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關於學校輔導老師十年的校園觀察紀錄,在不同孩子的故事中剖析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及苦楚,更談論關於親職教育及身為助人工作者的重要性。
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每個踏進輔導室的孩子除了被師長及家長關切而轉介到輔導室外,少數的學生在踏進輔導室之前已經在外徘徊駐足許久,甚至已經默默觀察輔導老師好幾年,有些甚至是畢業後再回學校找輔導老師求助,所以必須要正視那些需要被幫助的生命並肯定他們的勇氣。
每個受傷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壞掉的大人
所謂「壞掉」的大人並不代表一定是對孩子很壞,比較貼切的說法是父母對孩子表達愛的「方法」不對。
有的父母會對孩子表示「我對你的期望很高」、「我們只能指望你了」,就算平時沒有強加壓力在孩子身上,但依舊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影響,還會阻礙孩子的發展使其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
有的父母則是太過尊重小孩而讓小孩覺得得不到父母的關愛,這些父母明明察覺孩子的異狀卻還不主動詢問,抱持著「他沒有講,所以我們就不過問」的心態,結果就是親子關係缺少情感連結,自然也無法解決問題。
可以說,也可以不說
作者表示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失敗的機率其實是很高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要如何主動並毫無保留把自己內心的困境跟一個陌生的輔導老師全盤托出,事實上是非常困難的,於是作者表示他總是抱持著「不說也行」的心情來面對孩子,當給孩子選項的時候,便營造出一種讓孩子感到被尊重的氣氛,孩子也比較有機會敞開心胸分享自己。
把溝通的主導權還給孩子,因為他們在意的是,你是否真正認同他們的觀點、耐心傾聽他們的看法,或者至少,他們努力表達的意見不被你反駁。
是「引導」還是「控制」孩子?
作者表示許多家長都會覺得孩子不懂,於是需要給孩子意見,但「控制」是只給對方一個選擇,並且要他相信這是最好的決定;「引導」則是則是永遠給對方更多選擇,並且尊重與相信對方會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
至於大人最擔心的誰來承擔決定的後果?顯而易見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本身。
大人不應該剝奪孩子為自己做決定的機會與權利,否則以後當他遇到人生的重大議題時,總是習慣性向身旁的人索求答案,這樣將永遠無法了解自己要什麼。
大人的心理困境
作者也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問題並不只是孩子的問題,很多時候是雙親間溝通的問題,是孩子的行為反應了家庭系統出了問題,而家長本身在生活上遇到的各方面問題也造成了自身的壓力及痛苦,於是孩子便成為了犧牲者,於是解決大人的心理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所有行為的背後必定有正向意圖
作者相信所有的行為背後都有著正向意圖,不是想使自己更好,就是想保護自己免於傷害。當人們處在極度痛苦或威脅之中,那些看似負面的行為模式,卻能在某種程度帶給個體強大的保護力量。
給助人工作者的建議:
- 時時保持穩定的身心狀態
- 將會談聚焦於關係上
- 真誠面對自己的各種情緒
- 不輕易給予承諾
- 覺察你的專業自我懷疑
作者認為助人療效得以發揮的關鍵在於「時機」,「等待」的同時,也是種療癒經驗,穩定、安全與值得信任的關係之下才能使助人的行為得以發揮影響力,所以等待適當的時機來臨,改變就會發生。
身為一名助人者,作者認為平時就該做好規律的生活管理,也就是充足睡眠、飲食均衡、定時運動。這一切都是為了因應突如其來的壓力情境時可以快速轉換心理狀態,一個平時內心就有強大力量的人,是能臨危不亂並持續給出力量的。
社會大眾對助人工作者的誤解
社會大眾很容易對於所有助人工作者有一種扭曲的思維,那就是助人者是一種志願服務工作,是志工!而助人工作者本身也時常用此來要求自己而讓自己容易專業枯竭,事實上助人工作者是有其專業的,並不應該被認為不該計較、要照單全收。
以目前社工與護理人員長期人力不足、流動率極高為例,就是因為這些助人者的工作量跟薪酬不成比例,但卻要被期待有愛心、有社會責任,這些助人者平時犧牲自己與家人的相處時間,實在是非常辛苦,也值得我們去體諒及感謝。
與其說這本書是在探討孩子與大人之間的情感及教育矛盾,不如說這是一本對於想要踏入助人工作者的入門教材。
助人者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必須要有健全的身心,作者認為光憑良心及熱忱是不夠的,期待社會少一些偏見、歧視、刻板印象及污名化,需要大眾更多的理解、尊重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