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長野的昆蟲食-令人退卻的蟲蟲大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次來聊聊不一樣的食物-昆蟲食。在台灣聽過吃蜂蛹等,筆者小時候也吃過炸蟋蟀,還有國中同學給的炒蟬。討論到日本吃昆蟲,以長野縣最有名。其中,蝗蟲(イナゴ)、幼蜂(蜜蜂幼蟲與蛹,はちのこ)、蠶蛹(カイコのサナギ)、ザザ蟲(ザザムシ)並稱四大珍味。食用昆蟲的習慣很大的可能來自於動物蛋白質獲得的困難,長野縣在日本內陸不靠海無法從海洋獲得漁獲。在長野的昆蟲食常以佃煮與甘味煮出售,在2020年無印良品也推出過蟋蟀仙貝,甚至在東京的一家餐廳(ANTCICADA)全以昆蟲作為食材料理。


2013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與荷蘭瓦赫寧恩大學合作提出的『可食用昆蟲:食物和飼料保障的未來前景』,提到昆蟲作為糧食的展望。在昆蟲的營養中,昆蟲的血液中游離胺基酸濃度是脊椎動物的51-100倍,在蛋白質組成與哺乳動物肉的組成類似。血液中的組成糖為海藻糖。昆蟲的脂肪因物種而不同,而在組成上與一般食用油類似,並富有維生素A、B、D。

首先來聊聊蝗蟲的昆蟲食,在日本從青森到鹿兒島都有蝗蟲的食用紀錄。在日本主要食用的是小翅稻蝗(Oxya yezoensis)、日本稻蝗(Oxyajaponica)等。蝗蟲的卵在6月孵化,在7月底開始出現成蟲並造成農損。接下來,在9月開始產卵,卵在隔年6月時期再度孵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動物蛋白質取得困難,蝗蟲成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以前在稻子收穫時補抓蝗蟲,學校甚至會讓全部學生去捕抓蝗蟲,藉著捕獲的蝗蟲賣出換取學校經費或金錢。採集的蝗蟲放入袋子半天到一天,讓蝗蟲將身體中的廢物排出,之後進行調理。蝗蟲的數量曾因農藥的大量施用下減少,但隨著農藥殘留的憂慮等,減少農藥施用而回復。但隨著現今農地的減少,捕抓蝗蟲的機會也變少。

圖片來源: 伊那の幸 塚原信州珍味

接下來是幼蜂(はちのこ),這邊指的是幼蟲與蛹,在台灣也有相關料理。日本使用的幼蜂主要是胡蜂(Vespa flaviceps(SMTIH)),在長野稱作「地蜂」。日本幼蜂的食用在愛知、岐阜、岡山、鹿兒島等地都有食用習慣。在長野縣雖以佃煮與甘味煮銷售,而在愛知、岐阜等地也有著使用幼蜂的鄉土料理,如「へぼ飯」、「へぼ五平餅」等(幼蜂在日本某些地方稱作へぼ)。幼蜂作為蛋白質來源外,在中藥藥典上記載其藥用功效。事實上,幼蜂具豐富的胺基酸、維生素與礦物質等外,並具有具有疲勞回復、感冒等預防,甚至有預防耳鳴等功能,是有著潛力的健康食品。因此,日本有著幾家使用幼蜂粉末做成的膠囊販賣的產品。

蠶蛹(カイコのサナギ)的飲食習慣與蠶絲紡織業有關,因此食用習慣與養蠶業的盛行縣市息息相關。。蠶蛹食用文化因為容易取得蠶絲紡織業廢棄的蠶蛹有關。但隨著蠶絲紡織業的盛衰,在蠶蛹取得不再僅限在當地,而從別的縣市取得的狀況也有。

最後,來談談長野縣最獨特的昆蟲食-ざざ蟲。ざざ蟲是生長在長野縣天龍川的石蠅(カワゲラ,石蝇Plecoptera)、蛾(Trichoptera)、蜉蝣等幼蟲的總稱。ざざ蟲的由來是因天龍川湍急的「ざざ」聲音。ざざ蟲的料理也在漫畫「美味大挑戰」第79集出現過。ざざ蟲的產季是每年12月到隔年2月,但捕撈需要要得到漁協(天龍川漁業協同組合)的許可證(一季15000日圓)才能進行捕抓。ざざ蟲的捕抓稱作「虫踏み」,在下方處架上網子,在上方使用鏟子挖掘讓蟲子隨著水流進入到網子中。ざざ蟲容易受到環境影響,如川工程造成河川混濁,使著ざざ蟲無法水中呼吸而死亡。或者因為颱風等因素,造成產量的下降。ざざ蟲近年來許可證發放量變少,且補抓ざざ蟲的人也高齡化,進而造成原本是家庭便宜食用的,現在作為珍味販賣。

個人創作,請勿抄襲

參考資料

  1. 昔信州ではイナゴ捕りは子どもの常識でしたhttps://www.iijan.or.jp/oishii/area/east/post-1149.php
  2. 蜂の子 | JAPAN WEB MAGAZINE https://japan-web-magazine.com/japanese/nagano/hachinoko/index.html
  3. 蜂の子とは?どんな味?-昆虫食のセミたま. https://semitama.jp/column/1966/
  4. みつばち健康科学研究所 https://www.bee-lab.jp/index.html
  5. 遵守自然法則的吃蟲文化 日本自古就有「追蜂」少年- https://e-info.org.tw/node/223449
  6. 味の箱船登録食品-ざざ虫 https://slowfood-nippon.jp/zazamushi/
  7. 「ざざ虫」食べる習慣、長野でも伊那地方だけ https://style.nikkei.com/article/DGXDZO69835540U4A410C1EL1P01/
  8. 天龍川漁業協同組合 http://www1.inacatv.ne.jp/~tenryugawa-gyokyo/index.html
  9. ANTCICADA(アントシカダ) https://antcicada.com/
  10. 伊那の幸 塚原信州珍味 https://www.tsukahara-chinmi.com
  11. 田村正人「日本の食用昆虫」家屋害虫(2003),25卷2号,111-120
  12. 鳴海周平「栄養の宝庫「蜂の子」」ミツバチ科学(2004),25卷3号,119-124, 2
  13. 村上哲生, 矢口愛「ザザムシ考−伊那地方の水棲昆虫食の起源と変遷」名古屋女子大学紀要(家・自)(2009),55卷,5579-84
  14. 新井哲夫, 東野秀子「昆虫と食文化」山口県立大学学術情報(2009),2卷106-123
  15. 小林直樹「長野県伊那市における昆虫食の実態と多様性」E-journal GEO(2020),15 巻 2号,332-35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ng dixson的沙龍
42會員
106內容數
塩辛是日本的傳統的發酵食物,將魚類加上食鹽醃漬而成。在魚類使用河裡的香魚,也運用到海洋中的青花魚、魷魚等,此外也運用到魚類的內臟等。由於使用食鹽醃漬關係,因此在口感上偏鹹。
wang dixs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20
「いしる」是石川縣能登地區傳統的魚醬油,與秋田的鹹魚汁「しょっつる」、香川的いかなご醤油」並稱作日本三大魚醬油。
Thumbnail
2022/11/20
「いしる」是石川縣能登地區傳統的魚醬油,與秋田的鹹魚汁「しょっつる」、香川的いかなご醤油」並稱作日本三大魚醬油。
Thumbnail
2022/11/06
鹽魚汁(しょっつる)是秋田傳統的魚醬油,是日本的三大魚醬油之一,用日本叉牙魚(鰰,ハタハタ)等魚類發酵熟成的醬油。
Thumbnail
2022/11/06
鹽魚汁(しょっつる)是秋田傳統的魚醬油,是日本的三大魚醬油之一,用日本叉牙魚(鰰,ハタハタ)等魚類發酵熟成的醬油。
Thumbnail
2022/05/26
魚醬油,也稱作魚露,使用魚貝類為原料進行發酵形成的醬油。在日本有三大魚醬油之稱的「秋田的塩魚汁 しょっつる」、「石川能登的いしる」、「香川的玉筋魚醬油(いかなご醤油)」
Thumbnail
2022/05/26
魚醬油,也稱作魚露,使用魚貝類為原料進行發酵形成的醬油。在日本有三大魚醬油之稱的「秋田的塩魚汁 しょっつる」、「石川能登的いしる」、「香川的玉筋魚醬油(いかなご醤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竹蟲,望文生義是長在竹子裡面的蟲蟲,形狀是紡錘型,胖嘟嘟的。一般食用竹蟲都是川燙後油炸後上桌,愛吃的人譽其有奶油味,不過我覺得比較像蝦味先,因為台灣的滇緬菜館讓椒鹽香氣較為凸顯,酥脆酥脆,如果下酒應該很棒。
Thumbnail
竹蟲,望文生義是長在竹子裡面的蟲蟲,形狀是紡錘型,胖嘟嘟的。一般食用竹蟲都是川燙後油炸後上桌,愛吃的人譽其有奶油味,不過我覺得比較像蝦味先,因為台灣的滇緬菜館讓椒鹽香氣較為凸顯,酥脆酥脆,如果下酒應該很棒。
Thumbnail
世界即將面臨糧食危機,到頭來不都是因大家的浪費。使用底拖網、流刺網捕魚,海洋資源總會用盡;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世界還有其他人正餓著肚子,另一端的人卻在捨棄美食,公平嗎... 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耗盡,人類為了活下去,依然會設想出方法,就像:「昆蟲食」!從小害怕昆蟲,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叫我用吃
Thumbnail
世界即將面臨糧食危機,到頭來不都是因大家的浪費。使用底拖網、流刺網捕魚,海洋資源總會用盡;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世界還有其他人正餓著肚子,另一端的人卻在捨棄美食,公平嗎... 不管是氣候變遷還是資源耗盡,人類為了活下去,依然會設想出方法,就像:「昆蟲食」!從小害怕昆蟲,看都不敢看,碰都不敢碰,叫我用吃
Thumbnail
日本YouTuber卡蘿.皮諾開設的「皮諾實驗室」, 裡面蟲蟲的真實長相一次介紹給你! 大家有觀察過生活周遭的蟲蟲們嗎? 「皮諾實驗室:蟲蟲超棒的!超優長相、特質大發現」作者卡蘿.皮諾在本書中介紹了許多極具特色與魅力的蟲蟲!有保護蔬果不受害蟲侵害的七星瓢蟲、能夠當作顏料的介殼蟲、發射高溫屁攻擊敵人的
Thumbnail
日本YouTuber卡蘿.皮諾開設的「皮諾實驗室」, 裡面蟲蟲的真實長相一次介紹給你! 大家有觀察過生活周遭的蟲蟲們嗎? 「皮諾實驗室:蟲蟲超棒的!超優長相、特質大發現」作者卡蘿.皮諾在本書中介紹了許多極具特色與魅力的蟲蟲!有保護蔬果不受害蟲侵害的七星瓢蟲、能夠當作顏料的介殼蟲、發射高溫屁攻擊敵人的
Thumbnail
自然界的多采多姿很值得我們一再探索體驗,在觀察的同時也請大小朋友不要破壞了自然環境,有許多細小的生命是美麗又很脆弱的,瞧瞧池邊可愛的小蜻蜓,優雅的停靠在葉片上,旁邊茂密的樹林提供很好的棲息空間,讓我們感覺到生命的美麗,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保護的。
Thumbnail
自然界的多采多姿很值得我們一再探索體驗,在觀察的同時也請大小朋友不要破壞了自然環境,有許多細小的生命是美麗又很脆弱的,瞧瞧池邊可愛的小蜻蜓,優雅的停靠在葉片上,旁邊茂密的樹林提供很好的棲息空間,讓我們感覺到生命的美麗,是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保護的。
Thumbnail
大家會不會一聽到昆蟲就會覺得害怕呢?但是從以前就有些地方會以昆蟲為食,有蚱蜢、蜜蜂的幼蟲或蛹(例如胡蜂等),現在甚至還會把昆蟲作為鄉土料理。 東南亞及中國等地還會在市場及各地販賣昆蟲作為食材。
Thumbnail
大家會不會一聽到昆蟲就會覺得害怕呢?但是從以前就有些地方會以昆蟲為食,有蚱蜢、蜜蜂的幼蟲或蛹(例如胡蜂等),現在甚至還會把昆蟲作為鄉土料理。 東南亞及中國等地還會在市場及各地販賣昆蟲作為食材。
Thumbnail
黃瓢蟲是食菌瓢蟲家族的成員,主要以白粉菌為食物,在台灣有許多農作物會受白粉菌這類寄生性真菌的危害,植物的罹病處會覆蓋一層白粉,這層白粉就是很多很多很多的白粉菌,嚴重時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葉肉壞疽或落葉,造成農民生產損失,菌類造成的田間危害一般會稱作病害。
Thumbnail
黃瓢蟲是食菌瓢蟲家族的成員,主要以白粉菌為食物,在台灣有許多農作物會受白粉菌這類寄生性真菌的危害,植物的罹病處會覆蓋一層白粉,這層白粉就是很多很多很多的白粉菌,嚴重時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導致葉肉壞疽或落葉,造成農民生產損失,菌類造成的田間危害一般會稱作病害。
Thumbnail
本次來聊聊不一樣的食物-昆蟲食。在台灣聽過吃蜂蛹等,筆者小時候也吃過炸蟋蟀,還有國中同學給的炒蟬。討論到日本吃昆蟲,以長野縣最有名。其中,蝗蟲(イナゴ)、幼蜂(蜜蜂幼蟲與蛹,はちのこ)、蠶蛹(カイコのサナギ)、ザザ蟲(ザザムシ)並稱四大珍味。食用昆蟲的習慣很大的可能來自於動物蛋白質獲得的困難,長野縣
Thumbnail
本次來聊聊不一樣的食物-昆蟲食。在台灣聽過吃蜂蛹等,筆者小時候也吃過炸蟋蟀,還有國中同學給的炒蟬。討論到日本吃昆蟲,以長野縣最有名。其中,蝗蟲(イナゴ)、幼蜂(蜜蜂幼蟲與蛹,はちのこ)、蠶蛹(カイコのサナギ)、ザザ蟲(ザザムシ)並稱四大珍味。食用昆蟲的習慣很大的可能來自於動物蛋白質獲得的困難,長野縣
Thumbnail
旅行中對於喧鬧越來越不耐煩,我急急穿越觀光客高舉的自拍棒叢林,繞進人潮稀微的另外一條巷子。望見一間小小的門面,門口掛著一張木牌子:「古本」。
Thumbnail
旅行中對於喧鬧越來越不耐煩,我急急穿越觀光客高舉的自拍棒叢林,繞進人潮稀微的另外一條巷子。望見一間小小的門面,門口掛著一張木牌子:「古本」。
Thumbnail
將蟑螂投入豬籠草內、看蚊子蒼蠅在毛氈苔上掙扎。這些家中的害蟲,都成為食蟲植物的養分,不覺得很有成就感嗎?
Thumbnail
將蟑螂投入豬籠草內、看蚊子蒼蠅在毛氈苔上掙扎。這些家中的害蟲,都成為食蟲植物的養分,不覺得很有成就感嗎?
Thumbnail
今天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什麼物種容易跟蜂搞混,以後不要對著食蚜蠅大呼小叫,知道全世界不是只有蜜蜂跟虎頭蜂,也不要跟我一樣,讓自己受傷,同時殺了一隻蜜蜂。 最常被認錯的冠軍大概就是上述的食蚜蠅,被認錯的次數應該跟長喙天蛾被認成蜂鳥的次數不分軒輊,另外還有食蟲虻、黑水虻等,他們的確在形態上,甚至有些在顏色上
Thumbnail
今天就是要讓大家知道什麼物種容易跟蜂搞混,以後不要對著食蚜蠅大呼小叫,知道全世界不是只有蜜蜂跟虎頭蜂,也不要跟我一樣,讓自己受傷,同時殺了一隻蜜蜂。 最常被認錯的冠軍大概就是上述的食蚜蠅,被認錯的次數應該跟長喙天蛾被認成蜂鳥的次數不分軒輊,另外還有食蟲虻、黑水虻等,他們的確在形態上,甚至有些在顏色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