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三十四、奇幻閒談─靈活的思考手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不太清楚有沒有人有這樣的困擾,就是開始寫小說的時候,腦袋如常運轉、去想一些以前讀過但有類似的,或者是完全沒想過、覺得很新穎的梗,然後把它們拿來當作小說題材。
可是當實際安排起小說的構築作業,腦袋突然一直告訴你「欸這樣寫有人看嗎?這題材好像沒有讀者會喜歡耶?真的特別嗎?」的想法;然後因為這些煩惱,開始質疑自己的故事好不好、可不可行,搞到最後就中途放棄、不幹了。
會陷入這種檢討情境,多少與「沒自信」有關聯。你沒有足夠的讀者會願意稱讚你,得到的肯定還不夠多,或者你完全就是個新手、沒有創作經驗,自信問題就會一直糾纏你,干擾你創作。
但另一方面,有時問題糾結的點,出在「思考不夠靈活」。思考無法靈活,原因有時與整體環境營造的創作氛圍有關:像是大家都在寫異世界,你就懷疑自己寫都市奇幻沒人看;你跳脫傳統的元素魔法系統、弄一個新魔法,然後懷疑讀者能不能理解。
要不然,就是單純讀的書不足、接觸的事物不夠多,視野擴充不夠廣。簡單來說,就是缺乏吸收新知、以誘導思考朝著多方向的運轉。
沒有靈感、沒有想法不是問題。因為並不是沒有方法獲得。

思考的障礙


我必須說,上述列舉的問題,其實都不是「想法問題」,而是「技術問題」。
技術問題是非常硬的道理。因為你需要有足夠的創作經驗,或者去上課、並且確實能把課堂吸收的知識發揮到寫作上。你會從這些管道學習如何在適切的情境下運用正確的詞彙。達到故事期望的同時,又能精確傳達故事資訊;你會知道該如何編排劇情順序,以隨著故事的推進,堆疊讀者的閱讀情緒;你會明白人物不只是一塊板子,而是被賦予了行動準則後便擁有靈魂的活物。具有靈魂的人物,會遠比你預期得還要活靈活現。
經驗需要靠實作累積,知識要能夠運用才有意義。對新手小說家而言,這兩點不管怎麼想都hardcore到不行。但若是你想寫小說,勢必得要跨過它,才能補齊寫作技術觀念不足的問題;當你持有技術,這些問題你都能靠技巧來圓滿,它們都能是好故事。
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都很好懂,但通常缺乏實行的積極度。
所以請積極一點。
那麼,現在新的問題出現了:
「想法問題」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它又是如何關係思考靈活度?

以下為奇幻寫作事付費限定內容!
歡迎購買本專題或訂閱premium閱讀本文!


追蹤社群:FB粉專噗浪PlurkIG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成為Premium會員,隨時閱讀我的文章、與我互動。
↓↓拍手五下,支持我的創作!↓↓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9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奇幻寫作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2.1K會員
1.9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的其他內容
當你讀了更多書,你會漸漸從讀書中品嚐到不同的味道,並且培養出辨別文字表現好壞的能力以及思考的積累。讀書會讓你在無形中不斷提升閱讀品味,進而塑造出一套評斷作品價值的標準。讀得越多,標準也會逐步提高。 奇幻的想像能力,也是同一個道理。
這次的奇幻閒談,我想就過去「奇幻寫作事」的文章中較常見的三個概念做一點名詞解釋,以便大家回頭讀那些文章時,能夠明確掌握文章運用這類詞彙的用意。
這個話題,老生常談了。 談到寫小說,很多人應該都會聯想到以前學生時代寫的作文。可是當我們回顧作文時,又會發現作文的文字程度,其實根本不足以支撐小說緊鑼密鼓的架構需求。因此,若是想要寫出符合「小說定義」的小說,我們有八成七的人都會想到要去上「文學小說課」。 只是,文學課所提供的教材,我們真的用得上嗎?
結果就是,這些多餘的資訊佔了好幾頁的篇幅卻沒有出場機會,白白佔據讀者吸取資訊的空間......與其如此,還不容易就好好透過角色把故事說一遍,然後再從他的冒險去慢慢經歷、推敲,一點一滴帶出背後龐雜巨大的世界觀──這種循序漸進的敘事手法,其實不光是為了要增添漸進故事的趣味性,還有顧及認識故事的「時間性」
然而在此篇文的標題之所以會提及《鬼滅之刃》跟《咒術迴戰》,除了它們同樣都有使用「階級」來定位角色的立場,另一項原因,則是方格子之前都有開它們的活動徵文。 還有最重要的,為何《鬼滅之刃》的階級會從此自作品中消失,以及《咒術迴戰》又是如何緊密地讓階級的概念被妥善使用、沒有走歪──
陰謀論是極其荒謬且毫無根據的「偽論述」。它的存在,很多時候是基於政治性攻擊,是別有企圖的「謠言」,有時只是純粹的無稽之談、卻因以訛傳訛而成為某些人眼中的「真實」;但不論陰謀論如何存在,在小說家的眼目,它都是極其具備發揮性的故事素材,也許我們每個人在想像之餘,都該懂一點「陰謀論」。
當你讀了更多書,你會漸漸從讀書中品嚐到不同的味道,並且培養出辨別文字表現好壞的能力以及思考的積累。讀書會讓你在無形中不斷提升閱讀品味,進而塑造出一套評斷作品價值的標準。讀得越多,標準也會逐步提高。 奇幻的想像能力,也是同一個道理。
這次的奇幻閒談,我想就過去「奇幻寫作事」的文章中較常見的三個概念做一點名詞解釋,以便大家回頭讀那些文章時,能夠明確掌握文章運用這類詞彙的用意。
這個話題,老生常談了。 談到寫小說,很多人應該都會聯想到以前學生時代寫的作文。可是當我們回顧作文時,又會發現作文的文字程度,其實根本不足以支撐小說緊鑼密鼓的架構需求。因此,若是想要寫出符合「小說定義」的小說,我們有八成七的人都會想到要去上「文學小說課」。 只是,文學課所提供的教材,我們真的用得上嗎?
結果就是,這些多餘的資訊佔了好幾頁的篇幅卻沒有出場機會,白白佔據讀者吸取資訊的空間......與其如此,還不容易就好好透過角色把故事說一遍,然後再從他的冒險去慢慢經歷、推敲,一點一滴帶出背後龐雜巨大的世界觀──這種循序漸進的敘事手法,其實不光是為了要增添漸進故事的趣味性,還有顧及認識故事的「時間性」
然而在此篇文的標題之所以會提及《鬼滅之刃》跟《咒術迴戰》,除了它們同樣都有使用「階級」來定位角色的立場,另一項原因,則是方格子之前都有開它們的活動徵文。 還有最重要的,為何《鬼滅之刃》的階級會從此自作品中消失,以及《咒術迴戰》又是如何緊密地讓階級的概念被妥善使用、沒有走歪──
陰謀論是極其荒謬且毫無根據的「偽論述」。它的存在,很多時候是基於政治性攻擊,是別有企圖的「謠言」,有時只是純粹的無稽之談、卻因以訛傳訛而成為某些人眼中的「真實」;但不論陰謀論如何存在,在小說家的眼目,它都是極其具備發揮性的故事素材,也許我們每個人在想像之餘,都該懂一點「陰謀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Thumbnail
想寫的太多也太少 所以不知道要寫什麼🤣 一切都是藉口XD 最近常聽到第二曲線 不是第二人生喔 簡單來說就是另一項skill /product 可以讓人/公司 繼續生存下去 正好想到 這世界真的很奇妙 在基礎科學上 我們一直在尋找大一統的理論 可以描述這個世界 從牛頓力學 相對論
Thumbnail
故事的發想和建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何在正確的路徑上思考是很重要的。本文將重點著重在建立正確觀念,對於時間時態、主角的追求和意外的處理進行探討和分析。
Thumbnail
進行故事創作時,建構世界觀是件耗費心神的事 ,為了畫出有趣的奇幻漫畫,我花了不少時間設計 (大部分都還沒在作品中登場)。設計時,我發現自己很容易陷入:這樣合理嗎?的問題螺旋之中。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擅長做白日夢的人,我可以完全無視外界又全然不可控的在白日夢中任由故事發展,說他們是想像,更像是妄想,他們就像我全然投入現實世界時一樣的確實,卻比起真實世界更容易全然的投入,只有1或是0,而真實世界卻可以半缺不殘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構思,動詞,指運用心思,常指寫文章或創作藝術前所用的思考。」 「構思其實是一種想像力,在事情尚未發生之前,先想像出它完成後的模樣。 覺得這模樣還不錯,修修補補,加以完善,然後動手實際操作。」 「有兩種靈感值得珍藏。一種事你明顯感覺到可以跟著他順流而下,把所有關節都打通。 另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Thumbnail
想寫的太多也太少 所以不知道要寫什麼🤣 一切都是藉口XD 最近常聽到第二曲線 不是第二人生喔 簡單來說就是另一項skill /product 可以讓人/公司 繼續生存下去 正好想到 這世界真的很奇妙 在基礎科學上 我們一直在尋找大一統的理論 可以描述這個世界 從牛頓力學 相對論
Thumbnail
故事的發想和建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何在正確的路徑上思考是很重要的。本文將重點著重在建立正確觀念,對於時間時態、主角的追求和意外的處理進行探討和分析。
Thumbnail
進行故事創作時,建構世界觀是件耗費心神的事 ,為了畫出有趣的奇幻漫畫,我花了不少時間設計 (大部分都還沒在作品中登場)。設計時,我發現自己很容易陷入:這樣合理嗎?的問題螺旋之中。
Thumbnail
這裡有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你的第一個想法是:還有半杯?還是只剩半杯?這個故事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以前都勸導所有人要看相光明面,看看我們手中還剩下的,人生多風光明媚,但這樣反而會坐吃山空,半杯水終究會喝光的,所以今天來分享三步驟邁向成功的另類思考法。
Thumbnail
我從小就是個擅長做白日夢的人,我可以完全無視外界又全然不可控的在白日夢中任由故事發展,說他們是想像,更像是妄想,他們就像我全然投入現實世界時一樣的確實,卻比起真實世界更容易全然的投入,只有1或是0,而真實世界卻可以半缺不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