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我們能做的

2023/11/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特教老師一直為學生的脫序行為疲於奔命?我比較幸運,倒沒有這種感受。但是,也會有被困住、動彈不得的感覺。當家長或導師向我們反應學生狀況時,我們多半會開始盤點系統上出了什麼問題。例如:導師反應學生最近在班上暴衝次數多,情緒大起大落。我們會開始問學生本人、問家長、甚至問課後安親班,試著找出「相關」的原因,不過我也需要提醒自己,相關的原因,不代表就是直接因果。

仍舊困住

也不是關注了方方面面就一定會找出什麼原因,可能還有其他是我們無法問出的。如果此時學生問題行為依舊存在,就會開始有點被困住。如果沒有撈出明確的原因時,就會先是各方人馬在自己場域中,協助提醒跟觀察小孩狀況。

出現壓力

但如果導師持續反應小孩狀況,甚至一直傳訊息或打電話跟家長說時,其實兩邊壓力都很大。

家長認為自己也很努力了,在家能做的都做了,提醒、威脅、獎賞都試過,況且小孩出狀況的場域是在學校,家人可以做的也是有侷限。

導師在教學現場當然也都會處理,導師也可能認為,如果只有學校在努力,家中沒有同步調的配合,小孩當然很難進步。


不當夾心餅

這類似情境,我其實經歷了不少次-兩邊都會試著向特教老師說明。導師會向我們反應小孩狀況跟自己的為難,例如:為了要處理小孩狀況會忽略了全班。家長則會委屈地認為,小孩真的需要幫助,他們也真的很努力了。

我當然也盡量的關注全面,給些經驗談供導師及家長參考。此時最怕的就是劃錯重點-看誰說的有道理就選邊站。

做我們能做的

其實,就像〈成為自由人〉這本書所談的觀念,我們有時候都會把自己想成救世主,我們認定了一件很可怕的事:做了,就要看到改變

我們沒有這麼偉大,當我們有了這個認定,做起事來一定很痛苦,因為多半會失望,失望就怨天尤人,開始否定自己。

不要急著一步到位,不要想要掌控全局。


心態是盞燈

常有人說,看一些金玉良言或雞湯文,都只是安慰劑,雞湯,一下子就涼了。我倒覺得,許多金玉良言或勵志文章,其實是一種心態上的方向。它是盞燈,我們至少知道方向。

這邊提醒我的心態是:做我們能做的,就是最棒的。

不要小看自己,存有「不差我一個」的心態;也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沒有我,看你們怎麼辦!」

我們只需要,做好該做的事情。


心態很重要

書中提到:「放輕鬆,做你能做的,保持樂觀。做不到的,承認;做得到的,不放棄。

每個人的一小步,一定都會影響其他的人。」這段話照亮了我想去的方向,大家都有各自在努力,包括小孩本人。而只要努力往前踩一小步,都值得喝采


調整完心態,還是要做事

不再過度糾結之後,讓穩穩地自己持續可以幫上忙。再回頭談這位最近時常暴衝的小孩,我盡力的與導師推演,如果小孩在班上出現衝突,導師可以請誰幫忙,以及我們試著去找情緒暴衝前的「徵兆」,並記錄下來。

我也與家長說明,我和導師在學校的努力,也請家長在家協助小孩梳理在校狀況以及情緒。小孩本人則請導師及家長共同多給予正面關注,讓小孩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做好事情的。


後記

我們不需要多完美,每件事情皆要在掌握中;但我們也不需要讓自己倒退走,每件事情都不管,無事一身輕。

盡力的做,越努力,越幸運!

raw-image



    43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