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起來之後呢? 好的複習法讓你事半功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篇介紹了能夠提高記憶效率的記憶七大要素以及關鍵字記憶訓練法,但在學習了有效的記憶方式之後,應該要怎麼做才能確保這份記憶完整地印刻在腦海中,永不流失呢?
相信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大家都有所耳聞:人的記憶會隨著時間流逝產生一定的衰退,在記憶過後的20分鐘會大約遺忘40%左右,等到一天過後就大概只剩下三成模糊的印象了。雖然透過良好的記憶法能夠讓該事物在腦海中產生較深的印象,但若是沒有複習的話記憶同樣會流失。所以雖然你覺得自己已經全部記起來了,並且覺得複習很討厭,但是為了讓前面的功夫沒有白下,還是老老實實地複習吧。

多久複習一次?

根據多數人類大腦注意力的研究顯示,成人的專注力平均約為15-18分鐘不等,超過30分鐘就會開始有點渙散,50分鐘後基本上就已經在神遊了。這也是為甚麼youtube演算法偏愛10-15分鐘的影片、TED演講一般不超過18分鐘,並且電視老是在15分鐘時就會進廣告的原因。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可以以15-50分鐘作為一個區段來劃分,接著花一分鐘左右的時間覆誦一下內容,確保記憶有經過固化的程序,進入長期記憶區。
記憶進入長期記憶區之後,會需要一點時間形成神經連結從而穩固記憶,這段時間大約是10-15分鐘左右。在這15分鐘內,最好不要再去做任何干擾這份記憶形成的事。這時候應該避免重新再把這份材料讀一遍,也應該避免從事跟學習這類知識有關的心智活動。可以選擇散步、唱歌、畫畫等,只要盡量不用到與學習該事物有關的腦區即可。
開始學習一樣新事物時基本的複習間隔總結在此:花15-50分鐘學習,接著花1分鐘覆誦、默背內容,休息15分鐘之後再重新複習一次。
過了這個學習的初期後應該要多長時間複習一次呢?<記憶力>(Memory Power)的作者史考特·海格伍德在他的書中提出了「一的複習法」,意思是指每隔15分鐘、一天、一周、一月、一季複習一次,因為時間的間隔幾乎都是一,所以稱之為一的複習法。這種複習法是間隔複習法(spaced repitition)的其中一種,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素材難度以及自己的記憶力稍作調整。如果覺得要自己安排時間複習有點困擾的話,也可以使用app來進行輔助。著名的flash card軟體Anki就可以在輸入要學習的資訊之後將複習時程安排好,並根據你對該資訊的記憶程度修改下一次複習的時間間隔,網址如下:

複習形式?

複習可以被分成主動複習以及被動複習兩種。被動複習包含了把先前畫下來的重點、筆記重新閱讀一遍,或者重新再把課程聽一遍,只要是「被動地讓資訊流入」就被歸類到此範疇。主動複習的關鍵是「把資訊用自己的方式說一遍」,具體的形式有寫文章、教導他人或者憑記憶把內容背出來等等。在形式的選擇上,絕對是選擇主動複習帶來的效益會比較高,因為被動地重新接收資訊無法讓自己認知到甚麼已經被忘記了,而會產生一種全部都還記得的錯覺。
主動複習的方法雖然有效,但相對而言比較麻煩,若寫文章或者教導別人的話也比較耗時間,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把自己記錄下來的資訊單靠記憶重新背出來。史考特在他的書中提到,他認為在背誦時可以採取:第一次順著背,第二次倒過來背的複習方式。因為「新近效應」和「最初效果」的緣故,我們的大腦比較容易對接受到的資訊中前段跟後段的訊息有印象,所以如果能夠適當地打亂回憶的順序,便較能避免這兩個效應對記憶的影響。

重點整理

  1. 15-50分鐘為一個學習區段,花費1分鐘覆誦
  2. 休息10-15分鐘後複習,中間做一些不會干擾記憶的事
  3. 採用主動複習,憑記憶把資訊背出來
  4. 回憶時第一次順著背,第二次倒過來背
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擁有好的記憶力呀ˊˇˋ記憶力的部分大概就整理到這裡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鯊魚電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有關於疫苗的新聞幾乎佔據了所有平台的頭條版面,很多名詞許多人都看得一頭霧水。特別是前陣子吵得兇的EUA、臨床試驗、免疫橋接⋯⋯等等,提到這些名詞時新聞很快就帶過去了,雖然聽起來很厲害但是完全不知道他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筆者在這裡簡單針對幾個熱詞做解釋,希望給感興趣的人當個懶人包。
隨著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大家應該慢慢會發現一件事:為什麼已經學習了那麼多知識,真正要引用、書寫或者演講的時候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退一萬步來講,即便不是書的內容,最基礎的待辦事項或者考試內容多數人也記不起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如何才能改變這個狀況?
最近有關於疫苗的新聞幾乎佔據了所有平台的頭條版面,很多名詞許多人都看得一頭霧水。特別是前陣子吵得兇的EUA、臨床試驗、免疫橋接⋯⋯等等,提到這些名詞時新聞很快就帶過去了,雖然聽起來很厲害但是完全不知道他代表的意義究竟是什麼。筆者在這裡簡單針對幾個熱詞做解釋,希望給感興趣的人當個懶人包。
隨著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大家應該慢慢會發現一件事:為什麼已經學習了那麼多知識,真正要引用、書寫或者演講的時候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退一萬步來講,即便不是書的內容,最基礎的待辦事項或者考試內容多數人也記不起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如何才能改變這個狀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筆者基於自己多年的習慣,以實驗和理論基礎為依託,給大家分享一套簡單又有用的大腦保健操。你不一定要全做,也可以選擇自己目前緊迫、需要的方法來做。 以下5個方法可以幫助你的大腦變得更清爽、更有力,思考問題時也變得更敏捷: 1.記憶力:序列回顧法 攝入信息後,先間隔一段時間,然後按照順序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我一直都是多工的愛好者,總是喜歡有多個事情同時進行,然後每天每個方向推進一點,一天推進多個方向,我就會覺得很有進展。有一類的人似乎很能熬,可以一整天都做一件事情,我則不然,常常一個東西做一下就覺得可以了,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說。而具體我是怎麼管理我的多工進展呢?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與間隔反覆(Spaced Repetition),結合這兩種方法技巧,就有了一個更有效高效地記憶和理解的方法,而且效果更持久。
Thumbnail
這五大原則可以讓你能在少少的時間裡記憶得多!搭配運用這五大原則,可讓你好好記住幾千個外語單字、片語及許多句型、文法!更吸引人的是,讓你即使只有零碎時間,也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並且應用外語!
Thumbnail
作者認為與其花很長時間要求自己讀完一本書,而且常常還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讀完,不如在限定的時間內多讀幾次,反而會讓你更有收穫。這就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一書中推薦的讀書方法。
因為時間久了,除非有筆記下來,否則對某件事只會記得一兩句話,甚至只是記得當時的氛圍,但內容已經全忘光也很正常。 因此與其讓對方自己找重點記憶下來,還不如幫對方記憶,做法就是在說完框架之後,可以先講重點是什麼,這樣對方聽到關鍵字就會留心,會以此當作記憶點。 重點記憶與人類大腦的運作機制 我們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筆者基於自己多年的習慣,以實驗和理論基礎為依託,給大家分享一套簡單又有用的大腦保健操。你不一定要全做,也可以選擇自己目前緊迫、需要的方法來做。 以下5個方法可以幫助你的大腦變得更清爽、更有力,思考問題時也變得更敏捷: 1.記憶力:序列回顧法 攝入信息後,先間隔一段時間,然後按照順序
Thumbnail
透過閱讀《超牢記憶法》所學到的提升記憶力的技巧,包括提取練習、間隔學習以及交錯學習等方法。透過自我測試及定期回顧,能有效深化長期記憶,克服記憶力不佳的困擾。這些方法促使作者在學習中取得顯著進步,希望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我一直都是多工的愛好者,總是喜歡有多個事情同時進行,然後每天每個方向推進一點,一天推進多個方向,我就會覺得很有進展。有一類的人似乎很能熬,可以一整天都做一件事情,我則不然,常常一個東西做一下就覺得可以了,其他的事情明天再說。而具體我是怎麼管理我的多工進展呢?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如何使用心智圖和主動回憶的方式來提高讀書效率,包括製作心智圖、使用主動回憶背誦心智圖和進行間隔重複的讀書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讀者更有效地學習,並且根據個人的學習節奏進行調整。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瞭如何學習的重要關鍵,包括充分的睡眠、適時的運動、專注和反思等方法。透過這些方式,能夠幫助腦神經的連結、深化和鞏固,讓學習更有效。此外,書中也分享了一些學習的方法,如番茄鐘學習法、手寫筆記和善用比喻等。這些內容雖然針對青少年,但也對成年人有幫助。
Thumbnail
主動回憶(Active Recall)與間隔反覆(Spaced Repetition),結合這兩種方法技巧,就有了一個更有效高效地記憶和理解的方法,而且效果更持久。
Thumbnail
這五大原則可以讓你能在少少的時間裡記憶得多!搭配運用這五大原則,可讓你好好記住幾千個外語單字、片語及許多句型、文法!更吸引人的是,讓你即使只有零碎時間,也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並且應用外語!
Thumbnail
作者認為與其花很長時間要求自己讀完一本書,而且常常還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讀完,不如在限定的時間內多讀幾次,反而會讓你更有收穫。這就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一書中推薦的讀書方法。
因為時間久了,除非有筆記下來,否則對某件事只會記得一兩句話,甚至只是記得當時的氛圍,但內容已經全忘光也很正常。 因此與其讓對方自己找重點記憶下來,還不如幫對方記憶,做法就是在說完框架之後,可以先講重點是什麼,這樣對方聽到關鍵字就會留心,會以此當作記憶點。 重點記憶與人類大腦的運作機制 我們