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來之後呢? 好的複習法讓你事半功倍

2021/09/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篇介紹了能夠提高記憶效率的記憶七大要素以及關鍵字記憶訓練法,但在學習了有效的記憶方式之後,應該要怎麼做才能確保這份記憶完整地印刻在腦海中,永不流失呢?
相信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大家都有所耳聞:人的記憶會隨著時間流逝產生一定的衰退,在記憶過後的20分鐘會大約遺忘40%左右,等到一天過後就大概只剩下三成模糊的印象了。雖然透過良好的記憶法能夠讓該事物在腦海中產生較深的印象,但若是沒有複習的話記憶同樣會流失。所以雖然你覺得自己已經全部記起來了,並且覺得複習很討厭,但是為了讓前面的功夫沒有白下,還是老老實實地複習吧。

多久複習一次?

根據多數人類大腦注意力的研究顯示,成人的專注力平均約為15-18分鐘不等,超過30分鐘就會開始有點渙散,50分鐘後基本上就已經在神遊了。這也是為甚麼youtube演算法偏愛10-15分鐘的影片、TED演講一般不超過18分鐘,並且電視老是在15分鐘時就會進廣告的原因。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以15-50分鐘作為一個區段來劃分,接著花一分鐘左右的時間覆誦一下內容,確保記憶有經過固化的程序,進入長期記憶區。
記憶進入長期記憶區之後,會需要一點時間形成神經連結從而穩固記憶,這段時間大約是10-15分鐘左右。在這15分鐘內,最好不要再去做任何干擾這份記憶形成的事。這時候應該避免重新再把這份材料讀一遍,也應該避免從事跟學習這類知識有關的心智活動。可以選擇散步、唱歌、畫畫等,只要盡量不用到與學習該事物有關的腦區即可。
開始學習一樣新事物時基本的複習間隔總結在此:花15-50分鐘學習,接著花1分鐘覆誦、默背內容,休息15分鐘之後再重新複習一次。
過了這個學習的初期後應該要多長時間複習一次呢?<記憶力>(Memory Power)的作者史考特·海格伍德在他的書中提出了「一的複習法」,意思是指每隔15分鐘、一天、一周、一月、一季複習一次,因為時間的間隔幾乎都是一,所以稱之為一的複習法。這種複習法是間隔複習法(spaced repitition)的其中一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素材難度以及自己的記憶力稍作調整。如果覺得要自己安排時間複習有點困擾的話,也可以使用app來進行輔助。著名的flash card軟體Anki就可以在輸入要學習的資訊之後將複習時程安排好,並根據你對該資訊的記憶程度修改下一次複習的時間間隔,網址如下:

複習形式?

複習可以被分成主動複習以及被動複習兩種。被動複習包含了把先前畫下來的重點、筆記重新閱讀一遍,或者重新再把課程聽一遍,只要是「被動地讓資訊流入」就被歸類到此範疇。主動複習的關鍵是「把資訊用自己的方式說一遍」,具體的形式有寫文章、教導他人或者憑記憶把內容背出來等等。在形式的選擇上,絕對是選擇主動複習帶來的效益會比較高,因為被動地重新接收資訊無法讓自己認知到甚麼已經被忘記了,而會產生一種全部都還記得的錯覺。
主動複習的方法雖然有效,但相對而言比較麻煩,若寫文章或者教導別人的話也比較耗時間,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把自己記錄下來的資訊單靠記憶重新背出來。史考特在他的書中提到,他認為在背誦時可以採取:第一次順著背,第二次倒過來背的複習方式。因為「新近效應」和「最初效果」的緣故,我們的大腦比較容易對接受到的資訊中前段跟後段的訊息有印象,所以如果能夠適當地打亂回憶的順序,便較能避免這兩個效應對記憶的影響。

重點整理

  1. 15-50分鐘為一個學習區段,花費1分鐘覆誦
  2. 休息10-15分鐘後複習,中間做一些不會干擾記憶的事
  3. 採用主動複習,憑記憶把資訊背出來
  4. 回憶時第一次順著背,第二次倒過來背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擁有好的記憶力呀ˊˇˋ記憶力的部分大概就整理到這裡了
鯊魚電台
鯊魚電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