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療癒計畫:Day25.無條件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有點忘了出自哪裡了,記得裏頭提到童年時期,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會影響一個人以後長大對於愛對於感情,甚至人際相處上的一些人格發展。

那篇文章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提到兩個觀念,「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作者說:「就是不管你這個人做的好,還是做不好,;他們都還是不離不棄,喜歡你,包容你,讓你覺得你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大概是類似這樣的定義。

「有條件的愛」就像我之前,前幾篇的文章中提到,小時候,只要我成績考好,乖乖的聽爸媽的話,爸媽就不會打我罵我,甚至會帶我去看電影,所以讓我在內心產生,只要我討好人家,對人家好,他們就會對我好的觀念。

作者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如果從小只有「有條件的愛」的方式被對待,長大後,他的人格有可能會發展出我上一篇說的聖母型人格,因為他們從來沒人被人好好寵著,所以會在別人身上找尋自己小時候缺乏的那塊,想要讓自己被人關愛,進而去討好他人,因此非常在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非常在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關於自己如何發現自己這點,就是去年發生的那件事,才讓我回想起以前自己的行為。

作者說道,想要擁有好的健康的人際關係和感情,就是同時擁有「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愛」成長下的人;但小時候就缺乏了其中一種,怎麼辦呢?像我就是去年才發現的,雖然要我立即改正觀念,是非常難的,作者說到,其實可以先想想自己內心的聲音,當你覺得你內心不舒服時,對於別人不合理的求助或話語,可以直接拒絕,義正嚴詞的表達你的想法,不要去害怕被人討厭,或得罪別人。

我從小到現在,內心最恐懼的就是被人討厭,或得罪別人,也超級害怕失敗,到現在還是沒辦法克服自己心中的惡魔。

因為只要失敗,在我們家中,我要面對我老爸的責難,他最討厭弱者,要是我沒聽他的話,走自己想走的路,失敗了,會換來他無情的語言,但我內心其實想要聽到是鼓勵的話語;但鼓勵的話,只有在我成功時,或有點成功的跡象時,老爸才會對我說出讚揚的話。

我之前把這樣的困擾跟我鋼琴老師說,還說到哭了,老師跟我說,我們不能改變爸媽的思維,畢竟他們以前也是這樣被父母對待的,但現在資源很多,有很多求助和成長的地方,所以你要改變你自己的心態,想著其實每天醒來,能看到陽光,是一件幸福的事,有些人看不見陽光,聽不見聲音,但他們仍活得很快樂,老師說,不要把別人的情緒往自己身上攬了,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問心無愧就行了。

我好喜歡我的鋼琴老師,每次上鋼琴課,她都能聽出我琴聲裡面,藏著很多憂傷的情緒,總是能聽我說心事,讓我覺得比較好過一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隻會彈琴的貓的沙龍
96會員
467內容數
把生活中每個有感觸的當下,寫出來並紀念著~
2021/04/27
儘管外面的世界在狂風暴雨,我的內心如風和日麗的天氣一樣,我走入自己的心靈花園,那裏有一棟白底紫邊的洋房,裏頭有一面粉紅色大鏡子,我望著鏡中的自己說:「妳好漂亮。」 這時,一名短髮小女孩從鏡中走出來,牽著我的手,帶我走出洋房。突然!一陣微風吹來,我們兩個就騰空飛起來了;這時,小女孩帶著我,飛越了一間
Thumbnail
2021/04/27
儘管外面的世界在狂風暴雨,我的內心如風和日麗的天氣一樣,我走入自己的心靈花園,那裏有一棟白底紫邊的洋房,裏頭有一面粉紅色大鏡子,我望著鏡中的自己說:「妳好漂亮。」 這時,一名短髮小女孩從鏡中走出來,牽著我的手,帶我走出洋房。突然!一陣微風吹來,我們兩個就騰空飛起來了;這時,小女孩帶著我,飛越了一間
Thumbnail
2021/04/26
這幾天,終於迎來了久違的甘霖,把內在的一些情緒都洗鍊掏空了。禮拜六下午騎車回家的路上,看著陽光異常燦爛,天空藍的如大海般純淨,那是難得沒有空污的好天氣;但沿途路上,風很大,把熱氣都吹散了,在騎車的過程中,就想到了自己挑戰的計畫快要結束了,是啊!快結束了,我對自己說...... 在一段筆直的鄉間小路
Thumbnail
2021/04/26
這幾天,終於迎來了久違的甘霖,把內在的一些情緒都洗鍊掏空了。禮拜六下午騎車回家的路上,看著陽光異常燦爛,天空藍的如大海般純淨,那是難得沒有空污的好天氣;但沿途路上,風很大,把熱氣都吹散了,在騎車的過程中,就想到了自己挑戰的計畫快要結束了,是啊!快結束了,我對自己說...... 在一段筆直的鄉間小路
Thumbnail
2021/04/25
每次看到這種關於內心或心靈平靜的問題,我腦中第一個都會想到陶淵明,我真的好喜歡他的處事風格,那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在高中讀到這首〈飲酒詩〉時,深深打動我的心,我之前也提過,我高中三年過得並不快樂,於是古人的詩作和文章,就變成我心靈深處可以休憩和療傷的小角落。 每次閱讀古代文人的文章,內心
Thumbnail
2021/04/25
每次看到這種關於內心或心靈平靜的問題,我腦中第一個都會想到陶淵明,我真的好喜歡他的處事風格,那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在高中讀到這首〈飲酒詩〉時,深深打動我的心,我之前也提過,我高中三年過得並不快樂,於是古人的詩作和文章,就變成我心靈深處可以休憩和療傷的小角落。 每次閱讀古代文人的文章,內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成長環境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裡,最難唸的就是,當貧窮的思維沿襲,當你想打破這個窠臼時,就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無所不在! 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個聽話的小孩,所有的事情都該聽我的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要待
Thumbnail
成長環境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本經裡,最難唸的就是,當貧窮的思維沿襲,當你想打破這個窠臼時,就會被貼上叛逆的標籤。 家庭中的情緒勒索,無所不在! 媽媽對我說:「妳再不聽話,我就不要妳了!」 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應該做個聽話的小孩,所有的事情都該聽我的安排! 如果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你就不要待
Thumbnail
接續上篇:我的少女心母親和奇怪家庭│#5 【冷暴力】 前面幾篇分享的文章,分別以不同的小主題來描述我的母親和其原生家庭,並非單純想分享成長背景。真正想表達的,是在那樣的成長背景下,究竟如何深遠影響一個人。好的和壞的影響都有。
Thumbnail
接續上篇:我的少女心母親和奇怪家庭│#5 【冷暴力】 前面幾篇分享的文章,分別以不同的小主題來描述我的母親和其原生家庭,並非單純想分享成長背景。真正想表達的,是在那樣的成長背景下,究竟如何深遠影響一個人。好的和壞的影響都有。
Thumbnail
DAY22. 我愛自己當下的樣子 我們常常給自己的愛附加了不少條件。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DAY22. 我愛自己當下的樣子 我們常常給自己的愛附加了不少條件。 ——《每一天愛自己:世界最知名身心靈出版社創辦人露易絲‧賀366篇療癒經典收錄》
Thumbnail
「我長大後,絕對不要成為像我爸媽那樣的人!」 童年時期在原生家庭受過傷害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不想要成為像爸媽一樣的人,不想要複製原生家庭的悲劇。渴望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後,能夠獲得不一樣的改變,讓自己的人生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 現在想來,更是由衷地佩服母親。
Thumbnail
「我長大後,絕對不要成為像我爸媽那樣的人!」 童年時期在原生家庭受過傷害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這樣的念頭,不想要成為像爸媽一樣的人,不想要複製原生家庭的悲劇。渴望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後,能夠獲得不一樣的改變,讓自己的人生有重新再來一次的機會。 現在想來,更是由衷地佩服母親。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隱約懷抱著「獲得別人的認同」的希望,天性敏感的孩子們更是如此,有時會刻意討好尋求認同,有時會故意調皮逆勢操作。 想告訴親愛的孩子:你不需要刻意討好,你不需要特別乖巧,即使是愛哭愛鬧,偶爾會上演歡歡戲碼的你,即使是調皮搗蛋,偶爾會情緒暴走失控的你,無論是怎樣的你我都愛你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隱約懷抱著「獲得別人的認同」的希望,天性敏感的孩子們更是如此,有時會刻意討好尋求認同,有時會故意調皮逆勢操作。 想告訴親愛的孩子:你不需要刻意討好,你不需要特別乖巧,即使是愛哭愛鬧,偶爾會上演歡歡戲碼的你,即使是調皮搗蛋,偶爾會情緒暴走失控的你,無論是怎樣的你我都愛你
Thumbnail
那些童年受挫的小孩,不是長大以後還在諮商椅上邊痛哭邊追討當年父母欠自己的債嗎?難道他們不正想像著,一旦童年的需要得到滿足,就保證了幸福的到臨?但事實是...
Thumbnail
那些童年受挫的小孩,不是長大以後還在諮商椅上邊痛哭邊追討當年父母欠自己的債嗎?難道他們不正想像著,一旦童年的需要得到滿足,就保證了幸福的到臨?但事實是...
Thumbnail
有一種深層情緒很難以表達,也難以面對,更難以平復。 或許有很多的母親會體會到這樣的愛的方式, 一種掏空的感受。 有些人愛人的方式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深深的投入在其中,非常地享受又同時莫名的感到內心傷心, 因為不斷的給不斷的照顧他人, 總是用「沒關係」「我不用」「你好就好了」的想法 帶著宗教殉
Thumbnail
有一種深層情緒很難以表達,也難以面對,更難以平復。 或許有很多的母親會體會到這樣的愛的方式, 一種掏空的感受。 有些人愛人的方式是無微不至的照顧, 他們深深的投入在其中,非常地享受又同時莫名的感到內心傷心, 因為不斷的給不斷的照顧他人, 總是用「沒關係」「我不用」「你好就好了」的想法 帶著宗教殉
Thumbnail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有點忘了出自哪裡了,記得裏頭提到童年時期,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會影響一個人以後長大對於愛對於感情,甚至人際相處上的一些人格發展。 那篇文章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提到兩個觀念,「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作者說:「就是不管你這個人做的好,還是做不好,;他們都還是
Thumbnail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有點忘了出自哪裡了,記得裏頭提到童年時期,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會影響一個人以後長大對於愛對於感情,甚至人際相處上的一些人格發展。 那篇文章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提到兩個觀念,「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愛」。「無條件的愛」作者說:「就是不管你這個人做的好,還是做不好,;他們都還是
Thumbnail
我看過許多教養與教育文。有些家長往往能對孩子很好,卻轉身抱怨父母。有些人照顧父母,卻轉身向朋友抱怨。有些人充滿愛,卻偶爾會對伴侶、手足與孩子爆炸。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也會這樣?我尤其不能理解,
Thumbnail
我看過許多教養與教育文。有些家長往往能對孩子很好,卻轉身抱怨父母。有些人照顧父母,卻轉身向朋友抱怨。有些人充滿愛,卻偶爾會對伴侶、手足與孩子爆炸。  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也會這樣?我尤其不能理解,
Thumbnail
在台灣傳統的文化觀念裡,總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的愛總是無私,父母的舉動總是為你好;如果有不是,那只是他們不懂表達,並非他們真的不愛。不會有自私的父母。
Thumbnail
在台灣傳統的文化觀念裡,總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的愛總是無私,父母的舉動總是為你好;如果有不是,那只是他們不懂表達,並非他們真的不愛。不會有自私的父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