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與公司需求不符合
我在第一份工作所遇到的明顯問題,就是如此,我是植物醫學系畢業,所擅長的是病蟲害鑑定、害蟲防治以及農藥學,但目前我做的是一個景觀園藝的公司,常做的景觀工程、土木營造,以及樹木移植,少部分投入是在苗圃經營。
苗圃經營的工作項目,其中許多大型垃圾與機具的混雜,讓我們公司比起園藝,更像營造公司,算是間跨領域的公司。
這也讓我對於長期停駐在這類型的園藝公司保持疑惑,真正在植物下功夫的時間其實非常少,更多是做勞務性質的工作,同樣有技術,但與當初進來應徵的名目(樹木保護人員)其實差異非常大。
在某一次日常工作中,我看著雜亂的工作環境,一個人割著草,撿著幾個大型垃圾,大概每隔一段時間,重新整理完的區域,在其他工程過後,就會再次充滿垃圾,這樣負面的循環已經成為我的工作日常。
想想我明明是來應徵樹木保護人員,現在卻需要不斷撿垃圾。我當下莫名的憤怒:「我在幹嘛?」
二、問問自己,你工作快樂嗎?
有個園藝系同事也讓我意識到我對植物其實沒有那麼有熱忱到下班或是假日會真的會吸收園藝相關的知識,而心理學反而讓我更有熱忱,這讓我思考一個問題:
1.「我十年後,還要繼續這裡嗎?」
2.「我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這也讓我思考到我是不是被大學所學的知識所限制住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了,這沉沒成本限制了我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太貪心的想要什麼都抓住,但同時也太保守了不敢去突破。
三、評估自己工作與自己生活
初期可以在公司中學習到實務技術,但後期就開始停滯了,以及長期進行重複性且沒有效率的工作,這也讓我滿沮喪的,以及我也無法控制公司營運的方向,原先工作項目不再成為公司重視的項目,慢慢被遺忘到角落。
我漸漸地失去了工作熱忱了。
如果我所學的專業可以幫助工作上,我想必然會推動我更精進自己的專業,但公司制度卻沒有讓我看到這樣需求。
我下班的時間都在關注溝通、人際關係、情緒和管理學等事情,對我來說解決人的問題,讓我特別有興趣去分析,看我的文章取向也感受的到,我大多都是寫心理與健康有關係的文章。讓人過得更好是我開始分享創作的初衷。何不乾脆,做個助人工作者,讓我能夠在下班累積的專業成為可以賺錢的東西。下班生活的選擇才會讓我實際的成長,要走的更一致性,我想這個決定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下班生活的累積完全都不在園藝上,我累積的專業都不在工作上呢(笑)。
我具備許多相關的內在心理歷程,也在療癒自己後,我也幫助了幾個朋友走出他們的陰影,我明白我已經具備某些層面的專業,差的在於系統系的工具,而重要的是我在與人深刻連結時,我看到自己的火花。
不論是想要理想的人生,能量的運用是非常的重要,時間和錢就是我目前最重要的資源,能不能逐漸走向自己理想的生活?能不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意義感?
職涯規劃和財務管理成為目前我的生活很重要的事情,如何在安全的情況下,逐步轉職成我所理想的工作,成為我目前正在努力的事情。
如果一年後的生活還是一樣,我絕對會打死現在的自己。
下一篇就會聊聊如何評估工作。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
職場叢林法則,也歡迎來
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在職場不再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