存在的理由」不是解經書,沒有推翻我對傳道書既有的理解,卻在已知的基礎上,揭示未知和未來:未知大於已知,而神全然未知;在現實當中,面對現實、解構現實、矛盾現實和未知現實,都可以連結未知的未來。更難能可貴的,以祿默想傳道書,解析「存在的理由」不是消極厭世,不是無奈認命,而是努力工作、享受人生,而是好好活著、敬畏神,以玆記念神。

閱讀「存在的理由」,不僅讓我在知性上長進,也學習以祿做學問的方法,追求認識神的路徑,更讓我每每泫然的是,這位不可知、卻行作萬事,大而可畏的神,竟然選擇在現實的矛盾當中顯明自己!每一次和高棉人從傳道書著手編織福音,更勝於前的心被恩感、心存敬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宣教柬埔寨
33會員
188內容數
在柬埔寨鄉村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灌溉高棉人對耶穌的認識 耕耘高棉人跟耶穌的感情
宣教柬埔寨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一本關於緬甸佤邦毒梟掃羅的精彩紀實文學《毒梟烏託邦》,探討毒品、地緣政治、民族建國夢以及宣教事工的交錯影響。本文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
2025/04/09
一本關於緬甸佤邦毒梟掃羅的精彩紀實文學《毒梟烏託邦》,探討毒品、地緣政治、民族建國夢以及宣教事工的交錯影響。本文從SEO角度出發,提供提升文章能見度的建議。
2025/02/06
史景遷著。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黃中憲譯。臺北:時報,2023。407頁。譯自 Jonathan D. Spence.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1983. 利瑪竇算我們同行,當然,他入列超級巨星那級,跟我們的檔次不同、級別有差。這麼吸睛亮晶晶的大師兄走在前
2025/02/06
史景遷著。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黃中憲譯。臺北:時報,2023。407頁。譯自 Jonathan D. Spence. 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 1983. 利瑪竇算我們同行,當然,他入列超級巨星那級,跟我們的檔次不同、級別有差。這麼吸睛亮晶晶的大師兄走在前
2024/08/22
劉幸枝著。主護城傳奇:親岑多夫伯爵與十八世紀摩拉維亞復興史 (The Legend of Herrnhut),二版。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8。 讀這本書像看紀錄片、也像讀一個非虛構劇情片的劇本,我讀了好幾次,從初版讀到第二版,因為羨慕、心嚮往之。我當這本書是教會作宣教教育個案研討案例的
2024/08/22
劉幸枝著。主護城傳奇:親岑多夫伯爵與十八世紀摩拉維亞復興史 (The Legend of Herrnhut),二版。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18。 讀這本書像看紀錄片、也像讀一個非虛構劇情片的劇本,我讀了好幾次,從初版讀到第二版,因為羨慕、心嚮往之。我當這本書是教會作宣教教育個案研討案例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陣子我遇到了點輸出障礙,一方面回顧這些當年的閱讀心得,有些部分真的寫的很廢,我希望能不只是敘述書中的觀點,能夠結合自身的想法做討論;但是功力不到位,寫不出我想表達的感受。 這些內容會讓我有收穫,是因為他們與我之前看的其他書、我的生活體驗,產生共鳴,很難在有限的篇幅表達出來。
Thumbnail
前陣子我遇到了點輸出障礙,一方面回顧這些當年的閱讀心得,有些部分真的寫的很廢,我希望能不只是敘述書中的觀點,能夠結合自身的想法做討論;但是功力不到位,寫不出我想表達的感受。 這些內容會讓我有收穫,是因為他們與我之前看的其他書、我的生活體驗,產生共鳴,很難在有限的篇幅表達出來。
Thumbnail
一七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啟蒙時代哲學家盧梭誕生於日內瓦共和國。當時的日內瓦城尚未加入瑞士聯邦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城邦。而日內瓦最有名的公民非盧梭莫屬。他作品的署名就是J.J. ROUSSEAU, CITOYEN DE GENEVE 盧梭,日內瓦公民。
Thumbnail
一七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啟蒙時代哲學家盧梭誕生於日內瓦共和國。當時的日內瓦城尚未加入瑞士聯邦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城邦。而日內瓦最有名的公民非盧梭莫屬。他作品的署名就是J.J. ROUSSEAU, CITOYEN DE GENEVE 盧梭,日內瓦公民。
Thumbnail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哲學導論書,透過11項主題帶領讀者去思考那些早已習以為常的問題。作者歡迎我們自行選擇有興趣的章節閱讀,順序不拘,重點是讓一般大眾也能一窺哲學思考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哲學導論書,透過11項主題帶領讀者去思考那些早已習以為常的問題。作者歡迎我們自行選擇有興趣的章節閱讀,順序不拘,重點是讓一般大眾也能一窺哲學思考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史上最強哲學,有分成 東方、西方兩本,我特別偏愛東方哲學的這本。 過去看過非常多的哲學書,但始終沒有特別深入研究特定的哲學家理論。 曾經很害怕自己成為半桶水的哲學閱讀者,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太淺薄的見解,更容易形成偏見,最後只是一個被流行訊息操縱的魁儡。 所以我對這種一本書,概括了一堆哲學家的書
Thumbnail
史上最強哲學,有分成 東方、西方兩本,我特別偏愛東方哲學的這本。 過去看過非常多的哲學書,但始終沒有特別深入研究特定的哲學家理論。 曾經很害怕自己成為半桶水的哲學閱讀者,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太淺薄的見解,更容易形成偏見,最後只是一個被流行訊息操縱的魁儡。 所以我對這種一本書,概括了一堆哲學家的書
Thumbnail
作者認定基督教將會徹底改變中國的傳統國家性格,中國人(按作者政治立場,台灣人也算)一旦扔棄傳統的信仰與文化,改信其他宗教,原有的性質與風格將會喪失殆盡,而以儒家思想為根據的中國文化將會淪亡,所以作者想藉「探討與評論基督教」盡一份炎黃子孫當盡的責任。
Thumbnail
作者認定基督教將會徹底改變中國的傳統國家性格,中國人(按作者政治立場,台灣人也算)一旦扔棄傳統的信仰與文化,改信其他宗教,原有的性質與風格將會喪失殆盡,而以儒家思想為根據的中國文化將會淪亡,所以作者想藉「探討與評論基督教」盡一份炎黃子孫當盡的責任。
Thumbnail
史作檉的宗教文明哲學新力作《極樂園辯證100條》5.13上市! 「所謂『極』,就是人所無法真知而表之事。」——史作檉
Thumbnail
史作檉的宗教文明哲學新力作《極樂園辯證100條》5.13上市! 「所謂『極』,就是人所無法真知而表之事。」——史作檉
Thumbnail
  楊腓力在本書「作者的話」當中就開宗明義說明他是「為了徘徊於信仰邊界的人寫了這本書」。一神論、多神論是信仰,無神論也是一種信仰。不管在哪一個社會文化,最初都有一個神聖的信仰。除了共產黨的無神論以外,這個世界對於真、善、美有一種普遍的渴望,而這渴望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真神。如果這段話引發了你的好奇
Thumbnail
  楊腓力在本書「作者的話」當中就開宗明義說明他是「為了徘徊於信仰邊界的人寫了這本書」。一神論、多神論是信仰,無神論也是一種信仰。不管在哪一個社會文化,最初都有一個神聖的信仰。除了共產黨的無神論以外,這個世界對於真、善、美有一種普遍的渴望,而這渴望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真神。如果這段話引發了你的好奇
Thumbnail
我從不認為宇宙是這個樣子的。 物質、唯物論、機械式宇宙。或許真有些邏輯可言,否則無法建構出我們「目前」的宇宙樣式的「物理」。 但宇宙只有一種法則……
Thumbnail
我從不認為宇宙是這個樣子的。 物質、唯物論、機械式宇宙。或許真有些邏輯可言,否則無法建構出我們「目前」的宇宙樣式的「物理」。 但宇宙只有一種法則……
Thumbnail
沒有宗教信仰,哪來的人生意義?本系列主要介紹精神科醫生、教授盧亦思的《無神世界的人生意義》。盧亦思詮釋科學的人文啟示,結合診間的經驗,用現代的新知來探討人生的老問題。意義和價值在人手裡,不假外求。
Thumbnail
沒有宗教信仰,哪來的人生意義?本系列主要介紹精神科醫生、教授盧亦思的《無神世界的人生意義》。盧亦思詮釋科學的人文啟示,結合診間的經驗,用現代的新知來探討人生的老問題。意義和價值在人手裡,不假外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