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到底能不能帶來健康呢?
或是健康這兩個字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確實也聽過有人抽菸抽到老還能活到90歲,但也聽過有人規律運動作息正常卻早早就得癌症,疾病跟人的關係真的很難釐清。以前會鼓勵學生有動比沒動好,有伸展比沒伸展好,但最近覺得我這樣的心態好像太被動了,身為一個教練是否要帶著大家更積極一點
根據ACSM(美國運動醫學協會)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判定有:
- 家族病史:父親或母親等一等親有發生心肌梗塞、冠狀動脈重建或猝死
- 吸菸
- 坐式生活
- 肥胖
- 高血壓
- 血脂異常
- 糖尿病
男性〉45歲,女性〉55歲
以上越多項目符合表示越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很殘酷的是有些表徵是沒辦法改變的像是年紀、遺傳,但我們可以在其他方向做生活型態的改變,例如減重、改善飲食習慣少吃糖精緻澱粉來改善血脂糖尿病,多動不要坐式生活太久、戒菸等等。
以往很不喜歡把減重作為學生訓練的目標,覺得有運動就很棒了,但事實上體重降了才能遠離更多疾病,我可能要更督促大家重視這件事。
對於教學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感觸,不斷的進修學習,希望能帶給學生新的想法,如果學生能從教練身上得到一點點心態上的改變,那就值得了吧?
大可以很樂觀的說人生苦短那麼辛苦幹嘛,但想遠一點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的態度不是嗎
但我也不想變成用恐嚇的方式嚇學生:「這樣你老了會插管臥床喔,臺灣平均臥床時間八年,你想要嗎?」
這樣的講話方式又太討厭了,說話是一門藝術,教課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