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由來小故事】向左寫、向右寫,Doch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不曉得大家在學生時期有沒有注意過課本的印刷方式?通常國文課本都是直式右翻書(書本左開往右翻,文字由上到下、由右到左書寫),其他科目如英文、歷史課本則都是橫式左翻書(書本右開往左翻,文字由左到右、由上到下書寫)。一般報紙的印刷,經常是標題由左至右橫排,内文卻是直排由右至左。而廣受大家歡迎的日本漫畫,也是直式右翻書,每格圖畫的閲讀順序則是由右到左、再由上到下。年代比較久遠的匾額、公家機關的牌匾卻多是橫式從右到左書寫。你曾經好奇過爲甚麽嗎?

在開始探討歷史淵源之前,我們先來認識兩個名詞,讓待會的説明可以簡潔些。由右到左的書寫系統英文是right-to-left script,簡稱RTL;同理,由左到右書寫簡稱LTR。[1]

東北亞的方塊字如中文、日文、韓文,大多縱書和橫書都適用。相信大家讀書或寫書法時,肯定都注意過古代縱書較爲普及,其實學者推測這是古時右撇子書寫時以右手持筆、左手持竹簡的習慣造成的。至於那些年代久遠、從右到左書寫的匾額、招牌本來的用意是”一行只寫一個字“這樣表達重要性的排版方式。後來在歐美文化的影響下,縱書漸漸被LTR的橫書取代,究竟哪一本書是第一本LTR橫書的中文書刊,學者還沒有定論,但大部分的”候選書“都是基於對照或混用中文與外語的原因而改爲橫書的,例如馬禮遜的《華英字典》、嚴復的《英文漢詁》。[2]

現代語言中,仍使用RTL的,除了大家最熟知的阿拉伯語,還有希伯來語、波斯語、普什圖語(伊朗語系)、烏爾都語(印度語系)、信德語(印度語系),地理位置上大致都屬於南亞和西亞,這些語言的文字不同於東北亞的方塊字,大多有字母連寫的習慣,所以很難直接變換書寫方向。相對的,東南亞海島國家的語言大部分由於殖民背景都經過拉丁化,以LTR爲主。

至於歐非美,古埃及象形文字就是LTR書寫,學者推測的起因是當時文字主要雕刻在金字塔的石板或墻上,以慣用右手的人來説,右手持刀、左手定位,從左端開始往右雕刻,可以看到已經雕刻完成的部分,並預留雕刻下一部分的空間,方便又順手。但其實象形文字本質上與東北亞的方塊字相近,既可以橫書也縱書,可以往左寫也可以往右寫,不會影響意思的表達。[3] 後來演變出的腓尼基字母,才固定為RTL,這個字母系統是現代希伯來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臘字母、拉丁字母的祖先。[4] 至於爲什麽後來希伯來和阿拉伯字母維持RTL,希臘和拉丁字母卻改成LTR,至今沒有定論。有的學者說是之後改用莎草紙或羊皮紙時,因爲由左至右,手不會沾染到墨跡,就被沿用了下來。

那爲甚麽漢字寫書法不會有沾到墨的問題呢?因爲寫書法早期的標準姿勢是懸肘,也就是手臂完全不會壓在紙上,加上是縱書,換下一行時,墨早就乾了,自然不必擔心沾到墨啦!

另外一種有趣的書寫方式,出現在古代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和希臘語的手稿中,稱爲”牛耕式轉行書寫法“(或譯”折行書“)。這種方法是連續書寫,假設第一行是由左到右書寫,下一行就是由右到左書寫,同時字母的寫法也要左右鏡像翻轉。(參考資料[5]中有實例)這種寫法我光是想想就覺得太耗費腦力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個語言可以有不同的書寫方式,如前面説的中文,或日文的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還有一個特別的例子是阿塞拜疆語(Azeri),阿塞拜疆語可以用拉丁字母、西里爾字母或阿拉伯字母書寫。使用拉丁字母或西里爾字母書寫時,就是遵從LTR;當以阿拉伯字母書寫時,則是RTL的書寫方式。[6]

其實嚴格來説,這些書寫方式不僅僅是出於書寫者普遍的習慣,還包含了政治、宗教、人口或文化特色,例如阿拉伯字母的使用通常伴隨著伊斯蘭文化的傳播;部分東亞國家爲了增高識字率,捨棄難讀難認的漢字,改爲拉丁字母拼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印尼語跟越南語文字的發展史)盼望透過這些對生活小細節的探索,可以讓大家更願意去瞭解我們現在的生活是怎麽被形塑而成的。

參考資料:
[1] Right-to-left script. Wikipedia.
[2] 縱書與橫書。維基百科。
[3] 聖書體。維基百科。
[4] 腓尼基字母。維基百科。
[5] 牛耕式轉行書寫法。維基百科。
[6] Tex Texin (2003). Script direction and languages. W3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agu拉古的沙龍
11會員
36內容數
日常充實自己的筆記,包括外語學習(英語、德語。。。)、外文參考書概念翻譯、留學生活知識等等。
Ragu拉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14
小時候對韓式料理的印象都是泡菜、辣蘿蔔、石鍋拌飯,不太會吃辣的我總是又愛又恨。後來聽説“國民美食”辛拉麵(我封的)標準吃法是加火腿加起司(類似部隊鍋),我才第一次知道韓式料理裏也有起司的存在。 近年來風靡台灣的韓式料理更是變本加厲,辣炒年糕、泡菜炒飯、辣鷄面、韓式炸鷄都可以加上起司,還有“兩餐”年糕
2021/06/14
小時候對韓式料理的印象都是泡菜、辣蘿蔔、石鍋拌飯,不太會吃辣的我總是又愛又恨。後來聽説“國民美食”辛拉麵(我封的)標準吃法是加火腿加起司(類似部隊鍋),我才第一次知道韓式料理裏也有起司的存在。 近年來風靡台灣的韓式料理更是變本加厲,辣炒年糕、泡菜炒飯、辣鷄面、韓式炸鷄都可以加上起司,還有“兩餐”年糕
2021/05/21
第一次知道吉普賽(Gypsy)這個民族,是小時候聽F.I.R.的《Lydia》裏面有段歌詞: Lydia    迷離的眼眶 為何流浪    心碎的海洋 受了傷 連微笑都徬徨 Gypsy女郎   為誰而唱 其實當時那張專輯有很多元素都跟吉普賽文化有關,流浪、放逐、水晶球與塔羅牌,那時候我也因此沉迷了一
2021/05/21
第一次知道吉普賽(Gypsy)這個民族,是小時候聽F.I.R.的《Lydia》裏面有段歌詞: Lydia    迷離的眼眶 為何流浪    心碎的海洋 受了傷 連微笑都徬徨 Gypsy女郎   為誰而唱 其實當時那張專輯有很多元素都跟吉普賽文化有關,流浪、放逐、水晶球與塔羅牌,那時候我也因此沉迷了一
2021/05/02
之前申請德國簽證時,要填寫大學的地址,但當時我的德文實在不是很好,學校的信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到底哪一行是路名,簽證官很不耐煩地指了這一行Straße des 17. Juni 135,我才知道原來這是路名不是日期(笑) 新生訓練當天,學生們在主樓(main building/Hauptgebäude
Thumbnail
2021/05/02
之前申請德國簽證時,要填寫大學的地址,但當時我的德文實在不是很好,學校的信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來到底哪一行是路名,簽證官很不耐煩地指了這一行Straße des 17. Juni 135,我才知道原來這是路名不是日期(笑) 新生訓練當天,學生們在主樓(main building/Hauptgebäud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整理一下漢字注音和白話字的筆記。畢竟是筆記,有些可能對相關科系是常識,有些說得很簡單,有些可能沒連貫的邏輯。
Thumbnail
整理一下漢字注音和白話字的筆記。畢竟是筆記,有些可能對相關科系是常識,有些說得很簡單,有些可能沒連貫的邏輯。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這邊的文字指的是中國文字,中華民國台灣繼承了正統的繁體字,對岸中共國則改良了文字結構,成了簡體字。 繁體字又稱正體字,即使筆畫再多,也要一筆一畫地寫完才能讓人看懂意思,而簡體字則是減筆減畫,甚至加上一些不倫不類、和文字本身不相關的筆畫,務求讓人易學易懂,我稱它叫文字的偷工減料,這樣的態度一產生,做
Thumbnail
其實,漢字與羅馬字之爭一直都存在,一直有人拿這個在吵,不管是支持那一方或者反對那一方。 在這邊表達一點個人意見。 我們先討論現狀好了: 目前絕大多數國人都看得懂漢字 目前大多數國人對漢字的理解是以北京化發音方式進行 目前台灣母語,大多已經有成熟羅馬拼音的系統 都說是「注音」了。 這就是符號的用處。
Thumbnail
其實,漢字與羅馬字之爭一直都存在,一直有人拿這個在吵,不管是支持那一方或者反對那一方。 在這邊表達一點個人意見。 我們先討論現狀好了: 目前絕大多數國人都看得懂漢字 目前大多數國人對漢字的理解是以北京化發音方式進行 目前台灣母語,大多已經有成熟羅馬拼音的系統 都說是「注音」了。 這就是符號的用處。
Thumbnail
像是韓文,由於發音重複,而字體僅能表示發音,導致某些混淆字意 所以漢語音書發明了類屬符, 透過萬國音標+類屬符, 可以表示所有音聲,配合類屬符辨別同音異義詞彙
Thumbnail
像是韓文,由於發音重複,而字體僅能表示發音,導致某些混淆字意 所以漢語音書發明了類屬符, 透過萬國音標+類屬符, 可以表示所有音聲,配合類屬符辨別同音異義詞彙
Thumbnail
教學時如果看到學習者寫出的字,左大右小、上歪下斜,每個字大小不同,不知道老師們看到時心裡的感想是什麼? 以我自己而言,我會認為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學習者無法欣賞漢字是優雅又具有許多意涵在裡面的藝術。
Thumbnail
教學時如果看到學習者寫出的字,左大右小、上歪下斜,每個字大小不同,不知道老師們看到時心裡的感想是什麼? 以我自己而言,我會認為是一件很可惜的事,學習者無法欣賞漢字是優雅又具有許多意涵在裡面的藝術。
Thumbnail
不知道有人記得小時候我們一開始學漢字(註1)時,是怎麼寫的嗎?印象中,一開始學寫的就是一個整字,像「日」、「月」之類的,這對於自懞懂時就接觸漢字的我們,還沒會寫,先學會認,入學後再遵循老師的指導,寫出整齊漂亮的字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但,如果我們教的是對漢字非常陌生的學習者呢?
Thumbnail
不知道有人記得小時候我們一開始學漢字(註1)時,是怎麼寫的嗎?印象中,一開始學寫的就是一個整字,像「日」、「月」之類的,這對於自懞懂時就接觸漢字的我們,還沒會寫,先學會認,入學後再遵循老師的指導,寫出整齊漂亮的字是沒什麼大問題的。 但,如果我們教的是對漢字非常陌生的學習者呢?
Thumbnail
平假名的字體
Thumbnail
平假名的字體
Thumbnail
漢語的音系雖然因為各地方言不同,而有聲調的多寡之分,但發音系統卻不多,相較數萬個漢字,組合而來有意義的發音大概也只有四百多個,要如何讓那麼多的漢字個個都可以念得出來,形聲字就這麼應運而生。  
Thumbnail
漢語的音系雖然因為各地方言不同,而有聲調的多寡之分,但發音系統卻不多,相較數萬個漢字,組合而來有意義的發音大概也只有四百多個,要如何讓那麼多的漢字個個都可以念得出來,形聲字就這麼應運而生。  
Thumbnail
完整標題:text 與「文字」或「文本」或「正本」(原本) 或「正文本」(正文) 或「本文」(此文、原文) 或「傳文字簡訊」(傳簡訊) 等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完整標題:text 與「文字」或「文本」或「正本」(原本) 或「正文本」(正文) 或「本文」(此文、原文) 或「傳文字簡訊」(傳簡訊) 等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如果想把羅馬字提升到自己語言所使用的文字範疇,使他有自己的主體性(羅馬字-->台文、客文),就要把每個字母賦予單念的音。 舉個例子:W(文字),double-U (英文念法),Ve (德文念法) 以下是我對客語使用羅馬字,使之提升到客文所提出的想法。
Thumbnail
如果想把羅馬字提升到自己語言所使用的文字範疇,使他有自己的主體性(羅馬字-->台文、客文),就要把每個字母賦予單念的音。 舉個例子:W(文字),double-U (英文念法),Ve (德文念法) 以下是我對客語使用羅馬字,使之提升到客文所提出的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