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s 負責氣缸的進氣需求,位於節氣門之後 進氣歧管位於節氣門與引擎進氣門之間,所以稱為「歧管」 空氣進入節氣門後,經過歧管緩衝統後,空氣流道就在此「分歧」 對應引擎汽缸的數量:四缸引擎就有四道、五缸引擎則有五道,將空氣分別導入各汽缸中 設計的好壞決定了引擎的性能,因此進氣歧管應具備的機能有 在各種運轉範圍皆具備良好的容積效率 新鮮空氣及混合氣,要可以均分配到各汽缸 車輛加速時新鮮空氣及燃料可以快速的供給 為了引擎每一汽缸的燃燒狀況相同,每一缸的歧管長度和彎曲度都要儘可能相同 由於進氣端的溫度較低,複合材料開始成為熱門的進氣歧管材質,其質輕則內部光滑,能有效減少阻力,增加進氣的效率 引擎處於進氣行程時,活塞往下運動使汽缸內產生真空(也就是壓力變小),好與外界空氣產生壓力差,讓空氣能進入汽缸內 自然進氣引擎來說: 當引擎油門開度小時,汽缸內無法吸到足量的空氣,就會造成歧管真空度高 當引擎油門開度大時,進氣歧管內的真空度就會變小 因此,噴射供油引擎都會在進氣歧管上裝設一個壓力計,供給ECU判定引擎負荷,給予適量的噴油 空氣在進氣歧管流動時有慣性力 當進氣閥門關閉時,會阻斷進氣流動的慣性力,造成空氣的回彈 為了減少上述問題,進氣歧管必須做的細長,讓回彈的空氣因歧管阻力降低空氣回彈力 假設引擎的怠轉轉速為600rpm,引擎汽缸每秒有5次的進氣循環,這時可使用較細長的進氣歧管來降低空氣回彈力 如果引擎轉速高達6000rpm,引擎汽缸每秒會有50次的進氣循環,則進氣歧管又粗又短,以降低進氣阻力,有助於進氣效率 在進氣回彈力與進氣阻力的兩個議題下 引擎在低轉速時進氣歧管需要是細長的(較長的歧管適合低轉速運轉) 引擎在高轉速時因為此時進氣循環快速、進氣量大增,歧管就需要粗而短(較短的歧管則適合高轉速運轉) 可變進氣歧管 為了讓引擎無論在低轉速或高轉速的情況下,都可以達到最佳的容積效率而設計 引擎在低轉速時,進氣歧管閥門關閉,讓進氣管道細長,以減少空氣的回彈損失 引擎高轉速時,進氣流速要快,所以進氣歧管需要粗短,此時進氣歧管中間的閥門打開,空氣直接由閥門開啟處導入,使進氣阻力降低、流速加快,達成可變進氣歧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