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心理的黑洞---尋求協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好嗎?這句話從他人口中說出來,從不是真正的關心。

當妳開始下墜

那天Claire打給我,劈頭就問我,我該吃藥了,妳推薦哪間精神科?
相識逾十年,她雖稱不上人生勝利組,但一路穩當,完成研究所學業後在診所執業,據我所知和伴侶同居過著小日子啊。
她接著說,近日與伴侶吵架,她開始情緒一發不可收拾,激動之餘撞牆、甚至拿刀自殘,甚至出現自我了斷的念頭。在電話那頭她小聲地的哭了起來,伴隨著抽噎的話語和伴侶在遠端的叫囂,我拼湊出幾個重點:在生活的其他場域她從不失控(即便工作繁重惱人,或家人無理取鬧)、激烈爭吵時她會出手打人,伴侶為了抵抗亦會回擊(但沒有造成嚴重傷害)、進入爭執的階段後,整個人失去理智與控制情緒的能力。幾度提出分手和搬出住所,都不了了之。

他們仍然相愛,但像溽暑的炙熱陽光,靠得太近便要灼燒;離得遠又陰冷難耐。
直教生死相許。情啊。沒辦法多說什麼,只告訴她我們找一天聊聊吧。夜裡我輾轉反覆,想著Claire哭腫的眼睛和被膠水黏著的心。這幾年這種狀況見的真不少。

我願盡可能地接住妳

一般來說,判斷是否要就醫與服藥的標準是,「是否嚴重的影響了我的日常生活」,也就是情緒的張力是否已經使妳無法在日常的常軌上行駛。若已經嚴重失眠、食不下嚥、會傷人或嚴重自傷,便建議直接就醫。一般看見的精神科或身心科都可以直接用健保卡就診。
請不要再誤會自己「我是不是瘋了才要看精神科」!
一般健康的人偶爾也會發燒發肚子,也會有比較長期的慢性病像是胃潰瘍、痛風等,大部分的人都會就診。腦子也是身體的一個器官,當他不舒服,不也該看醫生嗎?
你不會羞恥於說出自己最近胃潰瘍,甚至死不去看腸胃科吧。

諮商則是另一個對於較不急迫狀況的處理,但我必須坦白說,效果較慢,且耗費的成本稍高(時間、金錢、心力)。有一點像是中醫,慢慢的調養你的心,慢慢靠近心中的結、試圖與你一起將他解開。

我常在想,有時候我們對他人的攻擊,其實是對自己厭惡的一種反射。為何我不懂自己要什麼,你也不懂?為何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你也不幫幫我?為何我很明顯情緒崩塌了,你不來救我?最後也是最終的----為何我不知道怎麼愛我自己,你不來愛我?
人的心是一個深部見底的貪婪容器,吞噬了無數關心與愛戀,然無法饜足。你我都在這條路上跌跌撞撞,顛躓的想走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或許,或許,唯一的safe house就在此時,你願意與自己連結的當下。
要完全與另一個人發生關聯,人必須先跟自己發生關聯。
-Irvin D. Yalom
avatar-img
14會員
6內容數
你有沒有那種經驗,一次很棒的旅行,幾年後只記得某間旅館床單的顏色、某間商店老闆的口音? 我有。 或許因為真正的美好夾藏在每一個細小瑣碎的日常之中,每一個時刻,每個here and now。 轟轟烈烈很棒,淒美哀愁也沒有錯。但最少人注意的東西,往往是最重要的寶藏。 無他,便是日常書寫。希望你喜歡我的眼光之外的微細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當伴侶在憂鬱狀態時,你是否手足無措?她因為課業上的不如意、工作上遭遇到挫折、生活上小小的失敗、天氣的影響,甚至沒有任何預兆地掉進憂鬱的洞裡面,這個洞裡面吞噬掉所有的希望,一次一次反覆著,想要用力的好起來,總是爬到一半,摔得遍體麟傷,身為伴侶也要小心翼翼的不要被黑洞吞噬,堅定的信念撫摸受傷的愛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的愛與陪伴。通過作者的故事,深入探討了愛的力量以及情緒支持與陪伴的重要性。作為基督徒,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信仰和禱告如何幫助她度過困難時刻。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空氣正在凝結,對質正在持續  「你為什麼這樣對她說話」沒有激昂的情緒,口中的不滿已達到高峰   「有什麼不好嗎?」我的詢問在他眼裡是挑釁   「你明明知道她有憂鬱症,你還對她說『現在沒有人可以幫你,只有你自己可以幫你自己』」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說出這樣的話   「事實而已,所以她對你說了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人生低谷中尋求幫助是重要的,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的初次諮商經驗,面對原生家庭、創傷事件等問題,作者經由諮商學會正視內心情緒,慢慢走出低潮,這是一個充滿感恩和成長的經歷。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當伴侶在憂鬱狀態時,你是否手足無措?她因為課業上的不如意、工作上遭遇到挫折、生活上小小的失敗、天氣的影響,甚至沒有任何預兆地掉進憂鬱的洞裡面,這個洞裡面吞噬掉所有的希望,一次一次反覆著,想要用力的好起來,總是爬到一半,摔得遍體麟傷,身為伴侶也要小心翼翼的不要被黑洞吞噬,堅定的信念撫摸受傷的愛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伴侶之間的愛與陪伴。通過作者的故事,深入探討了愛的力量以及情緒支持與陪伴的重要性。作為基督徒,作者也分享了她的信仰和禱告如何幫助她度過困難時刻。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空氣正在凝結,對質正在持續  「你為什麼這樣對她說話」沒有激昂的情緒,口中的不滿已達到高峰   「有什麼不好嗎?」我的詢問在他眼裡是挑釁   「你明明知道她有憂鬱症,你還對她說『現在沒有人可以幫你,只有你自己可以幫你自己』」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說出這樣的話   「事實而已,所以她對你說了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