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吃”變成了一種折磨! 從正向教養-聊用餐

2021/04/23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恐怖的用餐時間

不吃飯!那你就餓死吧!
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時候多多少少聽過主要照顧者這麼對我們說。
多麼嚴重的詛咒呀!可是為什麼最愛我們的人要這麼詛咒我們?而且我們做錯了什麼,必須受到這樣嚴厲的言語暴力?這是多數孩子們心裡的疑問。然而不吃飯也是多數家長心裡的刺。我到底“應該”怎麼做?許多家長總是這樣問。
那天,收到一位家長的e-mail,內容是這樣說的:老師,每天的吃飯時間都是我最痛苦的時刻,因為伊曼紐總是不喜歡吃飯,卻又在過了吃飯時間要求吃餅乾。那天還為了一包餅乾跟保姆吵了起來,大發脾氣,還打了保母。可是,如果不讓他吃餅乾,又怕他肚子餓(好像在虐待孩子)。但是,讓他吃了餅乾,他就不再吃飯。這就像是一個惡性的循環。那天,我實在是太生氣了,就對他說:”不吃飯,你就餓死吧!“ 事後,我自責了好多天,由於良心過意不去,之後的兩餐就都讓他吃了餅乾。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相信這個情況對於許多家長來說並不陌生,然而那句“不然就餓死吧!”對於許多孩子來說也是耳熟能詳。然而,這都是典型的 “溺愛” 與“懲罰” 範例。不過除了搖擺於這兩個無效的選擇之間,身為家長或教師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圖片截錄:babyfoode.com
溺愛/懲罰 OUT,正向教養 IN
正向教養中最為重要的概念是,如果這些規則是我們和學生/孩子一同訂定的,那麼他們願意遵守及配合的意願也會相對提高許多。因為當他們學習成為對這個社會、家庭及學校有貢獻的成員時,這將會培養他們成為擁有健全自我概念的有效決策者。唯有他們學習自我約束,才會追求真理。獎賞和懲罰都來自於一種外在的動機,一但動機消失,行為也會隨之改變。
適時的給予孩子主導權

在上述的例子中,媽媽與孩子都感到心力交瘁。然而,這不但破壞了彼此間的互動關係,也無法達成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必須在合理的範圍內,適時的給予孩子主導權。

正向教養的家庭會這麼做:

媽媽:「早安,伊曼紐!今天早上我們有煎蛋和吐司或是燕麥粥。你喜歡哪一種早餐?」(讓孩子在兩個正向選擇中,享有主導權)
伊曼紐:『我不想吃這個,我要吃餅乾。』
媽媽:「我們之前約定好了,餅乾可以在午餐後享用。你一定有機會可以享用的。就像我們約定的那樣。」(一起訂定規則,產生歸屬感)「那今天的早餐,你喜歡煎蛋和吐司或是燕麥粥?」(在合理的範圍內,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幸運的話,伊曼紐會在兩個正向選擇中做出選擇。或是會出現以下行為:
伊曼紐:「我不要,我要吃餅乾,我要吃餅乾!」
採用正向教養的家長/老師會這樣反應。
「這是我們今天早餐的選擇,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先出去玩,午餐時間再見。」
照顧者沒有操控、威脅或是詛咒,也沒有試著說服。他們只是讓孩子體驗自己選擇的後果。然而不久後當孩子告訴照顧者肚子餓時,你並不會聽到「我早就說過了吧!」這種訓誡詞。照顧者會尊重的說:「我想也是。因為沒有吃早餐,所以你現在覺得肚子餓。」並堅定的告訴他:「我相信你能忍耐到午餐時間。」
簡.尼爾森博士(Jane Nelsen ED.D)告訴我們:一剛開始,由於父母/教師的行為模式改變時,孩子們的不當行為可能會變得更嚴重,且試圖誇大自己的行為(哭鬧或尖叫),因為他們正努力找回與以往相同的相處模式。不過當我們以尊重的態度加以堅持時,孩子很快就能學到,不當的行為無法為他們帶來預想的結果,於是他們就產生了改變行為的動機,同時也無損他們的自尊。
圖片截錄:momandkids.com

溫和且堅定

溺愛與懲罰都不是尊重的表現
在正向教養一書中提到:“溫和”的意思是尊重他人與自己。提醒自己要肯定孩子的感受:我知道現在的你很失望(難過、生氣、煩惱等)。接著相信他們能渡過這種失望,並在過程中發展出一種「我有能力處理這件事」的感覺。而過份的寵愛,會使他們沒有機會培養出面對失望的能力。
然而,“懲罰”也是如此,雖然在短期內會看見成果,但並不能長期維持,且會發展出憎恨、報復、叛逆及退縮的四種後果。這些行為將會在未來建立這個孩子在潛意識裡的決定。而這些負面的感覺,並不能幫助他們發展出正面的品德。因此,家長及教師們更要警覺自己的行為將會產生什麼樣的長期效應,千萬不要被短期的結果蒙蔽了。
親愛的教養者們,當你正走在正向教養的路上,請記得這些你與孩子們共同期盼並擬定的人格特質。你會發現,正向教養是以相互尊重、合作並專注於解決問題的方法為基礎的教育理念。當我們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之上,這樣才能消除對立,讓孩子與我們互相的配合及支持,並且幫助他們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立性格且完整、健全的人格特質。
圖片截錄:gettyimages.hk
親愛的家長及教師們,我們已經很用心了,讓我們在尊重幼兒的同時,也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尊重的概念。我們可以的,而且我們也正在往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謝謝你閱讀我的文章,也邀請你分享給任何你認為可以幫助到的朋友及身邊的人
我是愛穿高跟鞋的 美國PDA認證合格正向教養師
參考文獻:
Jane Nelsen ED.D (2018). Postive discipline:the classic guide to helping children develop self-discipline,responsibility,cooperation,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簡.尼爾森博士(Jane Nelsen ED.D) 著.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 (2018) 。台北:遠流。

Gretchen.215
Gretchen.215
喜愛手作美食、喜愛自創暗黑食譜、喜愛鑽研營養學、喜愛生活、喜愛叛逆的旅行、喜愛心靈探索、喜愛享受簡簡單單的美好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