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書心得]貧富差距的經濟學/被誤解的台灣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李湛侃
稍微有點愧咎<貧富差距的經濟學>,因為掐頭去尾把它看完的。作者很年輕,1987年出生,出生背景遊歷各國,通曉中、英、粵、荷、日、德等多國語言。在前言指出,柴契爾夫人在位十年間帶來英國的繁榮,但是貧富差距開始擴大。當別人問她是否應該為此向國民道歉,她說:就算在11年的任內有貧富差距變大的情況,但不要忘記英國經濟在我的任內蒸蒸日上。實際上財富和收入的增長令所有的英國人獲益。就連社會最底層、最窮的人的收入也有增加,只不過有錢人獲得更多而已。
作者指出這段回應凸顯兩個問題:
1.社會的最底層的收入的增加就醫定代表他們的購買力也一起增加嗎?如果人民收入上升,但經濟增長帶來的通貨膨脹令物價上升更快,豈不是白忙一場?
2.一個社會如果貧富懸殊太過嚴重,處在下層人民發現自己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爬到上層,同時,收入差距只會有來越大的話,這些人還會有努力生產的動力嗎?
這中間的過程他試圖從全球化、科技發展、貨幣政策三個面向來看"國與國之間"、"國內人與人之間"的貧富差距現象。然而,在結論的部分並沒有提出可能的解方,而是歸結於國家領導者必須重視自己的政策對於整體所帶來的影響,並呼籲我們認清自身可能身處的位階。然而,我認為這兩點都不算是很好的結論。一來人都有私心、認識的能力也很有限,要期望國家領導人審慎自愛、高瞻遠矚,其實是一種聖人式的英雄或帝王幻想。二來即便知道自己身處的位置在懸崖邊,恐怕也很難透過具體的實際行動改變正在往下流的窘境。
至於本書中段論證的過程,當然不是說不嚴謹或不專業,而是我確實對經濟學的專業術語認知有限。再者,套句另外一本書所說的,當GOOGLE問世之後,不論正或反的證據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故此,再怎麼嚴謹的考究,充其量只是增添幾分說服力,如何從資料中分析出有利解決問題的答案,才是真正重要的。而結論的薄弱也就相對造成讀者在情感上的失落。
從這個角度來說,上次之所以推薦網路小說 <地球人真是太猛了>,也是因為他透過虛構的穿越城市,去描述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的正反意見。主角(作者)本身沒有給出答案,只是希冀 “只要我們願意改變這個世界,儘管令人滿意的結果尚未發生,他依然保有希望”。這種結論或許比起期待國家領導人更有力量?!畢竟,人的群體所產生的問題,也只有靠群體的共識才有解決的可能。
作者:駱芬美
至於<被誤解的台灣史>,說實在,標題頗有譁眾取寵、故弄玄虛之感,它暗示:你讀的歷史不是真的,我說的才是事實。立論主旨似乎著力於將鄭成功拉下神壇、清朝放任施琅使人民受苦受難,以此為榮、更引為 科學的真知灼見。
這實在和我認知的歷史學大相逕庭。
我們可以知道早期的史學(或歷史劇),總是將王朝的滅亡歸咎到昏君亂賊,這種單一的解釋方式是有問題的。就如同一個公司倒閉不能只歸結到 “生意不好”四個字,而是要去探究生意不好是因為產品品質、市場需求、員工教育訓練、行銷經營等諸多條件,是否交互影響造成惡性循環,以至於最後出現 “生意不好”的局面。國家或是地區的興衰,有可能與氣候變遷、當時人民的想法、周邊勢力的盛衰、主政者採用的制度之間有方方面面的關係,如何從中抽絲剝繭,講出一個我們可以認同接受的故事、讓我們從這些事件中汲取古人的智慧,避免重蹈覆轍,這才是我以為的歷史學。 確實,作者有相當的考究功夫;傳教士與原住民的互動、荷蘭與鄭成功戰役之間的文書,大量的古地圖、照片佐證。但他的中心思想似乎莫過於:台灣的一切成果都源自於民間自身的力量,所謂官方不過錦上添花而已。這種蒐集證據只為撇清的立論實在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我們應當知道,人民要無政府狀態生存其實也有一定難度,因為當周邊更有政治組織力量團體進來,很容易被征服。而文明的進展是透過各種悲劇的發生,才讓我們摸索出更好、更理想的生活模式。這並不代表 現在 就一定比 過去 好。看看貧富差距的例子:科技讓我們整體生活的狀態更好;有自來水、智慧手機、快速傳遞的資訊。但也可能因此讓我們感覺更不幸福:每天像白老鼠一樣繞圈,卻還是有天生位階就更高的人在壓迫我們,財富不能自由,生活型態也無法得到解脫,甚至要擔心各種環境潛藏的汙染,危害我們與家人的健康...。

然而,這一切很可能就是文明進展的過程。當王朝一個又一個的覆滅,戰爭一次又一次的發生,人類透過大量血淚的經驗,告訴我們前人如何走到一條死胡同,下一代人該怎麼避免一錯再錯。也許新的方法還是會造成新的錯誤,也許真的沒辦法從堆疊的史料中找到答案,但是,不放棄探尋的精神、保留下一代接棒的可能性,應當是勝過用帶有政治意識形態的眼鏡去看待這世界發生的事情。
說難不難,無非自省自覺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王御風 coherentism 融貫論。 知識論中一種有關知識結構或被證成的信念的理論。根據這種理論,所有呈現知識的信念是根據它們與其他信念的關係,尤其是根據它們從屬於一個融貫的信念系統的性質而被認知或證成。[1]    上述的文字有點饒口而且複雜,不過,近日在閱讀台灣歷史的時候對這
前陣子因為要湊網路書店的滿額訂單,看到這本書的簡介,覺得滿有趣的,所以借來給孩子看。 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想到小時候 “生活與倫理”的課程,小學時候的隨堂考試總是讓人緊張,但是生活與倫理好像總是讓我覺得是唯一比較有自信的科目,該不會其
近日因為工作轉換兼稍有沉迷一本網路小說,要抽出時間寫作變得有些許困難。很多時候其實有些生活的體悟,但是並不容易捕捉並加以完成為自己覺得有清楚表達的文章。 ,當初是因為書名而借閱的,人應該如何簡單的生活? 強調主婦版的意思又是甚麼?後來甚至因為自己迷糊把書弄到某個神秘角落,一直因為疫情的
有聽過台灣義勇隊嗎? 作者: 廖彥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算滿推薦的,近代史這塊(尤其抗戰的部分,牽涉到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高中時看到的版本會不會只是一種片面的洗腦文。 但是,作者透過史料蒐證、分析,試圖給予抗戰重新更深入客觀的描述。原來,在戰爭的過程中,有媒體輿論
最近在看廖彥博的,還滿有趣的。 之所以會看他的書也是從一篇網路文章開始。 有幾個想法可以分享: 雖然現在政治上以白話文優先、鄙棄古文,認為這樣才是台灣價值的表現。但是,像這樣歷史翻案的文章,需要大量爬梳史料,才能從中分析同時代的局勢、在這些政局中究竟有甚麼樣的人物登場。古文像是一個鑰匙,如果不懂這個
作者 賴佩霞 看書名而借閱,在其中可以看到作者心路的歷程:因為家庭關係、婚姻開始對於“非暴力溝通”有興趣,也開啟工作坊、分享回饋的道路。 關於非暴力溝通,書中指出四個重點: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觀察自己看到什麼,說出自己的感受,找出內心真正重視的需求,提出可行的正向請求。聽起來似乎不難,執行上
  王御風 coherentism 融貫論。 知識論中一種有關知識結構或被證成的信念的理論。根據這種理論,所有呈現知識的信念是根據它們與其他信念的關係,尤其是根據它們從屬於一個融貫的信念系統的性質而被認知或證成。[1]    上述的文字有點饒口而且複雜,不過,近日在閱讀台灣歷史的時候對這
前陣子因為要湊網路書店的滿額訂單,看到這本書的簡介,覺得滿有趣的,所以借來給孩子看。 這本書的內容讓我想到小時候 “生活與倫理”的課程,小學時候的隨堂考試總是讓人緊張,但是生活與倫理好像總是讓我覺得是唯一比較有自信的科目,該不會其
近日因為工作轉換兼稍有沉迷一本網路小說,要抽出時間寫作變得有些許困難。很多時候其實有些生活的體悟,但是並不容易捕捉並加以完成為自己覺得有清楚表達的文章。 ,當初是因為書名而借閱的,人應該如何簡單的生活? 強調主婦版的意思又是甚麼?後來甚至因為自己迷糊把書弄到某個神秘角落,一直因為疫情的
有聽過台灣義勇隊嗎? 作者: 廖彥博   出版社:天下文化 這本算滿推薦的,近代史這塊(尤其抗戰的部分,牽涉到國共內戰、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有時候會懷疑自己高中時看到的版本會不會只是一種片面的洗腦文。 但是,作者透過史料蒐證、分析,試圖給予抗戰重新更深入客觀的描述。原來,在戰爭的過程中,有媒體輿論
最近在看廖彥博的,還滿有趣的。 之所以會看他的書也是從一篇網路文章開始。 有幾個想法可以分享: 雖然現在政治上以白話文優先、鄙棄古文,認為這樣才是台灣價值的表現。但是,像這樣歷史翻案的文章,需要大量爬梳史料,才能從中分析同時代的局勢、在這些政局中究竟有甚麼樣的人物登場。古文像是一個鑰匙,如果不懂這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尤其是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作者提到了資本主義2.0和3.0,並討論了當代經濟情勢對於收入分配的影響。此外,作者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解決方案,引發了讀者對於利潤分配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目前在面對的問題,並且提出了對於共同富裕這一目標的懷疑。作者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嚴重,同時也探討了性別平等以及政治制度對社會的影響。文章透過對於宗教、政治以及社會規範的質疑,呼籲人們獨立思考。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台灣高資產客群用過去2019~2023年的複合成長率計算會從11萬人成長到13.7萬人 而總額度預期會從32兆>46兆 這也是為什麼景氣藍燈跟紅燈對於台灣80%以上的人不會有特別感受 永遠都還是覺得經濟沒有特別好,這是從2004年開始就都一直存在,景氣藍燈一樣低迷景氣紅燈一樣無感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據報導,謝金河:2015年兩岸關係最好的時候,陸客來台人數創下418萬人次的新高紀錄,而那一年正好是台灣經濟最慘的一年!這也代表兩岸關係好,台灣沒有更好! 其實,過去30年,資金甚至人力都往中國跑,台灣經濟怎麼可能會好?經濟成長的四要素:資金、勞工、知識資本、技術創新!未來,要掌握住,經濟才能成長!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Thumbnail
也就因為如此,筆者必須說,以國家戰略的角度觀來看,不去在乎那些從來就與大學無緣的中下層同胞,而以中產階級以上的視角去看,絕對會出事。問題是,在乎就得做些甚麼,很多政策是抵觸我們那年代,包括筆者在內的自由經濟市場觀點。 亞歷山大大帝強在哪?要從他父親菲利浦,馬其頓之王開始談起,但長話短說,筆者大致說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臺灣貧富差距擴大的原因,尤其是與資本主義的發展有關。作者提到了資本主義2.0和3.0,並討論了當代經濟情勢對於收入分配的影響。此外,作者提出了一個有爭議的解決方案,引發了讀者對於利潤分配的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目前在面對的問題,並且提出了對於共同富裕這一目標的懷疑。作者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嚴重,同時也探討了性別平等以及政治制度對社會的影響。文章透過對於宗教、政治以及社會規範的質疑,呼籲人們獨立思考。
Thumbnail
資本主意主導了全世界大部分國家,它促使人類文明與科技的進步,人民擁有自己的財富,可以透過工作來獲取相對應的報酬,因為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而產生了貧富差距,在資本主意的運作下逐漸拉大了差距。 如今差距已經擴大到了20%人擁有其他80%人的資源,80%人由於資源匱乏,即使透過努力工作也無法改變生活,心中累
Thumbnail
台灣高資產客群用過去2019~2023年的複合成長率計算會從11萬人成長到13.7萬人 而總額度預期會從32兆>46兆 這也是為什麼景氣藍燈跟紅燈對於台灣80%以上的人不會有特別感受 永遠都還是覺得經濟沒有特別好,這是從2004年開始就都一直存在,景氣藍燈一樣低迷景氣紅燈一樣無感
Thumbnail
主計處說台灣2022年,前20%家庭的平均財富與後20%的相比,其差距達66.6倍;與30年前的16.8倍相較,貧富差距明顯擴大了。 最近要報稅,看到國稅局寄來的年度所得資料清單時,若發現自己所得是比較靠近後段的20%這頭,你會有點不安嗎? 有人進一步指出:只佔人口總數10%的有錢人
Thumbnail
據報導,謝金河:2015年兩岸關係最好的時候,陸客來台人數創下418萬人次的新高紀錄,而那一年正好是台灣經濟最慘的一年!這也代表兩岸關係好,台灣沒有更好! 其實,過去30年,資金甚至人力都往中國跑,台灣經濟怎麼可能會好?經濟成長的四要素:資金、勞工、知識資本、技術創新!未來,要掌握住,經濟才能成長!
Thumbnail
財經專家遊庭皓指出臺灣的貧富差距擴大,越來越多普通人尋求財富的非一般性管道,本文探討了改變價值判斷標準以及參與資本主義遊戲兩種思考方向。
Thumbnail
也就因為如此,筆者必須說,以國家戰略的角度觀來看,不去在乎那些從來就與大學無緣的中下層同胞,而以中產階級以上的視角去看,絕對會出事。問題是,在乎就得做些甚麼,很多政策是抵觸我們那年代,包括筆者在內的自由經濟市場觀點。 亞歷山大大帝強在哪?要從他父親菲利浦,馬其頓之王開始談起,但長話短說,筆者大致說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所謂的後面,指的是智力水準在一半以後的人,他們的適應能力通常也不好,若用中產白領的思維,覺得換工作就換,薪資不好就轉,只是害死這些人。這些人圖的是穩定,以及一定社會地位的工作。一昧鼓勵,給予不切實際的想像,最後只會訓練出一批批憤世嫉俗,自以為精通十八般武藝,其實連武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