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條路是白走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新工作度過了第一個禮拜了,田間試驗其實是我最一開始想要做的工作,但為什麼第一份工作是做園藝而不是做田間試驗,很直接的原因就是大部分的田間試驗的工作都需要你有經驗以及一些實務能力。
農民的柑橘葉片
我不是一個完整的研究生,沒辦法大聲嚷說自己有碩班畢業,但我也不會放棄掉自己那一年的學習,那一年不是假的,扎扎實實的在學習。
在第一份園藝工作,也沒有做滿一年就離開了,或許會被貼上一個標籤說:「容易放棄」。
但放棄就代表沒有抗壓力嗎?放棄就代表我沒有挑戰的勇氣嗎?
我不這樣認為,離開前所做的努力和心理掙扎,我都是意識清醒的情況下思考留下來和離開的利弊。
留下來的好處就是不需要重新適應,但壞處就是我必須一直面對這些系統性的問題及日漸消退的工作熱忱,如果我沒辦法繼續拿出工作熱忱,我就會淪落為薪水小偷,這有違我自己的工作倫理,要做就做好、能夠解決的問題就試著解決,不做就離開。
想想繼續沉淪下去的沉沒成本多高,那些都是我珍貴的時間,最珍貴的是自己的人生。
珍貴的從來不是什麼與公司的忠誠,我與公司的關係就是一個契約,比起什麼忠誠,我更比較在意我是否對的起自己的人生。
容易放棄嗎?或許吧,但我從來沒有放棄自己。
新的工作也是一堆新的挑戰,面對新主管默默給了很多測驗,不過挑戰也代表新的學習,我心中的工具箱也蠢蠢欲動著:「沒有在怕的」。
不過比起過去一人管理一人操作,新工作則是需要我重新適應新的團隊和整個公司系統,比起以前面對少少的人,現在則是面對更多人的合作。
心中懸著一絲戰意和彈性。
默默打開社交雷達和任何有機會可以進入狀況,就趕快適應。
比起剛出社會的呆瓜新鮮人,求生技術可是不一樣了,雖然社交還是弱項,但好歹知道任務的尋求以及要拿出什麼態度讓主管信任。
想想如果這份工作是第一份,光是田間的工作應該就會讓自己累死了吧,而且也缺乏實務的經驗,也謝謝第一份工作的訓練和研究所的訓練,如果沒有這些走過的路,我可能會被硬生生的被挑戰壓在地上吧。
感謝一切經歷,走過的路都不會白走的。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職場叢林法則,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在職場不再無力。
昆陽 Peace 2021.6.5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進入市場,朋友你得明白這就是場修練,現實的市場、資源的分配、大局的變化種種都影響著你,不論你在哪個產業,不論你月薪多少,高或低,你必須把自我價值脫離於這些結果。 並非沒有賺錢就代表你沒有價值,而是你的策略失敗或是這個產業就是低薪,如此單純;賺很多錢,又如何,也從來不代表你做人成功。
從非財務的角度看,薪酬和認可可能更加微妙。例如:身為團隊的一員,得到公平待遇和重視的感覺,是你會想要在工作中尋求賞識的訊息。你的主管和同事邀請你參加重要會議,將你分配到更具影響力的訊息,尋求你對工作上的看法,或單純對你個人表現感到個人興趣,都可以傳達這些訊息,而不是只把你當作小角色。-Roger
不論是想要理想的人生,能量的運用是非常重要,時間和錢就是我目前最重要的資源,能不能逐漸走向自己理想的生活?能不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意義感? 職涯規劃和財務管理成為目前我的生活很重要的事情,如何在安全的情況下,逐步轉職成我所理想的工作,成為我目前正在努力的事情。如果一年後的生活還是一樣,我絕對會打死自己。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進入市場,朋友你得明白這就是場修練,現實的市場、資源的分配、大局的變化種種都影響著你,不論你在哪個產業,不論你月薪多少,高或低,你必須把自我價值脫離於這些結果。 並非沒有賺錢就代表你沒有價值,而是你的策略失敗或是這個產業就是低薪,如此單純;賺很多錢,又如何,也從來不代表你做人成功。
從非財務的角度看,薪酬和認可可能更加微妙。例如:身為團隊的一員,得到公平待遇和重視的感覺,是你會想要在工作中尋求賞識的訊息。你的主管和同事邀請你參加重要會議,將你分配到更具影響力的訊息,尋求你對工作上的看法,或單純對你個人表現感到個人興趣,都可以傳達這些訊息,而不是只把你當作小角色。-Roger
不論是想要理想的人生,能量的運用是非常重要,時間和錢就是我目前最重要的資源,能不能逐漸走向自己理想的生活?能不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意義感? 職涯規劃和財務管理成為目前我的生活很重要的事情,如何在安全的情況下,逐步轉職成我所理想的工作,成為我目前正在努力的事情。如果一年後的生活還是一樣,我絕對會打死自己。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覺得生活太過無趣已經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搬來東京後生活成了日復一日的兩點一線,新工作毫無挑戰可言,如果要說唯一的挑戰,就是新工作不要求你做出改善,也不下放權力,只要求全力配合上級的指令。在觸礁好幾次後我終於學會,在職位上就是逆來順受,即便明知道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還是要跟著大隊一起大張旗鼓地走。
Thumbnail
旅行 這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能力,並不能把它當作強項寫進履歷,但確確實實地能夠訓練一個人的臨機應變、專注,甚至,以我自己而言,是一種放棄規劃的能力。旅行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意外來得永遠想不到,而你永遠都要準備好。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這是我出社會工作後的第二份工作。某次檢視工作內容及未來規劃,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是時候挑戰自己了吧!
Thumbnail
——因為有了「深刻體悟」,就算痛苦我也要繼續跑下去。 我要向有一天算一天的生活說「不」、我要聆聽本心,不再麻痺自己的感官。 我拒絕當社會上的一個無腦螺絲釘、也拒絕走上傳統社會價值觀要我走的路。
Thumbnail
大學畢業後的故事,挑選一份非常規的工作。從正式員工到年度簽約工作,挑戰自己的穩定性觀念。不確定未來,卻也見到另一種平衡和可能。焦慮不安,卻又充滿期待與挑戰。
Thumbnail
覺得生活太過無趣已經有好長的一段時間。搬來東京後生活成了日復一日的兩點一線,新工作毫無挑戰可言,如果要說唯一的挑戰,就是新工作不要求你做出改善,也不下放權力,只要求全力配合上級的指令。在觸礁好幾次後我終於學會,在職位上就是逆來順受,即便明知道走在錯誤的道路上,還是要跟著大隊一起大張旗鼓地走。
Thumbnail
旅行 這是一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能力,並不能把它當作強項寫進履歷,但確確實實地能夠訓練一個人的臨機應變、專注,甚至,以我自己而言,是一種放棄規劃的能力。旅行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意外來得永遠想不到,而你永遠都要準備好。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