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不打呼:耳鼻喉科醫師親傳,免開刀、免呼吸器自療秘笈大公開〉2021年2月初版 (圖1)
作者: 曾鴻鉦
〈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2018年7月初版 (圖2)
作者: 派屈克·麥基翁 (Patrick McKeown)
2月份自我目標是閱讀四本書,過了15天的2月份完成2本書,花點時間寫點書中重點以及良好的觀念。這2本書基本上敘述相同的觀念—學會用鼻子呼吸,不管是白天生活工作,運動健身亦或者是休息睡覺的時候,將嘴巴閉起來只用鼻子呼吸(看似很簡單,但是無時無刻做到很困難)
由曾鴻鉦醫師所著作的此本書,主軸是敘述打呼問題並強調手術無法解決打呼問題,甚至是鼻塞也無法100%用手術解決,學會正確呼吸就可以解決90%的問題。從打呼延伸至正確呼吸法,為何會打鼾呢? 打鼾其實存在大部分的人(只是大小聲或是有無發現而已),打鼾的聲音是上呼吸道管腔狹窄,引發快速用力呼吸,而導致懸壅垂及舌根快速震動所發出的聲響。所以我們可以知道打鼾的音量是來自於張開嘴巴以及快速用力呼吸,而打鼾人口逐漸年輕化的原因也就是前面所敘述,張嘴呼吸不一定是嘴巴張很大(即使不到半公分)會無形之中用嘴巴呼吸。
某部分耳鼻喉科醫師會建議使用手術切除懸壅垂或是扁條腺(有肥大問題),解決口咽部狹窄的問題,但曾醫師認為這並不是結構異常而是功能性異常,原因是嘴巴張開會使懸壅垂/軟顎與口咽部後壁的距離變短,舌根與口咽部的後壁距離也變短,使得口咽部管腔變長而窄,這樣管腔容易塌陷。書中也提到一個測試舌頭肌肉的方式,當你嘴巴閉起來時,舌頭放鬆的位置在哪裡? 下排牙齒後方? 上下牙齒中間? 上排牙齒? 還是上排牙齒牙齦後方? 答案是上排牙齒牙齦後方,應該是很輕鬆地貼緊上顎的部分,供大家測試看看!
而書中也教導了12種舌頭的肌肉訓練方式,每天花5-10分鐘做運動,訓練舌頭肌肉可以減少打鼾的症狀,很值得來試試看,而我也親自到了曾醫師的診所看診,詢問相關醫療知識和個人問題,並總結書中重點提供給各位
- 保持輕柔呼吸,盡量少深呼吸,鼻塞只是因為下鼻甲肥厚或是發炎腫起來,減少你的呼吸量,即使你有鼻塞症狀也不會覺得鼻塞( 想像馬路上四線道在都會地區一定塞車,因為車流量大;而鄉村地區只有二線道卻不會塞車,因為車流量小)
- 閉嘴呼吸非常重要,即使你有嚴重鼻塞問題,做手術並且治癒好你還是習慣用嘴巴呼吸,那打鼾的症狀永遠無法改善
- 睡覺無法避免張開嘴,可以拿透氣膠帶貼住自己的嘴巴,靠外力將自己的嘴巴封住,使用鼻子呼吸
- 輕柔呼吸並不會缺氧,我們必須提高二氧化碳容忍度,平常太習慣吸取大量的氧氣,壓力大時長輩叮囑著深呼吸,而這都是錯誤的方式,吃東西嘴巴一定要全閉,就連說話時換氣都減少用嘴巴換氣(要斷句的時候嘴巴閉著,用鼻子換氣),不過我想這都跟這快速變化的生活步調有關係,極度難改變
第一本書較多部份是在講述打鼾問題,以及簡單的原理,而第二本–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講到了更多關於生活中許多大大小小的呼吸問題以及學問,我也將重點條列式說明,非常強烈推薦所有人都要看過這本 《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
本書先說明氧氣以及二氧化碳在人體的運用,吸進更多空氣以獲得更多氧氣,就像是攝取一日所需熱量後又進食。而決定呼吸效率的最大因素不是氧氣,而是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濃度超過一定的量,感應受器就會促進呼吸,排除多餘氣體,將適當的二氧化碳留在肺部,是正確呼吸要訣。
二氧化碳是氧氣進入肌肉的入口,當吸進的空氣量超出需求,肺部就會排出過多二氧化碳,帶走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有時候感到疲勞,問題不是血液缺乏氧氣,而是血液送到組織和大腦等器官的氧氣不足,引發嗜睡和疲憊感。
二氧化碳的幾項重要功能
- 釋出血液的氧氣,供細胞使用
- 使呼吸道內壁和血管的平滑肌鬆弛
- 調節血液酸鹼值
人體能適量使用二氧化碳,吸進體內的氧氣就能在全身發揮更高效率,唯有遇到二氧化碳,血紅素才會釋放氧氣,如果呼吸過度,就會過度排放二氧化碳,血紅素將綁著氧氣不放,造成組織和器官獲得的氧氣變少,將無法發揮正常效率。
書中也提到各種呼吸訓練法,因為過於專業,所以詳細可以看書中教學。必須強調的是要提高大腦對於二氧化碳的容忍度,我們要學習的是減少呼吸量,別過度呼吸。另外學習好好呼吸,專注呼吸可以幫助自己更將專注,現代科技越來越發達加上資訊爆炸,我們很難專注同一件事情上太久,而導致壓力過大,呼吸過於急促,我們若可以靜下心來,任何事情都不要去想(現在反而要讓自己腦袋空白10秒都很困難),專注在自己的呼吸上,感受身體的任何變化,時常用自己眼睛觀察,耳朵去聽,身體去感受,感受你的呼吸,感受現在你內在的變化將會帶來更多人生啟發。
總結:
經過看了這二本書以及問診後,將先好好練習呼吸以及舌頭肌肉的力量,而不去做手術(醫師也用內視鏡幫我看過鼻子狀況,說明狀況還沒到需要做手術,不同醫生都有不同說法阿) 好好練習正確的呼吸法,將嘴巴閉上(不管是吃飯、運動、睡覺)達到全程鼻子呼吸,並且輕柔呼吸,減少呼吸量,實行書中的呼吸練習,更專注於當下的呼吸,使自己精神狀況,集中力都提高,好好感受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